摄政王妃娇宠日常 第122章

作者:渊爻 标签: 古代言情

  这下连训练有素的宫人们面色都有些微微扭曲起来了。

  太后干笑两声,“阿禾,我知你是个好孩子,担心我,可这些还是听太医院那些御医的话叫人更安心些,是不是?”

  “您说得是。”薛嘉禾见好就收,但也不叫绿盈将食盒重新盖起,而是就大大咧咧敞开放在那儿,香味窜了一室,叫人垂涎欲滴。

  静默了片刻后,太后才像是重新收拾好了心情似的,再度平和地开口道,“阿禾,母后想求你一件事,你能不能答应母后照着做呢?”

  看来总算是没耐心,要切入正题了。

  薛嘉禾轻笑道,“您且说便是。”

  “禹城的事儿,你也该听说了吧?”

  “禹城什么事儿?”薛嘉禾眨眼反问道,“摄政王倒是写了信给我,叫我不必担心,禹城不日便可收复,您说的是这件吗?”

  太后叫她噎了一下,心中怒骂这小蹄子从什么时候学得这般牙尖嘴利,面上还得一幅和蔼亲切的表情道,“是有个能叫禹城和大庆其他地方的百姓更不必受苦的法子,需要你从旁帮一帮。”

  “您说笑了,打仗的事我可一窍不通,”薛嘉禾道,“看来还是太后懂得多,我可连多少人一营都说不请呢。”

  太后:“……”她权当没听见薛嘉禾不知道是不是讽刺的话,顺着自己的思路往下道,“毓王妃你可还记得?便是东蜀送来和亲的那个公主,宫宴上你应当是见过一次的。”

  “不太记得了,”薛嘉禾摇头,惊讶道,“禹城被占,她又是毓王妃,难道已大义为先、为国捐躯了吗?”

  太后被薛嘉禾反复拿话堵了几次,又一直闻着边上一个劲飘来的香味,一肚子邪火没地方发泄,慈眉善目都快装不下去了。

  她深吸口气,干脆直截了当地道,“毓王妃没死,她同东蜀军一直有联系,想用手中的情报交换个摄政王侧妃的位置。”

  一口气赶在薛嘉禾抢话之前说完这一段,太后才长出了口气,心放下一半,道,“你看,这也不是什么大事,你是主母,点个头便是了,母后知道你委屈,会好好给你补偿的。”

  薛嘉禾静静听罢,才开口道,“毓王妃一直同东蜀军有所联系,您竟不想想着要将她就地正法杀鸡儆猴,还要接受她的交易,给她不愁吃喝的下半辈子?”

  太后皱起了眉,“不得说这般任性的话!毓王妃从前或许做了错事,但既然有心改邪归正,又能拯救万民,这当然是再好不过的事!再说,她即使进了摄政王府,也不过区区一个侧妃,你只要有手段,还怕比不过她去?”

  “母后替我想得可真深远,”薛嘉禾含笑抽了被太后握住的手,她道,“您心中都替我答应好了呢。”

  太后耐心地又劝,“只要你点个头,大义便是你的,你又是堂堂长公主,难道会怕她一个背井离乡、叛国而出的别国公主?”

  “这我倒不怕。”薛嘉禾点了点头。

  太后面露喜色,正要说话时,薛嘉禾又接着说了下去。

  “可我不乐意啊。”

  “阿禾!”太后面色一冷,“你可知道这是国家性命攸关的时候,容不得你胡乱任性!”

  薛嘉禾一哂,她站起了身来,道,“我十五岁才进宫,十五年的时间都是在宫外胡乱长的岁数,确实不太懂得怎么‘识大体’呢。因而。无论您怎么说,我也不会同意和另一个女人共侍一夫的。”

  她退了两步,微微俯身看着面色铁青的太后,道,“既然大费周章将我召进宫来,您大约也想过若我不同意的话该怎么办吧……母后?”

  太后沉着脸半撑起身子,喝道,“来人,将长公主拿下!”

第147章

  绿盈飞快上前护住薛嘉禾,后者却仍旧面带笑意地同太后对视着,对她的决定丝毫不觉得惊讶。

  “您这么做想必是得了人的授意和暗中帮助,是吗?”薛嘉禾直起了腰,她伸手轻抚桌上的食盒,叹道,“母后难道真觉得只要我点了头、毓王妃能假死进入摄政王府,便天下太平了吗?”

  “太平一时是一时!”太后剧烈喘息,眼里带着狠戾,“在东蜀战败正好杀杀容决的威风,打了败仗的他难道还有底气拒绝?那个毓王妃是什么人我根本不在乎,只要能将容决踩下去,让陛下我儿能当上堂堂正正的皇帝便足够了!”

