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露馅的包子
制作公司可以轻而易举地从传统文化故事中,选择一个自带流量且免费的IP进行改编。
如此一来就自然不会有多少以国漫为主打的公司会想要尝试原创国漫的制作。
这便是数千年文化底蕴所带来的优势。
然而现如今随着永安系带着永安乐园出圈。
几乎所有的观众都把永安系和高质量国漫联系在了一起。
在这个节骨眼上,是否为永安系出品,已经成了大众对国漫,尤其是改编故事国漫最为基本的审核标准。
当然这并不代表,其他国漫公司就不可以绕开永安系制作属于自己的国漫形象。
但问题是《西游记》这个IP在东煌神话故事中的涵盖面太广,以至于大多数的神话故事形象,都在西游记中有所表述。
西游记可以说就是东煌神话故事的“大纲”。
而永安系在《新西游记》上的高质量头额如,更是让观众对这个“神话动漫大纲”,有了一个既定印象的认知。
二郎神的,成年哪吒,东海龙王,太上老君……
除非有制作公司有能力拿出碾压永安系的作品,否则他们的人物设定就极有可能会遭到类似:“XXX不应该是这个样子”的质疑。
也因此为了避免在这方面出现问题,制作公司就不得不尝试和永安系对接。去尽可能用类似联动的方式取得某一形象的IP使用权。
最好是能够用类似《新西游记》时那样外包的方式,去承包一整部动漫电影。
虽然如此一来,他们就没有办法在动漫上映时,以自家公司的名号为主。
但永安系的热度本身就是票房的保障。
再说制作组既然选择了以现有的神话故事进行改编,就自然没有大众所想象的那么在意“原创的名号”。
改编的故事,就算改编得再好,也还是会被归功于原作者。
至于制作公司,他们所能得到的反馈,基本上就都是从作画还是画面呈现的角度出发。
也因此大多数情况下,对于这些选择改编传统文化故事,而不是自己原创IP的创作者而言,能做好东西,或者说能做出赚钱的好东西,才是硬道理。
更何况此时此刻的永安系,应该正在为了如何在短时间内建设自己的“国漫王国”,而感到苦恼。
就像《西游记》是东煌神话故事体系的大纲一样,与西方偏向福利世界观的故事不同,东煌的传统神话故事有着错综复杂的连接体系。
以永安系一家的产能根本没有办法在短时间内将这一体系实现。
而这正是其他制作公司的机会。
只要永安系开出的条件不要过于苛刻,他们就可以顺理成章地借着永安系的名号进行代工。
于是乎为了实现这一目标,最简单有效的方式,就是按照永安系已经在新西游记中公开的形象,来进行自己的衍生创作。
虽然有可能会白搭,但只要他们的作品和故事改编,足够优秀就有极大的可能有机会接下这个代工订单。
也因此在今天的这一场会议中,各家制作公司的目标不仅仅是要得到贾文嫣的认可,同时还有一个非常迫在眉睫的任务,就是通过率先拿到授权,来压制其他同行。
如今国漫产业大火,与永安系合作不仅仅是确保了基本的宣传流量,同时也是避免同行选题重复的有效的办法。
《哪吒》,《广寒仙子》《后羿》《雷震子》《二郎神》……
一个又一个在神话圈叫的上名字的IP出现了工作人员递给贾文嫣的名单上。
那一刻几乎全场所有人的目光都汇聚在了贾文嫣的身上。
此时此刻的贾文嫣还不知道,说按照参会人员的事先安排,她接下来点名的第一个作品,不仅仅代表着她个人的意向,同时还会得到本次会议中,第一个确定上映时间的权力。
然而却未曾想在其他所有人都在思考贾文嫣,会选择哪一个在神话故事中的大热IP时,她的眼神突然被名单列表上最为“扎眼”的两个字所吸引
《妲己》……
贾文嫣:“苏妲己是我想的那个意思吗?虽然我还不是很确定你们为什么要让我一个新人来引导流程,但眼下我确实有一个作品非常在意。”
“那就是这部《妲己》”
“我们都知道,妲己是神话故事中,标准的反派角色,我想知道你们准备用什么样的角度,来以这位争议角色为主角。”
“你们准备如何在不脱离原有故事主线的情况下,将其以主角的定位进行描述。”
第115章 不适合待修中
“所以有人能给我解释一下吗?有关《妲己》的故事剧情,你们有什么改编的高见?”
“我看一下,制作公司是叫”黑心棉动漫工作室“?”
“是的。”宴会式的会场内,一个坐在角落里,身穿黑色哥特法师袍的女生突然站了起来。
贾文嫣:“这是你们的选题?”
