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雀雨 第70章

作者:明开夜合 标签: 业界精英 天之骄子 情有独钟 都市情缘 现代言情

  “……”夏郁青实在忍不了,伸手重重地锤了他一拳。

  今天的事情哪里需要记,她一辈子也忘不掉。

  她力气一贯大得很,这一下锤出了“咚”的声响。

  又忙问:“没事吧?”

  “你说呢?没轻没重。怎么刚刚倒是不打人……”

  夏郁青去捂他的嘴,举手投降:“……求你了,别再说了。”

  陆西陵发出愉快的笑声。

第43章

  夏郁青清早到办公室没一会儿,群里通知上午有个防灾知识宣讲会,每组要出几个人参加。

  一般这种性质的讲座,老员工不愿意去,又要应付行政部门的点名,都会派实习生或者仍处于试用期的新员工去。

  自进来实习以来,夏郁青已经参加过好几回了。是以一看到群消息,她就收拾好了本子、笔和一本用来打发时间的书。

  夏郁青等了等李添,两人一块儿往外走时,和她带教老师沈老师迎面撞上。

  沈老师端着个保温杯,从茶水间过来的,问夏郁青:“去哪儿?”

  夏郁青说:“防灾知识宣讲会。”

  “一会儿你跟我开选题会去。哪有这闲工夫让你摸鱼。”

  夏郁青忙说:“好的。”

  一旁的李添有点进退不得,沈老师说的是“你”,不是“你们”,他犹豫了一下,还是问道:“沈老师,那我要去吗?”

  “你不去谁代表我们栏目签到?”

  “……好的。”李添瞟了夏郁青一眼,拉开门出去了。

  中午,夏郁青跟组里几个人一起点了外卖。市台是有食堂的,但午间人流量大,菜品口味也很一般。

  外卖到了,夏郁青跟李添一块儿下楼去拿了上来。

  两人提着几个袋子进会议室,有个女同事打趣,“今天金童玉女又一块儿行动啊?”

  李添一边解开外卖袋子,一边笑说:“红姐可别开玩笑,小夏有男朋友,还是开宾利慕尚的,我哪儿敢跟她炒CP?”

  女同事看向夏郁青,“真的假的?”明显,让她震惊的不是“男朋友”,而是“宾利慕尚”。

  夏郁青对车类知识可谓一窍不通,能区分得出蓝白标和三角标已经是她的极限。但听李添的语气,可能这车比这两种更要豪华吧。

  她像是咽下了一口苍蝇,但仍然如平常一样保持着笑容,“添哥什么意思呀?“

  李添摆出一副无辜的表情,“什么什么意思?”

  “你语气听起来好像有点酸,是羡慕我男朋友有钱呢?还是羡慕我不是单身?还是说,添哥你该不会是暗恋我吧?”

  李添顿时有点讪讪。

  夏郁青笑说:“开玩笑的!我一直说话不过脑子的,添哥你千万不要当真。添哥你姐姐不是经常出国么,家里条件一定也很好。而且长得又这么帅,隔壁综艺部门的小姐姐都在追你,你怎么可能羡慕我呢,是吧?”

  李添只闷头把外卖盒子递发给大家,说不出话。

  一旁的女同事笑问:“青青,你真有男朋友啊?”

  “有啊,你们不是都知道吗?”

  “……还真是你相框上那个?”

  “对呀。”

  原本大家都是不信的,但由李添一爆料,这事儿似乎就变得合理了起来。

  女同事说:“青青,你不会是隐藏的富二代吧?”

  夏郁青笑说:“富二代玩变形计也不会挑电视台吧,也太累了。”

  大家都笑起来。

  这之后,李添就不怎么跟着夏郁青一起活动了。

  原本他一直笃定自己毕业以后一定能跟台里签三方,因为组里人对他的喜欢都是摆在明面上的。但最终会在他们实习证明上签字的带教老师沈老师,却似乎更器重夏郁青。

  他们两人刚进来那会儿起步都是一样的,后来他代了出镜记者的职,夏郁青还在做一块哪里需要哪里搬的板砖。

  但没过多久,沈老师就明显会把一些很重要的活派给夏郁青去尝试。

  那之后又发生了一件事。

  那天是去采访一个机床厂的清洁工阿姨,她利用业余时间自学了焊接和编程,收集厂里报废的材料和零部件,给她念小学的女儿,做了一个一比一还原的“钢铁侠”盔甲,那盔甲真能穿上,头盔可开合,还可语音智能操作。

  采访录制当天,所有人都已经就位,只等李添。

  李添却打来电话,说家里出了点事,有个长辈突然昏倒,他和他姐姐跟救护车去医院了。

  录制轻易不能取消,再约时间会打乱计划,影响后期剪辑和审片等一系列的进度。

  沈老师打量了一眼,在场的几个人,他作为编导和摄影,一贯胡子拉碴不修边幅,旁边负责录音的男同事,又高又壮,理着寸头,不知情的人以为是刚放出来的。

  再看过来跟拍学习的夏郁青,白体恤牛仔裤,扎着一把马尾辫,清爽的像株小绿竹。

  沈老师拍板:“夏郁青,你出镜主持。”

  夏郁青“啊”了一声,“沈老师我不行,我,我面对镜头紧张,而且我普通话还不标准。”

  “台本大纲熟吗?”

