祸国·式燕 第102章

作者:十四阙 标签: 古代言情

  谢长晏转身就跑。

  身后传来笔被扔在地上的响动声。

  谢长晏喊道:“老师说了若你不在一个月内给他拨款他就收拾包袱去赫奕那儿了,赫奕许诺给他比求鲁馆多十倍的院子和人手还有……”

  “让他滚!”执明殿内,传来彰华的暴怒声。

  守在门外的吉祥吃惊地看着跑出来的谢长晏。

  谢长晏朝他眨了眨眼,抱着脑袋跑掉了。

  吉祥探头往殿内看了一眼,看到头疼无比靠在榻上想事情的彰华,心中叹了口气——陛下生气的次数好像变多了……不,不是变多了,而是他以前都生闷气,总是把自己关在蝶屋里不见人。但现在……他的情绪有了宣泄的对象,所以就显得常常生气了。

  “哥哥,看见没?如果你在天上看见了现在的陛下,会很高兴吧?”吉祥忍不住抬起头,注视着蔚蓝色的天空,微微一笑。

  然而,当晚他做了一个梦,梦见如意在云层上暴跳如雷,指着地下的谢长晏破口大骂:“她怎么就敢那么气陛下!她跟蛙老一对不要脸的师徒,天天就只知道花钱花钱花钱,管陛下要钱!我可怜的陛下,太可怜了,果然没我陪着就是不行啊,呜呜……”

  吉祥惊醒过来,心脏“扑通扑通”跳了半天,想笑,却情不自禁地湿了眼眶。

  一水二金三风。

  一水是太上皇,二金是他和如意,三风是风乐天、风小雅和一个从头到尾不知情的荟蔚郡主。

  如今,只剩下他和风小雅了。

  幸好,还有个不在其中的谢长晏。

  幸好啊……

  燕王的一百万缗钱送过去,却又被宜使中途退了回来。原因很简单——胡智仁弄丢了。

  谢长晏震惊:“怎么会丢的?”

  前来复命的正是郑端午,他低头直立,脸色既不阴沉冷酷,也不贪婪干笑,而是老老实实,规规矩矩地……心虚着。

  “陛下,我是说宜王陛下,上月被冰璃公子邀去了璧国,陛下便让我押着胡智仁去江都跟他会合……”

  谢长晏想,难怪他们封锁了去宜的所有海路,却没拦住人,原来此人去了璧国啊。狡猾的赫奕!

  “结果,刚到江都,船就沉了。我被如意门的人困住,好不容易脱身,胡智仁却丢了。所以……陛下命我将钱退回来,顺便给燕王陛下一个交代。”

  彰华沉声道:“你能给我什么交代?”

  郑端午抬起头,面色肃然:“我会继续追踪,将他再次抓获!”

  彰华冷笑:“多久,一个月?一年?十年?若你一直抓不到,如何?”

  郑端午的脸色变了变:“陛下,想如何?”

  “很简单,在抓获胡智仁前,你都要留在燕,不得回宜。”

  “唉?”

  “若发现胡智仁在宜,也得朕的手谕,才可离开燕。”

  郑端午一脸为难:“这不太好吧?”

  “你若做不了主,便写信给赫奕,让他跟朕谈。”

  郑端午呆了半天,愁眉苦脸地离开写信去了。

  谢长晏望着他的背影,转了转眼珠:“陛下是不是想说,宜国也多能人异士?”

  “此人武功不错,性格机警,手段老练,还尽忠职守,忠心耿耿。赫奕摆了朕一道,朕就要他一个人,不吃亏。”

  彰华跟谢长晏的目光交织在一起,两人同时一笑。

  一旁默立着的吉祥不由得想:陛下和谢长晏可真是越来越有狼狈为奸之相了……

  一盏茶后,郑端午回来了,把写给赫奕的信交给吉祥,请他代发,然后直视着燕王道:“我同意了。在擒获胡智仁前,我都留在大燕。”

  谢长晏心想此人竟然这么快就想通了。

  “不过,我有条件……”郑端午话题一转,“得先把那一万双靴子折换成金给我。”

  谢长晏扭过头,看着彰华:“你确定此人真的忠心耿耿,尽忠职守?”

  彰华也呆了呆,半晌后,无奈地看着她:“你许的靴子,你想办法吧。”

  “什么?我去哪里想办法?”

  “管你老师要。”

  “怎么可能?老师会气疯的啊!”

  彰华起身就走:“朕上朝去了。”

  “陛下!陛下!”谢长晏追到殿门口,没追上,只好扭身为难地看着郑端午。郑端午扬了扬眉毛:“后无戏言。”

  “可我不是皇后。”谢长晏突然理直气壮,“皇后是我姐姐。你管她要吧!”

  话音刚落,就有两名宫女匆匆从殿外跑来:“谢姑娘,皇、皇后派人送东西给你!”

  “什么?”谢长晏愣住了。

  之前,为了追踪长公主,彰华将谢繁漪放了。谢繁漪就此离开了玉京。监视她的暗卫们回报说她一路南下,回了隐洲。此后便没有更新。

  也因如此,彰华还没有撤掉她的皇后名分。又因为太上皇驾崩,服丧期间不能有喜事,故而也没给谢长晏名分。谢长晏这段时间仿佛又回到了去年那会儿,白天去求鲁馆,晚上回宫,对宫女太监们来说,她跟风小雅一样,虽白衣之身却是极为特殊的存在。

  谢长晏走出殿外,便看见了地上放着一个巨大的箱子。箱子旁垂手站着一个人。

  她的眼睛一下子亮了起来:“孟兄!”

