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露馅的包子
进门后,她的视线迅速扫过店内的货架。
财神爷,蟾蜍,貔貅,玉白菜……
店内的玉质商品不在少数,但贾文嫣的视野里,她目之所及的一切商品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那就是人们眼中的“招财宝器”。
虽然这可能是目前玉石市场的主流,但这些明显现代化的公益片显然不是她的目标。
她的视线第一时间扫向了店长身后柜子上的石料。
那是一块又一块被打磨成椭圆形的玉石料子。
这种初步加工的方式算是玉石商们最常用到的一种手段。他们通过对玉料中精品部分的集中切割,来提升玉料的视觉效果和价值。
而刚刚贾文嫣在斜度角那家店大量采购的废料,就大多是这种加工“提纯”后的边角料。
贾文嫣简单看了一下上边的报价,里面确实有不少非常漂亮的碧玉。
甚至其中有一块无论是在质地还是大小上,都刚好符合她对那块龙纹玉佩的尺寸要求。
但不知为何就在她每一次升起念头,想要像老板问价的时候,她的脑海中都会不自觉的浮现起刚刚那块“毛石”的影子。
明明那块玉料的价格完全在她的心理价位,甚至还像是被专门摆在那里一样,明显比周边的几块玉料要公道很多。但偏偏不知为何每当她抬起手,想要和老板开口购买这块料子的时候,脑海中的那块石影就像是想要阻止她一样不停的在她的意识中闪动。
“所以那块毛料到底有什么蹊跷。”
贾文嫣从不信什么鬼神,但或许是因为来到了仙安城,她总是会不自觉地对有些事报以“尊重”。
她想了想最终还是放弃了与脑海中的“执念”做斗争。
她迅速拎起自己的小推车踏上了前往工坊,也就是甄教授口中给她准备的落脚点儿。
工坊,也就是永安博物院的位置修建在城郊 。这里与市区有大概二三十公里的距离。
不过或许是因为永安博物馆已经随着时代的更替,进行了多次整修甚至重建的关系,相较于其他的历史建筑,这里的建筑风格已经出现了明显的现代化。
尤其是工坊的部分更是明显看得出经历过数次最新技术的改造。
除了很多明显带有传统意味的窑炉以外,整个工坊的设计都更加倾向于科技感。
就比如眼下贾文嫣所处的办公室,从里面看过来就完全像是现代化的写字楼。
原本只是祈祷这里能有个冲水厕所的贾文嫣,甚至在里面看到了好几个配合工坊的空气净化器。就连工作间的隔音也明显是按照避免扰民的最高规格。
这样的布置无疑是让贾文嫣放下了心里的最后一点儿担忧。
期间,她更是在工坊的办公桌上,看到了一些文物修复的研究手稿,不出意外的话这应该是近几年甄院长从事文物修复工作的产物。
虽然目前还只是暂时的,但这样专属的工作环境,的确是让平日里只能时不时到学校工作室排队的贾文嫣感到无比的幸福。
她带着自己买回来的玉料走到了切割机前。到底是院长的私人工坊,这里切割机的精度甚至还要比她在珞珈山大学看到的还要更加先进。
她想要确认那块一直影响它的毛料到底是何方神圣。
殊不知此时此刻甄院长,已经在得知消息开始赶往永安博物馆。
贾文嫣猜得不错,所谓天合玉石庄,的确是甄院长所安排的。不过不同的是甄院长其实是在每一个玉石铺子都安排了一块在他心里符合标准的实验料子。
在他的安排下只要贾文嫣去到了这些店铺,并选择了与他预期答案相近的料子,就可以用一个比较实惠的价格从店主手中购得。而且倘若她刚好一上来,就选中了甄院长特意准备的玉料,则更是可以直接了当免费拿到用于考核的素材。
至于所谓的招牌字体,其实只是因为这家店铺的主人刚好是甄院长曾经的学生,所以才在甄院长潜移默化地影响下,选择了与甄院长个人喜好相同的字体。
可以说这就是一场甄院长为她量身定做的测试,所以当甄院长从学生口中得知,贾文嫣真的察觉到了他所准备的玉料时,甄远道是真的感受到了一种后继有人的激动。
然而谁料还没等他激动完,他的学生便向他传达了贾文嫣虽然察觉却并未将其带走,甚至连开口问价都没有的消息。
