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十年代之农门长女 第57章

作者:金波滟滟 标签: 情有独钟 因缘邂逅 现代言情

  双胞胎认真地点头,“我们知道了!”

  自己的弟弟妹妹,鲁盼儿还是放心的,“你们洗手吃饭吧,我去给杨老师送饭。”

  “我去!”丰收就说。

  “我们一起去!”丰美也愿意去给姐夫送饭,弟弟妹妹们跟姐夫都很亲。

  “你们还不是想去玩儿?”鲁盼儿就说:“吃了饭再过去,我先走了。”

  这时候八队的那边的水利工程又开始了,杨瑾自然也要参加,不过他时常与生产队里负责灌溉的人换工,那样就可以看一天一夜稻田灌水后在家休息一天。

  今天正好他在看着灌水。

  夏日天长,杨瑾正赤足坐在水渠一侧的土坡上,背对着夕阳一面放水一面看书。

  阳光撒了下来,稻田和水渠上面闪着潋滟的波光、他挺拔的身影和手中的书也被镀上一层金色的轮廓,鲁盼儿说不出的喜欢,轻轻走过去,“歇一会儿吧。”

  “并不累。”杨瑾笑着抬起了头,“总比工地要轻松。”

  但其实灌水却是大家都不愿意做的,一块田接着一块田,水既不能多也不能少,白天倒还好些,夜里不能睡,蚊虫又多,责任又大,还不如到工地出力干一天活儿呢。而且,工地现在又乱糟糟的了,很多人都偷懒,几个月下来,工程一直没什么进展。

  “其实,你就是想多陪陪我。”

  “嗯,”杨瑾承认了,“就是想陪着你,哪怕离得近些都好。”

  “我也一样——拦着丰收丰美,自己过来送饭,就是想陪你。”鲁盼儿说着在他身边坐了下来。打开饭盒,盛了一勺喂他,“尝尝新摘的豆角。”

  “自家种的菜就是好吃。”杨瑾接过勺子,“来,你也吃。”

  “味儿是不错。”鲁盼儿就说:“过些天结得多了,我们晒些干菜,留着冬天吃。”

  “到时候你就要生了。”

  鲁盼儿低头看了看自己的肚子,轻薄的衣服已经盖不住了,杨瑾的手覆了上去,“听说再长大一些还会动呢。”

  “我也听说了,还真有趣呢。”

  远远地两个小身影跑了过来,“姐,姐夫,我们来了。”

  鲁盼儿就笑,“你们吃饭还真快。”

  “我们不但吃完了,还把锅和碗都涮好了呢。”丰收和丰美就催,“姐夫,快点儿吃嘛,我们想接着听西游记的故事。”

  鲁盼儿就说:“你们俩先去拨些青蒿,我们也就吃好了。”

  丰收丰美没一会儿便拨了青蒿回来,将青蒿堆在一起点上火,散出特别的香气,蚊虫便不敢飞过来了。俩人便围着姐夫坐下听故事。

  双胞胎仰着头看着姐夫,时不时发出一声惊叹,“原来妖怪变成好人骗唐僧来了!”又急切地追问:“接着怎么了?”

  鲁盼儿不由一笑,弟弟妹妹从小就跟着杨老师学习,最佩服杨老师了。现在杨老师成了他们的姐夫,把他们当成亲弟弟妹妹一样关心,大家的感情越来越深厚,早是一家人了。

  吴队长媳妇还想挑唆他们,孰不知双胞胎一回家就全告诉了自己,这会儿早把那些话忘到脑后,哪里能被挑唆了去呢?

第98章 我要参军

  随着水稻开始分蘖、抽穗, 水田排了水,杨瑾又被派到工地去了。

  七月里, 跃进带着所有的行李、书本、用品回家了,他已经从襄平高中毕业,与许琴并列第一年级第一,还获得了学校的三好学生奖状。

  这样的成绩有多难得,鲁盼儿比谁都清楚,她拍拍弟弟的肩膀,“跃进,我真为你骄傲!”

  跃进小心地扶着姐姐坐下, “姐,你别担心我, 我明天就去工地,参加劳动挺好的。”

  “姐放心你, 就是在红旗九队参加劳动,也是最优秀的!”鲁盼儿努力笑着,其实她心里是很失望的。

  去年,公社推荐的学生通过考试上大学, 她以为今年一定还会继续如此, 一直鼓励跃进努力学习, 可是到了现在, 考试上大学的消息一直没有传出来。

  还是在襄平县没有继续办灯节的时候, 杨瑾就分析今年的考试会被取消,但是鲁盼儿总还怀着一线希望——大学一定愿意收有文化有知识的学生。

  眼下跃进已经毕业了, 还没有任何消息,他只能回到生产队。

  自己想到了这些,跃进不可能不知道,他心里可能更伤心呢,只是懂事地不露出来而已。

  于是鲁盼儿就起来抓了一只鹅,“今天你毕业回家,姐给你炖鹅庆祝。”

