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花下客 第23章

作者:墨宝非宝 标签: 现代言情

  他对姜桡进行那一轮面试前,和宣传总监付聪聊过,付聪提到她,赞许有加。

  付聪问姜桡,为什么转换赛道,想到电竞这边儿来。

  姜桡说的简单:一,她喜欢这个游戏,做喜欢的事能发挥最大的潜能;二,她想做一些帮人成就梦想的事;三,她喜欢工作带点儿理想化,喜欢为大家的成功喝彩。

  “至少这里有一半不是传统职场传统社会,有一半的时间面对的都是虚拟世界和竞技比赛,尤其比赛时候,只有输和赢,简单很多。”姜桡如是说。

  很多都和他年轻时的想法不谋而合。

  虚拟的世界对沈问埕来说,是个简单干净的地方,遇到的游戏伙伴也许第一次相遇就是最后一次,不必考虑对方在真实世界里姓甚名谁,经历过什么,年纪多大,面容如何,没有任何现实利益牵扯,也不需要维护什么人际关系……简单到,让人能卸下全部人格面具。

  后来他了解到更多的姜桡,仿佛是年轻版的另一个他。因为出生家庭不错,和之后的变故,太早经历了人情冷暖。曾待你如亲生子的亲戚转脸看你一眼都嫌累赘;曾和父辈称兄道弟的长辈们,伸出援手者寥寥无几,不落井下石已是大善人……因为相似,所以感同身受。

  “这种事,说不清楚。”沈问埕总结说。

  沈问埕说完,掏出手机叫司机来接,他明天还要出差,去南京。他虽酒量大,不至在这对夫妻家里喝到醉,但怕影响明天到南京开会的状态,不想太晚回去。

  没想到微信里,竟然难得有一条属于她的未读微信。

  沈问埕上一次看着一个未读消息出神,迟迟不打开的经历,还是在微信未开发前的短信时代……以他对姜桡这段时间的了解,升职总监对她的影响极大,极有可能,这是她想要撇清关系的一条微信。

  沈问埕一直拖着,就是怕自己剃头挑子一头热,人家姜桡从始至终都是碍于同事关系不好拒绝……刚还在想,扯了这么长一段日子,该找个机会到南京聊一下,敞开聊完,成不成的都有个方向。

  这么晚了,她发消息是?

  “有事儿啊?”董善嗅出不同寻常的气场。

  “没。”沈问埕简单答。

  他终于点开,看到内容——

  船船桨桨:到南京了,有空咱们聊一下吧?

  ***

  姜桡把同事要开会的资料看完,没仔细看微信上的上百条未读,怕看到沈问埕的回复。那层窗户纸虽说很薄,薄到透过去能隐约看到对方的影子,但毕竟没有捅破,她仍害怕是自己多想了。倘若人家沈问埕没那个意思,就彻底尴尬了。

  她看软件上叫车等待时间太久,决定下楼,直接拦出租车。

  人刚出了办公大楼的门,没走到路边呢,瞧见马路对面,站在早就关闭的专卖店大门口有一个身影像极了沈问埕。

  姜桡第一直觉否认了这个想法,身后整座大楼都是公司的,如果是他,不在公司楼下,跑到对面专卖店干什么?尤其还是大半夜的,人家早就关门了。

  她掉头往另一个方向去,很快,很快对面的人影也朝着她要去的路口走,越近,她越觉得是他……直到两人隔着一个红绿灯,姜桡确实看清他的五官,惊讶地站定了。

  沈问埕趁着绿灯走过来,有些好笑地瞧着她:“越跟着你,你越走得快。”

  “我以为不是你,”姜桡想了一百个问题,不知道该先问哪个,只好先说出最大的困惑,“你不在公司楼下,站马路对面干什么?”

  “还能干什么?”沈问埕答,“等你下班。”……姜桡懂了,他在避嫌。

  姜桡后知后觉想起发他那条微信,紧张起来,她还没想好南京聊什么,怎么开场聊呢,一晚上都在给新春长城活动改策划案了……她一紧张就喜欢装若无其事,捕捉到他身上清浅的酒气,问:“你喝酒了?”