甄远道看到这儿的第一反应,是以为贾文嫣在西市淘到了比他那块更有性价比的玉料。然而当她得知贾文嫣仅仅是买走了一块未开封的毛料时。他真的无法理解自己这个准徒弟的脑回路。
大学生缺钱他可以理解,但据他所知贾文嫣当初不但靠着那条百万播放的视频小赚了一笔,甚至还在大学这几年里靠着不断成长的技术,从自家学生手中赚了不少的“外快”。
何况他还特意让店家在贾文嫣上门时,摆上没有任何水分的市场价。照理来说贾文嫣应该不会缺那买料子的钱。他就怕这孩子是那种涉世未深的工匠。为此他甚至还赶忙让自家学生逼问那家店主,想要看看贾文嫣有没有对方坑蒙拐骗。
虽然后来事实证明,贾文嫣这边并没有什么异样,但也正因如此他才准备提前见面,来看看这个小姑娘到底是做何打算。
然而这不来还好,等到赶到永安工坊并在隔音墙外漏出来的一点点余音中,一把推开工作间的大门时。
气喘吁吁的他刚想要开口询问,便被女孩儿面前台面上已经外露的“菠菜绿”给夺去了“心神”。
甄教授OS:【这就是那丫头从西市买回来的那块毛料?】
【200块的毛料……开出了巴掌大的菠菜绿?】
【少女,你这是什么财神转世吗?】
甄远道看着正聚精会神的女孩儿没敢出声。
200块……巴掌大的菠菜绿,再加上店主口中她一起打包买走的那些废料。
这个过程怎么越听越像是那些开挂的修真小说里,主角为了掩人耳目所做出的掩饰。
再加上她先前复刻的那件太狮玉牌。
难不成她这个“小徒弟”,是什么开了挂的玉石专家?
甄远道在心底里不敢相信地感叹着。
虽然离谱但这确实是他从业多年来,唯一能够解释贾文嫣这种行为的方法。
尤其是贾文嫣刚刚提取玉料时的手法。虽然他没有看清楚全过程,但从工作台上磨损下来的废料来看,贾文嫣在这方面的技艺已经远远超出了他对她的预期。
甚至哪怕是在仙安博物院,也鲜少有人能够做得比她更好。然后就更不用说她的年纪了,这份沉稳这份控制,简直就是天生为了文物修复这行而生。
他不敢想象若不是自家那两个废物为了抢学生抢到自己面前,他究竟会错过怎样一个天才。
他甚至开始设想说贾文嫣当初若是直接来仙安上大学,此时的她又会有怎样的一番作为。然而谁料就在他以为贾文嫣,应该是准备把这块菠菜绿留作复刻龙纹玉佩的主料时。
她竟然小手一挥地直接用一旁的“作业笔”,在开采出来的菠菜绿上绘制起了雕刻的纹路。
最重要的是在她的面前竟然没有任何的图纸!!!
“手下留玉!”
甄远道焦急叫喊出声,并在第一时间上前想要控制住贾文嫣作死的“浪费行为”。
巴掌大的菠菜绿,虽说这的确是用于复刻龙纹玉佩最好的材料,但如此珍贵的东西怎能这么随便。
哪怕贾文嫣只花了两百块也不能如此。然而下一秒,当他目光扫过玉料上的线条时,他整个人都呆滞在了原地。
“孩子,这个是你画……不对,你是怎么想到这个纹路的?你先前发给我的概念图应该不是这个样子啊。”
“这个……算是刚刚得知这块毛料里面是菠菜绿时,才想到的吧。”
贾文嫣说着一边从甄远道手中接过玉料一边继续道:
“先前我给院长您的设计,是根据普通和田碧玉设计出来的纹路,我本来没有想过有一天我会用这么稀有的菠菜绿,去复刻那块玉牌。但我想如果是这么深沉的绿色,应该配上眼下这个设计,才能将玉佩的整体视觉变得更加协调。”
“至于我为什么直接从这块玉上开始尝试,也是我没有办法确认玉佩色差,会对最终的呈现效果造成多少影响。”
贾文嫣口齿清晰地回应着甄远道的询问,甄远道见此也不好再多说什么。但他不知道的是贾文嫣之所以敢在这千金难求的菠菜绿上徒手作画,除了她对自身技艺的自信以外,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就是刚刚在她开出那块菠菜绿后。
她的脑海里便即刻回响起了属于龙纹玉佩的声音。
第4章 历史传承文物的灵
【不需要样板。】
【这世上不需要两块一模一样的龙鳞玉。】
“龙鳞玉,所以是龙鳞而不是龙纹吗?”
