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十年代之农门长女 第53章

作者:金波滟滟 标签: 情有独钟 因缘邂逅 现代言情

  虽然石磨很沉重, 但是两个人一起用劲儿倒还轻松。手中干着活儿, 蔡颖又低声笑着说:“杨瑾很有修养, 你又体贴, 日子过得还真和顺。”

  确实如此。

  可蔡颖能想到自己会早早起来干活儿,也一样是心思细腻、擅长关心别人的。鲁盼儿便猜到蔡颖原来一定对吴强特别体贴, 但一腔柔情都付之流水了,所以才十分绝决地要离婚吧。

  虽然支持她离开吴家,鲁盼儿免不了担心,“平时你一个人带着孩子还好,春耕时可怎么办呢?”

  “我以前也不是没有背着小豆干过农活。”

  “但是插秧还是不一样的。”鲁盼儿就把自己第一次插秧的艰难说了出来。蔡颖既然要与吴强离婚,吴队长自然不会再照顾她,今年一定安排她插秧的,“你毕竟不是农村长大的,身体也不如我好,再背着孩子,恐怕很难。”

  “没有过不去的火焰山,去年插秧的时候你都熬了过去,我比你大好几岁呢,一样能行。”

  人可能就是这样,没有退路也就坚定了。

  鲁盼儿就轻轻地点了点头。

  “呀!你们俩儿怎么这么早!”小春婶儿从外面走了进来,大声嚷着,“我来晚了!”

  蔡颖赶紧拦她,“小点儿声,他们还没醒呢。”

  小春婶儿急忙捂住嘴,“我就是大嗓门习惯了。”又推她们,“来,我一个人推就行,你们做别的吧。”

  杨瑾打开门出来了,“我竟睡过了——推磨这样的重活儿还是我来吧。”

  “你赶紧去新房那边吧,我公公带着修义他们一会儿就到了!”小春婶儿笑着说:“我们都能行呢。”

  正说着跃进也出来了,他昨天才从高中回来,自然为的是帮家里干活儿,眼下衣服还没系好扣子,“我来。”说着上前就抢了下来。

  “人都让我吵醒了。”小春婶儿就不好意思地说,嗓门不知不觉又高了。

  蔡颖就提醒她,“还有两个没醒呢。”

  “没事的,丰收和丰美是怎么吵也不醒。”鲁盼儿就与她们进屋烧火,看着大米面磨好了,又加了水、面粉、白糖、花生、芝麻和酵面,拿了四根筷子搅拌起来。三人轮流搅拌,直到把面粉搅成十分粘稠,一拉连绵不断的面糊才停了手,将面糊放在屉布上抹匀,最后把洗好的大红枣一个个地摆在最上面用大火蒸。

  太阳升起来的时候,大米发糕已经蒸好了几锅,雪白雪白的发糕上面点缀着红色的枣,香甜的气味儿直往大家的鼻子里钻,再用刀将发糕切成一个个小方块,每块上面留着一个红枣,就做成了又好看又好吃的点心。

  丰收和丰美醒了,“好香啊!”赶紧起床穿衣服进了厨房。

  农家不常做这样精致的细点心,鲁盼儿就笑着一人拍了一下,“赶紧洗漱吃发糕,我们就去新房上梁!”

  一串鞭炮响起,大梁慢慢升到屋顶,新房子最主要的部分就完工了!

  社员们纷纷前来祝贺,鲁盼儿就把大米面发糕散给大家,“中午摆酒,大家都过来呀!”

  吴队长带着吴强也过来了,接了发糕笑着说:“你们这边还真快,我们家新房上梁还要晚几天。”

  原来吴队长给杨瑾批了宅基地的同时,也给吴强批一块儿,位置却又好得多了,正是知青点儿旁边的地,杨瑾开始盖新房,吴家随后也动了工。

  吴强早结婚了,又有了女儿,分家出来也正常,但前面有蔡颖闹离婚的事,又赶在杨瑾批宅基地盖房子的时机,吴家做的这些事儿就让人不免多想。

  不过,毕竟吴家还任着队长,掌着队里的权,他们家盖房自然也有人过去帮忙,两边倒像是比赛似的。

  杨瑾和鲁盼儿毕竟打算得早,红砖、木料、暖气都先买好了,动工也早上几天,还是先上了梁。

  上梁毕竟是喜事儿,鲁盼儿就一笑,“那就恭喜吴队长了。”

  吴强走过来对蔡颖说:“这次分了家,我们搬出来住,以后两边各自过日子,你也就别生气了,上梁那天回家蒸发糕吧。”

  蔡颖理也没理他,接了鲁盼儿手里的空盆转身走了。

  吴强就说:“鲁老师,你可是我们红旗九队的人,怎么不帮我劝劝蔡颖,反而跟着杨老师纵容她回知青点儿?他们知青是不得已到我们这里来的,总想着飞出去,我们要一条心对付他们!”

