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财进我 第119章

作者:葫禄 标签: 豪门世家 现代言情

  以前陶竹做直播的时候,王雪平还是挺支持的,现在她这个态度不免让陶竹觉得奇怪,她问道:“直播怎么了吗?”

  有蒋俞白在这,王雪平有点不敢说,张了张嘴,又欲言又止地停下。

  陶九已经把话题接过来了,他叹了声气,说:“哎,芽妹儿她妈看男人直播,被直播里的人骗走了六万多块,那可是她家所有的存款哦!被贵军活活给打死了!”

  什么年代了还有人被活活打死!

  陶竹以为是电信诈骗,倒吸了一口凉气:“打人也没用啊,怎么不报警把钱追回来呀?”

  “报了。”陶九放下筷子,又重重地叹了声气,“但都是成年人了,人家又没有强迫她付钱,报了警,人家警察也管不了家务事的。”

  陶竹皱眉想了一下,忽然想通了事情的原委。

  芽妹儿的妈妈大概率不是被骗了,她是自己看直播一时冲动,主动打赏了主播。

  眼前浮现出芽妹儿妈妈总是憨厚的笑容,陶竹想到了许多许多事情。

  现在总爱说女性觉醒,但是似乎觉醒的只有年轻的一辈女性。

  所有的商家,所有的商品,所有的营销,整体市场走向,都在迎合年轻一辈的女性,因为她们更前卫,给出的反馈更及时,上交的数据更有冲击力,年底的业绩更漂亮。

  在大多数人的眼里,中年妇女乃至中老年妇女,她们是没有感情的,天生就该为家庭操劳,伺候一大家子,任劳任怨。

  尤其是在农村,哪个女人要是敢“觉醒”,敢完全放肆地为自己活一天,不要说是同村其他人,就算是老公,自家孩子,一人一口唾沫也要把中年女性淹死。

  她们宣泄情绪是无病呻吟,她们“不配”浪漫,更“不配”有爱情。

  网络的迅速发展,让这些操劳了一辈子的妇女们见到了更大的世界。

  于是她们知道自己被困住了,却也知道,她们走不出去了。

  像是摸到了命运看不见的枷锁,却发现锁眼已经被堵死。

  可是,没人能帮她们。

  想到这,陶竹的眼眶有些湿润,她清了清嗓子,深吸了一口气,问道:“那芽妹儿的爸爸呢?杀了人,就没事吗?”

  “咋个没事?”陶九一脸“你在想什么呢”的眼神看了她一眼,说道,“蹲进去了,她家里就剩七十多岁的老母,疯疯癫癫的,昨天还到果园里偷草莓来了。”

  以前当司机的时候,陶九还是挺机灵的一个人,自从遇到那事再出来,他越来越爱絮叨,像是憋久了似的,王雪平拉不住,她怕蒋俞白多想,觉得他们家就是爱在背后嚼别人舌根子的人,就插嘴表现他们陶家的善良:“但你奶奶看她可怜,什么都没说,就当没看见,让她走了。”

  但蒋俞白其实没想那么多,他在观察陶竹的情绪。

  这孩子善良热血,大概是想搞点事情出来的,他在想,他帮她在想能做点什么。

  陶竹皱了皱眉,又问:“那芽妹儿呢?”

  “早跑了,她妈出事前她就跟一个不知道哪认识的男人跑了。”陶九话越说越多,“那个男的说是给她买了好多衣服,芽妹儿就觉得那个男的特别好,没人知道他们搞一起多久的,反正没多久芽妹儿就怀孕了,她妈把她锁家里,她翻墙跑了,跑的时候就拿走了手机,身上一分钱没有,也不接家里电话,是死是活都不晓得,她妈就是她跑了以后才迷上直播的。”

  ……

  因为直播挑起来的话题,让大家的思绪各自分散,以至于这顿午饭吃了很久,菜都凉了,直到陶竹意识到快到唯一一班小巴发车的时间了,这顿饭才吃完。

  水果和水就留在陶竹家里了,他们带着更轻便的行李出发,王雪平怕他们耽误了,紧赶慢赶着,把俩人送到公交车站。

  芽妹儿家的事情发生的还不久,沿途还有不少同村的人在讨论他们一家发生的事。

  在他们细碎的讨论声中,都视直播如洪水猛兽,忘记了这件事的起因,本不是直播。

  尽管繁春的季节感不像北方那样分明,冬天阳光依旧明媚而温暖,但只穿了一件小针织外套的陶竹在车站呆站了一会儿,风一吹,凉的她轻轻打了个哆嗦。

  她缓过神来,低头系上外套的扣子。

  蒋俞白一手拎着两个包,另一只手抬起来,揉了揉他的头顶,温声问:“在想那个芽妹儿呢?”