  “姐,我不馋肉,许琴总给我肉包子。”跃进赶紧拦住。

  “也不是全给你一个人吃,我也想吃鹅肉了呢,明天你去工地还可以给杨老师带去一些。”鲁盼儿借口多着呢,说着推开弟弟杀了鹅,顺便问起许琴,“她什么时候过来?”早说好毕业后请她到自己家住几天的。

  “原来我们商量她、赵剑、胡一民都跟我一起回家,可是就在前两天许琴奶奶突然得了重病,她接到信就买火车票回北京了,大家商量后决定等她回来再一起来我们家玩儿。”

  “原来是这样,”鲁盼儿就笑着说:“等同学们来玩儿的时候,我还给你们炖鹅吃。”

  鹅长得大,肉也多,炖好了特别香,鲁盼儿盛出一半儿给大家吃,留出一半儿第二天带到工地,让杨瑾和跃进中午加餐。

  杨瑾看到姐弟二人就笑问:“跃进毕业了?”

  “嗯,昨天回家的。”

  鲁盼儿就告诉弟弟,“你先去工地报个名,我跟你姐夫说几句话。”

  看着跃进走了,杨瑾收了笑容摇摇头,“我问了一些人,都说今年上大学不会再组织考试了。”

  “我也想到了。不过,就算不考试,跃进也有推荐的资格,只是不知道什么时候推荐。”

  “去年这时候考试成绩已经发了下来,可今年还一点风声都没有。我再三打听,也丝毫得不到推荐上大学的消息。”杨瑾想了想说:“红旗公社朱干事主管教育,我们不如去问问。”

  “也好。”鲁盼儿就决定了,“我这就去公社,免得耽误了跃进。”

  妻子正怀着身孕,杨瑾自不放心,“我请假陪你去吧。”

  两人骑着自行车到了红旗公社,因为正在大建水利工程,公社大院里留下的人并不多,好在朱干事正是其中之一。

  鲁盼儿就把事情说了,“我弟弟在高中品学兼优,家里出身贫农,父母又是烈士,如果有推荐上大学的名额,希望能考虑鲁跃进。”又拿出了跃进的奖状、成绩单,交给朱干事看。

  这些情况朱干事早知道大半,如今又细看了奖状和成绩单,笑着点了点头,“按政策,鲁跃进的确是应该优先推荐。不过今年的名额还没下来,你们不要急,先让鲁跃进参加劳动,如果有了消息,我一定通知你们。”

  既然如此,杨瑾和鲁盼儿也就放心地回去了。

  八月里,天气又热又闷,鲁盼儿的肚子又大了一圈,更感觉不耐热。好在学校已经放了假,她便留在家里,也不下田,只做些缝纫活儿。

  这天杨瑾突然带着跃进回来了。

  鲁盼儿心里一沉,“是不是推荐上大学有消息了?”

  “你别急,”杨瑾扶着她先坐下,才说了实情,“今年推荐上大学的名额前些时候就下来了,万书记截下来直接给万红英报了名,朱干事也是才知道的。”

  鲁盼儿就气愤地说:“太不公平了!我要去反映情况!”

  跃进心里也是难过,见了姐姐这样反而劝她,“反映情况也只能反映到万红英的大伯跟前,他们自家人能不互相维护吗?”

  “的确没有用,”杨瑾揽住妻子,“襄平县里有万县长包庇侄女,而大学那边收到报名表,应该已经完成录取,结果不可能再改变了。”

  “不过,我们又打听到一个消息,最近化工厂招工,倒是可以争取一下。我刚刚已经带着跃进报了名。”

  虽然希望跃进能走进大学,但鲁盼儿冷静下来也明白了,万红英已经办好了上大学的所有手续,根本改变不了,叹了一声气说:“招工也是不错的出路,只看现在红旗公社乱糟糟的形势,只怕还是不能成功。”

  杨瑾心里也这么想的,此时却只能安慰鲁盼儿,“跃进的确非常优秀,化工厂招工的人员一定能看到。”

  可是鲁盼儿却不信了,“化工厂工资高、待遇好,上了班就能挣钱,在许多人看来比上大学还好,一定有人会走像万红英一样走‘后门’。”

  “现在的风气就是这样。”杨瑾想了想,“我们也不是拿不出钱,不如让跃进也买东西送礼吧。”为了自己,他无论如何也不肯走后门,但是为了跃进,只好退让一步。

  鲁盼儿也是一样的心思,便拿出二百元钱交给跃进,“你赶紧去找田翠翠,请她帮忙买一块上海牌手表,贵些也不要紧。”

  跃进一摆手,生气地说:“要是送礼才能进化工厂,我就不去了!”

  “姐夫,你过去教我们做正直的人,高尚的人,现在怎么变了?还有姐,你在学校为人师表,却让我去送礼?”

