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十年代之农门长女 第68章

作者:金波滟滟 标签: 情有独钟 因缘邂逅 现代言情

  大家一起动手,烙了糖饼,煮了鸡蛋,灌了一壶凉开水,再将梓恒的换洗衣服和尿布收了一包,“我们出发喽!”

  “等等!”杨瑾笑着回了屋子,一转眼提了留声机的箱子出来,“走吧!”

  新房后的小山没多高,几个人很快爬到顶,向下望去,山阴处正有一片淡粉色的云彩,原来那里的花开得正艳呢,“我们就去那里拍照!”

  到了近前,大家以杏花为背景拍了两张照片,将吃的东西拿出来摆在一块大石头上,又打开留声机,上了发条,音乐声响了起来。

  阳光明媚,照在身上暖洋洋的,春风里已经不带一丝寒气,时不时一朵杏花飘落在他们面前,“真是郊游的好地方呀!”鲁盼儿就叫杨瑾,“快来野餐,然后就在这里躺上一会儿,睡个午觉。”

  杨瑾正在摆弄相机,“胶片还有一段,不知能不能再照一张照片,我们随便拍一下,免得浪费。”说着设好了自动拍摄。

  胶卷拿来时,大家都看过,上面清清楚楚地写着十六张,怎么可能多呢?但是既然随便拍一下,也就无所谓,鲁盼儿让梓恒靠在自己的怀里面对着相机;丰收躺在草地上没有起来,只用手撑起头看;丰美正将饭盒打开;杨瑾设好相机半蹲在鲁盼儿身边,握住梓恒的小手……

  “咔嚓”相机清脆地响了一声。

  当所有的照片都洗出来后,他们发现果然多拍了一张,而且随便拍的这张最动人,所有人都自自然然的,并没有刻意地笑,可幸福和温馨却在照片上洋溢着,多得似乎就要流淌出来,于是加洗了几张邮给了舅舅、跃进。

第113章 几尺布票

  农忙假结束后, 鲁大龙怎么也不肯教课了。

  吴队长苦口婆心地劝说了半天一点效果也没有,只得急忙去化工厂请了万彩凤, 万彩凤神气十足地坐着吴队长的自行车回了家,一进门就声色俱厉地咒骂儿媳妇和大孙子——可依旧没有用。

  鲁大龙就是一声不吭,动也不动地站在一旁,仿佛是个木头人。

  二婶儿虽然不会打架,但她站在儿子的身边,一直替他解释,“别再逼我们大龙了,再逼下去大龙就要疯了。”

  老师看起来很容易当, 真正带着几十个皮孩子上课才能知道有多难,鲁大龙缺乏这种能力。

  吴九爷也是这样对大家说的, “当娘的最知道自己的儿子,大龙他娘不爱说话, 可心里却不糊涂,再逼这孩子,恐怕要逼出毛病——我们还是请鲁老师回来上课吧。”

  “我就知道是你们的阴谋,”吴队长脖子一梗, “没了鲁老师, 红旗九队的学校办不成了吗?”一甩手走了, 接着社员们就见他骑着自行车去了公社。

  第二天, 红旗八队的老师到红旗九队的小学来上课了。

  据说, 红旗八队的这个老师小学都没读完,但他是万书记家的亲戚。

  学校的事, 红旗九队的社员们反对也无效,背地里都说吴队长中了邪,当然这个邪不是什么鬼啊神啊之类的,而是万书记。

  万书记说什么,他就信什么,不管对不对,这不是信邪是什么?

  鲁大龙重新参加队里的劳动,他正是身强力壮的时候,干起农活并不差,又不偷懒,社员们原本恨他,可眼见着吴队长故意压低他的工分,反而又转为同情他,还帮着他挣工分。

  鲁盼儿对自己彻底失去民办教师的工作并没有多失望,她已经预料到了。其实若没有杨瑾帮助,自己早已经失去了。

  可是她没想到吴队长的目的还不只如此。

  这天晚上,天已经全黑了,鲁盼儿才要睡下,就听院子里的鹅高声叫了起来,“这时候谁能过来呢?”

  杨瑾也奇怪,披了件外衣开了门,“田翠翠?”

  “小声些!”田翠翠熟门熟路地进了屋子,对鲁盼儿说:“万书记正要想办法整治你呢?”

  “整治我?”鲁盼儿奇怪地问,自己有什么可整治的呢?

  “没错!”田翠翠肯定地说:“你做衣服挣钱,把日子过得有滋有味儿,他心里难受,想办法让你做不成。”

  “做衣服有什么不是?过去万红英也威胁过我,可是她也没把怎么样。”

  靠做衣服、打家具、理发等种种手艺挣点小钱司空见惯,就是吴队长家里买了缝纫机也做些零活儿呢,但是,“万书记想出一条毒计——过两天他派人来做一件旗袍,接着吴队长到你家里检查,发现旗袍也就找到整治你的借口了。”

  鲁盼儿倒吸了一口冷气,“还能这样?”

