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零沪上发家日常 第47章

作者:流烟萝 标签: 种田文 爽文 年代文 轻松 现代言情

  【不止人多,当时贪腐还很严重,不仅有内部系统截留认购证,还有的销售点直接暗箱操作,把认购证卖给了关系户,甚至是高价炒卖,没点关系根本抢不到】[2]

  【虽然难抢,中签率也不高,只有百分之十,但是能抢到还是很赚的】

  【确实,深市的认购证和沪市不太一样,沪市中签一份只能买三五十股,深市是一千股起步,就算每股面值一元,也能抵面值十元的一百股了】

  【没错,当时一股差不多能涨十块,中签的认购证平均每份获利在一万左右】

  ……

  中签率百分之十,中签认购证单份获利一万左右,一百份认购证的获利就是十万左右,比他们估算的要少几万。

  但跟留在沪市上班的收入来说,去深市抢认购证能获得的收入也算暴利了。

  问题在于,去了深市后他们能不能抢到认购证。

  现在已经七月底,而认购证八月九号开售,十几天的时间,边防证能不能下来也是个问题。

  就算边防证顺利下来了,等她一路辗转到深市,估计也就刚好赶上认购证开售。而深市本地有百万人口,再加上从全国各地涌去的投机者……

  所以就算有字幕给的提示,她这么直奔深市也没有任何优势,还是得顶着烈日去排队。

  运气好,也许能排到她买到不超过数量限制的认购证。但要是运气不好,销售点存在贪腐,说不定熬了几十个小时,只能等来一句轻飘飘的“认购证已经售罄”。

  又或者,她直接去买被炒高的认购证?

  叶薇陷入了沉思。

第36章 出发前 直接买被炒高的认购证虽然是个……

  直接买被炒高的认购证虽然是个办法, 但其中有一个问题,那就是买一百份认购证,也就能赚十万。

  如果炒高的认购证要价三五百还好说,买一百份也就三五万, 最后获利能有五六万。比不上年初沪市发行的认购证收益, 但也算得上暴利了, 值得跑一趟。

  可如果认购证价格炒到了九百一千, 收益和投入就持平了,要是再高一些,还要倒亏不少钱进去, 大老远跑去深市就不怎么划得来了。

  再有一个, 就算认购证只炒高了几百块,她一个土生土长的沪市人, 千里迢迢跑到深市, 一个人都不认识,去哪托关系弄认购证?

  要是买不到认购证,又排不到队, 那这趟深市行就真是竹篮打水一场空了。

  但叶薇想了许久,还是想跑这一趟。

  年初看到字幕时,她正因为机械厂拖欠工资而苦恼着。

  其他部门或者车间的职工不知道情况,陈玲周荣等人哪怕知道机械厂账上已经没什么钱,却仍会心存期待。

  他们觉得机械厂虽然比不上钢厂这样的万人大厂,但规模又比那些街道办的小厂大不少, 上千职工关系到上千个家庭,上面肯不会让机械厂就这么破产。

  所以那段时间里,他们总是把“一切都会变好的”这样的话挂在嘴边。

  但叶薇觉得机械厂变好的概率非常渺茫,至少在领导班子不变的情况下, 它是不可能变好的。

  至于机械厂不会破产?

  这些年破产的国营厂难道还少吗?

  机械厂在其中并不特殊,它的职工数量也不是最多的,如果不能自救,下场只有一个。

  所以厂里出通知要用认购证抵工资,叶薇从孙淑兰口中得知账上连一个月的工资都发不出来,就开始琢磨自己的后路。

  但她没有想到,厂里领导为了缓解资金压力做出的决定,会替机械厂续了一命。

  这么说可能不太准确,但意思差不多,如果不是厂里领导强制发放认购证给职工,如果上半年认购证价格没有疯涨,仅凭他连去年拖欠的工资都没能发放下来这一点,职工们早就闹起来了。