  此人竟是孟不离。

  “孟兄,你的伤好了吗?这段时间去哪儿了?我们都很担心你!”

  孟不离望着她,突然屈膝跪下双手抱拳:“幸、不、辱、命!”

  谢长晏一愣,继而会意地打开箱盖,然后就彻底呆住了——

  箱子里,静静地躺着胡智仁的尸体。除此之外,还有一张纸。

  上面写着:“欠你两条命,先还你一条。还有一条,如意门亡日再还。”

  谢繁漪的字。

第140章 云散风流(4)

  原来当日孟不离假死骗过胡智仁耳目,待胡智仁离开后唤醒濒死的荟蔚郡主,见她显见是活不成了,就当机立断自己逃脱。本想回宫通风报信,却在林外遇到风小雅,遂得救。

  但他牢记当初在谢长晏失踪后对燕王的承诺,因此伤势稍好就不告而别,继续追踪胡智仁去了。期间遇到谢繁漪,两人联手找到了胡智仁的藏身之处,谢繁漪引开如意门弟子,而孟不离跟胡智仁一番恶斗后终将他杀死。

  谢繁漪让他将胡智仁的尸首带回,顺便还带了一样东西给谢长晏。

  那是一个小盒子,就放在胡智仁身边。谢长晏打开一看,是皇后的凤印。

  “陛下,你说三姐姐是什么意思呢?”

  深夜,灯下,彰华一边亲自检查着胡智仁的尸体,一边回答道:“她杀了你两次,所以欠你两条命吧。”

  “那么,她说还我一条,就是把胡智仁还我。另一条是什么?”

  “如果朕没猜错,应是她自己。”彰华直起身,洗了手,盖上盖子,“如意五宝,至今已知颇梨和赤珠都死了。”

  谢长晏注视着字条上的后一句,眼眸微深:“那么,如意门什么时候亡呢?”

  彰华接过字条,也凝视着上面的字,最终一笑:“快了。”

  不日,宫中传出消息——皇后谢繁漪因太上皇之死过于悲痛,患病离世。与此同时发生的还有一件相比之下微不足道的小事:宜国锦绣县衙役郑端午趁夜摸入皇宫,割了一个叫胡智仁的商人的头颅——据说此人杀害了宜国的市舶使李大人——回国复命去了。燕王怒,命人追捕,未果,修书一封怒斥宜王越权抢人。

  一年后,丧服期满,燕王下旨立谢长晏为后。此举果然又引起了一片热议,说什么的都有。

  而作为当事者之一的谢长晏,则端坐执明殿中,看着宫女们一样样抬进来的大婚贺礼。

  礼物都是文武百官送来的,布帛金玉大多无趣得很,谢长晏正有点无聊时,吉祥看着礼单喊道:“求鲁馆公输蛙献礼——”

  谢长晏顿时精神一振:“拿上来拿上来!看看老师给我准备了什么礼物,肯定与众不同……”

  宫女将一个细长的匣子呈上,里面是一卷画。

  谢长晏笑道:“难道又是什么特别的舆图吗?”当即打开,声音顿止。

  画面中,延绵的蓝色冰川中,一道瀑布奔流直下,却是鲜红色的。滂沱气势,直扑而来。

  后面的落款是“华贞七年元月初九绘于极北之川”,署名“十九”。

  “啊……”谢长晏情不自禁地叫了一声。是那个人,那个跟她一起被龚小慧救起的银门幸存者十九。他竟然真的去了!真的去看那些奇特的风景了!

  好羡慕……不过等等,这是别人送的,凭什么挂着公输蛙的名字啊!

  “就只有这个?老师没有别的给我?”

  吉祥叹了口气:“还有一封讨钱的奏书,被陛下随手撕了。”

  谢长晏哈哈一笑:“撕得好!陛下在哪里?”

  吉祥犹豫了一下,才道:“陛下去万毓林竹屋了。”

  谢长晏若有所悟,笑容慢慢地消失了。

  谢长晏来到竹屋时,屋里没有人。

  她找了一圈也没找到彰华,想起一事,便走出屋子来到瀑布旁。

  湖水绿如碧玉。湖边的一块石头上,果然放着彰华的衣衫,叠得整整齐齐。

  谢长晏想了想,也脱掉外衣扎起头发,跳了下去。

  在湖底,她看到了抱膝而坐的彰华,正在闭目不知想什么。

  谢长晏游过去,抱住了他。

  彰华睁开眼睛,看到她,微微一怔,然后带着她浮出水面。

  “朕没事。”他抹了把脸上的水珠,停了停,又道,“舒服多了。”

  谢长晏拉他上岸,拿着衣服回竹屋内,帮他擦拭身体穿上衣衫。

  彰华静静地看着某个地方,谢长晏扭头,发现是那堵原本挂着《齐物论》的墙,如今墙面空了,却留下了一个浅浅的印子。

  她心中有些歉然:那幅字一直放在红船上,红船炸沉时也就没了。

  彰华缓缓开口道:“父王出生时,也是双生子,但他的弟弟,朕的皇叔十分荏弱,还未开始喝水,便先开始喝药。父王从小目睹皇叔的痛苦。十岁时,皇叔终于挺不住,在病榻上痛不欲生地哀号,求皇祖父赐他一死。皇祖父不答应,他号了整整一夜,才终于咽了气。父王在一旁被吓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