哎,你什么时候瞎的? 第42章

作者:茂林修竹 标签: 甜文 现代言情

  苏禾揉着脸叹了口气,而后就笑了出来,“好的,我懂了。”

  ——这个人很可能确实就是孟周翰,而不是时小凡身上分裂出来的什么人格。

  “你不必再继续说下去了。”

  孟周翰不满的抗议,“我还没有说完——我高中也是在瑞士读的!”

  苏禾:……

  “嗯。”

  “虽然大学是在英国读的,但也经常会去瑞士玩。也许你在瑞士交流时,我们还遇到过。”

  “……”苏禾哭笑不得,“也许吧。”

  但就算遇到过他们肯定也不认识,也不知道他强调个什么劲儿。

  她说,“现在看来,你跟小凡应该确实是交换了。但要弄明白原因也许会很困难。我认为第一步我们应该先找到你的身体。让你们两个见一面。你觉得呢?”

  孟周翰没有做声,看表情似乎并不怎么情愿。

  苏禾并没有再强求。

  她觉得孟周翰最多就是在别扭,如果真的有机会让他变回去,他也不可能真心抗拒。

  到底如何才能见到“孟周翰”——毫无疑问他自己能想到的门路,肯定比她多。

  但,谁叫她刚刚拒绝了他呢?

  她其实也不是猜不到他的心理——无非就是换回来之后,成全了她和时小凡,他会有些不甘心。

  所以内心在消极抵抗罢了。

  这个人,真的时不时就会有些幼稚。

  “我会先自己想办法,如果我实在搞不定,再来找你帮忙。”苏禾说,“你可以趁这段时间去做些你想做的事,你不是还想要证明你自己吗?”

  她收拾东西起身,思索着这种神秘学现象,到底是该找医学家、哲学家还是干脆找跳大神的,帮忙推测一下原因,整理一下思路——要不然先找隔壁实验室的,去事发现场测一下各种辐射数据?说不定那里有个什么“场”呢。

  但当然,找原因这件事,可以慢慢来。

  首先,她得先见到“孟周翰”,确认一下时小凡到底是不是真的在他体内。

  ……还是先想办法见一见孟启森,或者明如海女士吧。

  正思索着,却忽然听孟周翰说,“你问完了吗?”

  “……暂时问完了。”

  他没心没肺的眨了眨眼睛,一抬手,“礼物。”

  “什么?”

  “你事先说过,配合问卷,有小礼物可拿。”

  苏禾:……

  苏禾:……你可是跟人互换身体了啊!结果居然就只是想到要讨礼物?

  苏禾:算了,刚刚意识到这件事的是他。对他来说,适应了两个月怕是早就习以为常了吧。

  孟周翰说,“我要有纪念意义的,最好是你亲手做的。当然不是也没关系。我希望今晚之前能收到礼物。”

  苏禾:……

  “对了,这种问卷我随时欢迎。如果还有需要,你可以随时来找我——晚上回来前,记得给我带礼物。”他微笑着。

第42章 变形记(四) 他变成时小凡的意义,究……

  一个月的时限已经过去了20天, 车祸的赔偿连同苏禾资助的15万,孟周翰手头大致有60万资金。比起他所宣称的“当年创业总共就花了家里50万”还多10万。

  不过众所周知,他们富二代花自己的零用钱, 是不算花“家里”的钱的。而所谓花“家里”的钱, 其实也包括了动用家里的人脉和资源——毕竟投资二字从来都不单单意味着“注入资金”。孟启森投资50万,跟时小凡他爸时大伟投资50万, 能是同一个概念吗?