  真是没想到吴强的心思这样龌龊,鲁盼儿觉得恶心,才想骂他一句,一口酸水就涌了上来,赶紧压了下来。

  “呸!谁跟你一条心!”小春婶儿只当她新媳妇脸嫩,不好意思说难听的话,就替她开骂,“你还有脸来离间杨老师和鲁老师呢?我们红旗九队的名声都让你丢光了!”

  蔡颖的知青同学们早将她被丈夫打伤的事传了出去,提到欺负知青的事,免不了要说一声红旗九队,大家都跟着没脸。

  吴强本希望借此机会将蔡颖劝回来,想由此如今被小春婶儿一嚷,便赶紧心虚地走了。

  可鲁盼儿胃里的不舒服却更重了,也许是今天起得太早了?或者是吃了大米发糕反酸?她用力忍着,可还是没有忍住,终于吐了。

  丰美看到了赶紧跑过来,“姐,姐,你怎么了?”

  “没事的,可能肚子不太好,吐了就不要紧了。”

  “杨老师,你家鲁老师有了!”小春婶儿已经在一旁笑着大声喊:“今天上梁,又有喜信儿,真是双喜临门呀!”

第91章 憧憬未来

  鲁盼儿想拦住小春婶儿, 已经来不及了。

  她的大嗓门一嚷,所有的人都听到了, 一起笑了起来,“果然是双喜临门!”

  杨瑾几步跑了过来,手足无措地拉住她,“怎么样?我去请宋大夫看看。”

  “宋大夫不就在这儿吗?”他今天也来帮忙上梁呢。

  “我居然忘记了。”杨瑾就说:“我去喊他过来。”

  “喊宋大夫过来做什么?”鲁盼儿赶紧拉住他,“我没事。”

  “那可怎么办呢?”

  小春婶儿看着他们笑得弯了腰,“怎么办?凉拌!什么也不用,有了身子就是这样的,过些天就好了。”

  “不行, ”杨瑾摇摇头,“我还是先送你回家休息吧。”

  “

  我真没事儿。”鲁盼儿被小春婶儿笑得脸也红了, 又见社员们都笑着看向自己,恰好大米面发糕已经分过了, 就说:“我自己能回去。”

  “还是我送你。”杨瑾转身向吴九爷了一声,“这边就请九爷帮忙,我先把鲁老师送回家。”说着推过自行车,让鲁盼儿坐在后座, 因路面不平, 便也不骑, 只推着走了。

  鲁盼儿心里是懵的, 到了家躺在炕上才醒过神来, 又看跃进几个也都跟着回了家,围着她坐了一圈, 个个盯着她,就赶紧说:“我果真没事了,你们都回去吧。”

  小春婶儿跟着回来了,一进门又是笑,“你们一家干什么呢?女人都生孩子,别担心,再过几个月你们就都变成长辈了。”

  丰美笑了,“那我就成小姨了?”

  “我是小舅!”丰收又兴高采烈地提醒,“姐夫,你要当爸爸了!”

  要当爸爸的人一直怔怔地看着自己,似乎正在看世界上最神奇的事儿。鲁盼儿就推他,“赶紧去盖房子吧,大家都在那边等你呢。”

  杨瑾突然笑了,笑得那样欣喜和满足,“是呀,我很快就要当爸爸了。”站起身却一步三回头,“我先走了。”

  “走吧。”鲁盼儿就又推跃进,“跟着你姐夫过去干活儿,中午吃过饭回学校,下周就别回来了,最后一学期要抓紧学习!”

  至于丰收丰美,“你们就别去了,那边乱糟糟的,还是在家里帮着做饭。”

  “这就是了。”小春婶儿就说:“大家该做什么做什么,鲁老师睡一觉,中午我叫你起来吃饭。”

  上梁这天的中午饭是最隆重的,鲁盼儿躺了一会儿怎么也躺不住,起身见小春婶儿和蔡颖正忙着,便洗了手切菜。

  小春婶儿就笑着拦她,“杨老师可舍不得你干活呢——再说这么点饭菜,我们两个人足够了,不用你。”

  蔡颖也说:“你再躺一会儿吧,今天早上恐怕是累着了。”

  “我躺在炕上也睡不着,还不如起来干点儿活呢。”鲁盼儿果然觉得没什么了,“记得过去我妈怀着丰收丰美时一样下田,还有去年插秧时,小春婶儿不是也怀了孩子?”

