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暮予
于蒙:“丛澜基本上没有这个问题,她的周数很足。我观察了她这两个赛季的技术,发现索契冬奥之后,她的进步很大。”
索契2014年2月,现在也只是2016年9月,满打满算,丛澜只过去了两个赛季而已。
孙娅然:“强悍的控制能力,世界第一水准。”
于蒙:“她的连跳节奏好到你可以误以为我上我也行,太流畅了,没有丝毫的阻滞和多余的动作,第一跳落冰轻盈又完美,跳跃轴控制得特别正,这也使得第二跳很顺利。”
孙娅然:“是的,后内结环作为第二跳,是要求第一跳有完好的跳跃轴的。”
【迷茫,听不懂解说的意思】
【没事,后续多研究技术就知道了】
【新入坑小白听懂了一件事:澜神NB】
【对,撒花就完事儿】
配乐中,演奏者从最初的弱力度转变为强力度,也正是在这个转变中,丛澜完成了她的3F3Lo。
较之上个赛季,该连跳又精进了不少。
七月Jr和Sr的特训里,有关这个连跳的教授课程用到的是丛澜的资料视频,一堆人窝在教室看PPT,听于谨给他们和她们分解丛澜这个连跳是怎么跳出来的。
后来上冰,丛澜还被拉去做演示。
孙娅然看着丛澜在冰上做了个向后的短燕式,旋身向前接了个大跳,在落冰的霎那又跟了两个捻转,手臂向上舒展的时候,手部姿势变换着,轻柔美好,似神女下凡。
“我觉得刚才那个连跳,可以加满。”孙娅然还沉浸在33里。
侧边墙壁悬挂着的黑色大屏幕给出了第一个技术动作的分数,3F3Lo的BV是10.4,GOE给了+2.1。
满分。
【卧槽草草草今赛季第一个满分动作!!!】
【爱死了我们小弹簧!】
【小弹簧什么鬼啊笑死】
接的3Lo很像是弹簧跃起,有人连外号都给起好了。
看直播的人疯了,现场的也没好到哪儿去。
张简方坐在长边裁判席身后的某个位置上,深深地点了点头。
嗯,果然,给实时分数就是刺激!
以后也要继续这么办!
现场顿时沸腾了起来。
第一乐章的抒情性和歌唱性极强,有着很强烈的感染力。从乐曲本身来说,就已经是一个极为优秀的作品了,更遑论演奏时的精雕细琢,一位是当前世界级别的演奏家,一位是花滑世界第一的运动员,而且后者还曾经也有着超过前者的音乐能力。
再没有比丛澜更会引导和现场改编的合作伙伴了。
白存儒跟曲矜看这个比赛直播时,听到这曲子都挑了挑眉毛。
“跟我们的演出差别很大,但很适合花滑,特别适合。”白存儒点评。
为了花滑势必要牺牲掉一些东西,不过它既然是为了花滑而出现的,那也算不得遗憾。
花滑里可以找到很多芭蕾舞、艺术体操、古典舞的身影,比如燕式姿态里的阿拉贝斯,比如贝尔曼,比如跳接动作里的deathdrop、butterfly等等。
丛澜从索契之后就在试图将感兴趣的舞蹈编进来,她加到节目里的小跳种类很丰富,除了花滑常用的小兔跳、分腿跳等等,《第一乐章》里还出现了古典舞的流动舞姿跳。
花滑本就是一个流动的状态,要在高速中完成数个动作,节奏的转换、速度的变化控制,都是选手们必修的课题。
男单之所以节目观赏性一直比不上女单,不只是因为他们为了四周跳延长了起跳的前摇时间,还因为他们大多数肢体僵硬,有人甚至可以在冰上维持上半身几乎没有动作,或最多就是伸伸胳膊甩甩手,广播体操的观看感受都比这编舞表现强。
滑行、小跳、滑行,融入舞姿的滑行、小跳、滑行,这两种表现给人的感觉是截然不同的。
也是丛澜节目之所以远超她人的原因。
其他人做不到吗?
