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零沪上发家日常 第150章

作者:流烟萝 标签: 种田文 爽文 年代文 轻松 现代言情

  在她看来,厂子规模大了后,一般老板都会变得爱惜羽毛,就算想蹭热度,也最多是做相似款。

  生产规模小的厂子,老板的顾忌相对来说没有那么多,一是他们的客户不在乎,二就算名声坏了,也可以换个招牌继续。

  谁想,这事还真是王瑞珍干的。

  听完王瑞珍说的话,叶薇问:“这件事属实吗?确定第三制衣厂生产的,是贴了我们品牌商标的衣服?”

  “确定,第三制衣厂的员工亲口说的。”王瑞珍说道,“姓郑的估计也知道这事传出去麻烦不小,只安排了小部分员工生产,还特意叮嘱过他们不许往外说。”

  叶薇听着有些纳闷,虽然她更倾向于这事是小作坊干的,但也安排了人去查第三制衣厂,可直到今天,派去的人也没有查出眉目。

  郑厂长在口风上管得严,第三制衣厂大多数人不知道就算了,可出货呢?

  市面上卖盗版童装的,基本都是个体户,而且有一个共同特别,数量多,生意小,每次拿货金额都不大。

  这种小客户,一般很难跟服装厂搭上线,都是去批发市场拿货。

  但根据叶薇查到的信息,沪市几大批发市场都没有卖宝贝星球盗版童装的,所以叶薇怀疑他们是直接找生产方拿的货。

  而这,也是叶薇排除掉第三制衣厂,把怀疑目光落在小作坊的原因之一。

  虽然第三制衣厂最近半年生意不景气,但也不至于沦落到直接和这种小客户对接的程度。

  而且,就算他们直接对接了,第三制衣厂是怎么出货的呢?

  第三制衣厂虽然有货车,但基本只给大客户送货,订单金额小一万的他们都不一定看得上,不太会给这些订单金额小,数量又多的客户送货,毕竟油费都要不少钱。

  可这几天,叶薇找的人并没有看到,小商家频繁出入第三制衣厂进货。

  王瑞珍刚知道这件事,就来给叶薇打电话了,这问题还真不知道答案,便问:“人还在,我再去问一问,待会给您电话?”

  “我直接过来吧,你把人留住,我半小时左右到。”

  “行。”

  ……

  半小时后,叶薇到了童装厂,在王瑞珍的办公室见到了,告密的第三制衣厂的职工。

  见到人,叶薇先简单做了个自我介绍,又问:“你是生产盗版童装的小组成员吗?”

  “不是。”

  “那你怎么会知道这件事?”

  对方回答说:“我老婆在小组里,她的手艺在我们厂里出了名的好,不信您问王姐。”

  王姐指的是王瑞珍,他们之前一个单位的,又住一个大院,还算熟悉。

  王瑞珍点头:“他老婆手艺确实好。”

  叶薇则琢磨着他的回答,想郑厂长还挺看重这次盗版生产,继续问道:“不是说郑厂长不许小组成员往外说,你怎么会知道这件事?”

  “这夫妻之间哪有什么绝对的秘密?”对方笑了笑说,“不止我,其他小组成员的家属其实都知道,但怕往外说了被开除,所以事情没有传开。”

  “那你怎么会告诉我们这件事?”

  对方搓手:“这不是咱们厂工资高吗?而且明眼人都能看出来,第三制衣厂越来越不行,做事还没有底线,我当然要弃暗投明。”

  听到这话,叶薇笑了声。

  其实王瑞珍跟她说过,这人虽然在第三制衣厂干了十来年,但平时喜欢偷懒耍滑,做衣服的手艺一般。

  以他的手艺,别说现在,就算是童装厂还没成立那会,都不可能被录用。

  显然他也知道这一点,又眼馋童装厂的高工资,就想通过这种方式得到进厂名额。

  所以弃暗投明只是场面话,他这么做的根本原因还是利益驱使。

  也因为这样,他透露的消息应该是真的。

  叶薇继续问道:“这批盗版童装是怎么出货的,你知道吗?”