“那个时代的雕刻技术,有达到龙鳞的工艺吗?”
龙纹/鳞玉佩出自秦皇陵,若没有特殊情况这应该至少是诞生于秦王朝的作品。
但那个时代玉佩大多以在玉佩上刻画纹路为主。而且龙的概念本来就是在东煌人的幻想中,随着东煌文化的传承而一点点具象化的存在。
而且就算抛开工艺问题不谈,那个时代的以“龙凤”为首的神兽,都大多是以类似信仰图腾一样较为笼统的图形纹路出现。贾文嫣从没有想过那个时代的玉佩会出现这么具体的鳞片刻画。
但这又不禁让她想起了先前在仙安博物馆拍到的照片,龙纹/鳞玉佩的背面,确实存在着一些意味不明的沟壑。
要知道玉佩这种东西不管是什么样的形状,在那个时代都应该会被雕刻打磨成正反两面相同的设计。
原本贾文嫣也以为造成这种不规则的原因,是因为玉佩的损毁,但若那些不规则的沟壑,是因为深埋土壤中的氧化磨损而造成。
那么这个背面龙鳞的设计就可以解释得通。
虽然她不知道那个声音是如何出现在自己的意识中,但她可以肯定的是对方确实想要帮助她完成这块玉佩的复刻还原。
甚至他的
语气都在贾文嫣认同龙鳞的设计后变得平缓。
虽然这个声音依旧算不上多么清晰,但却已经比先前贾文嫣在大唐西市上所听到的,要稳定不少。
而且最重要的就是在她想要集中精神,尝试与其对话的时候,她的脑海里突然浮现出了完整玉佩模样。
在墨绿色的龙形图腾纹的背面,无数层层倚叠在一起的龙鳞,就像铠甲一样护卫着玉石之上在祥云间飞舞的腾龙。
看到这她的手指不自觉地带起桌上的工笔,想要尽快将其重现于世。而也正是在这个时候甄教授的推门而入将这一切的暂时封停。
……
片刻后,从工坊独自离开的甄教授望着夜空的圆月激动地欢呼着。
虽然他完全无法想象贾文嫣究竟是怎样想到那样一个,几乎完全超出他们对那个时代工艺认知的作品。
可作为一个曾仔细研究过“龙鳞玉”,并将其作为关门弟子收徒考核的考古工作者,他多年的职业素养在告诉他,他小徒弟的思路是对的。
那块菠菜绿的龙鳞玉确实,应该是最接近其历史本相的模样。
想到这无法掩饰内心激动的他,直接毫不犹豫地在老友的群组里,公开了自己即将确认最后一名关门弟子的消息。
甄远道的关门弟子……
大晚上的,甄院长的话在一众东煌文化工作者间掀起了滔天巨浪。
关门弟子,这可以说一个导师一生中最重要的决定。
若非特殊情况,关门弟子的出现往往意味着一名导师,已经彻底认定自己的这个徒弟有能力传承自己所有的学识技艺。
而甄远道作为东煌考古和文物修复领域当之无愧的一线宗师,其用一生奋斗在文化领域第一线的积累,绝对不是常人所能全盘接纳的。
多年来有无数学校想把学生送入甄远道名下就读,但甄远道作为一个一线考古工作者,已经教出一批学生的他已经不想再把宝贵的考古时间放在教书育人上。
他只要用余生剩下的时间,去完成一个又一个他这辈子没能完成考古遗憾。为此别说代表传承的关门弟子,就是他上一次收徒都已经是十五年前的陈年往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