可以的,褚晓彤这次的节目就一直在小小地修改,每次跟丛澜探讨完毕后,就会有一部分动作被剔除、重新设计。
只是很多人不愿意,也对此力有不逮罢了。
屈膝提身向上,在轻快的音符中下巴微微一昂,落冰时双手在空中画出了大圆,丛澜脚下刀齿步小小地跑了一圈,最末以一个小跳收尾。
似是在追寻着、迎接着、渴望着什么,然而一个屈膝弯腰的后滑,又像是被绝望现实桎梏了,令其不得解脱。
多次出现的三连音加强了流动性,音符时值的均匀以及不断的重复、变化、渐强,形成了强烈的情绪对比。
在这一段里,丛澜安排了躬身转和跳接燕式转。
躬身转总是美得夺目,丛澜也最能在这个旋转里赋予情感,但她常用的是把这个旋转放在最后一个动作,以此作为整个节目的结束。
每次她的贝尔曼盛放于冰面,众人都会为之赞叹。
就连编舞师也习惯为她这样编舞。
可这次不一样,丛澜要求了这个旋转的位置,就在连跳之后,放在第二个技术动作。
收尾的动作换到节目前端,表现力也就要随之改变。
轻柔、脆弱,这是一朵花,娇嫩鲜艳,却生于泥淖之中,没有得到它该有的养分,世俗的黑暗、前途的绝境,让这里没有了靓丽色彩。
唯独它,唯独这朵看上去快要湮灭的花蕾,颤颤巍巍地成长、长大、盛开。
它是对美好的渴望,因为它本身就是一种美好的情感。
丛澜向后仰着,肩背腰弯成弧线,手臂与浮腿优雅地打开,就跟热烈灿烂的鸢尾花一样。
很多人瞬间想到了以丛澜为原型的八音盒,上面的旋转小人就是躬身转的姿态。
节奏加快,音量变强,压抑的情感被释放,接起的贝尔曼旋转速度极快,已经看不清楚她了。
停下后丛澜向外迈出两步,舒缓宽阔的钢琴音色,正式进入的高音区,于音乐情感的转变中,跳接燕式将这段内容承接、递进。
deathdrop的跳接方式总是那么的震撼人心,丛澜跳得很高,落得很稳,迅速进入仰燕的旋转姿态。
于谨在场边松了一口气。
丛澜前不久伤到了脚踝,最近两日跳接十次有三次会带点小问题,还好,这个做得很不错。
一分二十秒过后,余下的两个单跳就正式进入了加分时间。
【我才意识到,第一个跳跃居然不是3A】
【按照BV,剩下的肯定是3A和3Lz】
【第一个必须是3A啦】
单跳的第一个动作不是3A,是3Lz。
孙娅然看着丛澜再次展现了属于她的高飘远3Lz,半是感慨半是佩服:“短节目三个跳跃里有两个单跳,其中A跳必须有,丛澜自从升组之后能跳3A绝不跳2A,不过她都是放在第一个跳跃位置,也就是大家常用的开场第一跳。但这次,她将这个最难的跳跃留到了最后。”
于蒙接茬:“知道这个困难程度有多高吗?全世界的女单里,丛澜独一份。也是她第一次这样做。”
丛澜曾经有两个赛季,是把3A放在加分区间的,分别是索契冬奥赛季2013/14,以及之后的2014/15,而且还是先3A再3Lz这样的位置编排。
10和11年是Jr赛季,短节目常用的是3A2T和3A3T,倒是没有什么参考性。
从12年提前比Sr算起,四个成年组赛季里,丛澜有两个赛季都是把3A放在短节目一开始的。
技术动作位置的变动会影响完成度,后半程体力疾速消耗,别说高难度动作了,就连非跳跃的步伐、旋转都可能会变形。
短节目设立加分倍数以来,并不是所有人都要这个加分的,许多一般的选手们,仍旧将自己的三个跳跃放在前面的一分半以内,为的就是在体力充沛的情况下,来更好地完成对自己而言算得上困难的动作。
