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十年代之农门长女 第227章

作者:金波滟滟 标签: 情有独钟 因缘邂逅 现代言情

  深深地吸了一口气之后,陈媛却展开了一个笑脸,“别人不知道,都当美国遍地都是黄金,可鲁姐不一样,当然清楚美国的情形。

  彼得在美国不过是一个平民百姓,我去学服装设计,他都拿不出学费,还要我自己打工挣钱。

  他去世后,剩下我一个人,没有了生活来源,才卖了家产回国开服装厂谋生。”

  “丽莎服装厂只有一个厂房,几十个工人,自己没有门店,产品送到服装店代销,利润很微薄的。”

  “我在马丽丽那里见到小礼服裙的照片时就喜欢上了,打算仿照做一批——过去鲁姐也不仿照流行式样做过格子衬衫、蝙蝠衫之类的吗?

  后来遇到小娟,她主动告诉我改成圆领更合适一些,我哪里知道是鲁姐设计的?

  更不清楚霓裳羽衣也打算生产,完全是误会。”

  “至于那件红礼服,都是马丽丽的主意,她想跟刘南别苗头,却只告诉我她想提前看看礼服的款式。”

  “不管怎么样,这两件事已经发生了,今天我找鲁姐道个歉,请鲁姐高抬贵手,撤了诉讼吧。

  我们可是十多年的朋友了,杨老师又与我表哥和表嫂关系特别好……”

  陈媛哪里是来道歉的?

  她分明一点儿也没错。

  若是旁人,果真有些原因的话,自己也不是不能退一步,可陈媛是美籍华人,在美国生活十来年,那里对于产权、专利、抄袭等特别敏感,她不过揣着明白装糊涂罢了。

  既然陈媛很会讲歪理,鲁盼儿也犯不着跟她生气,淡淡笑了笑,“听了你的解释,我倒觉得诉讼不用撤,毕竟你什么错儿也没犯过,法官自然会认定你清白无辜。”

  陈媛被这句话堵得半晌说不出话来。

  抄袭了鲁盼儿两件服装之后,她并没有什么内疚之心,甚至听到霓裳羽衣报了案,也没特别放在心上,毕竟服装抄袭案很难判断,国外的名牌服装公司也束手无策。

  可是当舆论沸沸扬扬传得无人不知无人不晓的时候,陈媛开始担心了,尤其是当她得知霓裳羽衣居然提前将设计图和订单做了公证,越发忐忑不安。

  形势对自己和丽莎服装厂太不利了。

  过来求情的建议是老赵出的,他反对与霓裳羽衣打官司,“我们实力太差了,证据对我们也不利,若是官司输了,损失会很大。

  好在鲁盼儿不像宁林那样心狠手辣,她一向喜欢与人为善,也许就会答应了呢。”

  陈媛也这么觉得。

  比起老赵,她与鲁盼儿接触时间更长,关系更近。

  虽然对老板不服气,陈媛也亲眼亲身经过了许多事:

  老赵还是在磁器口做生意时,鲁盼儿曾提点他设计新款服装;她对自己和店里的其他员工都很和善,大家有什么难事,只要能做到的,她差不多都能答应。

  很多人都知道,鲁盼儿是个好说话的。

  低一次头,好言好语请求一番,能避免未来的官司,避免高额赔偿金,陈媛决定试一试。

  可是,一切都没按自己和老赵的预计发展。

  陈媛不由得道:

  “没想到你现在变得不近人情了。”

  “那你觉得我应该怎么样?

  无限包容你们,随便你们抄袭我的设计?”

  鲁盼儿自问为人不差,但是,那也要看对谁,陈媛这样的,自己就没有必要团结,“如果说维护自己的正当权益,就是不近人情,那我就不近人情了。”

  陈媛突然意识到自己轻看了鲁盼儿,她之所以下决心从美国回来开服装厂,就是以为一切都很容易,当年鲁盼儿的资金、条件还都不如自己,如今已经是京城里有名的富商了。

  可是,真正做起来,丽莎服装厂远没有达到自己的期望。

  陈媛突然意识到,能将霓裳羽衣从一家小店发展到一个庞大的服装集团,自己过去的老板并不是寻常人。

  但陈媛还是充满信心,“抄袭官司没那么容易打赢,尤其在中国,几乎没有相似的案子,最终霓裳羽衣只能白费了力气。”

  老赵就是这么告诉自己的。

  “过去中国没有的东西,现在慢慢都有了。

  抄袭官司也是一样,霓裳羽衣不介意做第一个。”

  陈媛又被堵得没话说,时隔几年回国,她果然觉得周围的一切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但是,还有一个杀手锏,“如果鲁老板不肯撤诉,我就会开始反击了。

  要知道,舆论并不只掌握在你一个人的手里。”

  这次事件还涉及到了马丽丽,确切地说,如果没有马丽丽在背后撑腰,她未必敢做得这么过分。

  所以,出了事,马丽丽也不会置之不理,她认识许多大老板,可是很有能量的。

  “随便你。”

  “你与宁林之间,这么多年发生的事情,如果一件件地发表在报纸上,一定会吸引很多读者的吧?”

