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程嘉喜
张小乐这个倒霉催的,就来了一句:“留着您动心眼的。”
然后走了,张小乐他爸抿嘴生气,然后安慰自己这孩子也不是一点人情不懂,还知道他也得走人情呢。
等到陆老大两口子知道,公婆从省城回村,赶回来的时候,陆川早就带着爸妈回省城了。
为了孙子满意,陆老爹陆老娘都没有顾得上去乡里看看大儿子一家三口呢,。
陆老大笑呵呵的同村里人打招呼:“我们都不在家,爸妈惦记家里这点事。”
大伙听出来了,这人回来捡便宜的。这是觉得陆家两口子走动的人情,就有他的份。
话
说原来的时候陆老大可没有这份厚脸皮的本事,大伙都说,到底是在乡里晃悠的,长心眼了。
看吧。听听大伙那话,那是说原来的陆老大在大伙看来,那就是缺心眼。
当然了这都是大伙背着陆老大的时候说的。当面怎么也得给陆老大几分面子。
孙嫂子这个想要第一手资料的,先同陆老大搭话:“哎呦,老大呀,你们不是分家了吗。”
陆老大觉得孙嫂子比较讨厌,同行是冤家,谁不知道谁呀,你就乱挤兑人。
孙嫂子这就是捡了他们家在村里的买卖,不领情就算了,怎么还好意思开口挤兑他?
陆老大开口:“分家了,还能分爸妈吗?爸妈大老远的回来,那不就是怕我们小辈在村里没人照顾。是吧嫂子?”
哎呦,合着人家老二两口子撒钱在村里为人,你过来就说一家子,你跟着撒钱了吗?这是个不要脸的。
这话说出来让孙嫂子都愣了,但凡陆老大原来的时候有这个心眼,也不至于在村里让人看不上眼。
孙嫂子:“在外面做买卖就是不一样,老大出挑出来了,这话说的周全。”事做的不好看,丢份。
陆老大脸皮厚着呢,还真就这么在村里呆了两天,还收了不少的山货带走了。
第470章 省城
大伙都说陆老大变了,原来在村里,都是蔫主意,不怎么好说,你看看现在这嘴皮子利索的。孙嫂子那嘴在陆老大那边都没能占到便宜。
而且陆老大上手一点不吃亏,老二花钱走人情,他后边回来捡便宜,脸皮还挺厚。
陆老大可不管这些,心满意足的走了。
说起来,陆老大脸皮不厚也没有办法,自从看到方媛开车回村子,李萌就同疯了一样,每天逼着他赚钱。
家里有个想要明天就变富婆的婆娘,陆老大不出去折腾没法,拿不回去钱,家里婆娘得吵吵到半夜。
开始的时候,他还同李萌较劲,日子好好的非得折腾什么?得懒就懒了。
两口子都动手了,可那女人真疯了,动手都不怕,天天折腾陆老大,就想当富婆。
折腾的没法了,陆老大就出去挣钱,在工地,每天能拿回去点钱,加上李萌开着小卖铺,家里收拾也不错了。
陆老大心说,这样也挺好,日子能过,自己勤快别人也看自己顺眼,把自己当回事。
要不是李萌这个婆娘,原来的时候,陆老大在家里也是个勤快人,那不是让李萌一口一个我们家陆老大给捧起来了吗。说起来都是那婆娘折腾的。
现在这样对于陆老大来说,那就是打回原形,能接受。
可李萌那女人不知足,没有半个月呢,又开始折腾,说是指着陆老大挣的三块两块攒起来,得什么时候才能当富婆,她等不起,又开始天天闹腾。陆老大差点给憋屈死。
三块两块还不知足,你让我挣多少?这女人想要逼死他呀。
李萌不听这些,反正你得想办法挣钱,她就要钱,钱给的少了就折腾,一句人话听不进去。
孩子都没法好好睡觉,成天跟着咧咧的哭,那日子别提了。陆老大不止一次的想,李萌砸自己手里了,根本就不是捡便宜。还怀疑这病李萌早就有。
李萌也是看出来了,三瓜两枣的,成不了首富,这男人你闹一闹,原来还是能顶事的。
为了消停日子,陆老大真琢磨了,干活的时候,还同工友那边商量着弄点土货,在小卖铺那边寄卖。
一下子还真就弄出来点门路,那玩意好卖的很,只要入手的时候长住眼,中间利润挺大的。
陆老大跑了一段时间之后,自信就起来了。原来钱还可以这样挣。
他不光跑乡下,还跑县城。倒买倒卖之间,利润可观,陆老大就同开窍了一样,开始钻营生意经。
李萌看着一天比一天赚钱多,也没有那么疯了,不闹腾了。心说,或许以前陆老大就是靠这个发家的。
只要有个好的开始,她就有盼头,没有那么疯了。家里开始管着孩子。
偶尔陆老大说话声音大了,她还挺怕的。又开始说,我们家老大天生的富贵命。她就是当富婆的。
这段时间,陆老大回家的时候,吃喝李萌又开始都给准备好。家里好东西也都紧着陆老大。
陆老大有一阵子都弄不懂,这女人到底什么性情了,难道说不发病的时候,这女人就挺正常的。看着李萌怪瘆的慌的,尤其是手里有点钱之后,陆老大看李萌这个女人就越有想法。不敢亲近。
不过李萌这样折腾一下,真的把陆老大给逼出来了。
陆老大那是偶尔犯懒,都不敢歇着,就怕李萌好不容易正常了再范疯。
这一年陆老大一家子还真就起来了,在乡里很有点名气。要不是王翠香怕闺女听了陆老大一家子的事情膈应,方媛同陆川也不至于不知道陆老大这个人物。
