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之农家子的科举攻略 第25章

作者:八月的四方天 标签: 现代言情

  三人说完又看向了方安山,方安山自然乐的让方弛远自己选,当年方弛远会被过继的原因,虽然知道的人不多,但他恰恰就是其中只一,心知方弛远定不会选择方安河一家,如次就点头同意了。

  一家的闹剧持续到午夜,方安山四人回到家的时候,方弛星已经睡着了,方喜云抱着她,像个瓷娃娃一样精致可爱。

  “星儿还没吃饭呢!在老宅就拉着我说饿了,现在饭还没吃就睡着了。”赵青春看着方弛星心疼的说:“下次可不能再带着她经历这样的事情了!”

  “今天她是被拘着了些。”方喜云进了房就先把方弛星送进房间躺好,摸了摸方弛星的头然后问方弛远说:“怎么样,饿了么?”

  “哪还吃得下!”方弛远笑笑,没有因为今天的愤懑就对家人摆脸色,他把手贴上了自己的额头对赵青春说:“娘,明天可要做好吃的给我补补,今天是不行了,再不睡觉,我……”

  先还一章……

第43章 得陇望蜀

  事情过去三天, 方弛远的生活像是变了又像是没变, 秀才的身份让他受到了更多的尊重, 最明显的一点就是张家村的村长亲自来看了他,按照方弛远大奶奶那边的关系, 和方弛远聊了很久。

  方弛远眯着眼,看着面前这个六七十岁的小老头,嘴上回应着他的问话, 思绪却漂到了更远。

  回来后的第二天, 他就去了李云长的家里,如今李云长的五个徒弟中,已经有两个个考上了进士, 其中包括今年刚刚过了殿试的楚正则,还有他老早就考上进士当了官的大师兄, 方弛远至今还没有见过他。

  经过三年的准备,方弛林也要等待明年八月去试一试乡试了, 方弛远有些得陇望蜀的想, 自己要不要也去试试。

  “三味。”老村长叫了方弛远一声说:“你觉得怎么样啊?”

  “啊?”正在神游的方弛远回过神,十分镇定的说:“我觉得还要再斟酌斟酌。”

  “哈哈,是是是。”

  老村长脸色变了变, 对着方弛远说:“我这也是想看看你的想法,你要是不愿意, 也就算了。”

  “好, 我在考虑考虑吧。”方弛远什么都不知道, 却还是一本正经的装装样子说:“若是考虑清楚了, 会给村长一个交代的!”

  小老头摸着他雪白的胡须,回复方弛远道:“好好!你能多想想就好,马上就要午时,我也该走了,你要是想清楚,就赶紧来找我。”

  “嗯。”方弛远刚把张村长送出大门,赵青春就过来问他:“村长走了?”

  “刚走。”

  “哦。”赵青春一边说话一边在围裙上擦干刚才洗碗弄湿的手说:“刚才还想他啥时候才能走呢,没想到也就走了,饭好了,快吃饭吧!”

  “好。”方弛远应了一声,然后就向书房走去说:“我先去叫爹。”

  这些年,因为每年养鸡能挣一点零花钱,所以家里,赵青春基本上一两天就会做上一顿肉,从没小气吝啬过。

  这两天方弛远赶考回来,更是顿顿有肉,生活水平直线升高。

  “家里还有多少银子?”

  吃饭的时候方喜云突然问,那晚小刘氏的话让方喜云也认识到了赵青春和方弛远的不同,只是他一直都没问,今天是第一次开口问钱的事。

  “还有不少?怎么了吗?”

  “我想把学堂和院子分开,星儿年龄大了,整天跟着学生同进同出的,影响不好。”

  “是哦。”赵青春醒悟道:“星儿也有九岁了,不能在跟以前一样,是得防着些了。”

  “爹想盖房?”

