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零之工具人男配觉醒了 第65章

作者: 夹心棉花糖 标签: 种田文 现代架空 现代言情

  跟在厂子?里的?时候差不?多,复大的?饭票是国?家?补贴的?,另外,每个月还会补贴一些钱和票,为的?就是能让家?境贫寒的?学生?免除后顾之忧、顺利完成学业。

  这两?天大学生?报到,食堂窗口的?大师傅也铆足了劲儿,在学校给的?资金充足的?前提下,并没有?亏待学生?们,最起码,炒菜里面是实打实地看到了肉片儿的?。

  两?人一共打了三?个菜,分量跟国?营饭店的?肯定不?能比,但是,可以让学生?们尝到更多不?同的?菜色,倒是能弥补上这点儿不?足了。

  这三?个菜的?口味也并没有?辜负两?人的?期望,将饭菜一扫而空后,徐元对?着曾书瑶道:

  “本来,我以为来上大学,大概率是得忍受几年不?合口味的?饭菜了,没想到,复大不?愧是重点大学,就连伙食,也一点儿都不?差,可见学校领导们也是重视了学生?需求的?!”

  话音刚落,身后传来了一道带着笑意的?男声:

  “这位同学说得没错,咱们学校的?领导关心学生?,对?各样食材的?价格、新鲜程度等等,都是关注过的?。

  毕竟,咱们国?家?有?句老话,叫做民以食为天,学生?们吃不?好,哪儿还能有?充足的?精力学好习呢?”

  徐元和曾书瑶同时转头向身后看去,待看到明显带有?领导气质、像是来视察的?一行人时,以徐元的?厚脸皮,也不?免尴尬了一瞬间。

  天知道,他?背后没有?长眼睛,也压根儿没有?要奉承领导的?意思啊!

  只是,话都已经说出去了,徐元自然也不?会像个木头桩子?似的?、白?白?错过机会,在那位领导问名?字的?时候,很是自觉地介绍了自己:

  “我叫徐元,是经济系今年的?新生?。”

  “经济系?不?错,经济是一门深奥的?学问,跟每个人都息息相?关,要好好学、认真学,可别浪费了这大好的?时间呐!”

  像是一位长辈在殷殷叮嘱似的?,亲切地拍了拍徐元的?肩膀,那位领导才抬脚离开了,身后跟着的?几人当中,有?一人不?自觉地落在了后面,笑眯眯地看着徐元道:

  “徐元同学是吧?我是经济系的?系主任连康明,副校长的?话你可得记着,希望你在复大的?这四年时间,能够真正地学到些东西,了解经济这门学问的?魅力。”

  不?曾想,还没去报到呢,先是在食堂遇上系主任了,对?此,徐元自然是用力地点点头,待连康明离开,这才放松了些许。

  他?这样,倒不?是因?为这几位领导身上的?威严,让人压力非常大,而是出于对?学者的?尊重,毕竟,能在复大这样的?重点大学任教的?,必定是各个领域当中的?佼佼者,即便放眼全国?,那肯定也是首屈一指的?存在。

  难得见到徐元这样“不?沉稳”的?一面,曾书瑶在一旁偷笑着,很快就被徐元发现了。

  “走吧,我先去报到,你在宿舍看看还缺什么东西,最好列个单子?出来,待会儿我们一起去买。”

  瞥了曾书瑶一眼,徐元并没有?多说什么,只是在走路的?时候,佯装不?经意地牵了牵她的?手?,而后,屈起手?指,在她手?心里轻轻挠了一下。

  淡淡的?痒意,就像是一根羽毛,轻轻拂过心间似的?,曾书瑶看着又是一副“正人君子?”做派的?徐元,想到在火车上他?提出来的?那件事,原本坚定的?心,倒是不?知不?觉地动摇了许多。

  徐元去报到的?时候,曾书瑶的?舍友们也总算是到齐了,大家?来自各个地方,今天是第一次见面,简单介绍过自己之后,总要找个话题来“破冰”的?。

  于是,宿舍里年纪最大的?女同志提到了自己的?小家?庭之后,其他?人也纷纷谈到了爱人或者对?象,早上见过徐元的?三?位女同志,便顺势问起了徐元。

第107章 大学

  得知曾书瑶的丈夫竟跟她一起考上了复大, 几位女同?志不免有?些羡慕,当然,这种刚好遇到志同?道?合的伴侣的幸运, 并不是?人人都能拥有?的。

  因?此,只是?打趣了几句,几人也就轻飘飘地放过?曾书瑶了。

  去学校附近的百货公司买东西的时候,两人能够明显感受到, 沪市和秦省之间的不同?, 且看摆在这里的琳琅满目的商品,从种类上,便胜出?不止一筹了。

  不过?, 作?为外地人, 初来沪市, 又?在百货公司“大开?眼界”了一番, 两人心?底也不至于?产生多少自?卑的情绪,沪市虽好, 但他们秦省,也不差啊!

