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零沪上发家日常 第110章

作者:流烟萝 标签: 种田文 爽文 年代文 轻松 现代言情

  抱着“来都来了”的想法,这些人在离开前,基本都会在同层的店铺逛一逛。他们如此,那些找到座位的休息够了,离开前更要逛一逛。

  去哪里不是逛呢?在第七百货里面逛还不用晒太阳。

  之前第七百货改造纳凉区的时候,二三楼的商家没少在心里嘀咕,觉得百货公司花花样子不少,就是没一个有用。

  与其把钱花在改造纳凉区上,不如在报纸多登几天广告,兴许能多吸引些顾客。

  但到了纳凉区开放这天,他们想法又变了。

  觉得在报纸上打广告虽然有用,但也要看版面有多大,改造纳凉区花费不大,估计只能登几天夹缝广告。

  而夹缝广告,至少有八成会被读者忽略掉,所以就算连登几天,也不一定能吸引到多少顾客,倒不如像现在这样细水长流。

  不过……

  纳凉区能长久地吸引到顾客吗?如果只是这两天热闹些……

  一想到这些,二三楼的商铺老板们,就觉得他们花这么多钱来第七百货开店真是脑子进水了。

  可现在钱都砸进去了,再后悔也没有用,慢慢熬吧。

  最近第七百货进行了一系列改革,说不定哪项改革就起作用了,只要熬到第七百货客流增加,他们投入的资金就能有希望赚回来。

  希望有那一天吧!

  ……

  同是入驻第七百货的商家,叶薇没有二三楼那些商铺老板那么忐忑。

  一来她的店位于一楼临街商铺,不像二三楼那么依赖第七百货的客流;

