邮寄新娘[七零] 第217章

作者:溜溜猪 标签: 年代文 现代言情

  桃花村有一半的土地中了冬小麦跟玉米,秋冬种小麦春夏种玉米,地里整整有八个月都是种着小麦的。

  另外的徒弟就是在种玉米了,北方的土地不像南方,种一半,养一半,养地至少也要几个月的功夫。

  去年冬小麦的那一岔没有赶上,过完年队里加紧人手松土地,要种玉米了。

  这期间问题就出现了,像陈巧梅这样的脑子非常灵泛的选手,可真是太会找空子钻。

  队里要求她按长度算,她就给你降低质量,松的土地也完全达不到标准,队里要是给她按天算,那她就更能找地方钻空子了,这土地宽成这样,她随便找个荆棘丛里躺着谁能找得到。

  要是找人给她训话,她就给你装死,一头栽到地上不肯起来。

  方满仓为此头疼的不止是她一个人的问题,而是村里好些人,都持有观望态度呢。

  若是方满仓制不了陈巧梅,后面就会有一群投机份子,等着看方满仓的态度。

  “小赵,你是干部,也见过不少人了,有没有办法治这种事情,现在新社会,我也不能打人了是吧。”方满仓一摊手,可真是没有办法。

  “大队长,您知道这事儿为啥会成这样吗?”赵曼笑着说。

  方满仓露出虚心请教的模样。

第179章

  这就跟激励制度有关。

  农民跟农工们不一样, 在八大农场,方场长把土地分成很多块,按照户给认领让农工们种, 根据农工们交上来的粮食,来发工资和配给的粮食, 就这样还有人不积极呢, 方场长不也想了很多方法,比如说如果领回去的地没有好好种,明年就扣减领取的额度。

  可还是有人无所谓啊,毕竟新社会,你也不能叫人给饿死, 最低限度能混到一口饭吃。

  就因为这个,方和明还赶走了好几拨人。

  直接送返回老家, 咱再缺人也不要你在这里种地了。

  农场能这样, 是因为是国家单位, 而且粮食也值钱。

  一斤大米一斤面粉一毛五, 一个工人一天的工资一块钱, 折算下来一个人干上一天活, 只能买六斤半米。

  这要是换在几十年以后, 一斤米五块钱, 一个人一天的工资相当于三四十。

  可就这样的工作,还大把人抢着干呢。

  粮食值钱,交上去以后给农场的奖励就多, 所以农场能给农工们开得起三十以上的工资。

  但是在农村就不行,分公粮,而且也不能活活瞧着人饿死,会给个最低限度。

  这个最低限度就直接导致了陈巧梅这样的人投机取巧。

  赵曼把这里面的门门道道给方满仓分析清楚, 方满仓这才一拍脑袋:“农场可真是分到户头种?”

  赵曼点头:“确实是这样,八大农场太大了,如果真要搞一堆记分员盯着,方场长会疯掉的,所以八大农场是以户作为耕种单位,效率也最高,咱们商量商量什么耕种形式适合咱们这边,到时候再商量个方案出来,你要是想去参考,可以参考八大农场的模式。”

  没有去过八大农场就不知道真正的北方农场有多大。

  那边给魏敏介绍对象的苏癞子娘也找到了魏敏,正给她介绍对象呢。

  “方文海,家里就一个老娘在了,今年二十九了,家里五代贫农根红苗正的,你要是跟他在一处,以后就跟着他们家根红苗正啦,我跟你说了这么就你得想想,你们年轻人不是说前途前途,总把前途两个字挂嘴边呢,跟方文海在一起,就是最大的前途,我就不耽误你们了,你两自

  己聊聊。”

  好容易下工能逮到魏敏,苏癞子娘一把就扯住了魏敏。

  这方文海是她男人的妹子的儿子,家里确实穷,要不是搬到新区来,现方文海家早就垮了。

  这样巨贫的家里一般有一大窝子的懒人,方文海嘴里叼着一根竹签儿,看着魏敏的样子还带着几分傲慢。

  几个月前,就在南方那个桃花村的时候,方文海跟魏敏说话的时候还带着几分自卑呢,可如今他现在也分上了公家盖的房子,按他老娘的话说,对象还不是随随便便的找?

