作者:洛春水
不是说纪长风不善言辞吗?
这张嘴怎么跟纪长卿一样恶毒。
“我们西纪天天被人看笑话,你以为你能置身事外?”
他一双老眼几欲冒火。
“你看我不顺眼,就连你的侄子侄女都不放过,要他们整日被人骚扰?”
纪长卿淡淡道:“惹不起总躲得起,你们迁回江州,他们还能跟着去不成?”
纪鸿德恍然大悟。
“你!你要将我们遣返原籍?”
他怒不可遏。
竟连京城都不让他们待,简直倒反天罡。
“我可没这么说。”纪长卿唇角溢出一丝笑意,“不过乡下确实更适合养老。”
“你一把年纪了,与其留在京城咸吃萝卜淡操心,不如带着一家老小回江州,安心教养子孙。”
“好好!”
纪鸿德怒极反笑。
“算你狠!”
别人上位是一人得道,鸡犬升天,这孽障是上位第一剑,先斩自家人。
竟连祖宗都不认。
他拂袖而去。
回到自己府邸,贺氏问他:“怎么样?他肯收手吗?”
纪鸿德语气没有半点起伏:“把京城的产业该变卖变卖,该托人打理托人打理,我们过几天迁回江州。”
贺氏如遭晴天霹雳。
“回、回江州?你在说什么胡话!”
他们都在京城住了几十年了,子孙生下来就在这里,儿媳孙媳也都是京城人氏,回江州做什么?
纪鸿德淡淡道:“不回你就把外头那恶棍认下来。”
贺氏:“……”
她忽而反应过来,失声叫道:“长风要撵我们回江州?凭什么!”
纪鸿德:“你说凭什么?”
那孽障骨子里就没把他们当亲人看待,留在京城,哪天有人犯了事,那孽障还不知做出什么来。
贺氏脸色瞬间灰败。
第249章 复位
冯清岁只想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没想到纪长卿更干脆,直接把人撵出京城。
“二爷真是深谋远虑。”
西纪迁走后,她对纪长卿道。
“既给了他们教训,又绝了他们日后仗着你的权势作威作福的可能。”
纪长卿噙着笑道:“还得多亏你的妙计。”
他都把吕无德这人忘得一干二净了,她居然还记着,让人家上门诈称好大儿。
冯清岁但笑不语。
纪长卿见她似是要出门的样子,问道:“今日立冬,你不在府里待着,是要去宗家?”
冯清岁摇头。
“我让人做了一批毛衣和羽绒服,备了些日用品和点心,打算给慈幼院的孩子送去。”
她去年财力有限,只给花菱所在的慈幼院的孩子送了冬服,今年清辉暖绒阁挣了不少钱,她便给其他慈幼院孩子也都制了衣。
立冬是小与的生辰,姐姐往年都在立冬给慈幼院捐赠,她打算沿袭这一善例。
纪长卿想起挂在慈幼院展馆的那幅绣画,眉眼不自觉带上几分柔和。
“我等你回来吃饺子。”
冯清岁道好。
旋即带着五花出门。
她先给去年未曾涉足的几家慈幼院送了冬服、日用品和点心,最后才来到花菱和她哥哥花承所在的慈幼院。
“夫人!”
花菱见到她,跟小蝴蝶似的,挥着双臂奔来。
“我们院现在好暖和。”
她迫不及待地和冯清岁分享自己身边的新鲜事。
“管事在我们屋里放了煤炉,那炉子烧的煤饼跟蜂窝似的,一点烟都没有,不过烧的时候不能关窗户,管事说关窗会被毒死……”
蜂窝煤是师父提出来的,冯清岁自然知道,不过她还是津津有味地听花菱分享。
“有了煤炉,院里随时都能喝上开水,还能烤炊饼、烤花生、烤芋头吃!”
“我现在一点也不讨厌冬天了。”
冯清岁莞尔一笑:“那很好。”
她把带来的日用品和点心分给院里的孩子,花菱又是一阵欢呼。
“是桂香楼的点心诶!哥哥昨天还说攒够铜板给我买桂香楼的点心吃。”
花承默不作声地站在一旁,半大少年的眉眼多了几分坚毅。
冯清岁笑问道:“你们怎么攒的铜板?”
“帮人做煤饼。”
花承回道。
朝廷公开了蜂窝煤的制作方法,眼下京城百姓用的蜂窝煤,都是买回煤粉后,自己混着黄泥用模具制作的。
花菱笑眯眯道:“哥哥做的煤饼又耐烧又容易点着,周围的店铺都爱找哥哥帮忙做。”
“真棒。”
冯清岁夸赞道。
她将捎来的木盒打开,指着里边的四个瓷瓶,对花承道:“这是我新制的祛疤膏,虽然不能让你的脸恢复原样,不过应该能让疤痕淡许多。”
说完将用法告诉花承。
花承接过木盒,郑重道:“谢谢夫人!夫人大恩大德,花承永记在心。”
冯清岁微微一笑:“举手之劳,不必客气。”
和兄妹俩聊了一会后,她告辞离开。
回到府里,戚氏唤她去慈宁堂吃饺子。
让她意外的是,纪长卿还做了糍粑。
“趁热吃。”
纪长卿一脸笑意。
刚煎好的糍粑,金黄脆壳上绽着细密纹路,咬开后,是雪白绵软的糯米芯,温热的米香气扑鼻而来。
她小口小口吃完一个糍粑,笑叹道:“时间过得真快,眨眼又是一年。”
戚氏同叹:“可不是,这日子也不知道怎么过的,一眨眼我又老了一岁,白头发又翻了一倍。”
冯清岁伸长脖子,瞧了两眼她的发髻,疑惑道:“白发在哪?我怎么一根也找不着?”
戚氏嗔了她一眼。
“满天星那么多,就知道哄我。”
“我说的可是真话。”冯清岁给纪长卿递了个眼色,“不信您问问长风。”
纪长卿一本正经道:“娘您看着比去年还年轻。”
“怎么可能。”
戚氏剜了他一眼。
“谁经历了丧子之痛会比去年年轻?”
纪长卿:“……”
纪长卿:“……”
冯清岁差点没忍住笑。
戚氏继续道:“你们身为长兄长嫂,只需为长卿服丧九个月,你们再过四个月便能重办亲事,眼下得纳征请期了。”
纪长卿惊愕:“还要四个月?”
“不然你以为?”
戚氏反问。
纪长卿:“……我以为出了国丧就可以成亲了。”
戚氏冷哼了一声。
怪谁?
自己挖的坑。
冯清岁乖巧道:“我听娘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