  薛嘉禾终于有了些讶然,她目光流转地扫过从宫殿四处涌来的士兵们,微微颔首,“母后想得比我预料得多些,好歹是对陛下一片赤诚,我便不插手,交给陛下评判吧。”

  她顿了顿,不再看太后,而是面向带着士兵们闯入宫殿的武将,笑道,“汴京竟还有能带人入后宫的武将留着?我还当武将们大多去打仗了呢。”

  这名武将对薛嘉禾来说是张生面孔,绿盈却看了一会儿就辨认了出来。

  她低声在薛嘉禾耳旁道,“此人姓陈,是周家前任老家主的部下,与陈礼是远方堂亲的关系。”

  陈将军不言不语地扶剑挡在慈宁宫门口,面上满是杀意。

  “长公主,我再给你最后一次机会。”太后在薛嘉禾身后气喘吁吁地道,“你修书一封同意毓王妃入摄政王府,这信我会亲自派人送去禹城,你便可以回去摄政王府继续过和从前一样的日子了。”

  “若我不从呢?”薛嘉禾含笑同陈将军对视,话一问出口的同时就看见他扶在剑上的手指一紧。

  “那就敬酒不吃吃罚酒,”太后冷声道,“剑架在脖子上时,你不得不写!”

  薛嘉禾头也不回,她低头掸了掸自己一尘不染的裙摆,而后漫不经心地道,“不知陈将军是怎么瞒过陛下带兵入宫的?据我所知,统领宫中禁卫的将领可不姓陈,禁卫们……也不穿这身衣服。”

  “是我调陈将军进宫的。”太后斩钉截铁地说,“阿禾,不要再顾左右而言他,没人能来救你,不如早早——”

  太后倒确实有这个权力,前提是皇帝不阻止。

  现在几乎被禁足的太后定是失去了使用这道权力资格的。

  贸贸然就将不知底细的带兵将领请入宫中,即便是受人唆使,也太欠考虑了些。

  薛嘉禾无声地叹了口气,心中只希望这陈将军就是幼帝想钓上来的大鱼了。

  太后的话还没有说完,薛嘉禾便打断了她。

  她淡然向陈将军走去,口中温和地道,“陈将军带在身边的这些,都算是大庆的士兵,陈将军自然也是大庆的将领,是与不是?”

  陈将军阴森地盯着薛嘉禾一步步靠近,终于开口应道,“正因为是大庆的将领和士兵,才要为了大庆的社稷行动——长公主,请动笔吧。”

  “毓王妃想要的信,我是不会写的。”薛嘉禾将手探入袖中,“陈将军最好也让人从我面前让开。”

  “奉太后之命,不得让步。”陈将军一动不动。

  薛嘉禾停在他五步外的距离,轻轻笑了笑,“陈将军,既然你口口声声说是大庆的将领,那究竟该听谁的命令?太后还是陛下?”

  “陛下并无口谕手诏传来,太后之令即便是长公主也不得不从。”陈将军拔了剑,他朝薛嘉禾逼近了一步,威胁道,“长公主,请动笔。”

  薛嘉禾并未被他吓到,而是终于将手从袖中抽了出来,“那大庆虎符就在面前,大庆将领士兵莫敢不从?”

  “你说什么?!”太后尖声喊道。

  原本要大步朝薛嘉禾走去的陈将军也僵住了,他脸上冰冷的面具不可抑制地显露出了一丝裂缝,“虎符怎会在你手中?”

  薛嘉禾敛起了笑,并不和他废话,喝道,“陈将军,见了虎符还不跪下?”

  陈将军咬了咬牙,本是十拿九稳的场景不知道怎么的就被这小小的长公主翻了盘,他握剑的手松也不是,不松也不是。

  不光是陈将军本人,连他带在身边的士兵们也纷纷露出了迟疑的表情。

  虽说大庆地位最高的人是皇帝,可唯独兵权并非天然就在皇帝手中,而是有一块可以一分为二的虎符。

  通常皇帝自己手中持有一半,另一半则交给最信任的将领,两半拥有同样的号令效力。

  偏偏到容决这儿就不那么通常——他一个人把两瓣虎符都拿了,将先帝和幼帝从兵权上架了个空,是名副其实的摄政王。

  现下他带兵去打仗,东南两处战线都是他麾下军力,任是谁也没怀疑过容决奔赴战场时居然连虎符也没带在身边,而是交给了一个根本不懂行军打仗的女人!

  “军中之人见虎符不跪便如同图谋造反,比在陛下面前不跪罪责更深,陈将军和各位不会不知道。”薛嘉禾持着完整的虎符淡淡道,“只问诸位一句,诸位是打算谋反吗?”