  二来沪市虽然有游乐园和大世界,但宝贝星球的儿童乐园和它们定位不太一样,瞄准的是十岁以下小朋友。

  在这个赛道,叶薇可以说是第一个吃螃蟹的人,几乎没有竞争对手。再加上叶薇舍得花钱,除了找人发传单,还花好几万在报纸上打了几天广告,店铺开业就爆火。

  原本叶薇觉得工作日一天盈利能有一千五,周日翻倍盈利三千,月赚两万多,一年内收回成本就很好了。

  没想到开业活动结束后的第一个周日,宝贝星球客流增长比她想象中多,而且因为天气变热,那天光童装就卖了六千多,利润将近四千。

  再等第七百货开始改革,慢慢的宝贝星球也吸到了少许客流,工作日接待量能稳定上两百了,休息日也基本是在四百六七上下浮动。

  客流多了,营业额自然会增加。

  六月初拉一算,五月份宝贝星球总营业额上了六位数,远远超过叶薇预期。

  十几万的营业额,就算货物、人工、租金等成本不低,还有杂七杂八的像电费水费之类的开销,宝贝星球的毛利也有五万之多。

  虽然五月份能赚这么多,有多方面原因,比如开业前叶薇在报纸上登了三天广告,又比如刚开业就连做三天活动。

  光开业活动那三天,次卡销售额加起来都有一万多。

  但是活动嘛,想办由头还是很多的,比如六月一号的儿童节,六月二十四的端午节,到了九十月份还有中秋节和劳动节。

  至于广告宣传,如果她的计划能成功,效果说不定比连登三天彩色半版广告都好。就算计划失败,暑假两个月,宝贝星球的业绩肯定也能冲一波。

  叶薇不求每个月毛利都有五万,一个月挣三四万,过完年宝贝星球能开始赚钱,她就心满意足了。

  到那时候,第七百货的宝贝星球生意基本能稳定,也许可以考虑开分店。

  再说六一活动,虽然折扣没有五月刚开业那会大,但宝贝星球开业到现在也有一个月了,在周围积攒了不小的名气。

  叶薇又让店里员工提前几天宣传,这天不管是办卡还是买衣服玩具的人都不少,营业额几乎能和开业第一天比肩了。

  为此,晚上发上月工资时,叶薇又每人多发了十块钱。

  到了第二天,更是提前下班,带着员工们去聚餐。

  有吃有喝有钱拿,宝贝星球的员工当然高兴,隔天上班都干劲十足。

  ……

  这两天领到工资的不止宝贝星球的员工,第七百货发工资比他们还要早一天,但因为要核算销售数据,所以奖金也是一号才发。

  奖金到手,售货员和采购员们更有干劲,才半个月,第七百货的货架上就多了不少时兴的商品。

  顾客选购空间更大,再加上售货员热情推荐,第七百货六月上旬的营业额比五月下旬增长更快。

  等进入六月中,沪市的气温也渐渐飙升到了三十多度。

  为了能吸引更多客流,也为了能早日上电视新闻,六月十五刚过,高鹏就安排开空调了。

  空调一开,第七百货客流增长速度更快。

  倒不都是因为天气热,特意从家里来蹭空调的,也有不少人是来附近逛街,太阳大了热得冒汗,经过第七百货时又看到门口的招牌,进来凉快的。

  专门来蹭空调的,除非带着孩子,不然消费的很少,但冲着逛街来的,一般都愿意在第七百货多逛一逛。

  士别三日当刮目相看,这话用在第七百货身上一点问题没有。

  虽然第七百货不管是从客流量还是营业额看,暂时都没法跟那些效益好的百货商场比,但比一个多月前的门可罗雀强了不少。

  生意好了,原本那些准备退租结束生意的店铺老板陆续改变了主意,又陆续有人上门求租二三楼的店铺。

  二三楼的空店铺都是年前改造的,但因为客流少,租出去的不多。现在有人愿意租,高鹏高兴得不行,打算跟之前一样,不设门槛,有钱就租。

  叶薇知道这件事,赶紧到高鹏面前旁敲侧击,说如果计划能成,上新闻后第七百货的客流量肯定会迎来爆发。

  到那时候,不但二三楼店铺的租金能更高,求租的商家也会更多,他完全可以选择名气更大的店铺入驻,这样等夏天过去,第七百货的客流也不至于跟之前一样断崖式下降。

  因为现在时间合适,叶薇说这些,高鹏听着不会觉得忠言逆耳,还觉得她是真心为第七百货的未来考虑,思考过后,决定采纳她的意见。

  然后叶薇顺势说起他们原来的计划,打听进展怎么样了。

  其他人问,高鹏不一定会说,怕走漏风声嘛。但办法是叶薇提出来的,告诉她进度没事,高鹏便说:“我已经跟在电视台工作的同学聊过这件事,他觉得这个议题不错,这两天会帮我问问早间新闻的人,最迟明天应该能出结果。”

  叶薇听后捧了高鹏一句,又问:“如果节目组的人愿意报道,您打算带他们拍哪些地方?”

  高鹏还真没有考虑过这个问题,犹豫了下说:“拍哪些地方,不是节目组的人自己决定吗?我还能选?”

  “如果能选呢?”叶薇说道,“而且您想一想,您费这么大劲促成电视台的人来采访报道的目的是什么?”

  不用琢磨,高鹏便说:“是为了扩大第七百货的名气,增加客流量。”

  “没错,您想扩大第七百货的目的,就不能让他们只拍纳凉区,否则日后别人想起来,只知道第七百货可以纳凉,却想不起其他特色,夏天气温高,也许愿意来逛一逛,但春秋冬三季就不好说了。”

  这也正是高鹏发愁的问题,不说春夏秋,万一报道出来后,其他百货公司有样学样,也搞什么纳凉区,第七百货就会失去现在的优势。

  但第七百货的特色……高鹏实在想不出来,只好询问叶薇:“你觉得我还能带他们拍什么?”

  “第七百货是老百货公司,目前正在求转型,我认为您可以把这点和改造纳凉区结合起来,展现百货公司全体职工不畏困难,积极求变的精神。”

  叶薇先拔高思想,再提建议说,“所以,您可以让节目组的人多拍拍工作中的员工,另外您本人出任总经理后,也一直在为了百货公司寻求生路想办法,为此将柜台改造成店铺出租,所以我认为,时间允许的话,还可以让节目组的人拍一下,入驻店铺中生意最好,同时也最有特色,其他百货公司都没有的店铺。”

  这家店铺具体是哪家店铺,叶薇没有明说,但她觉得自己都暗示得这么明显了,周鹏肯定能想到。

  高鹏确实想到了,唇角微抽道:“叶老板不如直接说宝贝星球的店名。”

  叶薇一点都没觉得不好意思,佯装受宠若惊道:“哇!原来宝贝星球在您心里是第七百货最有特色的店铺啊!”

  高鹏声音幽幽:“其实你一开始就打着这主意吧?”

