念念繁星 第75章

作者:含胭 标签: 日常 现代言情

  这一年的暑假,刘爷爷和俞奶奶没去外地避暑,陈念安十三岁生日那天,两位老人应邀来到102室,和三个孩子一起吃晚餐,为陈念安和祝繁星过生日。

  晚餐的大厨是寿星公本人,他做了一大桌菜,祝繁星买了一个慕斯蛋糕,蛋糕上插着四根蜡烛,“13”和“17”,唱完生日歌后,姐弟俩头碰着头,一起吹熄了蜡烛。

  祝繁星送给陈念安的生日礼物是一副羽毛球拍,因为他加入了学校的羽毛球社团。

  每天放学后,陈念安都会去打会儿球,这是他尝试过篮球、足球、乒乓球等球类项目后最终确定的爱好,但他一直用的是学校提供的拍子,祝繁星问过他好多次,他才老实回答,社团里的同学都是用自己带的拍子。

  祝繁星无奈地看着他:“你为什么不和我说啊?我会给你买的。”

  陈念安轻轻一笑:“我又不去参加比赛,无所谓用什么拍子,姐姐,咱们家经济不宽裕,能省的地方还是得省着点花。”

  祝繁星并不觉得自家的经济条件比别人差多少,还清房贷后,她轻松了许多,每个月有5300元的房租收入,还有姥姥给的五百块生活补贴,再加上她的家教工资,足够养活一家三口,还能存下一笔钱。

  现在,家里的水电煤气费都是陈念安在缴,每个月底给刘爷爷的饭费也是陈念安在结,还有周末的买菜钱、逛超市买零食日用品的开支、上淘宝买衣服鞋子、上当当买书……全是陈念安在买单。

  他学会了记账,认认真真地记录下家里的每笔开支。从某种意义上来说,陈念安已经成了一家之主,平时无微不至地照顾着姐姐和弟弟,还把小小的102室打理得清爽整洁。祝繁星想找什么东西,问他就行,连她的衣柜都是他在收拾整理。衣服上掉了一颗扣子,祝繁星会直接丢给他,陈念安没有半句废话,仔细地帮她缝好,再把衣服折整齐后放进她的衣柜。

  如果世界上真的有田螺姑娘,祝繁星觉得,那小田螺要是一个不走运,被陈念安捡回家,化为人形后看到男主人的日常作息,说不定都得自惭形秽。

  ——

  7月26号,是祝繁星的十七岁生日,这天晚上,陈念安照旧给姐姐做了一桌大餐,至于礼物……他还没给,打算等姐姐带满宝去小公园放风时,偷偷地藏进她的房间。

  祝满仓已经是个七岁小男孩,还是那么活泼外向,嘴甜又淘气,对于爸爸妈妈,他的记忆渐渐淡去,如今的日常生活,最依赖的就是陈念安,尤其在陈念安渐渐长高后,祝满仓安全感爆棚,在他心里,哥哥就是他的保护伞。

  那姐姐呢?

  姐姐是个笨蛋,连一碗鸡蛋羹都做不好,跟着她会饿死。

  “祝满仓,还走不走了?”祝繁星在玄关处换好鞋,喊着小弟。

  阳台上,陈念安在晾衣服,祝满仓挨在他身边撒娇:“哥哥,你真的不去小公园吗?”

  陈念安说:“哥哥要晾衣服啊。”

  “那我们等你一会儿呗。”祝满仓帮忙把衣服往衣架上夹,“你平时都和我们一起去的。”

  陈念安说:“水槽里的碗还没洗呢,今天饭菜做得多,盘子就多,哥哥得留下洗碗。”

  祝繁星又在喊了:“祝满仓!你到底在干吗呀?”

  “马上就来!”祝满仓说,“哥哥,等会儿我想让姐姐给我买冰淇淋吃,我给你带一个吧?”