  一室叫人窒息的静默中,最先是一名士兵扔了武器单膝跪到了地上。

  有人做了表率,接下来便兵败如山倒,陈将军带的二十来人跪下了一大半。

  ——虎符认符不认人,这是大庆的规矩。

  陈将军扫过仍旧站着、却面色也十分犹疑的下属们,心中一时焦躁不已。

  若是这时候将薛嘉禾放了出去,那可是偷鸡不成蚀把米,不仅今日将她逼入宫来是白忙一场,就连他自己和太后接下来都要不讨好了!

  就在这时候,太后如梦初醒地喊道,“她手里的虎符定是假的!容决去打仗的人怎么可能不将虎符带在身边?”

  陈将军心中一动,顺着太后病急乱投医的理由便说了下去,“长公主可知伪造虎符是个什么罪名?”

  虎符当然是真的,但只要一口咬说是假的,等一切尘埃落定时再翻案也没用了!

  瞧出陈将军的打算,薛嘉禾微微冷笑,她不退反进,迈步朝着陈将军缓步走去。

  虎符就在她手中,两旁的士兵都不敢动手,反倒一个个侧身给她让出了路来。

  到最后,挡在门前的只剩陈将军和他的几名亲兵。

  “陈将军当真不让?”薛嘉禾冷冷道。

  陈将军哪里还有回头路,“刀剑无眼,长公主请动笔吧。”

  “这信,我绝不会写,哪怕陛下先帝问我,我也是这一个答案。”

  “那就怨不得末将动粗了。”陈将军沉了面色,持剑向薛嘉禾大步走去,“奉太后之名,拿下长公主。”

  绿盈从薛嘉禾背后闪身而出,动作轻盈地同陈将军对上,两人闪电般地过了几招,陈将军隐隐占了上风,毫不犹豫地伸出一只手便向薛嘉禾的肩膀抓去。

  薛嘉禾一个手无缚鸡之力的人想躲都来不及,只下意识地稍稍侧了一下身体,眼看着就要被陈将军跟小鸡似的捉住,宫门由外向内飞进了一支流光似的箭矢,不偏不倚扎在了陈将军的后肩上。

  有个声音在外喊道,“季修远奉陛下口谕前来救长公主驾!”

  薛嘉禾越过踉跄的陈将军,见到殿外的季修远和他身旁的年轻将领,紧绷的面色终于放松了两分。

  她见过这年轻将领多次,对方自小便跟着父亲在容决手底下锻炼,也同他说过几次话喝过一次酒,勉强算是个熟人。

  方才那一箭,便是这年轻将领射出的。

  薛嘉禾隔着十几步的距离朝面色沉凝的季修远笑了笑,叫他放心。

  原本陈将军带的士兵就没了动手的意愿,陈将军带着三个亲兵负隅顽抗了片刻就败下阵来被制服在地,薛嘉禾握紧虎符从他们几人身边经过,朝救驾的两人笑了笑,“好在你们来得及时,绿盈都已经动上手了。”

  若是情况再严重些,薛嘉禾少不得拿着虎符想办法策反那几个最先跪下的士兵,好在没走到那山穷水尽的一步。

  “殿下可曾受伤?”季修远脸上却没有喜色,“陈将军已扣下,殿下这便出宫回府吧。”

  “没有,我好得很。”薛嘉禾往殿外又走了几步,回头迟疑地看了看被按在地上的陈将军,道,“……真是这位么?”

  “审了才知道。”季修远深深地看了陈将军一眼,“殿下便让这位卫小将军带人护送回去吧。”

  想也是他要直接带陈将军去审问,薛嘉禾点了头便走向步辇,脚下步子仍然迈得极稳,一点看不出方才刚从凶险之境当中跨出来的后怕。

  卫小将军亦步亦趋地跟在薛嘉禾身旁,忍不住道,“殿下胆子可真大,一点儿也不后怕么?”

  薛嘉禾笑了笑,避重就轻地道,“你那一箭确实来得及时。”

  若再慢上一些,陈将军就捉住她当人质了。

  卫小将军不好意思地挠了挠后脑勺,“我从小跟在王爷身边,对箭术情有独钟,勉强最拿得出手些——啊,辇车到了,殿下小心脚下。”

  薛嘉禾扶着绿盈的手上了辇车,坐正之后,才双手重叠在一起紧紧握住了掌心里的虎符,轻而慢地叹出了一口细细颤抖的气。

  怕当然是怕的,只是如今的皇宫不知道多少人暗中盯着,薛嘉禾不敢将软弱的一面暴露出来。

  她对自己苦笑起来:虽比不上在外正面同敌军作战,可这引蛇出洞的饵也不是那么好当的。

  辇车摇摇晃晃出了宫门,又是大太监将薛嘉禾送出宫去,换了马车回摄政王府时,薛嘉禾才大致平静了下来。

上一篇:皇后,朕想侍寝

下一篇:清寥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