  “可是杨老师宝贝你呀!”小春婶儿想起来又笑,“连路都不肯让你走,一定要用自行车推回来。”

  这一定会成为九队许多年的笑柄,鲁盼儿又羞又恼,可心里却还是甜的,便故做生气地转头,“我不理你了。”

  “别笑了,”蔡颖就推小春婶儿,“鲁老师不好意思了呢。”

  “好,我不笑了——哎呦,我还是想笑,从来没看到杨老师这样的,哈哈哈!”

  蔡颖就对鲁盼儿说:“你别理她——这时候都会不舒服几天,过去了就好了,不能干重活儿,但也不能天天躺着,那样不容易生。”

  “这话说得对,”小春婶儿笑够了,也来介绍经验,“我生儿子就特别顺,从肚子疼到儿子下生才半天时间,就是平时该干什么就干什么。”

  三个人说说笑笑地做好了饭菜,看着干活儿的人们回来了,就在院子里摆上了酒席。

  杨瑾拉着鲁盼儿进了屋子,“怎么又起来了?”

  “大白天的怎么躺得住?听说一直躺着反倒生孩子费劲儿,我也愿意起来活动活动。”

  “那也要小心。”

  “小春婶儿和蔡颖已经告诉我应该如何注意了,”鲁盼儿就笑着抽出手,“别担心我,你去陪大家吃席吧。”

  “也不是担心,就是想看看你。”

  其实鲁盼儿也想只跟他在一起,但这个时候,家里人来人往的,“晚上我们再说话儿。”

  杨瑾岂不知道理,回去看看并没有人跟过来,便轻轻地在鲁盼儿脸上吻了一下,“舍不得离开你。”

  既然成了夫妻,亲密的事自然没少做,可是大白天的,实在不应该!鲁盼儿脸都红透了,“你快走吧,要是让小春婶儿看到了,又不知怎么笑呢。”

  杨瑾虽然被赶走了,可没一会儿又进来了, “早上吐过,现在一定饿了吧?”原来他让过大家,顾不上自己吃,先盛了一碗饭,又将各样菜都夹了些攒在一个大盘子里送了来,“你赶紧吃点儿。”

  鲁盼儿原本已经好了,可见了这许多饭菜就又有些不舒服,“我还是等一等再吃吧。”

  杨瑾就看了出来,“你想吃什么?”

  “鲁老师一定想吃这个!”小春婶儿笑着走了进来,端了一碗酸菜心。

  大白菜腌成酸菜,是红旗九队各家冬天里最常吃的,会过日子的人家,酸菜一直能吃到来年青菜长出来。

  去年秋天,鲁盼儿便腌了许多酸菜,此时还有不少,今年拿出来做菜,小春婶儿便把酸菜最里面的心单独留了出来,洗净后切成小段送来。

  腌好的酸菜心脆脆的,酸酸的,十分好吃——在农家,少有零食,家里做酸菜时就会把酸菜心留下给孩子们当小零嘴儿。

  鲁盼儿小时候自然吃过的,长大了就习惯性地分给丰收和丰美,自己很少碰了。此时见了腌得微黄透明的酸菜心,刚刚的不舒服马上消散,迫不及待地接过来大口地吃了几块。

  杨瑾到红旗九队好几年了,自然也尝过酸菜心,因觉得太酸并不喜欢,此时吃惊地道:“小心胃不舒服!”

  “我倒觉得很合胃口呢。”鲁盼儿就着酸菜心将刚刚送来的饭菜也吃了下去。

  小春婶儿就得意地说:“杨老师,别看你学问高,可女人生孩子的事你不懂。去年我怀着儿子时就特别想吃酸菜,可那时酸菜已经没了,没赶上。鲁老师倒是有福气,这时节还有酸菜呢!”

  “原来这样啊。”

  “杨老师赶紧去吃饭吧,下午还有许多活呢!”小春婶儿说着就将他赶走了,“鲁老师这边有我们,不用担心。”

  直到晚上,家里才清静下来,小夫妻才有机会拥在一起说悄悄话,“真没想到孩子这么快就来了呢。”

  “是啊——可是我怎么摸不出来呢?”

  “我也摸不出来,听说还要过一两个月肚子才能变大呢。”

  “从今天开始,我们就每天看看肚子长大多少,记在日记上。”

上一篇:与你千般好

下一篇:季太太宠夫日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