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流烟萝
各大城市,各大门店,都开始有人为了买到这个系列的玩偶排长队。
叶薇顺势让宣传部门联系记者,让他们报道宝贝星球玩偶爆火的事,并在多家报纸争取到豆腐块大小的版面。
别看版面不大,报道的媒体多了,效果也不差
报道过后,不仅宝贝星球各门店门口排队的人更多,《《阿宝历险记3》的收视率也迎来了跳涨
而电视剧收视上涨,也给宝贝星球门店带来了更多客流,让它的销售越发火爆。
最先关注到宝贝星球玩偶销售火爆的,是机构投资者。
早在周末,宝贝星球门店开始有人排队时,他们就注意到了,再找人打听,得知是因为《阿宝历险记3》开播。
于是周一交易所上班,这些机构投资者开始陆续购入宝贝星球的股票,
刚开始,他们买得不多。
所以宝贝星球的股价仅仅止跌,但随着时间推移,买入的人渐渐变多,抛的人渐渐变少,它的股价开始反弹、上升。
等报道出来,股价涨得更猛,又是连着几天涨停,很快再次冲上三十。
而这时,《阿宝历险记3》播放进度尚未过半。
当然,股市大环境不好,宝贝星球不可能一直疯涨,股价涨到一定程度,涨速肯定会放缓,甚至下跌。
股价突破三十后,宝贝星球股价涨幅开始放缓,甚至开始上下浮动,但总体趋势向上。
一直到《阿宝历险记3》迎来大结局,宝贝星球门店客流迎来高峰,才一举突破三十五块。
但突破三十五后,宝贝星球的股价就很难涨了,在三十五左右维持了一段时间,随着热度淡去股价渐渐下滑。
好在跌幅并不大,偶尔还能涨一点,直到这一年年底,宝贝星球股价仍盘旋在三十高位。
上市半年,股价从八块多涨到三十出头,任谁来说,都不会觉得这成绩不好。
尤其下半年沪指持续走低,截止到年末,沪证指数已经跌到1311,创下了近两年的新低。
在这种大环境下,就连那些上市多年,一直相对稳定的优质股,股价也有所下跌。跟它们比起来,宝贝星球的股价口口得像个异类。
或许这有它刚上市,上涨空间大的原因存在,但谁都知道,更重要的是宝贝星球有成为优质股的潜力。
而优质股,是很少在市场上流通的,因为谁都想把它牢牢地在手里,
所以新的一年来临后,不论股市如何风云变幻,宝贝星球的股价依然稳中有升。
第138章 番外二
宝贝星球上市融到足够的资金后,叶薇干的第一件事就是,开分店、开分店、开分店。
上市前,宝贝星球开分店的速度并不快。
一是因为宝贝星球并非那种可以批量化建造的店铺。
它每家分店的儿童乐园,都在保留总店基础风格的基础上,延伸出了自己的独特点,而乐园里的项目,也是根据各分店的特色设计建造的。
所以宝贝星球最大的一个特色,就是每家分店都不一样,但同时,就算遮掉店名,当你走进去的瞬间,也能认出这里是宝贝星球。
简而言之,宝贝星球的每一家分店设计图,都是规划研发部的人现出的,而非使用统一的模版。
儿童乐园里的游乐设备,很多也是无法量产的,哪怕都是滑梯,不同的主题就要做成不同的造型
为此,宝贝星球的规划研发部,组建了人数不少的设计团队,也和许多游乐设备, 以及装修公司合作。
但仍不够。
二则是宝贝星球的店铺投资比较大。
十年前,叶薇想建造一家两百来平的儿童乐园,都需要花三五十万,如今想开同等规模的,花费只会更多。
虽然十年过去,游乐设备行业的技术提升了不少,有些零件的成本降了,行业竞争也日益激烈为了占据更多市场,大家都在走薄利多销路线。
但受通货膨胀影响,物价整体是上升趋势,且这速度并不慢。何况十年前的三五十万,购买力远飞现在的三五十万可比。
现在要开一家两百来平的儿童乐园,投入不说翻两倍,十年前的成本乘以一点五倍是要的。
这都只是初期投资,还没把盈利前的进货成本、职工工资以及各类费用算进去。
算下来,宝贝星球一年开十家分店,就需要五六百万,开一百家分店,就需要五六千@无限好文,尽在晋江文学城
而近几年宝贝星球开的分店,面积都不止一两百平,最小也是三四百,大的甚至有五六百平。
再加上货物人工成本不算进初期投资,这钱宝贝星球也要准备上,所以宝贝星球效益再好,一年想开上百家店也有点吃力。
基于以上两点,叶薇也考虑过要不要将童装玩具店,从儿童乐园中分离出来。
如果只开童装玩具店的分店,面积不需要太大,百来平就够了,
店铺装修也容易,刷下墙面,铺个地砖,再装灯和货架就够了,就算是在沪市这样的一线城市开一家分店前期投资也不过一二十万。
另外,随着两部系列动画爆火,童装玩具店已经没那么依赖儿童乐园引流。
甚至每年动画片首轮播出那段时间,冲着同款服装和玩具来的顾客远比冲着儿童乐园来的顾客务,前者还能给后者引流。
