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零沪上发家日常 第175章

作者:流烟萝 标签: 种田文 爽文 年代文 轻松 现代言情

  他说如果重走取经路成功,那他还是他吗?

  他不知道答案,但为了活下去,他还是选择了这条路,经过菩萨指点,他修习了法术,然后循着妖怪给的线索去寻找徒弟和白龙马。

  总结来说,游戏虽然叫《西行记》,但在叶薇买到的这一套光盘中,主角却没有踏上去西天取经的道路,而一直在寻找徒弟。

  师徒四人集合完成,游戏就大结局了。

  但叶薇不认为这是的偏题,或者故意诈骗,她认为陈霁云可能有很大的野心,想继续做《西行记2》。

  所以在这个游戏中,开发者反复提起了一个问题,那就是取到真经后到底发生了什么,才会导致师徒四人没有飞升成佛,而是投胎转世了。

  但直到游戏结局,开发者也没有给出确切的答案,反而再次将问题拎了出来,让玩游戏的人耐心等待。

  因为游戏容量比较大,叶薇又比较忙,所以她玩了将近一周时间才通关。

  但玩游戏的第一天,叶薇就确信它能火。

  这份确信,并非源于弹幕预支,而是她在通关过程中的个人感受。

  首先游戏画风很不错,风景很有中式山水画的写意,场景也挺逼真,人物画风也好看,应该能吸引到不少女性受众;

  其次剧情很紧凑,战斗技能也很丰富,打斗很燃,能让人全身心的投入进去;

  最后,《西游记》作为四大名著之一,国民度一直都很高,由它改编的电视剧播出至今已有十年,依然在不断重播,而且收视率都很不错。

  虽然《西行记》挺颠覆,原著中手无缚鸡之力的唐僧学会了法术,打妖怪如切菜,八戒和沙僧还有了感情线,猴哥变化倒是不大,只是性格冷了些,依然战斗力爆表。

  但前两年上映的《大话西游》更颠覆。

  而《大话西游》刚上映时,票房表现虽然一般,去年在内地小规模反应后,口碑更是不怎么样。

  但今年,《大话西游》突然在高校火了,而且很多看完电影的学生,开始通过网络,在论坛上发表自己对电影的看法。

  随着分析影评越来越多,这部电影的热度也越来越高。

  连叶薇,也在不久前买了影碟。

  而在看完电影之后,叶薇认为故事虽然有些颠覆,但核心立意其实没有脱离原著,而这样的颠覆,刚好成就了电影的经典。

  叶薇认为,《西行记》这个游戏也做到了这一点。

  所以叶薇觉得,这个游戏上市的时间实在是太好了,早两年,游戏都可能因为颠覆原著背景而口碑遇冷。

  但它刚好是在电影口碑反转的今年上市,同样以《西游记》为背景,同样颠覆原著,它有很大概率蹭到电影的热度。

  正好,游戏也是学生群体玩得多,两者受众有些重合。

  天时地利人和,这款游戏不火,简直天理难容。

  事实也的确如此,叶薇刚通关,这款游戏就有了火的趋势。

  虽然陈霁云愿意以代销的方式和专卖店合作,也愿意让利,但这些条件能打动人的前提是,他的游戏能卖出去。

  可他的公司刚转做游戏,没有名气,他又快到山穷水尽的地步,实在没钱宣传,正版的游戏光盘套装价格还不便宜,怎么都不像是好卖的样子。

  那些专卖店老板开店是为了赚钱,当然不可能做慈善,店铺规模大的,很多都直接拒绝了陈霁云。

  少数愿意合作的,也大多不会将这款游戏的光盘摆到显眼的位置,更不用说重点跟人推销。

  所以游戏上市前三天,销量非常惨淡,只卖出了不到三十套。

  平均下来,一天只卖出十套,而沪市和他合作的专卖店和音像店,多的不说,十来家是有的。

  也就是说,他的那些合作方,很多一天都卖不出去一套游戏光盘。

  而更糟糕的是,那些原本松口同意和陈霁云合作的人,在看到光盘销量如此惨淡后,开始接连给他打电话,让他把光盘拿回去。

  挂掉那些电话,陈霁云不由怀疑,他做出的游戏到底有没有他以为的那么好?如果有,它为什么会卖不出去呢?