“是的,贾馆长这是我和我工作室的同事们一起制作的选题。”
“黑心棉动漫工作室……抱歉我虽然有涉及动漫影视产业的工作,但我对国内的动漫影视公司了解的都相对较少。”
“所以可以的话,麻烦你在介绍自己的作品以前,先介绍一下自己所在的公……工作室。”
“好的。”角落里的女孩儿闻言赶忙叫上身边的“助理”一起捧着电脑走到了宾客席正前方的演讲台。
“大家好,我们是黑心棉动漫影视工作室。”
“如大家所看到的一样,我们的团队非常年轻,甚至我们之中的绝大多数人都是一群尚未从大学毕业的学生。”
“然后我们也明白以我们目前的人手和资源,还不足以在短时间内,实现类似《顽石记》还有《新西游记》这类全程超高作画质量。”
“但也请诸位放心,我们黑心棉动漫影视工作室能来到这里,也绝对没有走过任何不正当的关系。”
“我们能够通过审查的缘由,是因为我们所在的学校从去年开始,就有参与到《新西游记》动画的制作过程。”
“我们当时负责的部分,是《西游记》中牛魔王的情人”玉面狐狸“。”
“我们所在的组别是我们学校唯一一组竞标成功的在校生组合。”
“虽然我参与制作的玉面狐狸戏份不多,但我们也有拼尽全力地在那段时间设计过不下三百种有关狐狸精的配饰。”
“也因此当我们画多了狐狸以后,就不自觉得开始把目光投向了整个东煌传说故事体系中最具代表性的狐狸精,九尾妖狐苏妲己的身上。”
“我们都知道狐狸精在我们的主观印象中,就应该是那种以投机取巧,还有魅惑他人为主的形象。”
“也因此大多数动漫产品中的狐狸精都主要集中在反派,甚至是反派妃子乃至小妾情人的位置。”
“因此我们最开始的设计方向也一直都是朝着”邪媚“的方向努力。但后来当我们把目光投向最具代表性的狐狸精苏妲己的时候。我们突然开始意识到这只最初也是最具代表性的狐狸精,似乎从头到尾都和我们所想象的狐狸精有着巨大的差别。
贾文嫣:“请展开说说。”
好的。身穿一身暗黑系哥特服的女孩赶忙道:
“我们都知道苏妲己的设定,主要来源于封神榜这部作品中,魅惑众生的九尾狐苏妲己。”
“她在封神榜的故事中,无数次地引导帝辛,做出了一件又一件违背人伦的恶事。”
“但只要我们仔细查看,便不难发现说上身苏妲己的九尾妖狐,似乎并不是单单用一个”邪媚“就能够形容得了的。
“她是九尾狐不假,但作为一只在女娲娘娘座下修
炼的妖狐,哪怕她犯了错也至少应该有过一段努力修仙的过程。“
“甚至女娲娘娘派苏妲己迷惑帝辛,加速商朝溃败这件事,业本质上就是一次对九尾狐的晋升考核。”
“因此一开始的九尾狐身上应该是具备一定的神性,甚至就连她附身的苏妲己也是一个拥有自己挚爱,且长相美丽清纯的良家女子。”
“因此苏妲己的邪媚,应该是有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
“她或许是靠着狐媚接近并得到了纣王帝辛的宠爱,但最开始她应该只是基于任务,把狐媚当成了一种手段。”
“却未曾想她后来真的爱上了纣王帝辛。”
“当然在这里可能有人会说,九尾狐爱上帝辛这件事本身就是一个错误。会说帝辛是一个人渣。”
“但问题是按照封神榜里的设定,商纣王帝辛是作为人皇天子存在,他本身作为就应该拥有极高的素质,所以才有可能获得女娲座下九尾狐的青睐。”
“九尾狐的表现是恋爱脑不假,但作为一个在女娲座下修行千年的狐狸精,她不可能对辨别人类没有丝毫的概念。”
“甚至于她那种魅惑对方的方式,本身就是一种对九尾狐”情感把握“能力认可的表现。”
贾文嫣听到这停顿了一下,然后便在女孩儿喝水的空档插话道:
“所以你们的论点是封神榜的故事中,存在一定的阵容抹黑,商纣王帝辛本身并没有真的如大家所认识的那样昏庸无道,所以才能够得到九尾狐的青睐?”
“是的。”
看台上的女孩子闻言点了点头。
贾文嫣:“那你们有没有想过要怎么处理商纣王,还有苏妲己这对CP组合,在面对西岐起兵时的立场问题。”
“我大概明白你们的思路,你们应该是准备在魅惑二字上做文章,把纣王身上那些类似”剖腹验男女“以及”酒池肉林“这样的原则性问题,归结为九尾狐在任务绑绳的基础下,为了加快商朝灭亡,而刻意对商纣王进行了短时间的精神控制。
她通过狐媚之术,控制/引导商纣王做出了哪些惨绝人寰的举动。如此一来,就可以把九尾狐的行为归结为任务,再把商纣王帝辛的一切,套路在九尾妖狐对普通人类的控制和影响上。“
“挖去比干的玲珑心,乃至通过各种各样的言语引导和促进宣战。这些黑历史都可以用这样的方式进行说明。”
“如此,我们的确就可以轻而易举地将苏妲己和商纣王的个人形象,从泥沼中解脱出来。”
“但与此同时我想请问你们,说你们是真的认为大众会喜欢看到这样的剧情吗?
贾文嫣:“纣王和苏妲己不顾一切,黄泉相伴的爱恨情仇纵然美好。
但这两口子也确实是做了不少亏心事。甚至大众也早就已经将她们的爱情,与人品性格区分开来。“
“他们可以接受纣王恶化妲己炒CP,但若是这一切是建立在将两人带离反派身份的基础上的话,我想国内应该会有不少人拒绝这样的作品。
哥特群女孩:“了解。”
贾文嫣:“当然,我个人也不是不能理解你们想要给封神榜原著,一个更加符合观众预想的故事。”
“然而问题是如果你们将纣王和妲己这些恶事,抽离,那么这两个人物的形象就会不再立体。”
贾文嫣:“妲己人设的亮点,就是在于她在任务以及纣王之间自我犹豫的这个过程。”
“你舍弃掉了她犹豫的理智,就意味着苏妲己这个形象,会真的成为一个完完全全的恋爱脑。”
“还是说你认为观众会喜欢看一部,在整体设计上完全叫不出名字,却一直在宫里各种抄袭模仿的怪事吗?”
贾文嫣:“没有了那些”任务“,妲己在朝歌的定位,大概就会变成一个单纯的宫斗工具人。”
“那么届时你们又要用怎样的方式,去解释一个懂魔法的千年狐狸,是为什么要屈尊,和一群普通人一起参与宫斗。”
“且不说这件事合不合理,就单说这两个字出现在这里本身,就意味着一种舍本逐末的异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