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卜元
在很多人避着常家时,海燕从粤剧团回来了。
回来的第一件事便是来找林飞鱼。
她把一个小巧的录音机递过去说:“前几个月我跟团去香港和澳门表演,在二手门店给你买了个录音机,你也不要拒绝,因为是二手的,所以不值几个钱。”
录音机在这年代可是稀罕物,哪怕是二手的,价格也不会太便宜,她知道海燕这么说,不过是不想她有太大的心理负担。
林飞鱼感动地将她一把抱住:“谢谢你海燕,我太喜欢这份礼物了。”
她本来想跟她妈说要个录音机,可家里发生了那么多事,她不敢开口,更何况常美那时候没有买,到她高三了却要买,她不知道其他人会怎么想。
重组的家庭总是有这样那样的顾忌,现在家里正是多事之秋,她不想因为自己的事再生矛盾。
海燕听到她这么说,心里也很高兴:“对了,我跟我家人说,这是你让我帮忙买的,你可别说漏嘴了。”
林飞鱼重重点头。
两人手拉手同坐在一个秋千上,秋千晃荡了起来,天空碧蓝,微风吹拂,两人的笑声随风飘得很远。
海燕说她的哭戏还不够好,她希望有一天能像红线女前辈那样,能够赢得大家的喜欢,她很喜欢红线女前辈演的《昭君公主》,她有点害羞地说,希望有生之年能当一回主演。
红线女老师主演的粤剧《昭君公主》林飞鱼没有看过,不过从两年前在广州上演后,据说场场满座,十分受大家的欢迎和喜欢。
她抓住海燕的手,鼓励道:“我相信你一定可以的。”
海燕回握住她的手,笑着说:“我也相信你一定可以考上重点大学的。”
灿烂的阳光和煦地照在她们身上,两人相视笑了起来。
***
时间一晃,暑假过去了。
常明松终于平安出院了。
只是他暴瘦了十几斤,脸颊凹陷进去,身子好像被掏空了一般,脸色很不好看,惨白惨白的,整个人完全没了之前的精气神。
经过这么一遭,常小满的事再也没有人提起,离婚自然也不可能再离婚了。
仿佛一切都没有发生过,日子似乎也回到了以前。
出院的时候,医生叮嘱常明松要多休息,要是放在以前,他倒是可以继续请假,可自从玻璃厂改革以来,工厂效益每况愈下。
工厂好像一只困兽,越折腾,效益就越不好,他因为生病已经请了半个月的假,再请的话,他担心领导会有意见,也担心回头车间主任的位置会保不住。
李兰之之前一直在医院和家里两头跑,忙得人都瘦了好几斤,现在人一闲下来,她顿时有些不知该干什么好。
罐头厂每年到了这个季节,都会进入生产旺季,工厂工人不够,就会招很多临时工来做帮忙,李兰之和工厂弄得有些不愉快,她自然不会再去当临时工。
再说她也咽不下这口气。
她觉得这是她和常明松两人的私事,常明松怨她怪她,她无话可说,可工厂因此撤销她“劳动模范”的称号,又把她降级,在她看来很欺负人。
她一毕业就进了罐头厂,兢兢业业干了快二十年,为了拿到“劳动模范”的称号,当年她怀着孩子还在加班,后来孩子掉了,她不坐月子又去上班,没错她这么做是有私心的,但她也真真实实地付出了,凭什么在多年后因为她的私事就否定她的付出呢?
