画中欢 第38章

作者:淡樱 标签: 古代言情

  火仍是在烧着,看起来似乎还有好长一段时间才能烧完。我心想如此寂静下去也不是办法,思来想去便问了个我一直以来都想知道的问题。

  “先生的腿疾是……何时有的?”

  温衍愣了下,倒是大大方方地回我,“一出生便有了。”

  我心中微怔,又问:“治不好么?如意有替你医治过么?”

  温衍淡道:“不过是天命罢了,治或不治,都是一样的。”

  我蹙眉,“先生不试又怎知治不好?天命归天命,难不成先生一辈子都要顺应天命?为何不试着去反抗呢?兴许诚心还能感动上天,还先生一双完好无缺的腿。”

  温衍的神色变得有些复杂,平日里总是含着温润笑意的双眼多了几分深色,片刻后,他对我笑了笑,转回身子继续盯着漫天火光,不再说话。

  我此时想起了如意对我说的话,如意说温衍在佑平元年做了件错事,如今来京城只是为了弥补所犯的错。我瞅了瞅温衍的背影,几次想开口问清楚但还是开不了口。

  我心想按照往常的惯例,温衍定是会回我一句天机不可泄漏的,既是如此,我又何必自讨没趣。还不如自个儿去查个清楚,到时候有理有据,想必温衍也只能有点头承认的份了。

  思及此,我也闭上了嘴。

  这场大火烧了很久,直到黄昏降临时方是停了。在大火前待了这么久,我和温衍此时的脸都是红扑扑的,如意和阿蛮寻过来时,目光皆是在我们两人的脸上转了圈,阿蛮大惊失色,问:“公主殿下,你和我家公子做了些什么?”

  我没有回答阿蛮的话,只因我瞧见了如意的眼神,虽然只是一瞬间,但我仍是很清晰地发现一种不善的神色。这种神情我见过,杜汐汐也曾如此望过我。只不过如意的这种神情比杜汐汐淡了些而已。

  我心中千回百转的,但面上仍是笑意连连,我对阿蛮说:“你猜我与你家公子做什么?”

  阿蛮再次大惊失色,“你……”

  温衍淡道:“阿蛮,不得对公主无礼。我与公主不过是在山洞里待了几个时辰罢了,能做些什么。时候不早了,公主还是早些回去吧。”

  我佯作温顺的模样,笑眯眯地道了声“好”。看到阿蛮的脸色白到不能再白,我晓得他定是想歪了。不过这个想歪甚得我意,甚得我意。

  我召来了我的马车时,如意忽然甜甜地对我笑道:“美人公主,你说过要给如意百年灵芝的哦,可不要忘了。”

  我摸了摸她的头,轻笑道:“我记性很好,定不会忘的。”

  回到松涛小舍后,我还未来得及小憩一番,便见着了柳豫。两日未见,柳豫的气色似乎好了不少,他抱着小狮子喊了我一声“公主”。

  我瞅瞅小狮子,又瞅瞅柳豫,问:“嗯?可是找到了那本《兰莲经》了?”

  柳豫边摸着小狮子边道:“找到了。”

  “哦?里头可有什么记载?”

  柳豫的手顿了下,他神色极为凝重地点了下头。只听他一字一句地道:“公主,温先生不是人。”

  第二十六章

  什……什么?

  听到柳豫此话时,我的心瞬间就是一紧。温衍有血有肉,呼吸也是暖的,怎么可能会不是人?我半眯眼眸,冷静地道:“此话怎讲?”