  叶薇呵呵笑,没有承认也没有否认,只说:“不管怎么样,宝贝星球和第七百货都是利益共同体,一个好了,另一个能沾光。而且说句脸大的话,宝贝星球确实是现在的第七百货最大的特色。”

  沪市这么多百货公司,哪一家不是在想方设法求生搞转型?不管是狠抓服务,还是出租店铺,有心总能找到这样的百货公司。

  对节目组来说,第七百货有的这些不特别,对看节目的普通观众来说,第七百货正在做的这些事他们更不在乎。

  观众在乎的,只有你这家百货公司有没有他们需要,且其他百货公司没有的东西。

  在这一点上,叶薇认为宝贝星球比其他店铺更有优势。

  既然如此,她为什么不能推荐自己的店?

  高鹏其实没那么在乎答案,不管叶薇是不是打着其他主意,如果事情能成,第七百货能得到的好处是实打实的。

  而且叶薇说的没错,第七百货和宝贝星球是利益共同体,后者好了,也能给前者引流,便应了下来。

  隔天,高鹏收到同学电话,得知节目组确实有人感兴趣,如果他这边没有问题,他们明天会安排记者来采访。

  高鹏连忙说没问题。

  于是次日午后,太阳最烈的时候,记者来了。

第72章 上新闻了 罗松岩是沪市电视台,《新闻……

  罗松岩是沪市电视台, 《新闻透视》节目组的记者。

  《新闻透视》是近两年推出的新节目,因为节目播报的新闻内容和市民生活息息相关,开播后收视率一直名列前茅。

  也因为这样,《新闻透视》节目组不缺新闻。

  一来节目红火, 电视台安排到《新闻透视》的记者就比其他节目多一些;二来节目组开通了市民热线, 观众遇到事情可以随时打电话过来, 而节目组收到电话后, 也会视情况安排记者去采访。

  虽然热线开通后,观众打电话说的十有八九都是鸡毛蒜皮的小事,但十通电话里有一通值得报道的, 一天的素材就够做几天节目了。

  《新闻透视》开播前, 罗松岩就被调了过来,他能力不错, 调过来后采访了好几个引起热议的新闻。

  可以说, 《新闻透视》能有现在的成绩,他功不可没,所以说他是节目的王牌记者, 一点都不夸张。

  既然是王牌,他手里当然更不缺新闻。

  而第七百货改造休息区,欢迎市民前来纳凉的议题虽然不错,但远没有重大政策实施带来的连锁效应,或者发生凶杀命案等议题受重视,所以正常情况下, 他是不会亲自来采访的。

  这次过来,主要是看朋友的面子。

  虽然心里觉得这个议题没有太多可探讨的地方,但面对热情迎接的高鹏时,他没有流露丝毫轻视, 笑着询问起纳凉区的情况。

  高鹏也不卖关子,从去年夏天装了空调后,周围居民纷纷来第七百货纳凉说起,再着重强调因为没有座位,很多来纳凉的人只能席地而坐。

  为了能更好地为人民服务,所以今年夏天来临前,他当机立断,在二楼和三楼腾出了部分区域改造纳凉区,供周边市民和来逛街的顾客休息休息乘凉。

  说完冠冕堂皇的话,高鹏不好意思地笑一笑,说道:“当然,我这么做也有私心,这几年国营百货公司日子不好过,第七百货客流下降也很厉害,我希望能通过这种方式吸引到更多的客流量,让第七百货能早日度过难关,活下去。”

  虽然来罗松岩没打算敷衍这次采访,但来之前,他确实觉得如果只有纳凉这一个议题,就算新闻稿是他亲自操刀,估计也上不了这几天的节目。

  后面能不能上要看运气,如果运气好,未来几天没有大新闻,还是有机会上的。但如果运气不好,一直到夏天结束也没上,以后也不可能会被想起来,算是彻底埋没了。

  直到听完高鹏的话,罗松岩才觉得事情迎来了转机。

  国营企业转型是近几年从上到下,一直都非常关注的问题,毕竟这关系到成千上万国营职工的饭碗。

  今年机械厂完成股份制改造,信德电饭煲更是卖得非常红火,可以说打了个漂亮的翻身仗。

  这几个月,沪市本地不管是电视台、还是广播电台,又或者各大报纸,基本都报道过机械厂的转型之路,夸张一点,说信德电器是最近的过审利器一点都不过分。

上一篇:溺吻娇骨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