  方弛远一听家里要盖房子,立马精神了起来,他就觉得自己住的房间弄得有点小,可是最大的房间被方喜云夫妇住着,因此就向方喜云询问道。

  “不是盖,是修。”

  方喜云呵呵笑道,“把房子翻了重盖得花多少钱?我就是想把现在这个二进的院子改一改,从中间盖堵墙封上就行了。”

  “嗯”赵青春意识到自己会错意,看了方喜云一眼说,“只是封堵墙,花费也不多,钱倒是够。”

  “那一会吃完饭,我就去联系瓦匠师傅,还有十几天学生就都要回来了。”

  “是得趁早。”赵青春说完就夹着盘里的青菜对方弛远说:“别光看着啊,多吃点。”

  “好,谢谢娘。”

  关于房子的动土施工,即使只是一堵小小的墙,赵青春还是自己翻了黄历,又请村里的神婆,再三确认之后,才在九月二十一这个吉利的日子开工了,因为工作量不大,只是拉一堵墙出来,所以方喜云只找来三个同村的师傅,每天包吃包喝,还要每人每天发五十文钱的工资,如此四天过后,新墙也初见成效了。

  “爹要不要在边上留个角门?方便来回行走?这样以后爹教书就不用远远的绕一大圈了。”方弛远建议道。

  “不用了。”方喜云抚着新砌的墙壁说:“后面的院子也要改,重新修一个大门,虽然院子会变小,但是以后出行也都方便。”

  “这样也挺好。”

  方弛远又趁机向方喜云建议道:“要不要再搭一个鸡棚,把院子里的鸡棚挪出去,这样家里也能更干净点,也能种种菜。”

  “可以,就把后院的鸡棚也挪过去,然后重新盖一所。”

  大门修筑好,等院子里各种情况也都处理的差不多,学生们都回来上课,方喜云就重新投入到教书育人的行业当中去了。方弛远也重新回到了县学。

  回去之后,因为身份的不同,他和赵铭舸被调离了以前的院子,去了秀才们聚集的地方,以前的小院子里又填进去了新人,人群来来往往,回到县学七天之后,张贤赵旭还没回来。

  “他们需要静静,第一次失败总会有些失落。”方弛林对方弛远说:“下次若回来,就表示他们已经重新站起来了,你要给他们时间。”

  方弛远和赵铭舸坐在一起,闻言就回答方弛林说:“等呗,上次聚会的时候还一个个都装做没事人,喝了酒就都老实了。”

  “呵呵。”赵铭舸也随着苦笑一声,看着方弛远和方弛林说:“一切都会好的。”

  “会好的!”

  “真希望他们快点振作起来。”

  方弛林很看的开的说:“这次没考好,重新调整接着努力就行,要是再影响下次考试,就有点得不偿失了。”

  “也是这么说。”方弛远沉默了一会,问道:“这两年多,你的乡试准备的怎么样了?”

  方弛远听了叹了口气,但还是回答方弛远说:“总感觉好多东西都不懂,又觉的好多东西都没看,其实瞎瞎盲盲的打算着,如今也不知道走到哪了。”

  “那明年乡试去吗?”

  “去啊。”方弛林眼角都带着笑意,眼眸低垂着,嘴角轻轻上扬:“考上举人,也许我就能配的上她了吧。”

  很短小,但是我困了,明天还要早起上课,所以……QwQ

第44章 文会(上)

  方弛林有心上人了, 方弛远知道, 因为每天他和方弛林一起读书的时候, 方弛林都会发会呆,有时是一个人偷笑, 有时候是看书的时候一个人烦躁的乱翻书。方弛林今年十八岁,方弛远算算他的年龄,觉得他也该成亲了。

  “四哥, 人说人如风后入江云, 情似雨馀黏地絮何解?”

  “啊?”方弛林愣了一下,反应过来就对方弛远笑道:“你不好好看书,瞎想这些干什么?”

  方弛远道:“我可没有瞎想, 只是看着四哥的样子也就想到了这诗。”

  “还是在瞎说。”方弛林转过头,又重新拿起书本看了起来, 不想再说话。方弛远看他没有谈下去的心思

  ,就转了一个话题道:“现在张贤成了亲, 住在外面, 如今院子里就住赵旭一个,也不知道他有没有交到新的朋友。”

  “交不到了。”方弛林听了方弛远的话就闷闷的回道:“铭舸天天,天一亮就去找他, 天黑了才回来,寸步不离的陪着, 他哪还有精力认识其他人。”

  赵旭自院试名落孙山之后, 在家消沉了一个多月, 前段时间回来, 每天在房间几乎是废寝忘食,大多数时间都在看书练字。

  方弛远听后就笑了起来:“是呵,有铭舸在,他也好受点。”