孙娅然:“短节目只是时长和动作比自由滑少,但说起对体力的消耗,其实它也没好到哪儿去,更别说丛澜总是在编舞里塞这么多丰富节目的小动作。不加分,但很美。”
于蒙:“相同的时间里,别人的动作复杂度琐碎度,以及冰面覆盖率,目前为止,世界上没有哪个女单选手是超过丛澜的。”
【我喜欢最后这句话】
【花滑运动员里的TOP】
【啊,解说的言辞间,一股王霸之气扑面而来】
孙娅然:“是以,在这样的情况下,将3A作为七个动作里的第五个,安排在后半程的位置,是很冒险的。我想大家都有爬楼梯的体验对吗?在一开始的十来个台阶时,还可以蹦蹦跳跳地上,甚至可以一蹦蹦两级。但等你攀爬到了十五楼,腿酸得连走不想走,更别说要蹦上去了。”
于蒙笑道:“你这个比方就很形象。”
孙娅然:“有人可能会说,丛澜在自由滑里也将3A放在后面过,但她当时会借由编舞动作给自己一点休息的时间,短节目的话时长很短,是不太能做到这点的。”
也可以做到,丛澜只要减少她在进入3A前的那一连串步法,改成待机滑行,跟大多数花滑选手一样,也是可以趁机休息的。
【我懂,意思就是爬楼累了站在那里缓一缓】
【但澜澜不仅没缓,她还保持匀速继续爬了上去】
【也可能是加速】
有人疑惑为什么自由滑就可以借助编舞来获得休息的时间,设备多的,干脆直接去翻丛澜之前的自由滑比赛视频了。
然后他们发现,咦,我怎么没看见她有哪个地方是在休息?不一直在做步法什么的吗?
再去瞅瞅褚晓彤的,这就能看得出来差异了——她进入3A之前有一个转三,再一长段的滑行,在此期间褚晓彤连手臂都不敢乱动,哪儿像丛澜,手舞足蹈的,冷不丁地就向前迈一步瞬间起跳。
翻一翻视频的评论区,见到有技术大佬给了分析,结论就是丛澜一体力好二有独特的休息方式,别的运动员做步法是累赘,丛澜却能从中找到属于她的空隙时间。
为了便于大家理解,这条分析repo里还有一句比喻:学霸做奥数是散心,你我做奥数是要命,区别就在于此处。
为什么把3A放在这里?
因为这是尾声的前奏。
A大调出现,不同的高音区接连重复小节,特意安排在这里的休止符,丛澜下腰鲍步进3A,那一瞬的宁静后,是陡然的高潮爆发。
而疯狂的钢琴音符在静寂后倾泻,这声震响,爆裂于丛澜的3A落冰之际。
于谨在得知她跟编舞师如此设计之后,吓得人都要不好了。
是,这样的效果确实很好,看现场就知道了,这简直是揪着观众们的心在跳,可失败的可能性也太高了!
丛澜为了卡这个时间点,更是付出了本就为数不多的训练时间,一点点地去把整个短节目刻入DNA里。
不断上行的旋律中,和弦的紧凑性再度提高,短节目最末是大刀阔斧的改编,绵延、自由,第一乐章本来就极为适合作为抒情女高音的伴奏曲,它内里所富含的情感是直入人心的。
复杂流畅的接续步,一套在冰上画出圆形的步法,黯淡、萧索的曲目最初氛围到了此时已经被一扫而空,丛澜已经带着人们,见到了这个由梦境和美好钩织的伊甸园。
换足联合转是欢欣是雀跃,亦是寻找到精神寄托的满足。
她在蹲姿转里如天鹅振翅,在燕式转里如鸟儿翱翔,在直立转里如超脱升华。
等到旋转结束,丛澜回望,伸手想要触碰什么,又突然放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