妙偶天成 第363章

作者:冬天的柳叶 标签: 古代言情

罗天珵咬牙:“那是抢不过吗?那是因为你威胁我,敢跟你抢,以后就只在我上衙时吃烤鸭!”

这么残忍的念头,她是怎么冒出来的?

“吃了三只烤鸭,害得我手都烤酸了的人,没资格抱怨!”

甄妙恨不得捶地,她一直以为嫁给了一位蛇精病,原来她错了,她嫁给的是一个饭桶!

见她鼓着脸颊,面若桃花,罗天珵心中一动,伸手摘了一簇桃花替她簪到发间,低笑道:“行啦,等下次,你教我,我来烤。”

“那你可要记着。”

二人说说笑笑,并肩往前走,正遇到了罗二郎。

他目光落在甄妙发间那簇新鲜的桃花上,笑道:“大哥大嫂好雅兴。”

罗天珵笑得温和:“难得见二弟出来,这些日子你越发清减了,读书辛苦,是该多出来活动活动,不然学得再好,身体不成,考试也有可能撑不住的。”

这话似劝解,可听着又有点诅咒,罗二郎不喜地皱皱眉:“大哥大嫂,小弟就不打扰你们了。”

望着罗二郎离去的背影,甄妙收回目光,抿了抿唇:“总觉得他整日阴阳怪气的,见了后,心情都不好了。这样的人,纵是满腹才华,金榜题名,无非是有了更大的舞台作恶罢了。”

在宅子里,就能把手伸向父亲的女人,等做了官,还指望他做出什么人事儿来?

罗天珵不以为然地笑笑:“金榜题名,也不是那么容易的。”

“我冷眼瞧着,二婶和二郎,都似把进士当成囊中之物呢。”

“且看吧。”罗天珵嘴角微翘,轻抚了一下甄妙的面颊,“不提他了,咱们再往那边走走。”

过了一丛兰草,就见一个丫鬟领着手提药箱的太医走过来,见了甄妙二人忙施礼。

甄妙问:“可是从三奶奶那边出来的?三奶奶如何了?”

丫鬟面带喜色:“正要去给老夫人报喜,三奶奶有喜了。”

第三百八十章 庄稼

等丫鬟走远了,甄妙还有些愣神。

罗天珵暗叹一声,伸手揽住她:“皎皎?”

甄妙回神,语气颇为复杂:“三弟妹这么快就有喜了。”

觉得这样说有些不对,她忙解释:“我不是不高兴,就是,就是觉得太快了……”

“是太快了。”罗天珵顺着她说道,心中也有些不是滋味。

二人算来成亲整两年了,在外人眼里,子嗣问题已经是会被拿来议论的了,特别是在成亲才半年多的田雪有了身孕的情况下,就更是给人留了话柄,也难怪向来心宽的皎皎也有些语无伦次了。

“回清风堂吧,三弟妹有喜,我们也该表示一下。”甄妙很快平复了心绪,挽着罗天珵的手道。

再怎么样,她不是见不得人好的人。

罗天珵半挑着眉,侧脸看她:“皎皎——”

他想说还不急,两个人都年轻,可又觉得这话有些刻意,反倒会给她压力,于是又不知说什么好了。

甄妙笑盈盈道:“走啦,祖母很快有重孙抱了,是好事呢,她老人家心情好,身体就更硬朗了。”

回了清风堂,甄妙吩咐白芍:“包两斤上好的官燕来。”

等白芍准备妥当,对罗天珵道:“你今日吃的多了些,就别去打拳了,不如去书房歇歇,读读书打发时间。”

罗天珵就笑:“那我去书房等你。”

甄妙见他笑得不老实。飞了一个白眼,扭身走了。

三郎夫妇的住处就安置在馨园附近,因院里有一个不大的池子。里面栽满了莲花,故名菡萏居,是个极清雅的所在。

正逢春末,池子里铺满了一片片鲜嫩碧绿的荷叶,却不见莲花的影子,依稀可见零星的花骨朵躲在荷叶下,似露非露。别有一番趣味。

甄妙带着白芍过来,正见田雪和田氏站在莲花池旁说着话。

“雪儿。你刚有了身子,怎么就来池子边了?”田氏的声音有些尖利,带着明显的责备。

田雪半垂着头:“在屋子里呆着胸口有些发闷,总想吐。”

“所以说你年轻不懂事。这头三个月,正是要紧的时候,最好是在床上静养,等闲不要出屋,这池子边地又滑,万一出了什么事儿,可怎么好呢?”

“儿媳知道了。”

田氏听到传来的脚步声,眼角余光一扫,看清是甄妙。不由翘了翘唇角,语气一转:“不过你这丫头也是争气的,才进门半年。就怀上了,倒是让我放下心来。”

“娘——”田雪有些不自在。

田氏扑哧一笑:“傻丫头,这有什么好害羞的,这传宗接代,可是最大的事儿,你这么快就有了。那是咱二房的福气。要是一片荒地,怎么耕都长不出庄稼来。到时候就都该着急了。”

甄妙脚步一顿。

田雪已经看到了甄妙,忙上前几步喊道:“大嫂,您过来了。”

甄妙迎了过去,先冲田氏行了礼,然后笑道:“听说了你的好消息,拿了两包官燕来,三弟妹莫嫌弃就好。”

上品的官燕,就是田家还未没落时,以田雪的身份,也是难得吃到的,更遑论现在了,她忙道:“大嫂太客气,这样金贵的东西——”

甄妙打断她:“再金贵,也没你肚子里的金贵呢。二婶,三弟妹,你们先聊,我院子里还有点事儿,就先回去了。”

等甄妙走远了,田氏剜田雪一眼:“两包官燕就金贵了?看你这点出息!”