  “嗯。”陶竹仰起头,在他下巴上没什么情绪地啄了一下,像找安慰似的停了一会儿,问他,“你还记得她吗?”

  她亲人一亲能亲半天,有时候呼出来的热气能喷的蒋俞白一鼻头的汗,因此平时蒋俞白不爱让她亲,但今天他能看出来她心情不好,就任她想怎么样都行。

  对于她问的问题,他挺纳闷儿:“我?”

  他哪不认识什么芽妹儿。

  “嗯。”陶竹抱着他,脸埋在他厚实的胸膛里,声音闷闷的,“就是上次我跟我爸食物中毒那次,在村口那有个说闲话的女的,说你就是跟我玩玩,要是真爱我就会把我接到北京什么什么的,我当时还跟你说她是我同学。”

  她这么一说,蒋俞白有点印象了。

  好像每个村子都有那么地方,像是消息集散中心似的,天天在背后嚼别人舌根子,只不过蒋俞白印象里那种地方的都是中年妇女,尽管陶竹说了那是她同学,蒋俞白也没把那个人想成陶竹的同龄人。

  可是就是那样一个风吹日晒,放到大妈堆儿里看不出年龄的女生,在陶竹上小学的时候,她们还做过一段时间的朋友。

  同样的出身,不一样的成长经历,造就了她们不一样的人生结果。

  她在背后阴阳怪气,或许在同乡长大的陶竹会恨她,但是今天陶竹,不会了。

  因为她知道,如果可以选择的话,没人不希望自己不温婉善良,自信从容,可是她们大山里的女孩子,早早的被压上了生活的重担,在底层漫无目的地厮杀,没有从容的余地。

  这不怪她。

  公交车调头,在玻璃的另一端,陶竹看到了芽妹儿的奶奶。

  芽妹儿很小就没了爷爷,陶竹还记得,芽妹儿的奶奶喜欢灌香肠,还在繁春读书时,每年冬天,她奶奶都会笑眯眯地拿着几串香肠,敲响家里的门。芽妹儿的奶奶不高,只有几串香肠那么高,但是话却很多,她跟奶奶聊很久很久的天,奶奶连饭都顾不上做,把香肠丢给爷爷,要爷爷煮了香肠,凑活吃一顿剩饭。

  那时候小陶竹总是在想,芽妹儿奶奶那么小的身体,怎么装得下那么多话呀。

  现在,芽妹儿的奶奶也还是一样,笑眯眯的,拉着人在聊天。

  只是她的穿着不再合体,一件袖子明显长了很多的浅紫色亮片卫衣,和露着粗糙脚踝的蓝色长裙,跟她聊天的人也不再意犹未尽,而是一脸的不耐烦,只是怕她突然犯病,哄着她,跟她有一搭没一搭地说着口水话罢了。

  如今陶竹见识的多,她一眼就能看出来芽妹儿奶奶身上的衣服,价格不会太高。

  走线歪斜,布料薄弱。

  联想到陶九在饭桌上说的话,陶竹想到了这身衣服的来历。

  芽妹儿大概就是被这样的衣服骗走的。

  旁观者哀其不幸,怒其不争,可是,他们好像都忘了,没人给大山里的女孩子,指点过未来的方向。

  有人幸运,如陶竹,有蒋俞白带着她成长。

  也有人不幸,如芽妹儿,孤身试错,一错,就是一生。

  是芽妹儿不喜欢贵的衣服吗?

  是芽妹儿不想在祝福中嫁人吗?

  没有人不喜欢更好的生活。

  但不是每个人,都能拥有更好的生活。

  时代的一粒沙,落到每个人身上,都成了一座越不过去的大山。

  陶竹打开车窗,听到了芽妹儿奶奶笑着说——

  哎呀,我儿子又给我买了肉,都说我不爱吃肉了,他还是要做。还有啊,芽妹儿又给我买衣服了,我都说了不要花钱,她还是要买,亮晶晶的,你看漂亮不漂亮?