  更不必提家里养的各行各业的顶尖专业人士从法律、财务、运营……上给出的免费咨询建议,甚至直接帮助。

  ……

  而现在, 他连租用办公场所的成本都得自己核算。

  各种数据核算出来, 达成正收益所需要的营收数额, 高到让孟周翰怀疑自己以前到底有没有创业过。

  不过, 稍微思考一下就能发现问题到底出在哪里——当年他直接提供了他在市区那套价值千万英镑的别墅当临时办公地点,省掉了大笔租金。

  而当年的创业伙伴大都是刚毕业的新人, 没什么养家的压力。多赚多分,少赚少分,不会因为公司盈利达不到预期水平, 就纷纷退伙另谋出路。但时小凡的这些同事们,似乎普遍都已经背上了房贷。他们担不起风险, 收入底线非常之高。

  何况, 国外互联网平台上的分成比例是它三你七, 国内平台的分成比例最高时能到它九你一, 这两年渐渐理性回稳, 也得按五五分成。而这分成, 是不会扣除你的开发运营成本的。盈利门槛瞬间拔高一倍。

  线下的房地产资本家, 线上的平台资本家——可谓是互联网创业的两大吸血恶鬼。

  想靠做应用突出重围,不管是游戏类还是其他功能类,本身就困难重重。

  就他那60万, 不必说一个游戏开发周期,怕是连一个app开发周期都撑不下来。

  就算侥幸撑过产品开发周期,扣除平台分成之后,盈利也大概率根本就覆盖不了成本。团队崩的只会更快。

  孟周翰:……

  他现在确实懂了。

  创业就像是逆水行舟。

  他们富二代开局就有一艘豪华快艇。但普通人就只有因地取材、七拼八凑的小破船。把小破船推下海的那一瞬间,就获得了一个反向的初始速度,并且身后就是瀑布。如果不能在规定时限内加速到能把负速度抵消掉,很快就会跌进破产深渊,所有钱都打水漂。

  若这反向加速度,大头来自设备耗损、水电费用和员工的工资福利开销,倒也没什么可说的。

  来自过于高昂的房租开销,就让人颇有微词了。

  居然还要来自垄断平台资本家——并且不是让你交“场地费”(毕竟平台维护也许成本,交钱是正常的),而是直接取走你一半毛利润——就真要天怒人怨阶级仇恨了。

  当然,作为中国最早一批玩手机,用社媒的年轻人,孟周翰自年幼时接触的始终都是最尖端的互联网产品。虽然算不上一个极客商人,但他也很早之前就意识到在互联网经济中建立自己的平台,不被别人把控你的喉舌和用户眼耳究竟有多重要。

  唯一可惜的是,他出生得晚了些,等到他登场的时候,互联网四巨头的局面早已成形。

  但就算这样,孟周翰也很清楚自己可以破局的角度——ACGNM之类青少年文娱,特别是手游和音乐短视频。手机网游天然就是一个用户量级巨大并且流量稳定的平台,并且兼具社交功能。而音乐短视频谁都知道不赚钱,但青春期少年谁他TM的能抗拒音乐和酷?

  ——青少年总有成长为社会主流,把控话语权的一天。那一天就是他掀翻四大,登顶王者的时候!

  孟周翰入局的21世纪第二个10年初期,手机游戏基本都是轻度联网的小体量单机游戏,网游模式还未深度侵入手游。但显而易见的,手机配置必然很快就能提升到可以支撑深度网游的程度,而那会儿国家已经开始推广3G,数据流量也必定很快就会低廉到跟光纤上网成本近似的地步。便携式移动端用户,必然会在不久的将来超过PC端。

  这是专属于他这一代年轻人的“窗口期”。

  孟周翰当然不会容许自己轻易错过——通过爆款小游戏攫取了第一桶金之后,他很快就说服了创业伙伴把场地转移向国内,并把下一步的目标转向循序渐进的去开发和推出跟PC网游模式类似,甚至更进一步的,深度游玩的手机网游大作。

  事实证明,他的眼光和行动力——当然也包括他得天独厚的“带资入场”——确实先人一步。

  劲游创办五年间,主推的三款游戏一次次革新着玩家手游体验,用户流量每年呈指数级增长。

  日流水已经让传统网游大厂深感危机,并且可预期的,打败他们是指日可待的事。

  而这些年,孟周翰自己也一直在注资收购一些ACGN和短视频平台,攒队开发专门面向青少年的创意平台。虽然过程中烧了不少钱……但几经曲折之后,他名下其实已经有了一系列有名有姓并且流量进入爆发期增长的知名平台——无非就是经常被嘲低幼残。跟他在网上的形象,倒也相去不远。

  反正就算再怎么被骂,他的投资回报率也一直都能让骂声变成羡慕嫉妒恨。

  唯一令他心烦的是——明明就是已经很有流量甚至开始疯狂出圈了,但怎么好像根本就没有能破局四大的迹象。倒像是他领着一群非主流,在犄角旮旯里群魔乱舞,自成世界了似的呢?