  十二月初,离院试过去了三个月,天气渐渐变冷,方弛远除了每天的晨练和必要的外出外,其他大部分时间都留在房间里看书,或者是小幅度的活动。房间里烧了炭火,要比外面暖和很多。

  这天,方弛远穿上新做的月白长袍,腰上系了一条深蓝色的腰带,梳理好头发就出了门。

  这两年,因为李云长年龄的关系,往年一年一次的梅花文会,如今也变成了三年一次,今年楚正则考了进士,方弛远考上秀才,对李云长来说算是双喜临门,所以在腊八节这一天,文会又举行了起来,地点依旧是溪山寺的后院。

  方弛远这次出门,就是为了和李云长商量梅花文会的事,李云长几个徒弟都不在身边,李勒然也回了上京,所以跑上跑下的活,大多都由他来干。

  到了李宅,李云长正在选衣服,他现在的衣服几乎都是黑色,连暗红色都很少了。这次的长衫也是老常氏准备的,一系列的黑色,

  差别就是有的绣了暗红色的绣纹,有的绣了淡淡的黄纹。

  看到方弛远来了,老常氏就很开心的询问:“弛远来看看,是这个红色的好,还是金色的好?”

  衣服被放在李云长的书桌上,边上还有未合上的书,看起来应该是李云长正看书的时候,老常氏带过来的,方弛远看看李云长的表情,又看看老常氏,就指着其中一个带着红色绣文的衣服说:“这个吧,这个好看。”

  “我就说穿红的好看吧。”老常氏听了显的很开心,抚着上面的绣纹说:“这绣坊新来的绣娘真不错,这花纹绣的好看,赶明也给弛远做一套出来看看。”

  方弛远道谢一声,他知道老常氏并不是随意说说的,因为他现在的衣服几乎都是老常氏送的。

  “好了,你们说你们的事吧。”老常氏又道,说完也不问李云长的意见,乐呵呵的就把其他衣服抱走了。

  李云长道:“你倒是会讨巧。”

  “我让师娘开心,师傅不也就开心了?”方弛远笑笑说:“再说红色的本来就好看!”

  “你啊!”李云长看了方弛远一眼,笑着问道:“这次文会,你和溪山寺的慧然方丈谈的怎么样了?”

  “老方丈说一切随意安排就好,只是天气严寒,让老师多加小心。”

  “嗯,下次再见先替我谢过方丈。”李云长点点头,“各个请帖也都发出去了?”

  “都发出去了。”

  “县上的几个举人,秀才都是让刘叔帮忙送的,至于老师的朋友,都是我一个个亲自送到手上的,只有城西的老秀才,因为身体不好,可能来不了了。”

  方弛远补充道。

  “他身体又不好了?”

  李云长眨眨眼,沉默了一会不知道在想什么,良久才对方弛远问道:“其他人呢?”

  “都好,我都一个个看了。”方弛远看着李云长沉重的模样安慰说:“师傅,您放心吧老秀才也只是普通的风寒,不严重的。”

  “嗯嗯。”李云长点了一下头,屋里烧了炭火,方弛远站了一会就把外衫脱了下来,李云长又翻了翻方弛远的记事本,把上面罗列文会的一系列安排看完,李云长道:“就这样吧,你把其他的事也都安排好,不懂的地方,都可以去问你青才师兄。”

  “知道了师傅。”

  腊月初七,溪山县人向往常一样准备过腊八节的东西,只是在溪山县文人口中,却都在讨论另一件事。

  “李老先生的梅花文会又要举办了?”县学里,赵铭舸问方弛远说:“可以带着赵旭去吗?”

  “可以,只要他想去就行。”

  方弛远看着赵铭舸有些扭捏的样子问道:“怎么了?还有其他的事吗?”

  “弛远可以再做一张请帖发给赵旭吗?我怕他会……”

  “每年的文会请帖都是发给秀才以上功名的人,你觉得赵旭会不知道?你别担心。”方弛远安慰赵铭舸说道:“赵旭的为人你还不了解?你做的大方一些,他不会觉得什么,你要是刻意照顾他,他反而会觉得不好受了。”

  “好。”赵铭舸像是放下了心里的疑虑,从凳子上站起来说:“这样我就去找他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