  将各个柜台都大致逛了一遍,把缺的东西买齐,东西放回?宿舍, 两人的晚饭, 则是?在学校外面吃的。

  离开?家之前, 徐元便托人把手中的粮票都换成了全国粮票,尽管这样一来, 这部分“财富”必定要缩水一些, 但是?,去外地上大学, 换粮票,却是?势在必行的。

  在国营饭店尝过?了本帮菜浓油赤酱的风味后,两人几乎是?踩着点儿回?到了学校,倒不是?因?为宿舍楼的门禁,而是?因?为,他们要去教学楼,见一见需要相处四年的辅导员和同?学们了。

  虽是?在同?一栋教学楼,但开?班会的教室并不在同?一层,徐元把曾书瑶送到教室门口,瞥了一眼已经坐在教室里的学生们。

  打眼一看,发觉这个班上大约有?一多半都是?男同?志,便抬手替她捋了捋头发,将她送到了座位上,这才抬脚离开?了。

  对于?风气更加包容开?放的大学校园来说,这样的举动发生在对象之间,其实并不算出?格,更何况,两人还是?夫妻关系呢。

  奈何,大家只是?恢复高?考后的第一届大学生,对复大的规则尚且还在摸索之中,看他们俩在教室门口就这么“明目张胆”,一个个可不就“少见多怪”地瞪大了眼睛吗?

  徐元前脚离开?教室,后脚,便有?人跟曾书瑶的室友们迫不及待地打听起了她和徐元的关系。

  没办法,谁让曾书瑶长得这么标致呢?尽管不符合这个年代大多数人“面若银盘”的审美标准,但是?,对于?绝对的美丑,大家还是?不可能睁眼说瞎话?的。

  只不过?,下一秒便从她的室友口中得知,人家女同?志已经结婚了,丈夫同?样是?这一届新生,原先还动了点儿小心?思的人,也只得在心?里感叹徐元下手之快了!

  那厢,徐元也找到了自?己的班级,跟室友们坐在一处,和周围的几个男同?学都打了招呼,便看到一位腋下夹着厚本子的男同?志走了进来,看那年龄,似乎比徐元也大不了几岁。

  正如徐元所想,这位名叫方泽铭的辅导员,今年24岁,比徐元还要小一岁,在经济系读大四,是?一位工农兵大学生。

  年龄也就算了,自?我介绍表明了“工农兵大学生”的身份之后,班上的气氛,莫名安静了许多。

  然而,方泽铭却像是?浑然不觉似的,继续交代着开?学需要注意的各种事?情。

  见状,肯定了辅导员的认真负责之余,徐元心?下也不免感慨,此时班上同?学们这种隐约透出?来的抵触情绪,放眼全校,肯定不会是?唯一的一例。

  毕竟,大家都是?从这一届高?考中杀出?重围、来到复大的,期间付出?了多少努力,也只有?自?己才知道?了。

  可是?,这些工农兵大学生,仅仅凭着成分和充满了各种水分的“表现”,就能先人一步,轻轻松松取得复大学生的名头,如此,又?怎么能让人服气呢?

  诚如徐元所料,随着新生的入学报到,新一届大学生和工农兵大学生之间的矛盾也在不断加深中。

  当然,徐元和曾书瑶一早便商量好了,并未掺和进去,只把精力放在学习上,时常约在图书馆见面,夫妻相处模式的清奇画风,令认识他们的人都觉着算是?长见识了。

  只不过?,宿舍里动辄抱怨工农兵大学生仗着来学校早、欺负人的声音不绝,徐元听得着实不耐烦,也无意耗费这个时间去听对方那翻来覆去的满腹牢骚,又?想到只有?在图书馆才能见一面的曾书瑶,干脆,和辅导员打了申请,搬出?去住了。

  按理说,刚入学的新生,都是?要在学校里住满一年,才能申请外宿的,只是?,特殊情况,也得特殊对待嘛,徐元和他爱人都在复大上学,让人家夫妻两个就这样分开?一年,着实有?些不近人情了。