  “他们就这样坏。”田翠翠接过杨瑾递来的水,一口气喝了,“当年我和我爹被抓到,其实就是万红英告的密。”

  “万红英听说你要上高中,心里本来就不痛快,偏偏我被你说动了,也要上高中,又顶撞了她几句,她就恨上我了,把我卖菜的消息告诉了她伯父,于是我和我爹被抓住送回公社,高中自然上不成了。”

  “我没上大学,当然不可能跟她争,后来你又退学了,再后来她比不过跃进,暗地里截下报名表去了大学!”

  鲁盼儿不寒而栗,“真是恶毒!”

  “魔高一尺,道高一丈!我们不怕他们!”田翠翠就笑着说:“现在万书记想做什么坏事,我们都能提前知道——他身边有我们的人,自然就能提前预防。”

  “万书记刚刚吩咐了吴队长,我在家就听到了传话,又趁着天黑过来通知你。”

  “这段时间若是有人来做旗袍之类的衣服,你不要接,平时只做抹布,就是万书记亲自来也没有办法!”

  田翠翠说了事儿,就起身走了,“万书记还要抓我们同伙的几个人,我再去几家通知。”

  既然提前知道了万书记和吴队长的诡计,鲁盼儿自然不会上当,不只回绝了做旗袍的人,陌生人的活计也都不接了,因此吴队长便没有机会来家里搜查,倒是吴婶儿笑嘻嘻地过来,“有个做旗袍的,被你回绝了便求到我了那里——我连普通衣服都做不好,哪里能行?”

  果然来了!鲁盼儿一板脸义正辞严地说:“旗袍其实做起来没有什么难的,可我就是会也不能做!我除了给社员们做衣服,为人民服务,再有空儿就多做些抹布,支援化工厂建设!”

  “是啊,是啊。”吴队长媳妇儿只能笑着附和,鲁老师就像猜到了自己的心思一样,将自己反驳得无话可说,这是怎么一回事儿?

  她一定是提前知道了!

  民办教师的事,是蔡颖把家的秘密泄露出去,从那以后自家就很注意保密,什么事都瞒着儿媳妇。

  这一次吴队长从公社回来,万书记定下的计谋只对自己说过,再没有第二个人知道呀!

  这又是什么原因?

  吴队长媳妇儿只得灰溜溜地走了,想抓到鲁盼儿的错儿还真难。

  不过,只要坚持,总会有机会的,吴队长每天盯着,还真就抓到了把柄,鲁盼儿穿裙子了!

  天热了,鲁盼儿和鲁丰美一齐穿上裙子,丰美还小,也就罢了,鲁盼儿可是大人,腰肢掐得细细的,又露出两条白腿,从生产队里走过,大姑娘小媳妇的目光都被勾了过去,吴队长远远看了一眼,急忙回家推自行车,气哼哼地,“竟敢穿裙子,这不是走资本主义道路吗?我去公社找万书记!”

  还没出院子,却被他媳妇拦住了,“我听说那裙子是按解放军军装样式做的。”

  吴队长被吓了一跳,“解放军军装怎么可能有裙子!”

  “可杨瑾和鲁盼儿就是那样说的,大家都相信,许多人也要做一样的裙子穿呢。”吴队长媳妇儿其实也与九队的人一样都相信杨老师,毕竟这么多年眼见着的,他确是有学问的人,说的话就没有不对的。而且,他还说女生穿裙子又凉快又舒服,夏天里最适合了,把几个看不惯的人都反驳回去了呢。

  吴队长的气势马上消了几分,要是那裙子真是与军装一样的,自己还是没有抓到鲁盼儿的错。

  全国人民都要向解放军学习呢,谁敢说解放军走资本主义道路?

  非但吴队长不甘心,他媳妇儿也不甘心,便给他出了个主意,“要么,你去问问万书记?”

  “那我就去问问。”大热天,吴队长骑着自行车到了公社,可万书记也不大清楚,让他去了县里,最后吴队长悄无声息地回来了。

  “襄平县里的人说,解放军有女兵,当然就有裙装。”吴队长浑身都湿透了,一口气喝了一大缸水,坐在家里呼呼喘着粗气,“真是白跑了一趟!”

  “爸,大热天你干什么去了,怎么累成这样?”大女儿吴青来了。

  “没,没什么。”为了怕泄露,吴队长和媳妇儿已经决定再不把消息告诉别人,两个儿子、两个女儿都不例外,就含糊说:“当然是公事儿。”

  “当队长还真是辛苦,爸也得小心些别中暑了。”吴青说着转向妈,“家里有布票吗?给我三尺五。”

  “你要布票干什么?”

  “我想做一条裙子。”

  “裙子!”吴队长现在最听不得“裙子”二字,差一点儿跳起来,“不许穿!”

  “为什么不许穿?”吴青就说:“小春婶儿、宋春妮都要去公社买布做裙子呢。”

  “别人家我管不了,你不许穿!”

