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YTT桃桃
男人挣钱用来干什么的,就是为给女人花。
朱兴德在市场上晃悠,本来还想买置办两匹马来着。
但是当他趁着撒泡尿的功夫,见到有人在墙里墙外神神秘秘,像偷鸡摸狗般用大铁锅换马时,他想买马匹的心思就彻底歇菜。
据说,那些少数民族没有锅做饭,只能用兽皮。咱们这面就用铁锅兑换珍贵的马。
然后现在有点儿不太平,边境总动乱,头几年更是打的邪乎,咱们一气之下连铁锅都不给对方提供了,以防他们嘚嘚瑟瑟打造武器。现在改卖石锅。
朱兴德想了下,或许下回运酒,应想办法用大黑锅换马……
反正,甭管用啥换,让他掏钱买马指定是不行了,他总觉得不划算。
朱兴德还在这个集市上,看到了马奶酒。
回头正要喊二柱子尝尝,结果没看到人。问手下:“你柱子哥呢。”
此时柱子正在尝奶块、奶片。
被店家好一顿嫌弃。咦,真特娘的馋。
店家心想:这位大嘴叉子,挺大个人,也不要个脸面,一尝就没完,尝完还不买。
而朱兴德这头发现,不仅二柱子自由行了,小妹夫也不见了。
此时罗峻熙正和奔波于中原和外族的边境买卖人唠嗑。
学语言呢。
就这眨眨眼的功夫,他在旁边听着就已经学会了:这是什么。多少银钱等常用语。
第二百四十七章 黑虎阿牛
朱兴德是在小书坊门口寻到的罗峻熙。
“干啥去啦?”
罗峻熙举起手中的三本书籍笑道:“和当地做买卖的商贩聊了聊,他们给我推荐的书。说要是不在这里买,回去不一定能买得到。”
朱兴德好奇:“什么书”,接过来一本翻了翻,里面跟鬼画符似的,“你学这个干啥,科举能用得上?”
罗峻熙有点儿赧然,他又头脑一热乱花钱了。
以前亲娘骂过他这事儿。
有时候买书这事儿,实在是控制不住。
就像见到了喜爱的物什,赖在书肆还看不完,就曾买过几本用不着的杂书。
以前不会撒谎,娘问银钱花到哪里,他就对娘实话实说,却惹来娘一顿数落不算,娘还骂着骂着抹起了眼泪,说供他科举买书就已经很吃力,没想到他还能浪费闲钱、更是浪费光阴不好好读书科举。
反正直到现在,他每每买杂书想起那一幕仍有后遗症。
这不嘛,见到大姐夫问,罗峻熙一下子冷静了下来,总感觉像是做错了什么事儿似的。
“没用。大姐夫,你等我一下,好像用不着买三本,我回去退……”
朱兴德扯住罗峻熙的胳膊,不是很明白,买都买了,还退了做啥。
小妹夫不是乱花钱的人。
在府城那阵,他陪小妹夫逛过书肆,见识过小妹夫买书精挑细选。能挑出这三本,可见喜欢得紧。
“稀罕就留下,退什么退。”
朱兴德又问:“还够不够?要是不够,走,我给你掏钱再买几本。”
“够了够了,大姐夫,嘿嘿。”
罗峻熙好多的第一次都是他大姐夫给的。
朱兴德包容他,逗他,病了照顾他,惯着他。
罗峻熙难得露出了少年的模样。那就不退书了,他要全留下。
家里现在能挣活钱了就是好。
就算奢侈一把,花钱买点儿没用的,心理负担也不重。
朱兴德寻到罗峻熙后,又去集市东面的岔道口,揪二柱子的脖领子。
看到卖奶块的店家,那大白眼都要翻飞了,一看就知道心里不定怎么膈应二柱子呢。
“给我来吧,你这两袋子奶片,还有那些奶块,全装上。”
小贩一懵:“全装上?”
“嗯。”
本来就打算要给外婆、甜水、手下兄弟们的孩子,还有爷爷和老朱家那些侄子侄女、左里正家的孩子们买这些零嘴的。
多买一些,再留出一点儿奶片交给岳母。
让外婆和岳母给村里关系好的大娘婶子,那些妇人家里都有好些孩子,这里奶片极为便宜,让外婆和岳母拿着,和姐妹团们好好处处关系。
这样的话,往后再和村里谁家骂架,会有好些大娘婶子帮助外婆和岳母的。
不过,按照朱兴德“这个这个”要全上秤买下的架势,即便回村会分出去不少,买的还是太多了。
连二柱子都看傻眼了,拽着朱兴德的胳膊:“哥,不用给我买这么多,虽然这个挺好吃。他家卖的,是我尝过这一条街奶味儿最浓的。”
“谁给你买了?”朱兴德嫌弃柱子,这个丢人现眼劲儿,跟小孩儿似的,到集市上边溜达边骗吃喝。
他另有打算。
去掉回村分给亲朋好友的,府城的商铺可以用奶块勾搭人卖酒,或是拿着这些做奖励,谁帮忙拉纤卖的酒多,一晃到了年节就给包点儿。
算作年节的福利不是?