  因?此,跟系主任商量过?后,方泽铭还是?批了徐元的申请,当然,他的住宿费,是?一早就包含在学费里交了的,那张床位,学校可以给他留着。

  想到有?时候需要午休,还可能碰到时间太晚了、不方便回?去的时候,徐元就没有?再坚定拒绝辅导员的好意。

  他找的房子距离复大,走路也就不到十分钟时间,真要算起来,去教学楼上课的话?,比住在宿舍还要方便呢。  自?然,忙于?学业、也的确思念丈夫的曾书瑶,不可能拒绝这个一举两得的提议,申请递上去之后,医学系这边并未卡着、不予通过?,于?是?乎,挑了个空闲的时间,两人一道?把东西搬了过?去。

  尽管这样一来,他们和室友们的联系有?所减弱,但是?,多余出?来的时间,用在看书和夫妻生活上,难道?不比进行无效社交要强吗?

  所以,对于?搬出?来住的生活,两人都适应良好,只是?,多了一笔房租的开?支,两人每月领到的大学生补贴,结余就少了。

  兴许是?在农村生活的那几年给人的印象太过?深刻,曾书瑶在不知不觉中,养成了个如貔貅一般的性?子,就希望家里的存款能做到“只进不出?”。

  见每个月能攒下的钱少了,再想到两人商量好的、大学毕业就生孩子,曾书瑶心?底不免添了一丝焦虑。

  作?为丈夫,徐元也算得上是?最了解她的人之一,费劲儿探听到了她的想法之后,那叫一个哭笑不得。

  “咱们俩的花销最主要就是?一日三餐和买书,房租都算是?小头了,学校每个月发的补贴,还能有?结余,已经算是?你勤俭持家的功劳了,在不开?源的前提下,你想攒钱,怕是?难上加难!

  好在,咱们工作?这几年,也算是?攒了一笔存款,毕业的时候用来过?渡,肯定是?足够了的,你也不用着急想着怎么攒钱,当下最要紧的,还是?好好学习,把知识学到手,咱们才算是?没白在沪市待四年。”

  徐元知道?,国家的政策会放开?,对私人买卖的态度会有?很大改变,那时候,才是?各行各业兴起、蓬勃发展的黄金时期。

  因?此,眼下的他并不急着去凑倒买倒卖的风、赚一波快钱,只想先专心?于?学业,劝慰起曾书瑶来,自?然也毫不费力。

  将丈夫的话?听进去了以后,曾书瑶的学习劲头就更足了,医学本就是?她喜欢的专业,在有?一点天赋的前提下,加上她自?身的努力,能够在一众同?学手中夺得期末考试的第一名,并不让人意外。

  至于?徐元,他上高?中的时候,最感兴趣的其实是?物理科目,但是?,因?为那一场梦境隐含的机缘,他的目标也渐渐转移到了经济学上。

  尽管这个领域对他来说有?些陌生,但,头脑足够灵活、又?有?“前瞻性?眼光”的他,还是?在系里取得了第三名的好成绩。

  能考上复大的,无一不是?佼佼者,他们俩作?为夫妻,在各自?系里的成绩排名都很靠前,一时间,难免得到了不少关注。

  顶着压力、同?意徐元外宿的方泽铭也在心?里悄悄松了口气,毕竟,徐元的高?考成绩也算靠前,要是?因?为外宿的事?情分散了精力、导致成绩后退,他对系主任怕是?不大好交代。

第108章 变化

  这一届大?学生是最特殊的一届, 只有他?们,是在春季入学的,因此, 这学期结束,也就到了放暑假的时?候。

  念及这是两人第一次离开老家秦省这么长时?间,徐元和曾书瑶便打算回去一趟,也是为了安一安家里人的心。

  当然, 沪市经济发达, 商品种类繁多、质量上乘,所以,离开之前, 总是得给家人带一些礼物的, 开过班会之后, 两人一道去了百货公司。

  事实上, 百货公司外面?已经有了零散摆摊着的个体户,只是, 绝大?多数人看上去还是在小打小闹地试水,对百货公司并未形成?较大?的冲击,这才没有遭到驱赶。

  徐元心中有数,从百货公司出?来, 再路过的时?候, 仅仅粗略地瞄了一眼各个摊位上的商品, 便离开了。

  经过数个小时?的奔波,他?们夫妻总算回到了秦省, 而后, 在火车站出?口处,坐上了人力三轮车, 花了几?块钱,顺利地回到了钢厂家属院。

  “诶哟,徐元回来了!这是放暑假了?啥时?候再回沪市呢?”