  沈问埕点了下头,掏出车钥匙,指露天停车场边的一辆车。那辆车她认识,是他私人的。

  “你酒驾了?”姜桡震惊。

  “代驾,”沈问埕好笑,怎么给她留了这么个不靠谱的印象,能误会他酒驾,“本来想叫司机开,怕你不想让司机看到,叫了代驾。”

  姜桡点了点头,没说话。她本想在南京谈,顺便明早飞机上组织一下语言,在脑子里过一过“稿子”,能让两人既有愉快的谈话氛围,又能解决实际问题……但大半夜两点多沈问埕喝酒了,叫了代驾赶到公司楼下,明摆着是来接自己下班的。

  摊牌这件事,确实不能拖了——

  “过来找你,”沈问埕突然开口,“是想说两句话。”

  姜桡意外,没想到话到嘴边被他抢了先。

  “我之前没说,是因为误会你有男朋友,搞清楚情况以后就一直想找个好时机,比如到了南京再说,”沈问埕停了几秒,又道,“我们认识的地方。”

  和她不谋而合。

  姜桡没吭声,等着他。

  沈问埕很是慎重,把措辞再在心里过了一遍,认真道:“我们也接触一段时间了,我是真心的。你要觉得我还可以,能不能——”他有一瞬的紧张,怕词不达意,索性直白道,“做我女朋友?”

第二十七章 醉倚前尘~

  她愣在那儿许久,突然伸手,轻声说:“车钥匙给我。”

  沈问埕未料是如此一句回答,难得反应慢,以为听错了。

  “车钥匙,”姜桡小声说,像忽略了他的话,“你家在哪儿?我先送你回去吧。”

  他们不是第一天认识。

  姜桡故意转移话题的技巧源自职业本能,他从一开始就看在眼里,甚至很欣赏。她这种极快的反应速度能化解大部分尴尬,让在场的人都保有面子。

  沈问埕嗓子有些干,一时说不出话,好像是喝酒多了,要补充些水。

  “我开车技术一般,”姜桡接着演若无其事,“没代驾技术好,你一会儿别嫌弃。”

  沈问埕终于找回了状态,把车钥匙轻轻递过去,陪着她往下演:“没事儿。”

  仿佛一切都没发生。

  姜桡转了身,先往停车场走去。其实她心里早就是一片兵荒马乱了,却还是维持着表面的平静。她坐进驾驶座,和他一人车上一人车下,谁都瞧不见谁。

  她怯场了。这段感情她拿不起,更怕日后放不下。

  刚看着沈问埕,姜桡一瞬想到了很多,脑子突然乱糟糟的,怕做错决定。假设没有这次在外人眼中的破格升职,她都不会逃避成这样……姜桡在车里等了好久,月下的人影终是走近。

  沈问埕虽然下班时间去喝了趟酒,但是从公司直接去的,导致这个袒露心声的时刻显得格外用心似的,还穿着今天办公时的全套西装。刚他在等姜桡时,还考虑过是不是把西装外衣脱了,能让两人都自在一些,后来转念一想,正式一些也挺好的。

  只不过这些考量在此刻,都显得有些多余了。

  沈问埕开了车门,今晚第二次坐到副驾驶座上,系安全带时,已理好情绪,语气轻松地打破了车内僵局:“头有点晕,缓一缓再走。”

  姜桡心一软,没拒绝:“要不要我回办公室给你冲……”

  蜂蜜水没说出来。这个词,似乎有两人之间的特殊回忆。

  好像在南京的电梯间里,被误会作普通同事的他曾问她,要不要蜂蜜水……这时候提起似乎不合时宜。

  “没事。”沈问埕找了瓶矿泉水,拧开喝了口,缓缓润了润喉。他见姜桡不语,怕她越想越多,柔声说:“别放心上。”

  姜桡越被安慰,越是心软,配合着说:“知道,你喝多了。”

  沈问埕忍不住笑了,瞧她:“倒不用算在酒上,我从没有完全喝醉的时候,酒品一直不错,潜意识里能控制自己,”说完,想了想,自我剖析道,“喝多误事。”

  姜桡意外,沈问埕察觉她神情变化,问:“怎么了?”