  孟周翰:……

  不管是站在孟周翰,还是站在时小凡的角度,孟周翰都想说——

  垄断平台,人类网络繁荣的毒害者!网络生态进步的绊脚石!扎根在无数网络生产者尸骸上和血管里的巨型寄生怪!

  可惜这只是无能狂怒罢了。

  虽然很多人都喜欢看爽文——但灵魂互穿后并没有拿到爽文剧本的孟周翰很清楚,在互联网垄断平台面前,就连他孟周翰想挑战,也只能另辟战场。并且哪怕在世俗意义上他已经是个非常成功的挑战者,也根本就没有对他们造成任何事实上的威胁。何况是时小凡。

  以时小凡的资本,就只能在现有的规则和框架下,去拼尽全力发挥这个团队的专长。再借助绝对的眼力和运气去突破重围,让自己成为一个掌控“资本”的人。

  而“现有的框架”,归根到底就是现有的资本玩家掌控规则,aoe群体吸血入场新人。

  在这个规则下,资本玩家对新人是降维打压的局面。而有能力去改变这个规则的,也只有垄断巨头本身——但可想而知,谁会主动去破坏对自己绝对有利的场面呢?

  既得利益者,只会允许新人不断入局做蛋糕或者变成蛋糕。是绝对不会允许他们做大,去成为有资格决定蛋糕怎么切、怎么分的人的。

  就算在极端的运气之下,新人意外成了“爆款”,得到了众多用户的钞票投票。也没有任何挑战这种规则的资格。如果非要挑战和反抗——平台可以轻易将之封杀下架,最多再模仿他的创意做个同款竞品,就足以彻底杀死它了。

  ——谁叫互联网的平台垄断深度,就是能做到它要封杀你,就能让它所有的用户都看不见你、听不见你呢?

  如果孟周翰是时小凡,他其实根本就不必考虑这么复杂又根本无解的问题。

  只要他能在框架下的竞争中取得成功——比如说作出爆款,赚很多钱,那就是成功。

  若能被收编,成为“资本”的一员,则是改头换面的大成功。

  但是,他是孟周翰。

  所有这些所谓的“成功”,顶破了天,也最多就是回到了“孟周翰的起点”。

  ——真的就是,“他”所追求的“意义”吗?

  ——真的就是,他想向苏禾证明,或者说是苏禾会因此而被触动的能力吗?

  其实自从那天,跟时小凡的同事们聊天,确立了创业的领域之后,孟周翰就一直在想这件事。

  ——就算他用时小凡的开局走向了“成功”,结果也不过是走到了“孟周翰的起点”。

  虽然现在,他懂得了完成这个成就的难度,内心对此已经有了最起码的敬意。

  但……若真如此,他变成时小凡的意义,究竟何在?

  只是为了让他认识到时小凡们的艰辛,认识到自己的浅薄吗?

  那么,他现在已经认识到了啊。他为什么还要创业?跟苏禾一起专心设法让自己回到“孟周翰”的身体里,不是更省事吗?还可以省出更多时间,在苏禾面前刷存在感呢!

  也真是奇怪。

  当他还是天之骄子的孟周翰的时候,他想的是,能赚钱为什么不做?

  当他变成了贫穷的时小凡,他反倒开始思考,我为什么要拼命去成为“孟周翰”,我这份努力究竟有什么意义。

  他的心理咨询师朋友曾经说过——当人做一件事感到困难重重时,往往就会想我做这些究竟有什么意义。而这世上几乎没有什么事有真正的意义。所以追问意义,实质上就是在为打退堂鼓做心理铺垫。

  真正能够成事的人,只会追问目的和结果。并且目的往往都很单纯很功利很明确——比如说,第一步,我们先赚他一个亿。

  孟周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