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露馅的包子
这一点在永安学院建立后,起到了非常大的作用。
永安学院为什么能在短时间内,召集到那么多手持非遗技术传承的专家,归根结底就是因为徐奶奶,徐咏和当年在圈子里的名望,以及她给予无数传承者的经济援助。
她甚至从教务组整理非遗传承历史的过程中,从好几家前辈口中听到过他们曾经,因为接受了徐奶奶的经济援助,才得以将手艺传承下来的描述。
贾文嫣简单盘算过,光是徐奶奶投资给非遗传承者的投资,就是很多人平日里无法想象的天文数字。
她曾经以为自己和徐咏和之间的落差,是源于她们从业时间的长短。但越是接触越是了解,她就越能明白她们两个人在这条道路上宛如天堑一般的差距。
同样的年龄,徐咏和已经能够在履行自己职责的同时,帮扶其它周边的相关问题。而她有时候甚至还会出现不得已的“偏题”甚至干脆分不清主次。
这样的现状让她越想就越觉得挫败。她甚至曾经怀疑说自己之所以会在徐奶奶在世时获得岁月金瞳,就是因为东煌的文化龙脉本身,希望能够在徐咏和这最有希望的一代,给予她更多的辅助。
所以她才会在想不出解决办法的那段时间,去全身心的投入到文物复刻和“置换”的作业当中。
为的就是希望自己不要成为岁月金瞳选中的第一个失败者。
可这样埋头苦干的做法显然是有上限的。
何况徐咏和组建“永安学院”的一大目的,就是希望培养出更多的优秀“工匠”,来分担贾文嫣所承担的文物复刻和修复工作。
在这一点上无论她的动作再怎么快,技艺再怎么精准,也不可能一个人抵得上成百甚至上千个工匠的效率。
也因此随着永安学院的渐渐落成,当贾文嫣作为阅卷组,亲眼了解到那些隐藏在人群中的“天赋者”时,她是真的感受到自己的“不可替代性”再一点点的降低。
明明是岁月金瞳的拥有者,却没能展现出独一无二的价值,这样对未来充满迷茫的心理落差,让前段时间一直被超高的关注度和流量所包围的贾文嫣难以适从。
她迫切的想要找到合理的解决方案,而给白花花制作的“瓷猫真身”就是她在无计可施之时,勉强相出的一个尝试点。
她觉得既然自己未来很难在复刻这个领域再创新高,就在辅助更多从业者的同时,想办法利用岁月金瞳的优势,去发展一些让人无法取代的原创性。
她准备从自己原创文物中杂糅进去的工艺入手。
她希望通过猫咪这样一个备受大众喜爱的“动物形象”,去一点点的让大家了解这些“作品”中蕴含的技艺,然后再从这些技艺去延伸到古时候对应技艺诞生时相对应的作品。
她觉得这应该是一条自己可以尝试的道路。并且为了能让大家更快的对这只瓷质三花猫产生好奇,贾文嫣还特意准备了对应的宣传方案。
她现实把自己从白花花那里了解到的“御猫八卦”整理成册,然后又通过加入自己的改编将无数个小故事串联在了一起。
很快没过多久,她便将整理好的故事和角色形象一起,提交到了甄芯动漫。
甄舒望:“所以你的意思是想要让我把你的这些故事改编成漫画?”
贾文嫣:“是的,我希望你能先帮我做两章试试水,如果可以我们就尝试继续连载,即便不行我也可以把它当作博物馆文物宣传的小故事使用。”
“我准备叫它《财神喵
喵和红线小狐仙》。“
第64章 双面绣姐妹苏绣双胞胎
“《财神喵喵与红线小狐仙》……主题倒是挺有意思的。不过……”
甄舒望顿了顿后继续道:“你记得说过你希望来博物馆的游客,可以更多的把关注点放在文物,而不是周边上对吧?”
“是的,那当然是我作为博物馆馆长的初衷,但现实是无论是我还是永安博物馆,都已经无法再重新回到我们印象中属于传统博物馆的正轨。”
甄舒望:“所以你就想要制作一档能够引导大家,在不知不觉间了解和学习文物相关知识的漫画?”
