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给前任当丈母娘 第246章

作者:八月女巫 标签: 现代情感

苏日娜的动作变得更加豪迈,她的身体开始随着音乐的节奏旋转,长袍的流苏已经四下散开跟朵花儿似的,随着音乐声越来越高昂,苏日娜一个起跳,在空中一个快速旋转后落地。

音乐骤然变缓,进而停止。我们的动作也随之停止,右手抚上胸口,向观众席躬身一礼。

全场寂静了一秒,随后观众席上爆发出雷鸣般的掌声,还有人大喊,“A大的同学真是多才多艺啊。”

“是啊,学霸们也不是只会读书呀。”

把我们四个夸得粉底都盖不住从里面透出来的红光满面了。

宁贝走上台,手持话筒夸道:“太震撼了!要不是知道你们是A大的学生,我还以为是舞蹈学院的走错片场了。”

现场观众配合的响起一片笑声。

费老已经站了起来,用力地鼓掌,有些激动地说:“这才是真正的民族文化传承啊!大家看看,我们自己国家的音乐和舞蹈多美!

A大的同学虽然都不是舞蹈类专业的,但是她们仍然对我们国家的舞蹈艺术,有着十分完美的诠释,这让我十分欣慰!”

刘星慈也点头附和:“是啊,这段舞蹈不仅美,还充满了力量。我的这届学妹们太优秀了!”

观众席上的议论声再次响起:“A大果然藏龙卧虎啊!”

“这段蒙古舞太惊艳了,完全不输电影学院的街舞!”

萧世秋一副与有荣焉的表情,我瞪了他一眼,他这副样子是怕别人不知道他跟我们是一伙的吗?

虽然这个表演环节不打分,不过根据有人的地方就会有江湖,有对手的地方就会有胜负这一原则,大家心里还是会不自觉的给两边队伍分出个高低。

电影学院那边几人脸都绿了,她们觉得肯定能压我们一头的开场表演,竟然被我们抢了风头,唐玉叶甜美的表情已经维持不住了,恶狠狠地瞪着苏日娜。

苏日娜擦了擦额头的汗,低声对我们说:“干得漂亮!”

要不是摄像机对着我们,我觉得她都快冲唐玉叶吐舌头了。

两边表演结束,嘉宾们的题目也出好了。

主持人宣布开始问答环节,大屏幕上出现了第一道题【敦煌壁画中‘褒衣博带’的服饰风格体现了哪个历史时期的审美?如何将这种飘逸感融入现代设计?】

题目属于中规中矩,前半段非常容易,学过服装历史的都知道。

难的是后半题,这不是靠说说而已的,而是需要迅速地现场画草图,为啥我这么快就知道了呢,因为已经有工作人员送上了一个PAD和手绘笔。

我们商量之后,脑子最快的覃诗负责陈述,手速最快的我负责画图,其他几个在边上给提示词。

覃诗上前一步,落落大方地说:“敦煌壁画中“褒衣博带”的服饰风格体现了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审美,特别是北魏后期到西魏这一阶段,北魏孝文帝推行汉化政策,加速了鲜卑族与汉族的文化融合,为‘褒衣博带’这一风格在敦煌地区的传播创造了条件。”

她顿了顿继续说道:“这种风格的特点是穿在身上后,行走时衣服能自然摆,有种飘逸感,所以更适合风衣、长袍、阔腿裤这些款式。”

覃诗一边说,我一边迅速地跟着她的思路开始在PAD上画出一款类似连衣裙的薄款风衣。

覃诗看了PAD一眼,接着说道:“另外在设计细节上增加飘带元素,面料选择上选用轻薄、柔软且有一定垂坠感的面料,如丝绸、雪纺、纱等。这些面料质感轻盈,能更好地体现出飘逸感。

再从色彩上来说,采用敦煌壁画中的经典色彩搭配,如土红、石绿、青灰等淡雅、柔和的色调为主。”

她说到颜色的时候,我已经增加了长系带,并且开始渲染颜色,用了低饱和度的土红,加了一些透明的质感。

“在图案方面,可以选用敦煌壁画中的经典图案,如忍冬纹、卷草纹、飞天纹等,用刺绣的方式在衣服的下摆、袖口、衣襟处进行点缀。”覃诗信心满满地把设计思路一气呵成。

我这会儿画得比高考时还要紧张。

第708章 为什么给九分

刘晶莹第一个笑道:“这位覃诗同学语言表达能力非常好,我的脑海里已经有了这件衣服的图样了,不知你的队友画出的草图,是否和你描述的一样呢?”