  “公主莫要误会了我的意思,温先生的确不能称为人了。”柳豫道:“据《兰莲经》里所记载的,能知天命者为天人。天人拥惊人之貌,生有腿疾,荤食不能,擅丹青,只能以画代口说天命。而世间仅有一人。”

  顿了顿,柳豫望着我,一字一句地道:“之所以称为天人,乃是因为天人与天同寿。”

  与天……同寿……

  我心中一颤,只觉整个身子都开始变冷。柳豫叹了声:“公主早点歇息罢。”说罢,他抱着小狮子离开了。

  我独自一人坐在榻上,脑里都是与天同寿四字。我忽地想起我曾问温衍年龄时,他是犹豫了会才告诉我的。在那时我心底就有了个谱,温衍这人定不简单。可是我从未想过,温衍会与天同寿。

  我从衣襟里掏出温衍送我的玉娃娃,今日虽是险境连连,但这个玉娃娃我却是从未放过手,一直护在怀里。我的手指在只有巴掌大的玉娃娃的脸上流连,冰冷的玉传来阵阵凉意,冻得我的手指发寒。

  我打了个寒颤,忽觉温衍离我极远极远。

  夜半时分,明明我该是在梦中畅游,可我睡不着,满头满脑都是今夜柳豫带给我的震撼。我在床榻上翻来覆去,枕边的玉娃娃依旧笑得不谙世事,我伸手触摸了下它的脸,指尖不由得冷得颤抖了下。

  我最后也不晓得是如何睡着的,只知我做了一整夜的噩梦。

  次日醒来,我派人去告知温衍我今日身子不适,不能去学画了。用完早膳后,我让云舞备好了马车,我要进宫一趟。

  承文当初斩钉截铁地说这世间我想要谁当驸马都可以,但除了温衍之外。承文定不会无缘无故就这么说的,他当初定是早已晓得温衍是天人。

  承文是因温衍替他算了一卦才让他当了国师,当时我只觉是温衍迷惑了承文,可如今看来国师之位怎么说都算是委屈了温衍。温衍会遇到承文,会当国师,这个定不是偶然。承文和温衍之间许是还有些我不晓得的秘密,我要去问个明白。

  我进宫的时候恰好遇上了下朝的时间,一众朝臣自承乾殿里鱼贯而出。这些日子以来我皆是住在松涛小舍里,颇有小隐隐于山之感。每日除了对着温衍还是温衍,对于京城里的事和人都有些模糊了,如今见到这么多熟悉的面孔,心中竟是觉得恍若隔世。

  朝臣们见着了我,面上颇有惊讶之色,他们纷纷向我行礼,我微笑着让他们免礼。接下来却是让我有些意外,本来朝中大臣都是惧我之极,见着如今驸马还未有着落的我哪个不是溜得飞快,生怕我金口一开,就成为砧板上的肥肉任我蹂躏。

  但也许是好些时日未见的缘故,不少大臣竟是来同我寒暄,之前那几位替我举荐驸马的大臣更是面带春风般的笑意来同我说山中景色不是一般的美妙。

  我听着听着便听出了他们的意思来,见他们个个面含春风想来是晓得了我最近与温衍走得很近,于是乎便以为我与温衍好事近了,他们家的公子们总算是逃离了送入虎口的危险。

  我笑眯眯地道:“诚然,山中景色妙极了,妙得让本公主恋恋不舍。”

  众大臣一一附和,各种赞美之词萦绕在耳畔边,我瞅着他们的样子,心中只觉好笑,也不愿与他们计较了,便准备云淡风轻地离去。

  其实,我第一眼就瞧见了晏清,晏清相貌俊朗,放在众臣里头也是个鹤立鸡群的,我很容易就能瞧见他,更何况我与朝臣交谈时,他的目光总是有意无意地扫向我,但又极快地垂下头来,不像之前那般盯得我死死的。

  不过他如何都罢,如今已是与我无关。

  在朝臣们的恭送声之下,我迈开步伐往御书房走去,按照承文的习惯,下朝后他会去御书房批阅奏折。我走了一小会后,身后忽然传来一道熟悉的声音。

  “公主请留步。”

  我微愣,转过身子一瞧,是晏清。他仍是身着侍郎的朝服,面容依旧,不过比之以前却是消瘦了不少。

  他上前了几步,垂着头道:“微臣有些话想同公主说。”

上一篇: 江山为聘

下一篇:臣欢膝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