  所以有那么长一段时间,方文海都没去找过魏敏。

  可谁知道挑三拣四的在村里挑了一圈,还真没有见过比魏敏条件更好的。

  城里人,身材前凸后翘,年龄上也到了二十岁了,到了二十就是老姑娘,没资格要聘礼。

  是的,别说六十六,方文海家里连六块钱都拿不出来。

  方文海拦住了魏敏的去处,吊儿郎当的说:“咋样,你考虑的清不清楚,跟着我你肯定不会吃亏。”

  魏敏哼了一声没搭腔。

  其实她也是考虑过方文海的,当初队里面批d会,就她成分最不好每次都带个三角帽上台,丢死个人。

  那会儿就有人跟她说,赶紧找人给嫁了,最好找那种根红苗正的家庭,当时来求她的就是方文海。

  魏敏去他家里看过,屋子里面连个齐整一点的桌椅板凳都拿不出来,一个架子床看着都有点年代了,搁现在豆角古董。

  就这样,方母还嫌弃她成分不好,聘礼没有还要她搭两百块钱。

  魏敏当时转头就走了,心说我要有二百块钱倒贴,就当我站台上批d的时候是演戏,忍忍不也过去了,以前她在城里话剧团演戏的时候,演坏人的那些,演日本鬼子的那些,也不见得是坏人。

  她就当着演戏的心态过了几年,现在大队也不整那些玩意儿,方文海又跑来求她。

  魏敏一看他就知道不靠谱:“咋啦,我可不像是能拿出二百块钱嫁人的主,你可以另找高明。”

  方文海一听这话还以为魏敏是为了那二百块钱发愁呢,忙说:“我娘说的都是浑话,哪有二百块钱的事儿,咱们大队就从没有听说过嫁人还要人家出二百的。”

  当初他

  找不到媳妇,也是因为这二百块钱,本来他家就穷的响叮当了,屋子是跟人一样的屋子,连棉被都没一个完整的。

  人家姑娘一说起来就笑:“你还想要二百块钱倒贴,方文海你撒泡尿照照自己。”

  魏敏心说这人怎么这么烦人,就在这会儿后面响起来清脆的声音:“方文海你做啥梦呢,有这闲工夫你怎么不好好种地,我魏敏姐以后可是要回城的。”

  从71年开始,知青在农村的问题渐渐显露出来,中央开始把部分城里的工作,分配给下放的知识青年。

  也就是从那会儿开始,只要能在城里面招工,在农村插队的知青就可以返回城里。

  赵曼一来,方文海哎哟一声就跑了。

  魏敏看着方文海走的方向,指着他的背影说:“你还记得这人不,没脸没皮的,刚搬来新区的时候他还跟人说,现在他也是有新房子的人了,不用找下乡知青了,结果在大队转了一圈也没找到合适的,又找回我来,我才不乐意呢。”

  “就是,就算要在农村结婚,你也要找个有前途的青年啊。”赵曼附和着说。

  她的表情和说话的语气都很真挚。

  魏敏正色说:“我年纪也已经大了,也不知道能不能回到城里,再这样拖着恐怕——”

  她的担心也是有道理的,二十岁的姑娘在农村已经不小了,她也没有回□□额,再说就算回去,家里那么多口人,七嘴八舌的事情也多。

  但原先在桃花村的知青,大部分都在搬迁的时候,回到了城里。

  赵曼说:“那你也不能找方文海这样的啊,你看看那些贫农,除了身体有残疾或者疾病的,有几个不是家里懒虫一堆,说起来这个我就想起陈巧梅,刚才她闹事的时候你就在旁边”

  魏敏点头:“我恰好在。”