田雪被说得有些难堪,抿了唇道:“雪儿是觉得,大嫂的心意更金贵。”

田氏冷笑:“什么心意?我告诉你,这两包官燕你可不能碰,谁知道她安了什么心,万一里面掺了些什么,吃亏的还是你。要想吃,回头我给你拿两包来,且你有着身孕,按惯例每日是有官燕吃的。”

田雪听了有些不舒服,又不好反驳,只得抿唇不语。

田氏见她这样,气得瞪眼,田雪忙抚着肚子道:“不知怎的,肚子有些疼——”

听她这么一说,田氏再顾不得别的,忙命她回屋歇着了。

过后,田氏才隐隐反应过来,心道那死丫头该不会是故意的吧?偏偏这事又无从查证,只得把气咽进了肚子里,心想等田雪生了,是该给她好好立立规矩了。

甄妙回了清风堂,抬脚就去了书房。

罗天珵正靠在屏风上,拿一卷书随意的翻看,见甄妙来了,抬头瞥她一眼,问:“怎么这么快就回了?”

甄妙走到他身旁坐下,绞着帕子道:“被人说是长不出庄稼来的荒地,就回来了。”

“谁说的?”罗天珵脸沉下来。

“还能有谁,二婶呗。”

罗天珵表情阴晴不定,许久后忽然一笑:“别恼了,你且记着,暂时长不出庄稼来,总比长错地方好,不然等收成时,归谁可是个问题。”

甄妙怔了怔,随后反应过来,不由伸了手掐他一把:“世子,你这话可真是——”

她想说有些毒,可寻思寻思,又忍不住笑起来。

这话说的真是再精辟不过了,她已经开始不厚道的想象二叔二婶发现庄稼长错地方的表情了。

见她露出笑模样,罗天珵也笑了:“这样一想,是不是感觉好多了?”

甄妙斜睨着他,想反驳,却没法违心,于是狠狠点了点头。

罗天珵大笑一声,拦腰把甄妙抱起,扫落了书桌上零零碎碎的东西,把她放在上面,随后附了上去。

“世子。别胡来,快把我放下来!”甄妙挣扎,有些气急败坏。“哪有在书桌上乱来的!”

“没事,我又不参加科考。”罗天珵用手指抵住她的唇,声音压低,“嘘,别说话,我得耕地了,争取早点长出庄稼来。”

凝视着他寒星般灿烂的双眸。偏偏里面的光是暖的,甄妙不由停止了挣扎。双臂悄悄的环了上去。

满室旖旎,春光无限,自是不消细说了。

第二日,恰好是欧阳将军府举办赏花宴。杜老太君就问镇国公老夫人:“怎么不见你那小孙媳呢?我可是听说你那小孙媳是个有福气的,当初一进门,你就大安了。”

镇国公老夫人就笑:“那孩子确实是个好的。”

她虽不信冲喜之说,可田雪进门后,她的身体是渐渐好了,田雪又整日在跟前尽孝,人心肉长,哪有不待见的。

田氏睃了甄妙一眼,隐下嘴角的得意。笑道:“那丫头现在出不了门呢,老太君勿怪。”

听她这么一说,杜老太君就明白过来。笑道:“竟这么快就有了?”

见镇国公老夫人也点头,脸上笑意更盛:“倒是巧了,我那孙媳江氏也刚查出来有孕了,说不准两个孩子还是同一日的呢。”

“怪道没见着那丫头呢。”镇国公老夫人笑道。

田氏立刻度了甄妙一眼。

江氏和甄妙交好,二人也是一前一后嫁做人妇,如今连江氏也有了。她不信甄氏还能坐得住。

出乎田氏的意料,甄妙只是笑眯眯听着。面上并无异样。

倒是前来赴宴的温氏坐不住了,等宴席间隙,悄悄拉了甄妙说话:“妙儿,你还没消息么?”

甄妙摇头。

温氏唉声叹气:“明明身子调养的不错了,怎么就是没有呢。”

甄妙反过来劝她:“娘,孩子是缘分,急不来的。”

“傻丫头,娘知道,你心里苦着呢,瞧着都瘦了。”

“娘,我哪瘦了?”甄妙有些纳闷。她去岁的春衫今年穿着还有些紧了呢。

温氏拿帕子按了按眼角,心疼地道:“怎么可能没瘦呢,娘知道,你是怕娘担心,不过你也不要强撑着,有什么委屈,可要跟娘说啊。”

甄妙嘴角抽了抽。

合着她没有苦大仇深,也没有瘦,真是对不起大家了!

温氏怕甄妙伤心过度,又说起旁的事来:“你五妹的亲事,定下来了。”

甄妙眼睛一亮:“定的谁家?”

“是青阳姜家的公子。”

“青阳姜家?”

知道女儿对此不大了解,温氏解释道:“姜家的老太爷曾是帝师,现在虽隐退了,名望还在。你祖母说了,这是门极好的亲事,你二伯亲自挑的。姜家百年诗书传家,青阳离京城不远,又不惹京城是非,再好不过了。”

甄妙连连点头:“听着是不错的。”

温氏压低了声音:“其实,要不是你二伯娘整日张罗着冰儿的亲事,你二伯也不会这么快定下来。青阳姜家名声虽好,据说那位公子你二伯也见过一面,不过到底还是仓促了些。”

上一篇:有凤来仪

下一篇:将军家的小娘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