  好,好。

  坐在她对面的人驴唇不对马嘴的糊弄回应。

  陶竹鼻子发酸,关上了窗户,不敢再听。

  哭过之后人很累,她倚在蒋俞白的肩上,睡了很浅的一觉,同时又做了噩梦。

  梦里,她没去北京上学,就在繁春长大,她的户口依然在繁春,没有受到更好的教育,考的分数也不如她那年真实的高考分数,就在省会城市,上了个一本。

  芽妹儿上大专。

  尽管陶竹读书成绩好一些,可是眼界和芽妹儿差的不多。

  在这个梦里,她依然和蒋俞白在一起,芽妹儿说蒋俞白跟她就是玩玩的,她反唇相讥,说你算什么东西,没见过好的吧,嫉妒就直说。

  听了这个话,芽妹儿转头就跳崖了。

  陶竹猛地惊醒,睁开眼时,整个脑门都是薄薄的冷汗。

  蒋俞白感觉肩膀空了一块,侧过头时,看见她小脸煞白,眉头紧锁,看她刚睡醒怔然的样子,他也就明白她的情况了,男人伸过胳膊,把她搂进胸口,低低的声音在头顶响起:“做噩梦了?”

  陶竹“嗯”了一声,眼神无意识地瞥向他的手机,发现他的手机上正在搜乡村关爱的相关信息。

  在事业上,他们彼此分的很开,蒋家的集团下面几万号人要养,除了陶竹需要帮助或者偶然的请况之外,他很少会主动关注她在做的事情。

  而他在做的事情,陶竹也很少过问。

  但是现在,他知道她心里在想什么,在她动手之前,就已经想要帮她了。

  陶竹闭着眼睛,心里流过一片暖意。

  在他肩上趴了一会儿,公交车到了小巴车总站,在县城里,每天上午和下午分别有两班车,分别开向大龙山。

  可是他们还是晚了一步,下午的小巴车刚刚发车。

  两个人都还有自己的事业要忙,预留给回大龙山看外公外婆的时间并不多,他们没等第二天,而是打车到了租赁公司,临时租了一辆车。

  在地图上搜了一下,从繁春到大龙山,不休息不堵车的话,大概要开六个小时,蒋俞白想也没想就同意了。

  山路不比平地,蜿蜒盘旋,紧贴着山势起伏,整块整块的大石子和泥洼,驾驶的时候需要非常专注,小心谨慎。

  陶竹知道蒋俞白已经很多年没有开过这么长路途的车了,又或者说,他连短途车也很少开,开这么长的路途,又这么颠簸,陶竹不免有些担心。

  她侧过头,问道:“俞白哥你这样累吗?”

  蒋俞白用“你在废什么话呢”的语气回应:“谁开车不累啊?我又不是机器人儿。”他顿了顿,问她,“但我累成这样,是谁害的?”

  是因为陶竹不会开车,如果陶竹会开车的话,至少还能有一个可以换着开的人,让他不那么辛苦。

  听蒋俞白这么问,她生出了一种心有余而力不足的愧疚。

  身边的同学都是高三毕业的暑假去学车的,但是她那时候刚见过有钱人的世界,整个人就像钻钱眼里了一眼,满脑子都是钱,别人学车的时间,她全用来打工了,而且更主要的是,她那时候根本就没想过有朝一日自己会过这样的日子。

  后来大学是在国外念的,澳洲学的车本国内不认,一回国就工作了,导致她一直不会开车。

  后来蒋俞白虽然给她配了司机,但也会时不时催她学车,就是以备不时之需。

  但是陶竹以忙啊累啊为借口,一直拖着没学。

  中途陶竹倒是想学来着,当时学费都交了,但是司机带她去驾校的路上,正好碰到了一起车祸,小轿车追尾了一辆面包车,小轿车前盖全都掀开了,里面的人血肉模糊,把陶竹吓到再也不敢学车。

  蒋俞白体谅她亲眼目睹车祸以后害怕开车,再也没劝过了。

  没想到陶竹看着他开车心疼,竟然主动提起来了。

  但其实,蒋俞白想说的并不是这个。

  他唇角弯了弯,在只有两个人的车厢里,缓缓的低声道:“我的意思是,但凡出发前那一天你能不那么折腾我,我都不至于像现在这么累。”

  陶竹秒懂了。

上一篇:关小姐又在写情书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