这让她十分心塞。
而工厂那些人的举报,更是让她看透了人情冷暖。
她算不上长袖善舞的人,但这些年来,她不曾和任何工友红过脸,工友有困难,她都是主动帮忙,她虽然不清楚是谁举报了她,但总归是心寒了,她说什么也不可能跟这种人再一起工作。
没了工作,又不能去当临时工,要是换成其他人,说不定直接当个家庭主妇,但李兰之不想。
她从小的经历告诉她,靠山山倒,靠人人跑,只有靠自己才是最靠谱的。
她想来想去,觉得现在想进工厂不太实际,很多工厂现在都不招人,就是招人也是招年轻人,还得是有学历的年轻人,她两样都拼不过人,唯一的出路只能像朱国文那样——当个个体户。
现在外头的个体户越来越多,七九年刚改革时,工商局的工作人员还要挨家挨户去做思想工作,当年发放首批个体工商经营执照时,也不过才两百多户,到今年,好像已经有好几万的个体户。
除了像朱国文这样的卖鱼佬、卖菜佬,还有卖衣服的、卖吃的,她自己拿不定主意。
再说有常小满这事摆在前头,这次她选择和常明松商量。
常明松说:“民以食为天,做吃的是最保险的,但一来租店面需要不少钱,二来要做吃的,关键是做东西要好吃。”
李兰之的厨艺虽然没到难吃的地步,但也说不上特别好,要靠美食来赚钱,估计还是有些困难。
对于卖衣服,常明松是这样说的:“衣服要进货,这首先就要一笔不少的资金,要是卖得出去还好,要是卖不出去,衣服就会囤在手里,再说衣服这东西又不是吃饭,一天不吃都不行,大家一年到头未必会买一件衣服,这生意做不了。”
李兰之其实是有意做服装的,她跟常明松有不同的看法。
以前的人的确很节俭,一件衣服缝缝补补要穿好多年,小孩子的衣服更是一件件传下来,大的穿了给小的穿,小的穿不了还会送给亲戚。
可自从改革开放后,很多人的想法发生了很大的改变,以前大家会觉得穿缝缝补补的衣服是种节约的美德,可现在大家越发在意形象,手里稍微有点钱的,都不会让自己穿得破破烂烂。
还有很多年轻人,他们喜欢追潮流,花衬衫喇叭裤,女孩子买各种漂亮的裙子,在打扮自己这方面,他们非常舍得花钱。
另外如今国家大力发展经济,以后大家的购买力只会越来越强,买衣服的人也会越来越多,所以她挺看好服装行业的。
她把自己的想法委婉说出来。
常明松听完却意味不明地看了她一眼:“你想卖衣服?既然你都决定好了,那又何必说要跟我商量?”
这话味道很冲。
以前的常明松从来不会用这种语气跟她说话,自从常小满的事件后,两人的地位发生了变化,常明松作为受害者,心里天然有种高高在上的姿势,而李兰之作为做错事的人,在他面前莫名矮了一截。
听到这话,李兰之抿了抿嘴唇说:“我没决定好,我这不是跟你商量嘛,你要是觉得卖衣服不能做,那就不做好了。”
常明松脸色这才好看了一点:“不用商量,服装这行业肯定做不起来,我的意见就是你先去国文的鱼档口,跟他学习怎么卖鱼,回头时机成熟了,你租个摊位也去卖鱼就好了。”
朱国文今年去深圳寻找机会被骗得血本无归,朱六叔为了这事还气病了,从深圳回来后,朱国文还继续卖鱼,不得不说,卖鱼这行业真旺他,同样的鱼,人们就是喜欢跟他买。
常明松觉得朱国文肯定有什么卖鱼秘诀,所以他让李兰之去他档口学习,回头把他的本事学过来了,再自己租个档口,这样就万无一失了。
听到这话,李兰之再次支吾了起来:“这样不好吧?”
虽然是邻居,但朱国文凭什么教她?俗话说,教会徒弟饿死师父,赚钱的本事谁愿意教给别人呢?