  “我们不会撤诉。”

  鲁盼儿郑重告诉陈媛,又提醒道:

  “造谣也是犯法的。”

  比起抄袭,诽谤更难认定,陈媛一扬头,“既然这样,我们就走着瞧吧。”

  没两天,铺天盖地的报道便出来了,许多街头小报都刊登了北京一位女富商与丝绸供应商关系非同寻常,也是为此她才走向成功,虽然没提名字,但很容易就让人联想到鲁盼儿。

  当然,他们不只在这方面造谣,还将鲁盼儿形容得刻薄、小气、不讲道理,也是因为如此,霓裳羽衣的员工才会满怀仇恨地将设计图偷是出来卖。

  于是,买到图纸的陈媛和提前穿着礼服露面的马丽丽就都成了受害者——她们只是花钱买了设计图,根本不知道是偷的。

  霓裳羽衣立即追加了诉讼,不只要求陈媛就新款服装事件道歉和赔偿,还要为散播谣言付出代价。

  鲁盼儿没有直接出面反驳谣言,有些事不是越辩越清的,尤其是涉及到男女关系,大家相信的往往是最离谱的说法。

  做了这么多年女富商,这样的事也不是没见识过,世上总有陈媛这样不要脸的。

  没想到,鲁盼儿没发声,却已经有人主动出来帮她了。

  霓裳羽衣接到政府部门的一笔大订单,为参加国际化会议的官员们订一批有中国传统风格的服装。

  这批服装的经济效益自不必说,只舆论上的影响就一下子压过所有喧嚣的小报。

  报纸、电视轮番采访报导,鲁盼儿获得的奖项、取得的成绩,对这一次订单的设计理念都被记者们一次又一次地呈现给读者观众们,与订单相关的所有事项也都成了热门,服装的选料、加工工厂、刺绣工人……

  毕竟是国际化的会议,展示中国人的形像,这是什么层次?

  多少小报也没法儿比。

  鲁盼儿与会务组沟通服装设计思路后,顺路拜访王晓霞,“我一猜就是你的手笔,多谢了!”

  虽然已经升任为厅长,可王晓霞的办公室还与过去布置得相差无几,办公桌之外就是几个硕大的书柜,摆得满满的书籍,她就在淡淡的书香气中笑了,“这个活动的服装原本也要找你,毕竟是获过国际大奖的设计师,世界时装中心时常展示你的作品,代表着国内最高水平——这都是大家的共识了。

  我所起的作用,只是使进程加快一步,正好在这时候宣传出去。”

  “你只轻描淡写,可于我就是大事。”

  鲁盼儿并不把陈媛放在眼里,也相信假的永远也做不成真的,但是那些污蔑,总还是让她心里不快。

  “陈媛实在太过了,做生意有竞争没什么,抄袭就不应该了,她还向人泼污水。”

  王晓霞摇摇头,算起来陈媛是钱进的表妹,当年她之所以能到霓裳羽衣也因这层关系,“钱进找过去骂了她,婆婆平时很护娘家人,这一次也跟舅舅、舅妈他们生了一场气,又说对不起你呢。”

  “这事跟你们哪里有什么关系?

  陈媛年纪跟我们相仿,经历的也不少了,总该为自己负责。”

  “我总觉得这件事不只是陈媛一个人搅起来的,她没有足够的能力,”王晓霞提醒鲁盼儿,“她自称在美国学习服装设计,可我们从没见过相关的证明;还有,彼得其实也不过是平常的美国人,没有多少财产……”

  先前陈媛曾将抄袭的责任推给马丽丽,后来在谣言中却又将马丽丽变得无辜而不知情。

  鲁盼儿那时便意识到了,马丽丽和她后面的人是陈媛的同盟和支持者。

  他们各取所需,陈媛借助他向自己发起舆论攻势,而他帮马丽丽脱去所有的错误。

  虽然没有明确的证据,但鲁盼儿知道,那个人一定是李老板。

  ※※※※※※※※※※※※※※※※※※※※滟滟的新文,求预收!

第280章 睚眦必报

  对于王晓霞, 鲁盼儿一向佩服, “你真聪明,对生意场上的事完全不知情, 却能推测出事情的真相。”

  简单将刘南与马丽丽之间的矛盾、马丽丽与李老板的关系说了一下,“最近李老板做股票大赚特赚, 冲冠一怒为红颜,砸了不少钱给帮她们跟我打官司。”

  “你既然说我聪明, 我就再预言一次,这场官司你一定会赢。”

  王晓霞笑着说。

  “我也觉得自己会赢, 毕竟我是正义的一方,证据也准备得非常充足。”

  “正义必将胜利, 但我觉得他们最大的错误是低估了你。”

  鲁盼儿一向行事低调,那些浮躁的人便都看不透,只当她好对付。

  事实上,这位十几岁就能独立撑起家业,一手创立霓裳羽衣, 又能获得国际大奖的女子比他们想像的还要聪明,还要能干,王晓霞赞许地道:

  “只说将图纸公证,谁又能想得到?”

  服装抄袭的官司最难打,陈媛最开始有恃无恐就是以为取证困难, 没想到鲁盼儿提前在律师处公证保存设计图纸, 让她处于十分不利的位置, 才不得不打舆论战, “当时只想着有备无患,没想到就用上了。

  “所以,我从没担心过你。”

  王晓霞笑着将一张报纸打开,“刚读了记者对杨瑾的采访,很喜欢他说的一句话。”

  一位采访自己的记者,提出了对家人的采访,杨瑾破例答应了,不过他们交谈时,鲁盼儿并没有在场,“已经见报了?”

  也凑过去看。

  “我的妻子是农家的长女,懂事能干,很小就担起了家事……

  她是好妻子,好母亲,好姐姐……

  我觉得最幸运的是,她遇到了这个大时代,使得她卓越的天赋没有被埋没,而是在大时代中尽情地发挥,成为时尚界的弄潮儿……”

  鲁盼儿读着,“这句话我最喜欢!”

  真是说到了她的心里面。

  “对,‘大时代’这个词,他用的特别好,我们都很幸运,遇到了这个大时代。”

上一篇:与你千般好

下一篇:季太太宠夫日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