  “爸,你还真是老脑筋,比九爷还老,”吴青不以为然地笑了,“九爷先前也不让家里人穿,后来听杨老师说,解放军女兵阅兵的时候穿着裙子,扛着枪,飒爽英姿,国家领导人和外国人都赞叹不已,就让九奶奶拿出布票,给几个儿媳妇和女儿都买了布做裙子。”

  吴队长想说九爷老糊涂了,想了想又没敢,毕竟九爷听了国家领导人赞成才同意的,就另找了个借口,“我们农村人,又不阅兵,穿什么裙子!”他媳妇儿也赶紧说:“过日子能省就省点儿吧,做裙子又要花钱。”

  “难道不穿裙子就光着身子出门?”吴青不高兴了,“鲁老师说做裙子只要三尺五的布,比做裤子省了一半,穿着又凉快又舒服呢。”

  不是杨老师就是鲁老师,吴队长气哼哼地说:“他们的民办教师都被拿下来了,还叫什么老师!”

  “爸,这件事你办得真不地道——杨老师和鲁老师教课多好啊,你非把他们弄下来,新来的万老师什么也不会,孩子都被耽误了。”吴青说:“明年我家老大就上学了,那时候怎么也要把鲁老师请回来。”

  “回家去吧!队里的事你别管!”

  反正儿子明年才能上学,吴青也不执着,“把布票给我,我就走了。”

  “你都嫁出去了,怎么还回家要布票?”吴队长媳妇儿也赶女儿,“找你婆婆要去!”

  “我婆婆让我找你要的!”吴青原来是向婆婆要的,不过婆婆不给,让她回来找娘家,当然道理也不错,“年前那块布可是花了八尺的布票呢,现在家里还欠着我们。”

  那件做坏了的衣服,吴队长媳妇儿不但没有挣到手工钱,还赔了布钱,可是当时家里没有布票也就没赔,原以为事情就过去了,没想到吴青的婆婆还记得,她就生气了,“不过几尺布票,还算得这么清楚!队里派活儿时你爸一直照顾你家,你婆婆怎么就不记得了!”

  “我婆婆也给家里送了鸡蛋呀。”

  “上次你爸去县里开会,带回来的饼干还给你们家分了呢!”

  “过年的时候,我公公婆婆不但买了四样东西,还给我们爸包了一大袋烟丝,都是挑家里最好的烟,剪得细细的,黑市上能卖好几块钱……”两亲家自然时常往来,又因为吴家是生产队长,算起来吴青便占了上锋,“我婆家送来的东西还是多!”

  吴队长媳妇儿讲理输了,一巴掌打在女儿的脸上骂道:“呸!养你这么大,拿回家点儿东西还不应该!”

  吴青被骂哭了,“为了几尺布票,婆婆生气骂我,你也骂我,你们逼死我算了!”

第114章 一阵风儿

  有如一阵风儿吹过, 红旗九队的大姑娘小媳妇一下子都穿起了裙子。

  裙子省布省钱,解放军女兵也这样穿呢, 大家当然要学习,至于穿裙子好看,大家心里明白就好了,不必一定说出来。

  可吴队长媳妇儿越来越难受,不是因为与大女儿吵了一架,也不是因为最终还是被吴青要走了三尺五的布票,更不是因为看着裙子不顺眼,而是想到鲁盼儿做裙子一定又挣了许多钱!

  自家买了缝纫机, 还没挣着钱呢。

  吴队长媳妇儿更打起精神盯住鲁盼儿。

  然后,鲁盼儿才竟然做起了旗袍!

  而且还并非普通的蓝布旗袍, 而是红丝绒的,领子和衣襟上还要镶上一道金丝绒边儿!

  但吴队长媳妇儿一声没吭。

  这次鲁盼儿有恃无恐, 她是给文工团做旗袍——当初刘南送来衣料的同时,还特别带了县里的介绍信送到生产队交给吴队长。

  所以吴队长尽管恨得牙痒痒的,可是还要在大家面前笑着表态,“鲁老师能帮文工团做演出服, 正是我们红旗九队的骄傲——最近我就让她别上工了, 专心为文工团做衣服。”

  生产队的社员们上不上工完全凭自愿, 上工记工分, 不上工就不记工分, 到了年底,工分就钱和粮食。吴队长这话完全没有什么意义, 鲁盼儿每每想到他虚伪的神情,都觉得十分好笑。

  旗袍很难做,丝绒的料子也是第一次弄,可是刘南带给自己的这个机会实在很难得,鲁盼儿略一犹豫就接了下来。她先用旧布做了一件旗袍练手,又在边角剪下一小块料子反复试验,终于做成了一件华贵的旗袍,只挂在衣架上,闪闪的光泽里就透出绰约的风姿,将所有的衣服都显得暗淡无光。

  刘南穿上丝绒旗袍,对着镜子左照右照,“幸亏我坚持请你来做这件旗袍,正是我想要的模样!”

  “要是别的服装也由你来做就好了。”

上一篇:与你千般好

下一篇:季太太宠夫日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