另外她不想当卖鱼佬,这是最主要的原因。
市场上的卖鱼佬都是男人,她一个女人去卖鱼一来太突兀,二来卖鱼每天弄得一身鱼腥味,她很讨厌那股味道,且卖鱼要搬鱼杀鱼,那都是力气活。
总结下来就是,卖鱼不如卖服装好,卖服装只要进了货,东西摆在那里等人来买就行,也不用一天天搞得臭烘烘的。
常明松却道:“有什么不好的?你要是不敢开口,我去帮你跟国文说好了。”
话说到这份上,李兰之知道自己不能再提卖衣服的事,否则两人肯定要不欢而散。
两人的关系好不容易有所缓解,她不想节外生枝,于是点了点头。
朱国文听了常明松的请求后,一口答应了。
毕竟卖鱼的人那么多,再多一个李兰之也没什么,不过他也提前给打了预防针,他说卖鱼这活儿又累又脏,而且生意好不好做,还得看个人的本事。
常明松觉得脏累算不了什么,当个体户自然没有当工人体面,但这能怪谁,要怪也只能怪她自己冲动把工作给卖了。
当时两人在冷战,要不然他绝对不会赞成她把工作卖掉。
朱国文没意见,但朱六叔知道后嘀咕了好几天,还私底下跟老伴吐槽,觉得常明松夫妻俩不厚道。
那么多年的邻居,你干什么行业不好,偏要做同样的行业来抢生意,抢生意就不说了,还要到国文的鱼档偷师,这就过分了。
朱六婶嘴上虽然没说什么,但心里多少还是介意的。
不管咋样,李兰之开始了个体户的生涯——当个女卖鱼佬。
***
新学期开始,林飞鱼和江起慕高二了。
重点中学果然不是一般的卷,才高二而已,教室后墙的黑板上就开始写上一行令人惊人胆魄的大字——离高考还剩下XX天。
同学们不禁吐槽,这种折磨人身心的字在其他学校都是高三才会出现,他们高二就出现了,简直太丧心病狂了。
吐槽归吐槽,但学习一点也不敢落下,看到旁边的同学已经翻开书本,吐槽的人也赶紧坐下来学习。
在苦读的日子里,有一天林飞鱼发现自己近视了,迫不得已去配了一副眼镜,虽然度数不高,但她还是有些郁闷,鼻梁多了一副眼镜,感觉做什么都不方便。
江起慕这次从上海回来,他妈没跟着回来,而是留在了上海,让他表姨帮忙照顾。
“我爸已经向工厂递交了调动申请,等我高考结束后,他就会搬回上海。”
这一年江瑾昌的身体不是太好,他担心自己万一出了问题没办法照顾妻子,上海至少有其他亲戚在,出了事可以搭把手。
这是十月份的一个周末,林飞鱼和江起慕因为学习时间太紧张没回家,两人吃完午饭,一前一后走回宿舍的路上。
林飞鱼听到这话,愣了下说:“那你以后是不是要报考上海那边的大学?”
江起慕走在她后面,看她踩在自己的影子上,轻轻点了点头:“嗯,我爸妈身体都不太好,我是他们唯一的孩子,我想留在他们身边方便照顾他们,所以我会把复旦大学作为我的第一志愿,你呢?”
“我……我还不知道。”
嘴上这么说,她心里却控制不住分析了起来。
以她目前的成绩,报考复旦大学有点困难,但上海还有其他重点大学,譬如交通大学等,她再努力一把,也不是不可以。
至于为什么得是上海,她看着地上两人重叠在一起的影子,心跳慢慢加速。
江起慕看着她的后脑勺,欲言又止。
两人谁也没开口,默默往前走。
直到看到前面出现了一个老师的身影,两人才拉开距离,各自往宿舍楼走去。
常美和苏志谦确定关系后,苏志谦本想跟家人挑明关系,却被常美给阻止了。
常美认为两人如今都没有大学毕业,经济也没有独立,不适合跟家人说恋爱的事情,等毕业后,两人工作稳定了,那时候要是还彼此喜欢的话,再跟家人坦白也不迟,要不然中间万一分手了,两家人住那么近,会搞得大家很尴尬。
对于常美的决定,苏志谦没有意见,唯一有意见的便是“万一分手”这句话。
在他看来,他们两人是绝对不可能分手的。
这天周末,两人约着去电影院看老舍小说改编的电影《骆驼祥子》,谁知还没走到电影院门口,远远就看到电影院门口站着一对年轻男女。
女生背对着他们,身穿着一条红色的过膝连衣裙,头发披在肩膀上,在她旁边站着一个跟她差不多高的矮个子男生。
男生长得尖嘴猴腮,贼眉鼠眼的,看到有漂亮的女生经过,他一双眼睛盯着女生看,很是猥琐。
常美看着那女生的背影,问苏志谦道:“你觉不觉得那女的背影有点熟悉?”
苏志谦随她指的方向看去,摇头说:“没看到脸,感觉不认识,不过她的身高跟常欢差不多……”
话还没说完,那女生似乎感觉到身后的目光,突然转过身来。
三人的目光在空中对上。
瞳孔地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