覃诗见我还没画完,她还得继续撑场子,A大上届演讲比赛第三名的口才可不是吹出来,在她热情洋溢地应对几位嘉宾的时候,我画的手都快抽筋了,总算在她词穷之前完成了设计草图。

说是草图,其实上色和纹饰细节都已经画好了,现在的手绘设计软件非常友好,绘画速度比纯手绘快了好几倍。

见我总算画完了,覃诗暗暗松了口气,扬起笑脸说,“我们队的设计图已经完成了,各位老师请点评。”

设计图投屏在大屏幕上,覃诗看向屏幕继续介绍:“这款薄风衣属于汉服改良款式,衣服主体用重磅雪纺面料,代替了常规的棉麻料,通过不对称裁剪保留飘逸感,同时还用长腰带修饰了腰线,更适合日常穿着。”

观众席响起一片“哇”的惊叹声,后排有女生小声说“这就是学霸的世界吗”。

嘉宾席上,刘晶莹眼睛一亮,笑道:“这件衣服你们能做出成品吗?我可以付订金。”

覃诗冲我一挑眉,我刚才在选颜色的时候,特意选了非常适合刘晶莹的低饱和土红色,这个颜色在她身上会有种别人穿不出的高级感,果然我赌对了,她很清楚自己适合的颜色,一看到就喜欢了。

萧总在一旁悠悠地接口:“这个设计手稿我有收购意向,我让会助理联系你们,当然条件是,你们要出一个同系列的设计稿。

至于刘小姐,你尽可以放心,第一件样衣可以为你量身定制,”

宁贝调侃:“萧总这是打算投资A大队的毕业大秀了?”全场哄笑。

这一题毫无疑问,我们答得非常漂亮,哪怕费老和刘星慈两位不懂设计不懂时尚,有萧世秋这个收购设计的举动,他们自然知道我们做得非常好。

第一题五位嘉宾除了王博,全部给了满分十分,主持人问王博:“我很好奇,你为什么给出了九分?”

王博笑道:“这一分是给她们进步的空间,也是给我一个在节目中说话的机会,你看,我少给一分,你就来和我说话了。”

在场观众哄堂大笑,我们也笑了,全部满分的确有些说不过去,对我们来说,50分和49分没有什么差别,王博这样做确实非常聪明,既不会真的影响我们得分,又很好的避免别人说三道四,还活跃了气氛,我决定对他路转粉了。

我们回到自己的座位上后,场中的背景音乐突然变成琵琶曲《阳春白雪》

主持人面向电影学院队员,“这一题是为你们准备的,请几位派代表演示如何用现代舞台技术重现‘反弹琵琶’的技艺,当然,不需要你们真的弹,摆个样子就行。”

那边六个商量了一番了,刚才那个特别纤瘦的卷发姑娘和一个又高又瘦的男生自信满满地走上场。

男生接过话筒,“我来解说这一场景,首先屏幕上出现动态的壁画,用威亚把演员吊到空中然后缓缓降落。

当然现在没有威亚,我们只能简单演示。”

这时卷发女生突然一个侧身旋步,左手虚托空气作出抱琵琶状,右手向后一扬,假装在弹,接着又一个回旋跳跃,男生顺势抱住她往上托举,结果一下子没托起来,尴尬地又咬牙来了一次才成功。

那个姿势要保持平衡,其实考验的是两个人的力量,女生明显舞蹈功底深厚,脸上始终保持微笑,神情自然,动作舒展,完全看不出她在用力。

苏日娜感叹:“果然她们才是无中生有的高手,明明手上啥也没有,可看着就是在弹琵琶呢。”

