画中欢 第74章

作者:淡樱 标签: 古代言情

  阿娘说:“多亏了这条黄牛,你阿父才省了这么多力气。”

  后来我阿父却将大黄牛给卖了,他红着眼睛,用粗糙黝黑的手抚摸着我的头,他什么话都没有说,只是默默地看着我。

  再后来,我上了私塾。

  每天之乎者也,摇头晃脑地背着四书五经,兄长挠挠头问我在背什么,我说我在背三字经。兄长问什么是三字经。阿娘敲了下兄长的头,去干农活,别打扰你阿弟读书,你阿弟将来可是要当官的。

  兄长笑嘻嘻地说:“阿弟,你将来当官了,一定要给我娶个能干活的漂亮媳妇。”

  我说好。

  阿父阿娘兄长如此待我,即便将来拼了命我也要让他们过上天天吃肉的生活,不再受穷苦所折磨。

  我愈发努力地奋斗,没日没夜地读书,也许大多数人考取功名是为了功名利禄,但我只为我的家人。为了我的家人,我愿意付出一切。

  清和六十六年,这一年我十二岁,靖西里换了一个县官,他姓韩,单名一个生字。他极为亲切和蔼,对我们十分好。他甚至一个一个地接见了县里的每一个通过乡试的学生,鼓励他们继续努力。

  我对这位县官的印象极好,总想着快些到朝廷规定的年龄,然后参加乡试,获得县官的鼓励。

  终于皇天不负有心人,我通过了乡试,取得令人瞩目的名次,韩生宴请了许多人,而我是其一。宴席上,美酒佳肴,丝竹弦乐,美人如玉,是我从未接触过的东西。大家饮酒作乐,言笑晏晏。宴席上不外乎是美酒美人,所有人都在谈论美人,韩生说:“要说第一美人,除了常宁公主之外这世间也没有人能称得上了。”

  韩生又说:“我虽是不曾见过公主,但公主的美貌却是世人皆知的。”

  我这是第一回听到常宁的名字,我的印象是,一个集美貌尊贵于一身的公主。

  我第二次听到常宁公主的名字,也是在韩生这里,那时我坐得离韩生较为近,他嘀嘀咕咕地和身边人说着醉话,他说:“京城里的那位常宁公主前些日子女扮男装溜进秦楼楚馆,十分大手笔地包下了整间秦楼楚馆,实在是荒唐极了。”

  这回我的印象是,这是一个集美貌尊贵任性于一身的公主。

  在这之后,我常常在这个偏远的小县里听到常宁公主的各种荒唐事,从韩生口里,从邻里的嘴中,甚至有时走在街道上也能听见各色各样的人才说着。

  我最后一回在听到常宁公主这名字,是从衙卫的口里,衙卫说常宁公主要在靖西里建惊鸿塔,急需人手,所有及冠的男子都必须去。

  衙卫面无表情地将阿父和兄长押走,我向韩生求情说我阿父年事已高,且已是服过役,能不能让我去代替我的阿父。

  韩生说:“公主殿下希望在三月之内在靖西见到惊鸿塔,这实在是逼不得已的事情,我若是不从定会得罪公主殿下。至于你,依据朝廷律令,你也无需服役。晏清,你是聪明人,你懂的。”

  此时此刻,我对常宁公主是极其厌恶的,为了自己的喜好不顾百姓安危,实在是自私到了极点。

  惊鸿塔在三个月后建成了,高入云端,颤颤巍巍地伫立在靖西这个小县里。塔成的那一日,韩生和众人登塔赏景,我望着远处山头的凤仙花,灿如霞,红如血,韩生笑得合不拢嘴,直赞今年的凤仙花开得特别美。

  唯有我一人在心里头泣血。

  那漂亮的凤仙花,如血一般,是染了多少建塔的人血呀。我的阿父,我的兄长,也成了凤仙花的肥料,再也回不来了。

  我提前离开了惊鸿塔,回去照看阿娘。阿娘自从得知阿父和兄长的死讯后,整日以泪洗面,半夜我在阿娘床畔惊醒时,总会看到阿娘遥望着窗外,神色凄惨。

  我回至家中,打开竹帘,却是发现我的阿娘吊死在梁上,三丈粗布,那是我阿父和兄长的腰带。

  至此,疼我爱我的家人通通离我而去。

  我恨极了常宁公主,也恨极了韩生。

  我知道建塔的三个月里,韩生贪污了许多了钱财。葬了阿娘后,我去找韩生理论,韩生没有反驳的话,只是缓缓地在笑,那张令我憎恶的嘴脸有着轻蔑的笑容。

  “晏清,我说你是聪明人,你怎么就不懂官官相护之理?天下无官不贪,贪不贪并不是由你自己决定的,倘若你当了官,想必你会懂得。你想告发我,你有什么能力去告发我,你以为你自己是谁。即便你有证据,我也不怕,就算你将证据弄到皇帝的眼前,我也不怕。晏清,你奈我不何。”

  我不信奈韩生不了,我知道要想拉下韩生,要想圆我家人的梦,我必须去参加科举。我忍气吞声地与韩生虚与委蛇,我暂时不能得罪他。

  我更加勤苦地读书。

  我提前了数月从靖西出发去京城,靖西里只有我一人有资格去赴考,许多人来送我,大家都是笑眯眯的,极为热忱,可是我在人群巡视了一周,我知道我等的人永远不会出现。

  快到京城时,我经过了燕山,恰逢天降暴雨,我唯好躲进山脚下的一间草屋里躲雨。草屋里有个和蔼可亲的妇人,她姓周,独居在山脚下,我唤她周婆婆。

  我本以为待雨停后我就会离开这间草屋,可是我不曾料到会遇见她,一个伤痕累累,但面容极佳的姑娘。

  在靖西里不乏有姑娘向我示好,可我从未动心。但见到眼前的这位姑娘时,我的心里竟是有了种不可言喻的情愫。

  我衣带不解地照顾着她。

  她说她姓木,双名倾城,是一大户人家的女儿。

  我说我姓晏,单名一个清字,是赴京赶考的秀才。

  我们相视而笑,情愫暗生。

  她说她喜欢乐器,我便吹笛弹琴,以此博她一笑。

  她说药苦,我爬到山上摘甜美的果子,只为她喝药时不再皱眉。

  她说喜欢看我读书写字的模样,我便在案前埋头认真读书写字,偶尔抬眼看她,她眉眼里是极为灿烂的笑意,像是夏日里湖面上一闪一闪的阳光。

  我从此心醉。

  临近科举,我离开了草屋,并告诉她等我功成名就时,我回来娶她。

  她说:“晏郎,我等你。”

  她的声音极为清亮,在山间里荡漾,在我的心里荡出一圈一圈的涟漪。

  我如愿以偿,取得科举之首,在承乾殿里面圣时,皇帝亲自为我簪花,并笑眯眯地为我赐婚,说要将常宁公主赐给我。

  我毫不犹豫地就拒绝了。

  我是万分不愿娶我恨极的常宁公主,若是让我一辈子与她生活在一起,我宁愿去死。

  我的抗旨让全朝震惊,皇帝怒极了。

上一篇: 江山为聘

下一篇:臣欢膝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