“然后你来找我的原因……是因为你担心自己一个不小心把漫画画成没人愿意看的”教科书“?”
贾文嫣:“大体上差不多,不过说我把漫画画成教科书是不是过分了一点儿。”
“哈哈,开个玩笑,这个忙我当然会帮。正好我们公司最近也刚刚新招了一批实习生,我找个老员工帮忙带着。‘
贾文嫣:“行,这方面你比我懂。不过你别做得太过娱乐化,毕竟我……”
甄舒望:“我想做这个漫画的初衷,是希望有更多人能够借着这个漫画了解文物对吧,你放心我懂的,倒是你永安学院那边的第一批学生,应该已经快要来学校报到了吧。”
“是啊,我们这边的定位毕竟是考研而不是中高考。所以当线上的录取信息确认以后,有不少新生都希望可以在入学前提前来学院踩点。”
甄舒望:“然后抓紧时间提前入住精神病院?”
贾文嫣:“你别忘了我们院长是你奶奶。”
“我奶奶那个活招牌又不管事,她顶多就是出席几个对内对外的公开场合,内部的事我猜她应该已经给你代理权限了对吧。”
贾文嫣:“徐奶奶她本来是要让我代管的,不过我拒绝了。‘
甄舒望:“因为你最近想要尝试精进别的工艺?”
“比如……刺绣?”
贾文嫣:“你从哪里看出来的!”
“很……很明显吗?”
被戳中想法的贾文嫣有些诧异地对上了甄舒望的眼睛。
她目前对外公开的精通技法主要有两种,一种是陶瓷工艺的“塑形”,另一种就是玉雕还有青铜器模具打造时所用的“雕刻”。
这是目前大众对她已知也最为认可的项目。在常人眼里贾文嫣能够精通这两个大类就已是不易。
她的存在,在手工艺圈已经可以说是非常异类的怪胎。也因此正常情况下,除非是像徐奶奶这样知晓她岁月金瞳能力的“同类”。
普通人就算知道她想要扩宽新领域,也应该是以塑形和雕刻这两个基础能力进行延伸。
她没有想到对方竟然会一上来点明贾文嫣的目标,是那几乎八竿子打不着的刺绣。
贾文嫣清楚地记得自己,应该没有和任何人提及过此事。
却不料甄舒望闻言后,只是笑着点了点她送过来的画册道:
“因为这上面的设计啊。”
“虽然你没有明说,但我想你应该是想要借助财神属性的猫族来展示金属器具塑形,然后再用东煌文化中的红线传说,来宣传刺绣文化对吧。”
甄舒望:“以前你帮我设计石矶的两条法器丝帕的时候我还只是有所猜想,但当我看到你在画册里给狐族设计的汉服道袍时,我便大致猜到了你的想法。”
“陶瓷和丝绸,是东煌最具代表性的两种工艺文化,我猜你应该是想要以这两点为基础,去推广和宣传东煌文化。”
“在这一点上永安学院的成立虽然临时,但却是你借机精进和推广刺绣技艺的好机会对吧。”
贾文嫣:“算是吧。毕竟刺绣这种技艺不但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甚至还拥有着无数与之相关的传说。”
[看来他应该还不知道岁月金瞳的事。]
贾文嫣松了口气。
她确实存了在漫画里,让代表姻缘的小狐仙通过红线这个梦幻的传说元素,去展示刺绣文化。但她却并未在目前的人设和剧本图里,表现出任何将红线作为“真实丝线”使用的想法。
她没想到甄舒望能够误打误撞联想出这么多的东西,因为就连她自己会想到这一点也是因为近期的一次意外。
那是她作为永安学院招录负责人整理招聘教师资料的时候。
由于永安学院的老师,大多源于徐奶奶的指定以及各地非遗文化传承世家的推荐。
永安学院的报名师资可以说是非常的豪华,但在这个过程中她发现了一个意外,那就是刺绣学院重点项目之一的苏绣,竟然提交了两张几乎“一模一样”的报名表。
两张报名表上无论是照片,年龄还是履历都别无二致,唯一的不同就是两人的名字。
福芒,福果。