  于是把刚才的事情跟她说了一遍,她说的跟方满仓说的其实都差不多。

  远远的,看见魏敏跟小干部在聊天,苏媛媛迈着小短腿跑了过来,叫了一声:“敏姐。”

  魏敏叹了一口气,没说话,也没心情说话。

  方文海的事情搞得她现在什么心情都没有了,巨糟糕。

  赵曼推着自行车跟她一起往知青点走,顺便也问问知青点的情况,魏敏就跟她

  慢慢说。

  其实村民对知青是挺不待见的,当然也不是农村人的偏见,而是原本在桃花村那种狭长的地带,地就少,从建国以后就放开了生育权,村里的人膨胀到巨无比多,一下子村里还多了一群从来没有下过地的城里孩子。

  试问谁愿意。

  要不是上头有政策,这村民都恨不得把知青给赶回城里去。

  可现在又不一样了,换了一块地方,现在种地人手不够了,大家又开始对知青没有那么排斥。

  但经历了之前那么多年的摩擦,知青们也愿意抱团,你们不是看不起我们吗,我们也没有必要跟你们多来往。

  所以方满仓让苏媛媛去当记分员,明明有那么多人知道是陈巧梅的不对,偏偏没人愿意去帮她的忙。

  听说赵曼以前也是村里的知青,苏媛媛睁大了一双溜圆的杏眼,惊讶道:“小赵姐姐你也是知青,你是怎么回城里的,哎呀我都要快累死了,以前就不愿意上学,现在觉得种地更辛苦,我爸妈也不知道什么时候能把我捞回去。”

  这孩子一看就是娇生惯养长大的,可这样的孩子怎么会来下乡?

  赵曼看了她一眼:“小苏同志。”

  苏媛媛探究的目光盯着她看:“嗯?”

  赵曼深深的看了她一眼:“没啥。”

  苏媛媛的眼睛时不时的往她身上打量着,一会儿看看她身上的的确良衬衣,一会儿有看着她推着的自行车。

  等她走后,还听见苏媛媛压低了声音问:“小赵姐是怎么嫁出去的啊?”

  赵曼知道她嫁出去的事情,多少会带给知青们希望,因为就在一年前,原主也跟苏媛媛一样,充斥着希望能够嫁出去的梦想。

  但是她传奇的人生里面有很多机遇,有些东西是靠自己争取来的,但是大部分时候,机遇也很重要。

  回到家属区的时候已经下午六点半。

  她把卤肉放进饭盒里,用铁通吊到井底,井底温度很低,能放好几天。

  赵曼把卤肉从井里捞出来,随便蒸了个米饭,又从家里打了点泡菜出来,就看见大娃二娃三娃三个孩子从家门口经过。

  “大娃。”赵曼叫住了他们:“怎么好久没来这里玩了。”

  自从这几个孩子的父亲来了,孩子们一般

  是在韩昌君那边住,他也尽量不让孩子们打扰到新婚夫妻。

  赵曼知道是什么意思,无非是怕影响到他们。

  可她也是真的喜欢三个孩子,曾经当自己亲生的孩子们养着的。

  她也不知道是孩子们跟她生分了,还是最近忙起来没有空管他们了,感觉都好久没看见他们。

  大娃听见妈妈的声音,脸上露出惊喜的神色出来:“妈妈,你回来了,我昨天晚上过来没看见你人,就在院子里面玩了一会儿,我们还帮蔬菜给浇了水呢,你没看到吗?”

  虽然孩子们的爸爸要他们改口不要叫妈妈了,改叫小赵阿姨,可孩子们叫习惯了改不过来。

  反正干妈也是妈,赵曼还挺喜欢听他们喊妈妈的。

  赵曼随口问:“我就一天没看见你们了吗?”

  她最近可真是忙到团团转,见到孩子们好像跟着亲爸住一起,收拾的也没有以前精神了。

上一篇:你是我戒不掉的甜

下一篇:上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