  如果没有,他是否要听吴总的,放弃游戏。回去做办公软件。

  虽然他写出来的办公软件也没有哪一个爆火,但再差,三个月也能卖出几千套。他做游戏的钱,大头都是之前做办公软件攒的。

  就在陈霁云犹豫纠结时,他接到了吴总的电话。

  对方开口便问:“小陈你那游戏不是这个月上市吗?这个月都快过完了,专卖店怎么还找不到?还是说我记错了,你之前说的不是这个月?”

  虽然嘴上说记错了上市时间,但他心里其实很清楚到底什么情况,只是想听陈霁云亲口说出来。

  陈霁云如他所愿,道:“已经上市了。”

  “那我怎么没在专卖店看到?还是你没跟我来的这家专卖店合作?”吴总继续自问自答,“不可能啊,这家可是连锁店,我们这些搞软件开发的不可能绕过他,要不你跟我说一下哪家店能买到,我过去看一看。”

  陈霁云没有回答吴总前面的问题,报了两家能买到的店铺名称和地址。

  吴总听后哟了声:“这两家店,规模好像都不是很大吧?你怎么会跟他们合作?对了,你那游戏销量怎么样?费这么多心血做的,应该很不错吧?”

  “不是很好。”

  “哎呦,”吴总语气听不出懊悔说道,“看我这张嘴,就是快,小陈你别丧气,做软件就是这样,不到上市,谁也说不准结果。你还年轻,就算这次失败了,以后也还有很多机会,像你吴哥我,大门永远为你敞开。”

  陈霁云扯扯唇角,说道:“谢谢吴总。”

  “客气,”吴总话音一转,问道,“对了,我之前让你考虑的事,你考虑得怎么样了?之前你不肯答应,我能理解,做游戏是你的梦想,马上就要出结果,你肯定不想放弃。但现在游戏都上市了,结果你也看到了,做游戏没有前途,你要不要过来帮我?”

  “吴哥,我想再考虑考虑。”

  “还考虑?小陈我可告诉你,机不可失时不再来,虽然你有点本事,但这世上有本事的人多了,何况你到现在也没有写出爆火的软件,可见你的本事也有限。”

  吴总显然并不满意陈霁云的回答,语气冷下来说,“我愿意再三邀请你,是看在我们认识这么多年的份上,你再拒绝,就有点给脸不要脸了啊。”

  这通电话,最终以不欢而散收尾。

  只是这通电话,虽然让陈霁云打消了接受他的邀请的念头,却让他更加焦虑了。

  但他并不想放弃,他筹到了一笔钱,又在报纸上打了两次广告。也开始频繁地往专卖店跑,他知道那些老板不会对游戏销量上心,就想自己去推销。

  可他嘴皮子不算厉害,又只有一个人,就算在专卖店从开门待到歇业,一天下来能推销出去的游戏光盘也很有限。

  一周下来,他忙得筋疲力尽,游戏光盘的销量却没有涨多少。

  而银行开始打电话来催债,绝望之际,他翻出了叶薇的名片,想到那天晚上她说的话,心里燃起一丝希望。

  但在他拿出手机,正要照着名片上的号码打过去时,他的手机率先响了起来。

  电话接通,喇叭传出陌生的声音:“你好,请问你是云端网络的陈总吗?”

  “是我,请问你是?”

  电话那头自报了姓名,又说:“我在虬江路电脑城开了家软件专卖店,前段时间你来我店里推销过你公司研发的那款游戏,你还记得吗?”

  陈霁云当然记得,但他还记得对方当时就拒绝了他,便问:“请问有什么事吗?”

  “是这样的,你之前来的时候我不在,这两天才知道这件事,”电话那头说道,“我在报纸上看到了你那款游戏的宣传,挺感兴趣,想先进一千套放在店里卖,不知道你那边有没有货,或者抽个时间,我们出来好好聊聊代销的事?”