  杨瑾和鲁盼儿相互看看,都低了头,“我们的确不对。”

  “我知道姐和姐夫关心我才要送礼,”跃进就说:“可是那样我去了化工厂也心里不安。”

  再者他也不想平白地花二百元钱,姐夫每天辛苦地劳动挣工分换口粮,姐当民办教师一年的工资才三百元,有了空就做缝纫活儿,养着自己和丰收丰美,现在自己已经高中毕业了,早应该挣钱为家里做贡献,“要是那样,我宁肯留在九队参加劳动!”

  鲁跃进犯了犟脾气,坚决不肯送礼,跟着姐夫重新回了工地,鲁盼儿也只能在家静等工厂的通知。

  虽然跃进品学兼优,自家成分也好,但鲁盼儿对化工厂招工却不抱太多的希望。

  果然,她猜得没错。

  “化工厂发了通知,二龙被招进去当学徒工,跃进和建国都落选了。”陈婶儿得了消息过来,“我早知道建国选不上,他才初中毕业,跟高中毕业生没法比——可没想到跃进也没进去,大家都说万彩凤走‘后门’了。”

  “前些天满芬回娘家,走的时候带了一只大包袱,当时我就奇怪,万彩凤那么小气的人,怎么舍得给女儿拿一大包东西?现在可不是对上了。”

  “按理说鲁二龙偷过鸡,生产队应该向化工厂说明情况,化工厂知道了不可能招一个小偷当学徒工。可吴队长吃了鲁二龙偷的鸡,不但当时没有让民兵们把他送到公社,现在还帮他瞒着。”

  “本来不应该告诉你的,你听了也只能心里难受。可是,我又怕万彩凤过来炫耀,把你气出事儿来。”陈婶儿就拍拍鲁盼儿,“听婶儿的,肚子里的孩子最重要,别理你后奶二龙他们……”

  伤心肯定会伤心,但鲁盼儿却早有准备,“我们已经想到这样的结果——当初我也想去走‘后门’,却被跃进拦住,他毕竟长大懂道理了,说为了进化工厂走后门送礼良心都不安。”

  “唉!”陈婶儿想再劝,却不知说什么好,忽听到门响,便抬起头,“罗书记来了。”打了个招呼,知道罗书记一定有事儿找鲁盼儿,便先走了。

  罗书记进了门,抹了一把汗,“我听说万书记把公社唯一的大学名额给了自己的女儿……”

  鲁盼儿见他衬衫湿透了,喘着粗气,赶紧拿手巾,倒茶水,“伯伯你别生气,出了这么多汗,赶紧先擦擦,再多喝点水。”

  “当初你爸爸妈妈牺牲了,我在公社的会议上特别向大家说明,等到你和跃进毕业时,只要有一个上大学的名额就要给你们家,大家都赞同。没想到现在万书记瞒天过海,没通过公社就给自己的女儿报名上了大学。我去反映情况,县里根本不采纳,也不调查处理。”

  “这次化工厂招工,我无论如何也要替你们家要一个名额。”罗书记喝了几口茶,“你把跟进的毕业证和奖状都带着,我们先去找万书记开介绍信。”

  鲁盼儿赶紧嘱咐丰收和丰美几句,拿了东西跟着罗伯伯出门,到了工地叫了跃进一起去了水利工程的临时办公室。

  万书记才听了两句就摇头,“介绍信?这个我们不能开吧?化工厂招工,我们公社不能干涉呀!”

  罗书记拍了桌子,“大学招生你都能干涉,我们如实开介绍信怎么不行!”

  “姓罗的,你别忘了,我现在是红旗公社的书记!”

  “不管谁是红旗公社的书记,都要为老百姓服务!”

  两人当即拍着桌子大吵起来。

  鲁盼儿正在为难,朱干事悄悄拉住她,“万书记肯定不能给你们开介绍信的,听说部队到襄平招兵了,让你弟弟赶紧报名吧。”

  跃进听了就告诉姐姐,“我愿意参军。”

  鲁盼儿早知道跃进一直羡慕军人,就点点头,上前拉着罗伯伯出来,把事情说了,“既然这样,我就带跃进报名参军吧,他自己也愿意。”

  罗伯伯却不肯,“参军当然光荣,可是战士津贴少,几年退伍还是要回家务农,不如到化工厂当工人立即就能挣工资补贴家里。跃进完全符合招工条件,又在应该照顾范围内,我一定要帮你们争取到。”说着,他又重新进了办公室,高声大喝:“如果你再不开介绍信,我立即去找老战友反映情况,把你女儿上大学的名额要回来,那才是鲁跃进应该得的!”

  万书记眨了眨眼睛,终于开了证明。

  罗伯伯接过来带着鲁家姐弟出门,“我们再去化工厂——他们看到跃进的情况,一定会同意招工。”

上一篇:与你千般好

下一篇:季太太宠夫日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