  陈念安一笑:“行啊,我要巧克力脆皮的雪糕,你赶紧过去,姐姐等很久了。”

  “好的!哥哥,那我走啦。”

  祝繁星领着祝满仓出门了,陈念安晾完衣服回到客厅,发现祝繁星的手机没带出去,还在餐桌上充电。

  他拿起手机看了一眼,的确电量不足,不确定姐姐是落下了手机还是故意把手机留下充电。

  陈念安走进厨房,往水槽里倒上洗洁精,开始洗碗,几分钟后,外面传来敲门声,他甩掉手上的泡沫,跑去开门,一边开一边说:“忘了拿手机是吗?”

  结果,门外不是祝繁星,而是——温明远。

  他穿着白衬衫、牛仔裤,面色绯红,气喘吁吁,显然是一路跑过来的。

  门里门外两个男生都惊呆了,陈念安是惊讶于温明远的突然到访,心酸地想,姐姐不是答应过他吗?不会让温明远过来的!她怎么说话不算话?

  温明远是因为陈念安的外表而惊讶,只是一年没见,这小男生变化好大,温明远觉得,自己要是在马路上偶遇陈念安,一冲眼可能会认不出来。

  沉默过后,还是陈念安先开口:“你……小温哥哥,你怎么来了?”

  温明远稳住呼吸,往他身后看:“我来找你姐姐 ,她在家吗?”

  陈念安说:“她不在家。”

  “她去哪儿了?”温明远说,“我给她发消息,她没回,给她打电话,她也没接。”

  陈念安指指餐桌:“她手机忘拿了。”

  “哦,怪不得……我还以为她故意不接我电话。”温明远说,“对不起,我本来不想来敲门的,我知道你不欢迎我。”

  陈念安吃了一惊:“我没有!不是你想的那样!我就是,我就是……”

  他解释不清,意识到,自己好像的确不怎么欢迎温明远。

  为什么?

  陈念安想不通。

  “你姐姐和我说过,今年的生日,她和你一起过,是在你生日那天,让我别过来。”温明远做了个深呼吸,说,“但今天是她真正的生日,我……还是想和她见个面,你能告诉我她在哪儿吗?”

  陈念安错开视线,紧紧地抿着唇,像是在做思想斗争,温明远也不催他,一会儿后,陈念安还是说了实话:“她和满宝去小公园了。”

  “谢谢!”温明远神色舒展,当即要走。

  陈念安叫住他:“等等!”

  温明远:“?”

  陈念安把一瓶防蚊水递给他:“我姐忘带了,公园里蚊子很多,你帮我拿给她吧。”

  “好。”温明远接过防蚊水,心情很好的样子,“对了,你现在很帅啊,长高了不少呢,我先走了,再见!”

  陈念安:“……”

  关上门后,他又回到厨房,打算继续洗碗,可是很奇怪,他心乱如麻,注意力怎么都无法集中,胡思乱想着,温明远要找姐姐说什么?是要送她生日礼物吗?可他双手空空,什么都没拿呀,那他要做什么?为什么一定要在姐姐生日这天与她见面?是要做一些有纪念意义的事吗?

  不会是……表白吧?!

  他敢!!!

  陈念安头皮“轰”地炸开,再无犹豫,迅速地擦干手,换鞋出门,向着小公园飞奔而去。

第69章 第30章到我高考时,陈念安只有十四……

  祝繁星还是坐在那架秋千上,慢悠悠地荡来荡去。边上的秋千坐着一个三四岁的小女孩,脑袋上扎着两根有趣的羊角辫,年轻妈妈小心地推着她,小女孩高兴地发出一串银铃般的笑声。祝繁星偷偷看她,感觉好小的一只,都记不起满宝这么大的时候是什么样了。

  视野里,一道熟悉的身影从远处跑来,祝繁星眯了眯眼睛,对方已经跑到她面前,微微地喘着气,说:“我就知道,你在这儿。”

  见到温明远,祝繁星并没有太过惊讶,笑着问:“你怎么来了?”

  “我……”温明远从裤兜里掏出一瓶东西递给她,“来给你送防蚊水。”

  祝繁星接过瓶子,往胳膊上喷了几下,问:“你去过我家了?”

  温明远点点头:“嗯。”

  “见到陈念安了吗?”

