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小清新 第35章

作者:御井烹香 标签: 天之骄子 平步青云 古代言情

不想宋先生望着萧禹,反而笑了,“那不是白字,是长辈名讳,粤娘才换了通假。”

萧禹刚才却没想到这一层,他啊了一声,一时窘迫无极:难怪宋竹刚才要瞪他,原来里头有这样的讲究,自己没能事先体会,已是愚钝了,还要说出来笑话宋竹,这是让她辩解好,还是不辩解好?

好在宋先生脾气好,反而为他解围,“你连一字一句都记得清楚,终究记性还是好的。但对《易》,还是犯了浅尝辄止的毛病……”

便把两篇典籍连注疏的要点,又深入浅出、旁征博引地给两小说了一遍,萧禹听得如痴如醉,只觉得宋先生把最为晦涩烦难的周易,都说得极为清楚简单,甚而对那些他本来不以为然的卦象,也有令人信服的解释,让他一心投入了学问的海洋中,完全忘记了别的事情。

一堂课上下来,天色已经向晚,宋先生收住话头以后,又道,“《易》之一道,博大精深,然而终究于实务无用,除非大才,否则很难发祥为治世之道,你们之所以要学,是因为不能不懂,却也不要太痴迷了。天下事虽然都可以归结到六十四卦中,但六十四卦却绝不能解决天下所有事情。”

萧禹应声道,“不错,我等入学,当讲究学以致用、学以济世,从这点来说,《易》书浅尝辄止,甚至《孝经》、《礼记》也都学过便是了,倒是《论语》、《孟子》、《中庸》、《尔雅》等,需要细心参详。”

他刚入学宜阳时,想的只是从宋先生这大儒身上学些为人处事的道理,但几个月下来,早已把自己当成了真正的学生,甚至在立身、立命的大志向上,都受到了宋学深刻的影响,早已不再是旁观者的心态了。

宋先生笑道,“不错,如今言必称三代,其实三代之时,所谓天下,不过是如今的几省之地,又如何能同今日的疆域相提并论?周礼周制若是真那么好,今日岂非还是周天下?有些事,你们自己心里知道就行了,不要跟着书院里有些教授一样,做梦都想搞井田制,那才是真走错了路。”

这还是他第一次提到自己在学术上和书院教授的分歧,萧禹经过几个月的学习,对学术界的一些纷争,也有了深刻了解,听到宋先生说法,不觉心中一动:“南党推行南学,讲的是变法、新义,北学就以复古、复礼为号召,复周礼的说法,在北学中并不罕见,前两个月,关西大儒孙先生路过,在书院讲学时,也说到自己回了家乡以后,要复井田、行上古制度……先生的说法,倒是更靠近南学,和北学的核心要义,似乎分歧极大啊。”

所谓学无先后,宋先生一向鼓励弟子畅所欲言,萧禹想着今日除了宋竹以外,也无人在,有了疑惑就要问出口。可偏巧,此时屋外有人恭声问道,“先生可在?学生王义,读书不解……”

外头才一传来说话声,宋竹便站起来拿过卷子,挑帘子进了里间。萧禹还没反应过来呢,宋先生已道,“进来吧。”

王义并不是孤身来的,和他一起来讨教学问的还有李文叔,萧禹和他对了一眼,格外冲李文叔微微一笑,点了点头,心中却是也有些纳闷:“粤娘到书房来伺候先生,为的不就是承受指点吗?旁听先生指点学生,也能起到触类旁通的效果不是?怎么她一听有人来,跑得比兔子还快?这样看,刚才若非听到是我,只怕她也不会出来。”

他心里有了疑惑,就坐不住了,见宋先生和两个师兄议论的都是他还没学到的《春秋》,便慢慢退到门边,一闪身,丝毫也不引人注意地出了屋子,站在当地想了想,也不原路返回,而是穿堂而出,到了以前宋家兄妹射箭的小空地上。反过来绕到书房内室的后窗前,果然见到宋竹托腮坐在屋内,小脸微微仰着,也不知道在想什么,夕阳洒在她面上,倒是给她花一般的面孔,又镶了一层金边。

他想得不错,宋竹的确有事寻他,见到是他,她便立时也从书房后门悄悄地溜了出来,带着萧禹直行了数十步,躲到屋子阴面,方才低声道,“你找我做什么?”

萧禹先问道,“你找我做什么?”

旋又问道,“刚才两位师兄进来,你躲什么躲?”

再答,“我觉得你要找我,我就来找你了。”

宋竹这人,有时也十分蛮不讲理,她直接就跳过了前两个问题,“你又知道我要找你了?”

萧禹瞪了她一眼,她倒是嘻嘻一笑,颇有些爱娇狡黠的味道,背着手扭了扭身子,看着倒是比方才开心多了,似乎也把之前两人的不愉快,抛到了九霄云外。“我是有事想求三十四哥,可这事儿有些不便提——也有些越礼,就不知道三十四哥肯不肯应承了。”

萧禹好奇心上涌,亦对宋竹升起一丝戒备,心想,“她不会是因为刚才我得罪了她,打算作弄我啊?”