而且宝贝星球这个童装品牌,早已在家长群体中积攒下了良好口碑,许多家里条件不错的家长给孩子买衣服,都会选择宝贝星球。
所以就算非动画片热播期,宝贝星球的营收也不差
玩具店则因为陆续推出了不少系列动画的角色玩偶,所以只要系列动画有热度,就算不是热播期,也会源源不断有顾客来光顾。
因此,就算将童装玩具店分离出来,单独开店,销售额应该也能有保证。而且这么做,宝贝星球的分店很快就能开遍大江南北。
别说几千家店,上万家都能开出来
但叶薇始终觉得,宝贝星球能区别于其他同类店铺,很大程度是因为它是综合业态,且这三种业态,相辅相成。
将其中一种或者两种业态分离出来,也许短时间看效果不错,但时间长了,只会让它失去特色混然众人。
在竞争日益激烈的年代,特色可是很重要的。
有特色的店铺,往往更容易被人记住,一旦记住,这个人就是店铺的潜在客户。
反之,抛掉特色,也等于自断臂膀。
这些年因为有特色而横空出世,却又因为创始人想法太多,越改越没有特色,导致没落的企业可不少。
再一个,也就是最重要的一点。
别看儿童乐园前期投资大,且有接待量限制,但店铺做起来后,最赚钱的也是它。
童装玩具看着营收很高,可它的成本也不低。
早些年,宝贝星球刚成立时,叶薇从深市服装厂进货,扣掉各种成本,平摊下来每件衣服也能对半赚。
但现在不行了,原材料和人工都在涨,而服装行业竞争又很激烈,基础款的T恤,十年前能卖十九块九,现在还是卖十九块九。
虽然有人愿意为了品牌买单,但宝贝星球一直走实惠路线,涨价空间不大,除非叶薇决定抛弃掉现有的客户群体,否则利润只会越来越薄。
玩具也是同理。
儿童乐园则正相反,它是看着营收不高,但实际上收回前期投资后,它的营收扣掉人工、租金、水电,以及定期的维修费,剩下的都是利润。
当然,这不是说儿童乐园不会有其他成本了。
游乐设备都是有使用寿命的,定期需要更换,但除了蹦蹦床,其他游乐设备用个三五年没问题。
成本平摊到每个月,可以说非常便宜。
综合考虑,上市前,宝贝星球扩张的速度并不快,进入两千年后,每年也就新开三五十家分店。
截止到上市前,宝贝星球旗下分店数量不足五百家。
上市后,宝贝星球扩张的速度有所增加,第一年,它开了近百家分店,此后几年,这个数字在不断增加。
第一个五年计划结束时,宝贝星球分店数量已经增加到一千三百多家。
这个数量看起来很多,但范围扩大到全国,每座城市的分店数量也就不多了,
以国内的人口数量,宝贝星球分店数量再翻五倍都不算多。
那为什么不再加大扩张速度,开这么多分店呢?
道理很简单,国内人口再多,也不代表他们都是宝贝星球的客户,
时至今日,在温饱线挣扎的人口依然不少,而这一类人口,是拿不出钱来消费的。
何况,就算那些能拿得出钱消费的,也不代表他们都是宝贝星球的潜在客户,
市场确实很大,但需要慢慢开发。
扩张速度太快,难免会出现收不抵支的情况,到那时候,创始人就只剩下两条路,一是申请破产,二是继续融资。
能走第二条路,一般人都不会走第一条路。@无限好文,尽在晋江文学城
但走第二条路就一定能高枕无忧吗?
不,继续融资意味着继续出让手中股份,股东越多,创始人的话语权就会越小,甚至丧失公司控制权。
市场开放到今天,因为大肆扩张而丧失公司控制权,甚至被踢出局的企业创始人只多不少
所以在融资方面,叶薇一直都很谨慎。
这几年,宝贝星球的扩张速度,基本是配合着星球动画产出的作品进行的。
今年年初,《宝贝星球》系列动画迎来了大结局,也正好是弹幕上说的总共十季。
完结《宝贝星球》系列,倒不是因为它没热度了,
事实上,直到今年,这个系列仍是星球动画最火的动画。
虽然电视台的收视率在逐年走低,但近几年,《宝贝星球》系列动画的收视率一直很稳定
《宝贝星球》后面几季基本都是四台联播,倒不是叶薇不想把动画片的首轮播放权卖给更多电视台,而是相关部门有规定,一部剧首轮最多只能卖给四家卫星电视台。
地面台倒是没有限制,但地面台基本都是市级甚至县级电视台,信号覆盖范围有限,基本只有本地及周边少数区域能收到。
而且地面台都比较穷,买不起电视剧或者动画片的首轮,所以《宝贝星球》的首轮都是四个星级电视台联播。
且其中央视、沪市和湘省三家基本是固定的,另外一家苏、浙两省随机。
大环境不好,再加上联播电视台多,《宝贝星球》后几季的单台收视率自然难以冲高。
第十季因为开播就以大结局作为宣传,所以收视率比前面几季都要高,但单台收视率最高也就冲到了百分之十五。
其中央视单台收视率高一点,过了百分之十,其他的沪市、湘省电视台都在百分之八左右,浙省更差,只有百分之六多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