  “知道是知道,但——”他拖长声音,看着叶薇,一脸诚恳道,“叶总,我是真想进童装厂工作。”

  表情诚恳,但利益交换的意思很明显。

  叶薇了然,偏过头对王瑞珍说:“找个人,带他去办入职手续。”

  这人顿时喜笑颜开:“谢谢叶总!”但仍半点口风不露。

  王瑞珍出去叫来助理,等他跟着出门,便问:“叶总,真的要招他吗?”

  “为什么不招?”叶薇反问,不等王瑞珍回答便说,“他的手艺是一般,人也喜欢偷懒耍滑,但你要知道我们是私营企业,是可以随时开人的,工资也是干多少事拿多少钱,难道你还怕他入职后,厂里会吃亏?”

  王瑞珍豁然开朗,因为童装厂招的第一批员工都比较老实本分,做衣服的手艺也不差,她至今没有处罚,甚至开过人,所以思想没有彻底转换过来。

  到了这次招聘,她总想按照现有员工招人,希望能尽善尽美,所以有点担心刚才那人入职后会成为刺头。

  但他成为刺头又怎么样呢?

  他因为童装厂工资高,才想跳槽过来,等入职后发现偷懒耍滑拿的工资不如以前,说不定不用她开人,他自己就辞职了。

  童装厂的入职手续很简单,填一张表,再领一张工牌就好了。

  也有工服,但要定做,所以正式上班过一段时间才会发。

  王瑞珍的助理很快把人带回来,这次他没再卖关子,说道:“郑厂长找了他小舅子做中间人,厂里生产出来的衣服,会直接运到他小舅子租的仓库,再由他小舅子卖出去。”

  虽然王瑞珍离开第三制衣厂前,对厂里领导们已经失望透顶,但毕竟是厂子弟,对厂子本身是有感情的。

  闻言,她脸色骤变,抬高声音说道:“他这是违规!是侵害厂子的利益,难道就没人举报他?”

  “谁举报?”

  刚办好入职手续的职工撇嘴说,“人是厂长,举报成功他能下台也就算了,要是没成,或者他只是被降职,举报的人肯定会被报复。”

  叶薇插话问:“不是可以匿名举报?”

  “大家都知道的事,你匿名举报别人当然不知道是你干的,可货是送给厂长小舅子这件事,只有货车司机知道,这不是一查一个准?”

  “那你是怎么知道的?”

  他表情得意道:“我跟厂里开货车的司机关系好。”

  叶薇又问:“你不怕我们把事情闹大,让郑厂长猜到是你干的?”

  他脸上表情僵住:“应该不会吧?”

  话音刚落,他心里就有了答案,知道很有可能,只好自我安慰道,“我都要跳槽了,管他知不知道消息是我传的。”

  “你老婆在做盗版童装的小组你,你又和厂里货车司机关系好,前脚跳槽来我们童装厂,后脚消息就传开了,你认为郑厂长想不到事情是你干的?”

  叶薇问道,“你自己当然不用怕,但你老婆还在第三制衣厂工作,你们一家也住在制衣厂的家属院里,把人得罪这么狠,你确定自己不怕?”

  他越听越怂,抬头喊了声“叶总”,见她面无表情,又去喊王瑞珍,说道:“我告诉你们这些可都是为了童装厂!”

  回应他的却还是叶薇:“你的功劳我都记在心里,所以我可以给你指一条明路。”

  “叶总您说。”他连忙说道。

  “回去以后,你就说自己没有应聘上,今天发生的事,你记得不要告诉任何人,包括你老婆。”

  他一听急了:“那我的工作……”

  “我会让人事保留你的岗位,等事情了了再正常入职。”

  他面上一喜,问道:“不需要我做别的吗?”