  “见到了,他长高了很多,我差点没认出来。”

  祝繁星绽开笑,眼睛亮亮地看着他。

  年轻妈妈带着小女孩走了,边上的秋千空了出来,温明远顺势坐下,脚在地上一蹬,秋千便荡了起来。

  祝繁星往前时,他往后,祝繁星往后了,他又往前。

  两人都没有说话,不远处的小广场上,阿姨们在跳《最炫民族风》,音乐声大得能盖过树梢上的蝉鸣,另一边的假山上,祝满仓精力旺盛,已经和几个调皮孩子一起爬得老高。

  这是一个炎热的夏夜,秋千上的男孩女孩心思各异,汗水顺着祝繁星的额角滑落,她平静地等待着,知道温明远突然跑来,是有话要说。

  果然,他开口了:“那个……我收到保送通知了。”

  祝繁星转头看他,笑眼弯弯:“恭喜你呀,提前解放了。”

  温明远也看着她,说:“下个月,我要去北京参加清华的夏令营,高三,我就不用去学校上课了,可能会在北京待几个月,跟着老师做点事情。剩下的时间,我可以自由安排,也许会一个人出去走走看看……到十月初,我就满十八了。”

  祝繁星说:“喔,计划不错。”

  “今天是你生日。”温明远从另一个裤兜里掏出一个小盒子,递给她,“一份小礼物,祝你生日快乐。”

  祝繁星接过盒子,打开一看,是一条银质项链,吊坠的形状如她所料——一颗星星。

  她叫星星,从小到大,收到过好多和“星星”有关的礼物,就连陈念安给她送发圈,都是挑的黄色星星。

  “谢谢。”祝繁星说,“可学校规定了,不能戴首饰。”

  温明远说:“寒暑假能戴,毕业后也能戴。”

  “也是。”祝繁星盖上盒盖,冲他扬了一下,“谢了。”

  温明远说:“不客气。”

  又是一阵沉默,终于,温明远说:“其实,我今天过来,是想问你一件事。”

  祝繁星:“什么事?”

  《最炫民族风》结束了,周遭突然安静了许多,温明远说:“我想问问你,你有没有想过,考去北京?”

  ——

  他们身后有一棵大树,树龄已有二十多年,粗壮的树干能完美地遮挡住一道身影。

  黑衣黑裤的少年藏身树后,与夜色融为一体。之前,广场舞的音乐声太过嘈杂,他竖起耳朵也听不清他们在说什么,此时,突然的安静让他清晰地听见了这句话——你有没有想过,考去北京?

  陈念安心里“咯噔”了一下,脑子里瞬间想起他和姐姐的那次闲聊——

  “你有喜欢的大学吗?”

  “有啊,北京大学。”

  “是在北京吗?”

  “北京大学,当然在北京啦。”

  她想过的——陈念安在心里帮祝繁星回答——她想过的,她想考北京大学,北京大学就在北京。

  ——

  听到温明远的问题,祝繁星笑了:“什么意思?”

  “分班考,我知道你考得不错,按你现在的成绩,完全可以考去北京。”温明远说,“能上清北最好,就算分不够,也能上北航,上人大,那些学校都有外语学院,你应该知道的。”

  祝繁星没作声。

  高二结束时的期末考,关系到高三分班,不仅分文理,还分尖子班和平行班。最近几次月考、期中考、期末考,祝繁星的总分都在全班前五之列,分班考时发挥得也很正常,顺利地进入了理科尖子班,所有人都知道,文理尖子班的学生,是被学校当成冲击Top级高校的好苗子来培养的。

  除去保送生,二中每年能有不少人通过高考考上清华北大,多则四五十人,少则二三十人。高一时,祝繁星成绩一般,只敢把北京大学藏在心底,不会到处乱说。到了高二,她学习得特别刻苦,成绩突飞猛进,还很稳定,连赵老师都觉得,她已经具备了冲击清北的实力,就看高考时临场发挥如何。

  北京大学,不再是一个遥不可及的梦,但就算是这样,祝繁星也没对同学们提起过,她想考北大。

  如果没有记错,她最后一次说这句话时,听众是陈念安,从那以后,其实,她已经放弃了。

上一篇:请你参与我的冬天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