团宠小青梅,山匪大佬们藏不住了 第466章

作者:木香台 标签: 古装迷情

这不是她应当来的地方,她早该预料到会有这样的场面。

只怪她自己之前忍不住应下了。

她忍不住想去看看那些王宫贵胄的府邸是如何气派,忍不住想看看他们那样穷极奢靡的人家是怎样一番景象。

她日日刻苦念书,但也有爱美爱浮华的一面。

她也渴望那些漂亮精致的衣裙首饰,上等的笔墨纸砚。

她也想住进宽敞的宅院,而不是挤在一间潮湿狭小的旧屋。

她对自己说,自己只是来看一看,以后她会靠自己挣得一切。

可是亲眼看见差距,听到她人言辞间的轻蔑时,她还是红了眼睛。

她站在悬崖下奋力仰头,迎接她的也不过是崖顶一群人向下俯视的目光。

陆婉垂着眼帘,正打算告辞的时候,眼前推过来一盘荷花糕。

“你尝尝这个,这个很好吃的。”一道声音响起。

陆婉循声望去,愣了一下。

她方才进亭子后,没有仔细看在座的几个姑娘,这会儿才注意到,旁边坐着的这个,正是上元节晚上在霓裳画舫上看见的那个姑娘。

“明国公府的荷花糕是长安城里最好吃的,从外地来的人一定要尝尝。”

知知用一双黑白分明的眼睛看着陆婉。

就在陆婉以为知知是在嘲讽她是外乡人时,听见知知继续说:

“我小时候在岭南,后来,来了长安才吃到这么好吃的荷花糕。”

陆婉张了张口:“岭南?”

那样偏远穷困之地?

知知笑:“对啊,岭南离长安可远了。以后我回岭南玩的时候,我肯定要把这里荷花糕的做法带回去。”

“我们岭南什么都好,瓜果甜,荔枝鲜,稻米足,就是呢,菜式糕点的花样还没有长安这么多。”

坐在对面的袁采薇扶额:

“来了,又来了,知知讲起岭南的好,那可要讲好久呢。”

“哈哈哈……”亭子里一桌人都笑了。

方才尴尬的气氛也缓解了许多。

陆婉吃了一块荷花糕。

糕点软糯,入口后一股清甜的味道散开。

甜而不腻。

真的很好吃。

陆婉看向知知,低声道:“多谢……不知小姐如何称呼?”

“我叫裴知。”知知只说了自己的名字,没有提裴府的长辈。

她不说,可陆婉却猜到了几分。

裴家在文人中的名声极大,她岂会没听过?

大家在凉亭内坐了一会儿,有几个婢子来请她们入席。

一行人纷纷走出亭子。

知知一边和采薇手挽手,一边回头对陆婉小声说:“你要是想走的话,可以吃完饭再走,来都来了,总不能饿着肚子走吧。”

陆婉疑惑地看向知知,低声问:

“两位小姐何故帮我?我出身低微,并非名门之后。”

知知眼中光华流转,语气里带着些许佩服:

“我觉得你很厉害。我听我祖父说过,世家弟子自小启蒙,几乎垄断官学,百姓之子要入官学,登朝堂,难如登天。”

“你说你家中无人做官,和你母亲从外地来京城落脚,你还能考入官学,说明你做到了难如登天的事情。”

袁采薇也探头过来补了一句:

“而且也算不上帮,知知只是真的想让人尝尝荷花糕,上回知知塞我嘴里了呢。”

知知点头:

“对啊,算不上帮。你连难如登天的事情都能做到,在这里吃两口茶点怕什么呀?她们又不是山匪,只要你自己不怕,她们也欺负不了你。”

知知刚从岭南回京城的时候,也曾经被人笑过,说她是穷乡僻壤养出来的姑娘。

知知不以为意,反而每次跟人说岭南有多好,时不时还跟人家当场比写字,比武功。

让那些笑话她的人笑不出来,让那些人知道,岭南养出来的姑娘文武双全。

不过,后来知知也明白了,有些人笑她,恰恰是因为不如她。

“走了,吃饭去。”

知知和采薇手挽手往宴席的方向走去了。

陆婉站在原地。

几片明丽的紫薇花瓣飞来,悠哉悠哉地落在陆婉的鼻头上。

过了好一会儿才回过神来。

她追上了赵茉,向赵茉告辞,还是不留下用饭了。

但是她告辞的时候,脸上不见委屈之色,笑得很平静。

每个人性子不同。

陆婉不是裴知。

她自知做不到像裴知那般豁达,去了宴席上吃饭,恐怕也不自在。

但她想明白了一点。

她来京城,就是来登天的,是来克服万难的。

衣裙首饰,宅院仆婢,这些东西都在她的天上。

她现在仰望觉得累,那就不去看。

等她一步步登高,终有一日,无需仰头的时候,才是她走进这个圈子的时候。

池里的荷花盛放,在清风中摇曳。

荷花香里,吃了荷花糕的陆婉,离开了明国公府。

六年后。

陆婉十六岁这年,考中了女官。

虽然官职低微,但陆婉得知消息的那一刻,和母亲相拥而泣。

她出落得亭亭玉立,才学满腹,去宫中殿试时,还得了皇后娘娘的两句夸赞。

过了两个月,老家那边也得知了消息。

陆家那边又送信来。

一件事是催贺妍回老家服侍夫君。

另一件事,则是打算托人在长安给陆婉说媒。

陆婉现在做了女官,若能在长安同官宦人家订亲,再好不过。

之后陆氏的几个兄弟如果来京中,也不至于完全没有人脉。

贺妍把信给陆婉看了,问她:“婉儿可想相看?”

十六岁的陆婉穿着官服,淡淡扫过信上内容。

她没有先回答母亲,却问:

“娘愿意回陆家么?”

贺妍沉默。

沉默便是最明显的答案。

陆婉:“那我写信回去告诉他们,娘身子不适,不宜远行。”

说完后,才将话题转移到自己的婚事上:

“娘,婉儿此时还不宜看亲事,还需过两年。”

“过两年?”贺妍忧心道,“再过两年,你就十八了,年纪那么大就不好相看了,婉儿莫不是不想成亲?”

陆婉:“娘误会了,我愿意成亲,只不过还没到时候。”

她说的是真话。

她一点都不反对结亲,相反,愿意将自己的亲事视作登天的助力。

长安有那么多中举的男子被人榜下捉婿,然后借着岳家势力站稳脚跟,她又为何不可?

可她这时候结亲,以她低微的官身和无可倚仗的背景,必然配不到什么好亲事。

她才当上女官,需要在宫中历练一番。

若日后有机会得宫中贵人赏识,她在京中有一席之地,到时候再谈婚嫁也不迟。

有人说,等她年纪再大几岁,以后也许只能给人做续弦。

陆婉也并不觉得可怕,成亲不过是各取所需,能成便成,做续弦也无妨;若成不了,那她一辈子在宫中做女官也不是不可以。

陆婉在宫中做女官后,仍旧力求事事尽力,做到最好。

皇后娘娘执掌后宫有方,赏罚分明。

陆婉事情做得好,时不时会得些赏赐。

她用积攒的俸禄和赏赐租下了一个独立的小院子,让母亲住进去。

她在长安有了立足之地,

上一篇:替嫁给纨绔太子后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