  “不用。”

  要是这人靠得住,叶薇会很愿意让他做内应,打听到更多消息。但谈话过程中,她觉得这人脑子还行,却不够胆大心细,真当内应搞不好会路出马脚,打草惊蛇。

  ……

  这几天来童装厂应聘的第三制衣厂的在职工人并不少,但为了避免麻烦,他们没有约着一起来。

  告密的这人在厂长办公室待得虽然有点久,但了解他行踪的人并不多,所以他回去说没应聘上,知道他来应聘的人都没有怀疑,更不会对外声张。

  虽然国营厂不能随便开人,但第三制衣厂的领导对童装厂意见很大,要是知道他们来应聘,顾忌会给他们穿小鞋。

  大家保持默契,谁都不说,就谁都没有事。但如果有人口风不严往外说了,他们这些去应聘的人,肯定谁也跑不脱。

  于是别说告密,就连他来童装厂应聘过这件事,厂里领导也不知道。

  而叶薇在人走后,和王瑞珍好好聊了聊郑厂长的家庭情况。

  郑厂长单名一个勇字,他和王瑞珍一样,也是厂子弟,但年纪要大不少,初中毕业那年正好赶上停课闹革命。

  郑勇的同学中,上山下乡的人不少,但他是独生子,六八年直接接班进了第三制衣厂。刚开始在车间,后来托关系调去了厂办。

  而帮郑勇找关系的,是他的前丈人。

  “具体的我不太清楚,只听人说他前丈人以前在革委会工作,大运动结束后被清算了,他怕被牵连,就以他老婆不能生为由离了婚。”

  王瑞珍说,“他现在的老婆,是十年前娶的,年纪比他小十来岁,才三十出头,长得漂亮,他们夫妻关系不错。”

  叶薇问:“那这个中间人,是他现在的小舅子?”

  “应该是,他和前妻离婚后,前小舅子一直很怨恨他。而且他现小舅子一直游手好闲,没有工作。”

  王瑞珍想到什么,皱眉道:“他这个人其实挺在乎脸面的,据说他老婆这几年没少要求他给小舅子安排工作,但他始终没有答应,真不知道最近怎么性情大变,做事都不要脸了。”

  “我倒觉得,他这个人始终没有变。”

  叶薇思索着说,“说他在乎脸面,不如说他自私自利,照你说的,他能从车间调到厂办靠的是前丈人,估计后面升职都有对方的帮助,但丈人前脚失势,后脚他就和结婚快十年的老婆离了婚,可见本心凉薄。这样的人,当然不会随便动用权利给小舅子找工作。”

  王瑞珍疑惑问:“那他现在为什么找小舅子做中间人?”

  “因为这件事,利润高但是风险大,而且,”叶薇神色微顿,“我们现在还不知道他给他小舅子的出厂价是多少,如果是正常价,完全可以说他小舅子是正常下单,他的行为不算违规。如果是亏本出厂,事情爆出来,也不至于连累他的直系亲属一起坐牢。”

  “太狠了!”

  王瑞珍摇着头说,“说实话,我不明白他为什么要这么做?他这个人挺有能力的,第三制衣厂能撑到今天,跟他有很大关系。所以辞职前他虽然有意针对我,但我一直觉得他只是不信任我,他的所作所为,归根究底还是为了制衣厂好,可现在……”

  可现在她根本没办法这么安慰自己。

  难道郑勇不知道第三制衣厂作为国营厂,主要业务还是接品牌代工,带头做盗版是在绝自己厂子,也实在绝所有国营制衣厂的路吗?

  他肯定知道的。

  但他还是这么做了。

  如果没听叶薇这通分析,她可能还会想,也许郑勇是病急乱投医。

  可如果是病急乱投医,他何必要找小舅子做中间人?在外面租个仓库,再安排个人去接货出货不就够了吗?

  他安排小舅子做这件事,很有可能是他借此牟利了。

上一篇:溺吻娇骨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