陆川要知道陆老大往死皮赖脸方向进化了,肯定的呕死。怎么就还有捡这个便宜的。
五口人回省城的时候,还到满意姥姥家转了一圈,王翠香说了,让王翠香看看满意。
王翠香给外孙带了一副猪头下水去省城,都没留吃饭,就让闺女姑爷赶紧走了。
天气不好,怕路上冻着孩子,更怕省城那边的儿媳妇身边没有个托底的人。大家真的都理解。
反正这趟本来计划需要一段时间的行程,因为满意的搅局,两天就结束了。
一家子到家的时候,都大半夜了。亏得家里这边有赵嫂子在呢,王翠香提前给这边打电话,让把家里弄暖和些。半点不敢委屈到孩子。
满意路上被奶奶搂着睡了一路,回家就醒了,看到是自己家里,心里踏实了,搂着方媛就回屋,也不找奶奶了。
方媛黑脸:“合着你奶在家就成呗。”
陆川也不高兴的来了一句:“原来孩子他奶镇宅。”陆老娘回家,孩子就不闹腾了,说镇宅也没错。
陆老娘美滋滋的,一点不觉得自家大孙子折腾:“我们满意那是聪明,知道在自己家我跑不了。”
还同孙子保证:“放心奶哪也不去,同你妈回屋睡觉去吧。”
好吧,方媛带着孩子回屋了,这孩子也不折腾了。
陆川这个亲爹都说了一句:“这家里,可真是绕着他转悠的。以后可不能这么惯着。”
别人没说什
么,反正赵嫂子听不下去了,风风火火抱着满意出去找他奶奶的,可不是这位说不能惯着孩子的爸爸吗。
而且还同人家方媛甩脸色了,人家赵嫂子都不好意思说。
可惜人家陆老娘特别愿意背惯着孙子的黑锅:“我乐意。”
赵嫂子心说,你们家的事,我不乱答茬:“知道你们回来,我擀了面条,给你们一人煮一碗。”
陆川知道方媛累了:“不用煮方媛的,开一路的车她累了。”
陆老爹就不是折腾的人:“孩子都不吃了,我们也不吃了,折腾什么,明一早再说。”
陆川想说,咱们家现在真不在省下的一碗面。
可人家老两口回屋了,陆川就明白了,这一天没闲着,别说孩子,大人都折腾累了。
他也回屋了,让人赵嫂子赶紧去休息:“赵嫂子你也早点歇着吧。”
赵嫂子答应一声,就回屋了。
让赵嫂子说,这一家子那是真的挺好伺候的。
第二天一大早,赵嫂子煮了一大盆的面条汤一人加了一个荷包蛋。一家子坐在一块吃了一顿舒心饭。
第471章 教小的也教大的
满意笑眯眯的贴着陆老娘一块吃饭,然后再拉拉方媛,亲妈亲奶都在,这孩子心满意足了。
陆老爹笑眯眯的看着自家小孙子,就想了,以后他哪也不乱跑,就守着孙子过:“我孙子高兴了。”
陆川给儿子一口荷包蛋,没好气的对着儿子吐槽:“你是满意了。”
方媛看看一家子,最后也看着儿子:“我们本来也是满意。”
好吧,那就都满意了。总算是不在折腾了。白瞎了好几天功夫。
等到陆老爹同陆老娘过去修车铺子那边的时候,听过来过去的邻居们说,自家孙子在大门口,不等到爷爷奶奶不进屋的时候,别说陆老娘感情喷发了,就是陆老爹都拉着孙子的手,舍不得撒开。
这必须是真感情。陆老爹:“你说孩子怎么就那么可人疼呢。”
陆老娘搂着满意,就一句话:“我孙子,亲的。”得这点破事,让人祖孙之间感情升华了。
至于说陆老娘带着儿子看热闹的事情,陆川婉转的表达了他作为父亲的意愿。
陆老娘不理解,觉得儿子事多:“满意喜欢就看呗,那也不要票钱。”
那是不要票钱的事情吗,满意才多大点,都跟着学了什么?可惜陆川绕弯弯的说了半天,陆老娘就没有听出来重点。
方媛就不是陆川那性子,那是满意亲奶,还能看着孙子跑偏吗,直接开口:“妈不能带着满意看了,满意那天在门口等你们回家,抱着门框哭的,一边哭一边数落。”
陆老娘:“我孙子可真是本事。”
方媛就来了一句:“哭丧是的,街坊都过来了,要不是看到咱们家啥动静没有,没准就误会了。”
那肯定是不太好。陆老娘拉着孙子一脸的担忧:“你们没因为这点事打满意吧,孩子小呢,不懂这玩意,都是我没教他别学这玩意。”
人家先想到的还是孙子,而且把责任一力承担了,面对这个问题,方媛不开口了,那样还不打,像话吗?
陆川也避而不答这个问题,五哥打的,他都觉得欠打。而是郑重说道:“妈,满意小呢,看到什么都学,不分辨好歹,不注意场合的。真不能啥热闹都看。”
陆老娘:“就这事吗?你直说不就行了,我还能让我孙子乱学吗,以后我们不去那破地方了。我们多往亲家母那边跑,听亲家母说话。”
跟着:“也是咱们满意聪明,什么都一学就会。他爸小时候就这样,不然怎么考上的大学。”
心里也明白,估计孙子被收拾了。不然儿媳妇就不能不开口。她可怜的大孙子呀。
陆川同方媛都想要问一句,学哭丧,您到底有什么可骄傲的。可惜老太太在孙子身上没啥理智。没道理可讲。
两口子都知道,但凡满意会点本事,哪怕是砸自家玻璃,人家陆老娘都夸孙子砸的漂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