很快那个男生却显得有些力不从心了,我仔细观察他的动作,看起来也是练过芭蕾的,但应该很久不练了,估计是因为身高太高了,不适合跳芭蕾,所以改学表演了。

学芭蕾的时候,不管男女饮食都很重要,因为对肌肉力量要求很高,学表演之后就一味的要求足够瘦,以他现在的体型,看着就不像有爆发力的样子。

因为男生的体力不支,他们的演示很快就结束了。

嘉宾们还是非常友善地给出了三个满分两个九分。

后面的两题则设计的比较有意思,题面是一样的,都是用【敦煌壁画以“青金石蓝”与“朱砂红”为标志色,分析这两种色彩的文化象征】作为问题,但要求两队答题方式不同。

我们队被要求用两种颜色分别设计一套服装,唐玉叶她们队则是要求分别设计一场短剧。

只有十五分钟时间准备,当然,准备的时间是会被剪掉的。

这次我们几个迅速的讨论之后,由我和庞晓敏一起画,我觉得曾经为了上培训班赶场练出来的速度,竟是为了这次比赛呀!头一回感谢我妈的远见。

很快,我根据象征神圣的青金石蓝,设计了一件星空渐变礼服,庞晓敏则是根据象征生命力的朱砂红,画了一件火焰纹的冲锋衣。

我俩的设计说不上多出彩,只能算中规中矩,毕竟时间太短了,影响了我们想象力的发挥。

好在唐玉叶那那边是一样,她们对青金石蓝的理解也是神圣,所以即兴表演的内容是朝圣者仰望天空的虔诚片段。

而朱砂红则被她们演绎成丝绸之路上的商队,围着篝火夜谈的场景。

两队表现依旧旗鼓相当,就像老萧跟我说的,嘉宾们都在保持着我们两队的平衡。

黄天怡小声跟我说:“看到没,都是端水大师!”

我点头赞同,成年人的世界,往往是深谙平衡之道,嗯~~我妈例外。

这时所剩的最后一题就成了关键。

音乐陡然一变,“接下来,是抢答环节,这是今天决定胜负的关键一战!”主持人的声音响起,我们屏息凝神,不敢大意,我们几个手已经在按键上准备好了。

第709章 一局定输赢

“请听题~等倒计时读完后开始抢答!”屏幕出现了一个判断题,【敦煌莫高窟的崖体主要由石灰岩构成,适合开凿洞窟。】

题目下方开始60秒倒计时。

怎么会是这种非黑即白的题,简直就是一题定生死啊。

虽然题目看起来有点简单啊,但是根据我多年的考试经验,往往简单的题容易有陷阱。

我在朝覃诗看的时候,其他几个也在朝她看,看来大家都不容易上当。

覃诗是我们中的真学霸,综合知识水平在我们当中肯定是最好的,所以大家都眼巴巴的望着她。

苏日娜说:“我虽然不知道石灰岩长啥样,但听名字应该凿起来比较容易吧,以前全靠手工,肯定是找容易下手的凿啊,我选对!”

庞晓敏想了想,老实地摇摇头,“我没去莫高窟,没见过,不知道。”

我也摇摇头,“我也没去过,不过我觉得越是觉得石灰岩像对的,越有可能是陷阱。”

黄天怡瞟我俩一眼,“说得好像你俩去过就知道那石头叫啥名儿似的。”

“你去过?”我们齐声问她。

“姐当然去过!”黄天怡头一扬,“只是去过我也不知道!我是去看画儿的,谁关心石头的品种啊。”

“我长这么大只见过沙滩没见过沙漠”

得,任琼樱也是个靠不住的。

覃诗皱着眉头嘟囔,“不对,我去过莫高窟,当时还摸过岩壁,质地非常粗糙,岩壁上有很多小石子,我抠过,没抠下来。

肯定不是石灰岩,但我想不起来那是叫什么岩。”

倒计时进入最后三秒,大学霸覃诗还在苦思冥想。

最后一秒结束的时候,覃诗犹豫了不到一秒,结果就被对方抢了先。

覃诗脸一白,“糟了,我手慢了。”她有些内疚地看看我们,黄天怡安慰她,“没关系,对方手速快不代表答得对。”

我祈祷黄天怡的乌鸦嘴是开过光的。

“这题正确!当时全靠人工开凿,石灰岩的质地当然适合雕刻。”对方一个男生底气十足的大声回答道。

覃诗在他最后一个字出口,迅速拍下申诉键,主持人示意她说话,覃诗信心满满地说:“错,莫高窟根本不是石灰岩,石灰岩质地均匀,而莫高窟的岩壁则十分粗糙,颗粒感明显,就像石头里加了很多砂砾,所以我认为对方答错了。”

上一篇:遥遥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