他口中便不肯放松了,“你先说是什么事,我再告诉你肯不肯应承。”

宋竹脸上求恳的笑意顿时淡去,她没好气地瞪了他一眼,又翻着眼睛看了看天,仿佛是在无言地抱怨萧禹的难缠,脸上神情,十分生动。

萧禹倒是被逗笑了,他道,“粤娘妹妹,你仔细啊,万一被旁人看去,就又是失仪过错了。”

宋竹被他一说,还更来劲了,拉了拉眼角,对他一吐舌头,方才是得意地轻哼了一声。萧禹心想,“唉,人生得漂亮,真占便宜。若是换了范家大表姐来做鬼脸,肯定就没这么俏皮可爱了。”

“那你先应我,不同别人说。”她名堂还多的。

萧禹也真被勾起了好奇心,点头道,“好,我不和别人说。”

“就是……说来也是有些不好意思,你知道你们家三十二哥的提亲,我们家还是回了——我娘说,二姐性子有些直,不适合你们家的门第。”宋竹说着说着,声音也小了,她有些不安地看着萧禹,“嗯……你不会生气了吧?”

萧禹莫名其妙,“这和我有什么关系?”

话说出口,他忽然觉得有些不对,忙补救道,“这也不是因为看不上三十二哥的人品,我自然不会生气了。”

宋竹似是宽了心,又笑道,“那便好,我爹娘的意思,想在书院里为二姐相看一个,要家境殷实、人口简单,门第也不必多高,最要紧是人品要好……”

毕竟是女儿家,说起亲事,她有些红了脸,“我三哥忙着读书呢,四哥又还小,爹爹那么忙,兼且性子有些疏懒,我想着,你……人缘又好,心思又细……”

说着说着,便又成了个扭来扭去的扭股糖儿,小脸蛋红彤彤的,煞是可爱。

几次见面,萧禹多少也看出来了,宋家姐妹兄弟感情都甚好,并无惯常人家为了家产勾心斗角的事情,此刻宋竹撂下脸子求他留意,显然是为了她二姐着想,才甘冒风险,私下请托。——要知道此事毕竟是有些犯了礼数,若是被家里人知道,她肯定要受罚的。

没想到她还挺有担当的……不知为何,他忽然冒出了这么一个莫名其妙的想法:虽说也不是没有小毛病,不过毕竟也没白费家里人那么疼她,费心给她折腾了那些华服美饰。

此事对萧禹来说是举手之劳,他咳嗽了一声,就要答应下来,忽然又想起刚才在书房内的小小恩怨,便把手一背,笑嘻嘻地说,“答应你也可以,不过,你得给我凿上三下。”

宋竹脸上登时浮起红晕,她气得跺了跺脚,“你——”

她到底是克制住自己,没有继续发脾气,而是嘟着嘴白了萧禹几眼,方才不情不愿地让了步,“那……你可不许把我的头凿肿了。”

说着,竟是一闭眼,头一低,一副委曲求全的样子,就等着萧禹往上落拳了。

萧禹见她这样,反而有些凿不下手,他恶作剧地往前踏了一步,低声喝道,“我凿了!”

一边说,手上一边带起风声,扬手就凿了下去,直到将将触到宋竹头顶,方才猛然止住。

宋竹被他吓得浑身一缩,眼睫毛颤动不休,仿佛一只小动物一般,惹人怜爱,过得一会,才慢慢张开眼,疑惑地看向萧禹。萧禹哈哈一笑,道,“唬你的,这三个爆栗子,先记下吧,以后我再来取。”

他也怕宋竹发怒,忙立刻做沉思状,“嗯,这件事你可是找对了,且让我为你想想,书院里有哪位师兄是堪与二姐匹配的。”

一边说,心中一边在回忆日常交往中所收集到的同学信息——他素来心细,看人从小处着眼,心里对每个师兄弟,其实都有一番评价,此时便把素日冷眼取中,觉得其行事上上的一干人拿出来挑三拣四,过了一会,便道,“嗯,你要说,这几样都齐全的,应当是万师兄和薛师兄——”

他刚想说:‘只是薛师兄长相较为憨厚平常,不知你二姐介不介意。’——这边宋竹便是惊喜地低呼一声,打断了萧禹的话。

“呀!”她双眼晶亮,霞生双颊,“薛师兄原来正合适么?”

萧禹望着她的情态,不知为何,心中忽然很是不快,仿佛一块骨头卡在喉咙里,吞不下去,又吐不出来。——他却又不知是为了什么,想了一回,才明白过来:怎么说都是女儿家,提到外男这么高兴,仪态何在?这样的表现,真是有辱她宋家女的名声。

找到了答案,他心下反而宽松了些,便是咳嗽了一声,好意提醒道,“说的是外男呢,你仔细些。”

宋竹看了他一眼,神色有些迷糊,她顿了顿,没理萧禹的话茬,反而兴奋说道,“我就说我看人眼力不差,薛师兄——等等,你说的是那个……嗯,和上回我们清明春游时遇到的李师兄一般高的?脸上黑黑的那个?”

萧禹被她问得大为狐疑,“你是什么时候又看到李师兄和他在一起了?”

他见宋竹面上掠过一丝不自然之色,心下忽然一动,想到她刚才反常的回避举动,一时不禁有了个极为荒唐的猜想,只觉得气血翻涌,一边是恍然大悟,心想:“原来他当日离间我和颜衙内,是因为看到我和粤娘一道出游,心生妒忌”,一边是勃然大怒,口中已是脱口问道,“难道——李文叔他竟然对你无礼了不成?”

上一篇:成了新帝的外室

下一篇:宝珠二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