  “我也……”姜桡发现两人相似点实在多,“从没真喝多过,喝多少都能坚持回到家才彻底睡着。如果谁看到我喝醉了,多半是装的,为了应付场面赶紧走。”

  “喝到醉没安全感?”他问。

  “可能吧。”姜桡答。周殊也这么说过她。

  沈问埕忽然止住话语,好笑地又喝了一口水。

  姜桡奇怪:“笑什么?”

  沈问埕叹了口气,半是打趣说:“你是怎么做到刚拒绝了一个人,就能没事儿一样陪他聊天的?”

  姜桡没想到他绕回到这里,险些接不上话。她停了几秒,和沈问埕对视着……“可能……过去陪人喝酒练出来的。酒桌上喝醉的人什么样你还不知道吗?”她努力把话题扯远,“早练出来了,不管喝多的人说什么,都能陪着聊。”

  说完,她启动汽车,强调说:“而且第二天都能忘了,绝不记人家醉酒后说的话。”

  “我没醉。”沈问埕说。

  “好,好,没醉。”她顺着他说。

  沈问埕打开车窗,吹起了自然风。

  姜桡怕他吹风吹得头疼,担心地看了眼。

  “今天看你们工作室的提案,正好要做一个长城的活动,一开始他们提案上是居庸关的照片,我一看就想起青训营的长城,让他们搜搜慕田峪的,也参考参考。”他说。

  姜桡没法告诉他,她帮着同事修改提案的时候,看到了沈问埕在文档上的这句批注。平级同事之间互相帮忙是常事,也是默契,既然帮了就是人家的功劳,当然不能让大老板知道。

  当然,她更没法告诉他,看到那条批注后,她想起了在青训营的他。

  姜桡含糊“嗯”了声:“要不还是先开吧?路上聊?”

  虽然晚,但毕竟在公司楼下,不方便。

  沈问埕没再坚持,给姜桡开了导航:“麻烦你了。”

  “没关系,过去应酬多的时候,我经常送喝多的朋友回家,”她说着,把车开出了停车场,“有一回我一个人弄两个男的去酒店,可费劲了。”

  沈问埕想象了一下画面,想象不出。

  姜桡怕他误会,解释说:“饭店的人帮我搬上车,酒店的人帮我搬下车。我只负责开车。主要是不放心他们,要不然就叫代驾了。”

  “两个大男人,你叫代驾,他们也吃不了什么亏。”

  姜桡被逗笑:“不行,我从小就这样,凡是在我眼前的,不管男女老少,我都想保护到了。虽然两人加起来有四个我了。”

  沈问埕看着她开车的侧脸,想到周殊说,姜桡哥哥早年做货运生意被人陷害吃官司的过去,那时兄妹俩本是安排好的都跟着妈妈,哥哥坚持留在了爷爷奶奶身边,姜桡最后也非要转学到爷爷奶奶家读书,谁都拦不住。后来等她哥哥生意有起色了,她才回到北京。

  年少的她对周殊说:“你知道吗?人忽地一下就会没的,什么都能再来,人没了就真的没了,只有人是最重要的。”

  周殊无法感同身受,但把这话记住了,学给沈问埕的时候,还能学出姜桡说这话的样子。

  沈问埕算过时间,她在南方爷爷奶奶家读书的日子,他正在北方读大学。两人像交错的两条线,尚未相遇。当他开始看到曙光时,她正在最不见前路的黑夜里。

  而现在,刚刚好。

  姜桡不清楚他的想法,见他不说话了,关心地望过来一眼。恰好,沈问埕目光深邃地瞧着她出神,她忙避开来,继续看前路。

  “没醉。”他告诉她。

  姜桡笑笑,没说话。

  如今的两人,倒是不用猜了,都摸透了彼此的心意。

  沈问埕猜到她逃避的理由,重新理了理思路。既然郎有情妾有意,那就先缓一缓,继续接触。赶上升职这件事,确实不是个好时机,等等看,总有水到渠成之时。

  “对女孩子来说,”沈问埕忽然问,“两人在一起,最看重什么?”

  姜桡心知肚明他的意图,但人家问得正经,她只能如实答:“人品好,有共同话题。”

  沈问埕点点头,再次确定了想法,继续吹夜风。

  姜桡挺怀念过去的自己,没受过感情上的伤,什么都敢相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