县城的铺子,他离开前,岳父已经忙着拾掇了,回去后也可以依照府城兜售的方式依葫芦画瓢。
要过年了,办喜事置办年节礼的多了,有人多买酒,就给点儿。当作给人留下好印象,拉个回头客了。
朱兴德不白带手下。
只眨眼间,小伙子们就欢喜地扛起了几个装奶片的袋子。
而从买完奶片后,朱兴德也彻底开启了花钱模式。
基本上,这一条街上,卖各种物什的价格已经了解差不多,他开始动手了。
“这牛肉干咋样。”朱兴德问道。
罗峻熙让开品尝的位置,论吃还得二柱子。
二柱子咬完一口又一口,牛肉干太干,他还要用牙扯,边扯动边点头:“嗯嗯,越嚼越香,没怪味儿。”
朱兴德细扒拉扒拉埋在袋子深处的牛肉干,浮面没有发白没长毛,细闻闻确实没怪味儿:“来吧,这一袋子上秤。”
接着再闻:“这边袋子的也上秤。”
之后,连朱兴德都扛起了一袋子“吃食土特产”走在集市上。
他在人来人往中,寻到盐贩子订盐。
好的精盐,在好几个小贩子手里才买到一百斤。
精盐,人家官方运来的很少剩下。
倒是大粒粗盐,以及很是粗糙发黑有杂质的盐粒子,听说是海盐,朱兴德这回真买了不少。
多到什么程度呢。
他在犄角旮旯一揪一个准的盐贩子们,愣是被他支使的要帮忙送到客栈,要不然他们几人拿不了。
朱兴德心想:这回妥了,岳母再不用为腌咸菜浪费盐粒子犯愁了。
以前啊,他们家吃咸菜,岳母都心疼。
别看岳母不说
跟着他去集市的几位小子还说呢,“头儿啊,有个不情之请,能不能帮俺们预支点儿工钱,俺们也想给家里娘带点儿便宜盐。”
朱兴德太了解穷人家的孩子早当家,闻言没迟疑道:“费那事儿干啥,你三斤我五斤的,不够费事儿。回头到家,要买盐就去找我岳母说。”
关于盐,跟车来的小子们都知晓惦记家里,就更不用说碎米了。
所以当朱兴德大半夜与人谈好订了十二车碎米、两车半有点儿染色不太均匀的细布以及粗布时,他们又想预支工钱了。
朱兴德一摆手,一副好说,等回家再分再买的模样。
现在集中买,等于是帮你们一起拉回去。
小伙子万万没想到,跟头儿出来一趟,不止能挣工钱,还能占便宜买到好些家里用的物什。
差挺多银钱呢,这就等于又是变相白赚的。
而且从这件事上,小伙子们才终于感受到十里八村传说的“德哥最讲义气最仁义”。
好些小子是第一次近距离跟在朱兴德身边。
来的一路上,朱兴德又打前头骑马,再加上有做过捕头的威望,那一身威风,对他们态度不是很好。
一路上,德哥一直在忙着安排吃住行,和他们说话的时候更是少得可怜,张嘴就是发号命令。一点儿都感受不到“德哥仁义”的温暖。
却没想到,前脚所有酒卖完了,后脚德哥真就开始和他们说说笑笑,和来时的态度完全不同,真就很讲义气啊。
大通铺的屋子里,小伙子们嬉嬉笑笑。
有的在互相唠嗑,回头到家劝老娘留下多少碎米过年焖饭吃。这是德哥赏给大伙的好事,要是再舍不得花钱多买点儿,那就不叫会过日子了,那叫傻。
有的在洗脚搓脚,边洗边聊,回去的一路上,想必速度会比来时快。有盼头啊,要回家了。
“嗳?德哥和柱子哥那面漏过话没?回去的路上,咱们还路过秦家吗。”
一听就知,这几位小伙子还惦记去秦家白吃白喝呢。
“好像不的吧。哥说带这么多盐,咱们虽然手续齐全,又是以咱们这一大帮人的名义购买,但是以免来回进城出城出口角麻烦,回去稍稍绕绕远,要走小道。”
问话的人,一脸好可惜,不能去秦家蹭吃蹭住了。
还有一位小伙子很聪慧,他叫铁子。
铁子正用炭笔趴在炕上写写画画,特意向少东家罗峻熙要过纸张,记下集市上的几个重点摊位,以及朱兴德今日都是花多少银钱买的,还有揪出的那些倒碎米、倒盐的小贩子们都叫啥名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