贾文嫣的第一反应以为对方是填错了“曾用名”,所以才进行了信息的二次提交,可下一秒当她仔细对比两张报名表后,才发现这两个女生不但是双胞胎,而且还是在苏绣世家自幼学习了双面绣的双胞胎。
双面绣也叫两面绣,其发展起源于宋代,是一种在同一块底料上,通过刺绣过程的设计,绣出正反两面图像的绣法。
这种绣法完美的将传统刺绣作品中,因为线头凌乱而无法对外展示的背面加以利用。
不过由于双面图案的限制,大多数的双面绣技师都面临着创作时间过长,且难以推陈出新的困局。
而眼下这对双胞胎姐妹自幼训练的双人绣法,便是东煌刺绣传承者们通过长时间的研究,而得到的“最佳解法”
她们的双面绣不是大家刻板印象中的一人绣两面,而是两名通过两名绣娘的配合同时在娟面上完成刺绣的作画。
普通人印象中的双面绣,是在明确了精确的图案设计后,将两面图案融合的绣法。
在刺绣的过程中,两名绣娘必须要以完全同步的节奏云镇,并在搭档的落针的同一针孔处穿入丝线。
这是一种对默契度要求极高的绣法,也因此哪怕是在很多刺绣世家,也鲜少有人掌握有这种惊艳无比的技术。
而这对双胞胎绣娘的存在,更是双面绣这个领域近乎完美的呈现。
别说贾文嫣这个“外行”,就连其他几家刺绣名门也没有想到苏绣方面,竟然会舍得将这样一对精心培养出来的“组合”派来永安学院就职。
为此她甚至她还特意致电对方,想要询问对方为什么会选择来仙安。
永安学院的工作机会是很好没错,但这对双胞胎姐妹显然和大多数需要借永安学院这个平台宣传技艺的传承者不同。
苏绣本就是在东煌知名度非常高的技艺,且这对双胞胎姐妹又明显是对方为了苏绣在双面绣领域的技艺突破而培养。
且不说对方师承是否舍得,就单说这两姐妹自身的意愿也是一个大问题。
以她们在苏绣传承上的定位,只要这两姐妹不愿意,没有人能强逼得了她们。
而仙安……
贾文嫣承认这是一个好地方,但作为一个同样出身江南地区的南方人,她非常清楚两边在气候上的巨大不同。
西北地区的干燥气候,对于江南水乡出身的人而言必然需要一段很长的时间去适应。
何况双面绣本身实在太过特殊,双人合作的技法更是其中难度最高的翘楚。理论上来讲永安学院的教学内容里真的不太可能涉及到双面绣这么高深的技法。
她们的双人双面绣在这里最多也就是能当一个镇院之宝的技术而存在。
为此贾文嫣完全想不通对方有什么需要跳出“舒适圈”来这里就职的必要。
然而让她没有想到的是,两位顶尖绣娘之所以选择来永安学院入职,除了是经由师承介绍,想要借着永安学院的平台,将苏绣推往更高处以外,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就是她们……
“不想结婚。”
作为苏绣传承者,自幼学习苏绣的福芒福果姐妹,可以说是颜值气质出身各方面的佼佼者。
她们姐妹两个身边从未缺少过追求者。但两姐妹打小就不想在这种“无意义”的事情上浪费时间。
她们能够习得双面绣除了本身的天赋以及双胞胎的默契以外,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她们真的喜欢并愿意沉醉于这门艺术当中。
她们希
望能够在双面绣这个相对缺乏“创新”的领域,制作出一件又一件的惊世之作。
然而打从她们成年起,没有了未成年人保护法庇佑的姐妹俩,便时不时地遭遇着来自七大姑八大姨的催婚,甚至就连八竿子打不着的合作方和路人,也总是想着要给她们介绍对象。
为了避免被催婚的麻烦,她们甚至提出要借着家族师承不得外流的借口,只能对外招赘的说法来堵住众人的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