  职工闹起来,所有厂里领导竭力隐藏的问题都会暴露,然后加速机械厂的死亡。

  叶薇也是因为认购证被转移注意力的职工之一。

  这几个月她忙着炒股,赚钱,买房子,没再考虑过机械厂垮了要怎么办。

  直到最近机械厂假期增多,而新股上市频率不高,其他股票又不景气,她不需要频繁前往证券公司,空闲时间变多,才又琢磨起了这件事。

  年初那会她穷,家庭负担又比较大,所以考虑未来时想的是要尽快找个能赚钱的工作,能继续干会计最好,实在走投无路,也想过去跟杨倩学理发,或者去饭馆端盘子。

  但现在她有钱了,选择性更多,叶薇觉得自己也许能做更多尝试。

  买房是其中一条,字幕说未来沪市房价会持续上涨,现在买入,以后变现渠道很多,比如拆迁,又或者高价卖出,总之是稳赚不赔的买卖。

  这段时间她没少去看房,除了沪东那套正在办贷款的房子和商铺,她还看中了两套位于黄浦区的小区房,且都付了定金。

  除了房子,商铺也在看,她想好了,等这些房子和商铺到手,除了自住的,其他的她全租出去。

  现在沪市房租不便宜,老公房不提,职工自住的话租金一般也就十几二十块。

  但市场化租赁价格就不便宜了,像机械厂一间二十平左右的房子,租给外人房租至少要上百块。要是地段好一些,比如位于黄浦或者静安这些区域,房租至少要翻一倍。

  如果地段好面积大,功能还齐全,比如两室一厅一厨一卫这样的房子,至少能租到五六百,比一般的国营厂职工月工资都高。

  而叶薇付了定金的这两套房正好符合要求,也就是这两套房装修好租出去,她一个月光租金就能收一千多。

  以后房价涨了,房租肯定也能涨,所以叶薇觉得当包租婆也是很有钱途的。

  除了囤房,她还在考虑要不要自己做生意。

  但她没有做过生意,所以投资比较大的比如开饭馆、商店、服装店,她暂时都不打算考虑。这些店开起来了当然好说,可要是搞砸了,她这半年赚的钱可不够亏几次。

  要是做,前期她比较倾向于自己摆摊,投入几千就能支起摊子,生意好可以慢慢做大,不好亏不了多少钱的同时也能积累经验。

  可她厨艺一般,摆摊卖不了早餐或者小吃,所以叶薇最近在考虑要不要去一趟浙省的小商品市场。

  但她还没行动,去深市的机会就摆在了面前。

  改开后深市的服装产业发展很快,质量虽然不如内地许多国营制衣厂,但价格便宜款式新,深受普通老百姓的喜欢。

  借着深市服装产业发展的便利,羊城十三行的名气也越来越大,成为了全国数一数二的服装批发市场。

  叶薇想,也许这趟深市行能给她带来些许启发。

  再考虑到她怀揣着两个目的去深市,总能达成一个目的吧?而只要有一个目的达到了,她就能不虚此行。

  所以考虑过后,叶薇对陈玲几人说:“去深市的人选加我一个。”

  之前叶薇一直不吭声,陈玲还以为她不看好这次深市发行认购证,这会听她开口,长出一口气笑道:“成,我现在就去找老侯,问他什么打算,要是确定去了我们干脆一起,也能有个照应。”又问孙淑兰怎么想。

  周荣是确定会去的,但孙淑兰明显在犹豫。

  “我……”孙淑兰确实有些迟疑,“我回家商量一下吧。”

  “行,但你最好尽快,办边防证需要时间,拖久了怕来不及。”

  “好。”

  几人说定,陈玲就去了宣传科找老侯打听情况,等再回来,就说宣传科的人也基本要去。

  孙淑兰听了问:“都去?厂里能给我们这么多人批假吗?”

  “为什么不能批?月初还说车间一星期能开两天工,结果到了这星期,直接停了,车间不开工,厂里没业务,我们财务科都闲得发慌,更不用说其他部门。”

  陈玲撇嘴说,“要是不上班,厂里能正常发工资也就算了,可去年十月到现在才发了几次工资?我们这些职工不找领导们闹,只是想请个假找路子赚钱,他们总不能还反对吧?”