  陈霁云没想到峰回路转,连忙说道:“有货,我们备货足,一千套没问题,我这边也随时有时间谈,您现在有没有时间,我去您店里一趟。”

  “我现在就在店里,那你过来吧。”

  挂掉电话,陈霁云脸上露出久违的笑容。

  虽然谈的还是代销,但如果对方没有信心把游戏光盘卖出去,完全可以不打这通电话,反正他们之前已经拒绝过他一次。

  可对方不但打了电话过来,还张口就是一千套,可见非常看好他的这款游戏。

  而让陈霁云没想到的是,谈成这笔合作后,当天下去,他又陆续接到了好几通电话。

  这些打电话的人,有本地的专卖店老板,也有在外省开专卖店的,而打电话来的目的都是进货,且要的数量不少,最少都是两百套,最多的要了两千套。

  但陈霁云没有立刻答应要两千套的老板,虽然他跟第一个打电话来的老板说备货充足,但实际上他只备了两千套光盘。

  第一个老板说进一千套,他能一口答应,完全是因为游戏光盘上市后销量太差了,一周时间快要过去,才卖了不到一百套。

  去掉放在合作店铺代销的,在签完第一份合同后,陈霁云手里存货不足五百套,自然拿不出这么多货供给对方。

  虽然他可以现在联系厂家生产,但再迟钝的人,在接到这么多电话后都能察觉出不对劲,何况他没有那么迟钝。

  陈霁云用了套话敷衍过去,然后开始给有合作的商家打电话,借着询问游戏光盘销量,打听起发生了什么事。

  前三通电话,都没打听出什么。

  要说一点消息没有,也不至于,三人都说光盘销量增加了,还有个人说今天来了好几个人打听他们这游戏,并表示有意增加进货量,但被他搪塞了过去。

  第四通电话的合作方,知道的消息稍微多一点。

  刚开始他也一头雾水,但见到好几个人特意来买《西行记》后,没按捺住好奇心,跟买家打听了起来。

  接到陈霁云的电话,他兴奋说道:“老陈!你做的这个游戏在BBS上火了,今天一天,冲着你这款游戏来我店里的顾客有十来人呢!对了你那里还有没有库存?有的话再给我送点来,照这趋势,你之前送来的一百套光盘,没准三天就能出完!”

  看在对方说了重要消息的份上,陈霁云说:“我可以再给你一百套。”

  “才一百套!”

  陈霁云说了电脑城专卖店的老板,刚从他这里拿了一千套光盘的事,说道:“我手里也没有多少库存了。”

  “这个老钱,就他最精!”电话那头的人骂了一句,又问陈霁云有没有联系厂家加大生产。

  陈霁云说道:“我才刚搞清楚情况,还没联系厂家,过几天吧,有货我一定第一时间告诉你。”

  电话那头满意了,又主动说提前把前一批的货款给他,顺便来拿他刚才答应给的一百套光盘。

  挂掉电话,陈霁云开了电脑,进入对方说的BBS网页。

  不用搜索,他就在热门看到了《西行记》相关的帖子。

  发帖的人是个游戏迷,市面上新的旧的,好玩的不好玩的游戏,他基本都玩过。

  因为最近没有什么新游戏上市,所以在专卖店看到《西行记》的游戏光盘时,他虽然对这款游戏一点都不了解,但还是买了一套回家玩。

  这一玩,就是连续三天不眠不休。

  其实《西行记》通关没有那么难,常玩这类游戏的人,如果只追求通关,第一遍不到一天就能通关。

  发帖的人第一遍就是十四个小时通关的,但通关后他觉得意犹未尽,又返回去玩了两遍。

  每一遍,他都有新的发现,所以要不是身体撑不住,他可能还会再玩几遍。

  停下来睡了一觉后,他的脑袋稍稍冷却,再开电脑没有直接进入游戏,而是开始写经验贴。

  这两年其实也有游戏厂家关注到论坛,还自发学会了买水军,每次游戏上市就在几个大型交流论坛发布夸夸贴。

  刚开始还有人上当,现在大家已经学会了辨别帖子是真人还是水军发的,以及发帖的人到底觉得游戏好不好玩。

  这个发帖的人能火,和他发帖全从个人感受出发,通关经验写得也很细致有很大关系。因为一看帖子,大家就知道他是真的玩过,也是真的觉得好玩。

  他粉丝多,发帖自带热度。

  又因为喜欢,写这个经验贴时,他可以说文思泉涌,虽然通篇没有一个字说游戏好玩,但字字句句都在向看帖子的人传达这一信息。

上一篇:溺吻娇骨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