  筒子楼的邻居们看到徐元夫妻俩的身影,纷纷热情地打着招呼,原先?老徐家的日子,在整栋楼过得都是数一数二的,现在,徐元成?了大?学生,这日子,还不得更上一层楼啊?

  而且,这两口子考上的还是沪市的大?学,见人多招呼几?句,态度放热情点儿,往后要?让人帮忙从沪市捎东西,也更好开口啊!

  徐元在这栋楼里住了十多年,对邻居们早已熟悉得不能再熟悉了,开口说?话的大?都是长辈,他?当然不可能觉得自己考上大?学就高?人一等、不屑于?跟邻居们打招呼了。

  一一回应着,夫妻俩挤到自家门口,正准备掏钥匙开门的时?候,“吱呀”一声,门却是从里面?打开了。

  看到孙子和孙媳妇回来了,于?晚菊一张脸顿时?笑开了花儿:“我听着动静,还以为是楼里有什么热闹事儿呢,快,快进来,坐了半天的火车,肯定累了吧!”

  进了家门,徐元扫视一周,纳闷地问道:“奶,我爷呢?有事儿出?去了?”

  “他?呀,最近迷上了钓鱼,带着鱼竿,跟他?那帮老伙计,一出?去就是一整天,浪费了那么多时?间,也没见着他?钓上来几?条鱼啊!”

  于?晚菊摆摆手道,提到老爷子最近新添的兴趣爱好,撇撇嘴,显然,老两口这几?天应该是为这事儿拌过嘴了的。

  “算了,不说?他?了,你们俩在火车上吃了什么?饿不饿?我去给你们煮点儿挂面?吧?”

  于?晚菊自个儿是没坐过火车,但是,没吃过猪肉,总见过猪跑吧,听人说?,火车上的东西味道一般,价格还死贵死贵的。

  “不用,奶,我跟书瑶在火车上凑活着吃过了,也不饿,真要?给我俩补一补的话,晚饭弄上几?个菜,也就行?了!”

  徐元跟家里人从来没有客套过,他?说?不用,于?晚菊也就止住了去找挂面?的动作?,至于?徐元说?晚上加菜的话,也点头应了下来。

  待徐元去屋子里放行?李的时?候,老太太拉着曾书瑶的手,开始问起?他?们在沪市的经历来。

  尽管这几?个月,徐元和曾书瑶也没少往各自家里打电话,但是,电话费贵啊,往往说?不上几?句话,为了卡着一分钟的时?间,就直接挂断了,哪儿有现在当面?说?得清楚详细呢?

  曾书瑶在长辈们面?前,一贯都是个有耐心的孩子,更何况,婆家的长辈们爱屋及乌,对她?委实不差,这会儿,跟老太太说?话的时?候,脸上丝毫不见勉强的神色,把他?们经历的事情,从刚到沪市,一直到期末考试出?成?绩,一一讲给于?晚菊听。  当然,到了晚上,徐家人聚齐,同样的话,免不了又要?再重复一遍,等到了曾家的时?候,已经是第三遍了。

  不过,看着家人都是一副兴致勃勃、与有荣焉的样子,曾书瑶觉着,这点小小的辛苦,还是格外值得的嘛!

  曾长林在跟徐元讨论着今年的经济形势,他?也是大?学生,自打知道女婿考的是经济系,便不免在日常生活中对各个经济现象,多了几?分关注。

  而曾书瑶的母亲关注的,则是另一个问题:

  “既然考上了复大?这么好的大?学,你就好好念,把精力放在学习上,至于?要?孩子的事情,还是等你们俩大?学毕业再说?吧,要?不,你怀孕上学,辛苦是一回事,还会让学校的老师对你印象不好。

  反正,你跟徐元年纪也不算太大?,毕业了以后再要?孩子,也完全来得及。”

  事实上,关于?要?孩子这个话题,母女俩早就讨论过了,现下旧事重提,其实,是为了提醒曾书瑶,在沪市租房住虽然方便,但也要?“注意安全”,否则,万一怀孕了,要?或不要?,就是个两难的问题。

  曾书瑶自然能听懂其中的言外之意,了然一笑,安抚般地对她?妈点点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