  “他们说不定巴不得我们请假,请假可是能少算工资的,”周荣嗤笑说,“再说之前股市红火的时候,厂里那些领导一个个冲得比我们都积极,现在深市要发行认购证,你觉得他们能忍得住不去?”

  听完两人的话,孙淑兰说:“也是。”

  ……

  “去深市?”

  中午回到家,叶薇跟叶兵叶芳提了打算去深市的事,两人听后都是一脸惊讶,“怎么突然就要去深市?”

  刚问出口,叶芳就想了起来,“因为深市发行认购证的事?”

  叶薇点头说:“有这个原因。”

  “姐你一个人去?”叶兵问,“要不我跟你一起吧?我下午就去厂里请假。”

  高考结束后,叶兵没休息两天就开始找工作,恰好附近有家私营雪糕厂招兼职,他收到消息赶紧去报了名,并顺利通过面试得以入职。

  雪糕厂工作强度挺大,但有一点好,里面凉快,所以叶兵对这份工作很满意,每天上班可积极了。

  “深市离得远,我跑这一趟至少要一周时间,你不怕回来厂里没你的位置了?”

  雪糕厂季节性太强,只有夏天需要大量工人,所以厂里正式工很少,为了能让临时工安心干活,开的条件不差。

  尤其这时候空调价格昂贵,别说私人,就算是那些大规模的国营厂都很少会在车间配空调,所以其他单位的车间夏天都跟蒸笼一样,就雪糕厂凉快。

  综合下来,雪糕厂虽然是私营厂,但它的临时工作依然很抢手。

  厂里任务正重,叶兵开口就是请一周假,而外面想进厂做临时工的人那么多,想也知道厂领导会怎么选。

  叶兵有点舍不得工作,但想到深市路途遥远,一咬牙说:“大不了我回来再找别的工作。”

  叶薇笑了,却说:“没必要,我们科室的人都要去深市,我跟他们一起,安全方面不会有什么问题。芳芳学校马上要开始补课,你跟她一起在家里,也能有个照应。”

  住在家属院里别的都好说,但有一点,隔壁吴家有两个男的。

  虽然吴兴父子是伪君子,平时看着也不是色中饿鬼,但防人之心不可无,叶薇可不敢让叶芳一个人在家。

  叶兵已经成年,知道叶薇的意思,不再提一起去深市的事,而是拍着胸脯说:“姐你放心,我一定照顾好芳芳。”

  三人商量好后面的事,下午去上班时,叶薇带上了办边防证需要的资料。

  办边防证主要有三个流程,首先需要单位进行政治审查,如果不是国营单位职工,就需要去街道办理手续。

  单位审查通过后,公安机关会对资料进行核查,没有问题,公安局才会发证。

  整个流程下来,顺利的话三五天,不顺利拖上十天半个月都正常。

  叶薇科室的人速度算是快的,上午打听好需要那些资料,下午就把资料准备好了。因为他们是第一拨交资料的,所以厂里的审核速度很快。

  一来他们不是老职工,就是像叶薇这样的厂子弟,个人情况厂里都很清楚,核实不需要时间;二来厂里领导都看到了新闻,对大家一窝蜂地往深市赶这件事早有预料,也不打算故意卡人,速度自然就上来了。

  当天下班前,资料就送到了街道派出所。

  晚上吃完饭,叶薇又去找了张江明和杨倩,问他们要不要一起去深市。

  张江明一口应下,他七月份就没上几天班,除了跟着叶薇和杨倩去看房,再时不时去一趟证券公司,他的时间基本都浪费在了迪厅和游戏厅里,每天闲得发慌。

  但这两个地方,他最近都不太敢去了。

  也不知道怎么回事,以前他没觉得自己有多受欢迎,但近半个月他每次去这两个地方,都有姑娘跟他搭讪。

  不止女的,跟他搭讪的男人也不少,不是说觉得他跳舞厉害,就是说觉得他游戏打得好,听得他飘飘然,认识了好几个新朋友。

  本来张江明没觉得奇怪,但最近几天,这几个朋友不约而同地说要带他玩点新东西。刚开始他有点意动,可说这话的人一多,他就有点怀疑自己是不是被套路了。

上一篇:溺吻娇骨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