  “熟。”

  “那就别废话了,赶紧的,老张你把话筒给她,我先测光……”

  夏郁青完全是懵的。

  好在,这期节目的前期选题、台本大纲、串场词基本全都是她写的,她对此熟悉得不得了。

  她将台本上的开场白默念了几遍,就硬着头皮上了。

  开始因为紧张卡壳,NG了三四次,等开场白录制成功,她有了一些信心,后续便渐入佳境。

  拍完,素材送后期剪辑,初审通过,送给栏目主任和分台台长二审和终审。

  夏郁青一直觉得自己赶鸭子上架的这一期一定过不了审核,哪里知道,三审都通过了,排期在了下周二播出。

  夏郁青收到确切排期的这一刻,才给陆西陵发了条微信,叫他提醒一下奶奶,下周二的节目一定要看。

  播出那天,夏郁青守在办公室里。

  沈老师的那台电脑是接了直播信号的,可以直接切节目过来看。

  沈老师已经制作了两百多期的节目,送去播出部前,样片他也已经看过了无数遍,但每次节目播出,他仍会第一时间蹲直播。

  夏郁青撑着大腿,站在沈老师侧后方,打算偷偷跟着看一眼。

  沈老师拉过了旁边同事的椅子,“怎么跟做贼似的。坐。”

  夏郁青笑着道声谢,坐了下来。

  《午间新闻》结束,几分钟广告之后,便开始播放本期的《南城民声汇》。

  片头过后,先是三十秒的简介,关于今天将要采访的主人公。

  简介过后,画面跳转,是站在机床厂大门口榕树下,未语先笑的夏郁青。

  隔屏幕看自己,总有种陌生感。

  夏郁青录制当天只觉得极其尴尬,但回头再看,因这分陌生感的原因,倒没有她想象中的那样糟糕。

  单论说话腔调,她肯定是比不上受过专业训练的李添,不过她也算是吐词清晰,不疾不徐,而且她刻意控制过,再紧张也没有犯NL不分的老毛病。

  播完了,沈老师转头看她:“还行,要不下次你继续上?”

  “不不不!我不行,这个可比策划编导难多了!”

  沈老师笑说:“快去吃饭吧。”

  节目每期都会剪辑几段一分多钟的内容,发布在短视频APP上,进行二次传播。

  夏郁青这一期,以一种难以预料的方式火了:

  采访的那个清洁工阿姨,就住在厂房后方的员工宿舍里。

  他们到的时候,在二楼打扫的阿姨发现了他们,从窗户里探出头来打招呼。

  厂房里生产线启动后的巨大轰隆声盖过了谈话声,夏郁青与阿姨交谈,出现了一段鸡同鸭讲的对话——

  夏郁青:孙阿姨!您在工作吗?”

  阿姨:我不坐!等我下来开门,你们进屋坐!

  夏郁青:不做?您已经辞职了?

  孙阿姨:我女儿不叫芝芝,叫小梅!

  夏郁青:您女儿也在?她今天不上学吗?

  孙阿姨:这大夏天的,又没有冤屈,哪里会下雪哦!

  《南城民声汇》原本基调就是轻松诙谐,泪中带笑,所以这段是沈老师拍板的,特意没剪。

  这段对话的评论区,全都是类似这样的评论:

  “从未见过如此顺畅的跨服聊天”。

  “你们新来的这个代班主持,脑子好像有点不太好使的样子(狗头)”。

  而后,经过微博等其他网站的三次传播、四次传播,这一期的线上点击直接进了节目有史以来的前三名。

  隔壁综艺部一档节目的制片副主任甚至过来半开玩笑地想挖角,说他们那边正好缺个搞笑类的女主持,问沈老师能不能割爱。

  沈老师把这副主任叉出去了。

  新媒体时代,流量为王。

  栏目的制片主任不可能眼睁睁放过这流量红利,先是让夏郁青也跟正式员工一样,去短视频APP上开通自己的账号,然后又想让夏郁青多录几期看看效果,和李添做对比,择优而取。

  后者沈老师据理力争过,但制片主任毕竟是他领导,他也拗不过。

上一篇:替代品

下一篇:鑫哥二手手机专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