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全家都带金手指 第424章

作者:YTT桃桃 标签: 玄幻仙侠

  省的这些丫蛋们嗷嗷叫唤觊觎她儿子,这样会破坏家庭和谐的知道不。

  而罗峻熙不愧是最有良心的白脸郎。

  他在马下只稍稍扭捏了一小下,然后从上了马,真就从容地将那块绣布打开举了起来。

  只看,上绣了几个大字:我是飞龙厩使的夫君。

  摊牌啦,咱是有家室的人。

  官宣啦。

  而你要是问我,既然你有CP ,请问你夫人在哪里。

  罗峻熙:我只能告诉你,那是一个不能说的秘密。

  该怎么和你形容呢,嘿嘿,这么说吧,我媳妇曾点着我的鼻尖说过,我是她最甜蜜的负担。

  与此同时,左小麦正在山边摆出八卦阵。

  八卦是用她的鲜血画出来的。

  毕竟不用这个画不行的,你想啊,都探花了,山上这些动物能不精神亢奋嘛。那都恨不得排山倒海而来。

  左小麦身着枣红色官服、黑色皂靴。

  只看她突然做出防御姿态,对着大山凛冽喝道:“看我镇兽神功,黯然销魂血!”

第三百九十二章 传承(大结局)

  十年时间,如白驹过隙。

  在这些年里,左家曾数次招待从老家来京的乡亲们。

  有的认识,有的甚至他们在老家那会儿本就不熟悉。

  对方上门要提起某个中间人,他们才能联系上对方是谁家的后辈。

  来京的理由多种多样。

  有的是已经供出很有出息的娃,娃进京赶考来看看左家人。

  有的是家里发生很大的难事,想让从他们那地方走出去的最有能耐的左家人, 帮忙给拿个主意。大多数都是这种情况。

  少数的才是来串门。

  像是朱家人、罗家人,或是左春生的儿子儿媳们进京才叫来玩。

  总之,甭管老家那面来的是谁,左家人都会热情招待。

  因为他们本就是从底层上来的,深知对于某些人来讲,可能一辈子只来一次京城。

  这仅有一次的记忆,可能会伴着那些人一辈子。

  或许躺在炕上快不行时还在想:“俺这辈子还进过京嘞,见过大皇宫。俺左叔当时请俺吃了啥, 走时还对俺挥了手。”

  他们不想在那些老乡难忘的记忆中,留下瑕疵。

  这也致使那些乡亲们在回乡后,彻头彻尾成了左家的宣传大使。

  他们歌颂左家不忘本。

  他们翘起大拇指夸赞:就该着左家成为钟鸣鼎食之家,这样的人品不发达才叫没天理。

  并且还知道宣传让后代们多读书。

  所以说,在时间这个长河中,有些看不见摸不着的东西,它可能会在潜移默化中影响到许多人。

  比方说,朱兴昌的大儿子朱旺就是个例子。

  朱旺在成家立业后,其亲弟弟,以及朱兴平和朱兴安的儿子进京大小事宜都是由他来安排。根本用不着朱兴德这个叔叔再操心。

  朱旺常挂在嘴边的原话:

  “当年,要不是四叔将我带了出来,哪里会有我的今天。

  所以弟弟们,哥也会尽所能去帮扶你们,只盼你们出息后在能力范围内,再去拉拔家里更多有上进心的兄弟们。只有这样, 咱们这一大家子才会越来越兴旺。

  这也是太祖在病重那段日子里,常对四叔和我嘱咐的话。”

  朱老爷子是在到京第七年去世的。

  那年, 朱兴德和左小稻已有两子两女。

  朱老爷子弥留之际, 在最后一刻拉着朱兴德的手说:“别哭, 德子,爷这一辈子有你这么个孙儿,极为、自豪!”

  朱老爷子拼了命喊完这句话,就高兴地闭上了眼睛。

  彼时朱兴德刚刚调入户部,荣任三品钱粮官。

  而在十年中,朱兴德两鬓已见了白,他愣是为朝廷硬生生培养出近二十位能征善战的大将军。

  如今哪一个出去,都是威名赫赫。

  这不嘛,谢岩作为虎贲营统领,正犯愁地望着新征收上来的世家子们讽刺道:“难怪有那么句话叫作,自古寒门出贵子,从来纨绔少伟男。一天天的,啥也不是。”

  合着他将朱兴德当年骂他们的话,全捡了起来。

  弄的世家子们还在心里直纳闷,瞧谢将军这话说的,就好像他是寒门出身似的。

  与此同时,把守朝廷最北面边境的带兵大将军,也就是皇后娘娘的那位亲弟弟也正在骂人道:

  “你这里面裹着啥呢,啊?你到底是来享福的还是来保家卫国的。你还敢穿貂来,你咋不在城门外搭铺热炕呢。”

  “军法处置,五十鞭。”

  毕竟当年,朱兴德将军就是这么收拾他的。

  抽了他五十鞭,差些当场收走他半条命,打那之后,使得他做下见貂皮就发憷的毛病。

  皇后娘娘的弟弟想起这茬,忽然心生感慨。

  他咧嘴笑了笑,时间过的可真快啊。

  他望着京城方向心想:

  朱头儿,你可能万万也猜不到,离开虎贲营后,我竟然最是想念您。

  每次征战完,发现自己还活着时,尤甚。

  ——

  许多许多年后。

  游寒县书院。

  一位白发苍苍的老先生,此时正在讲台上说道:

  “不日后,在座的诸位即将要下场科举。

  这最后一课,我不再授业,打算传道育人,给大家讲一个故事。

  一个关于,从我们游寒县走出去的百年望族的故事。”

  老人说到这里笑了笑,“看看,我这里才起个头,你们在下面就能道出姓氏。没错,我今日要讲的就是宣宗时期左家人的故事。”

  老先生告诉下面的学子们,在宣宗时期,游寒县那时只是个村,后来才变成镇。

  再到如今,这里成为人口众多的大县。

  而在游寒村原址面朝寒山的方向,大家或许只知那里有个左家庙宇,百年间香火不断。

  后人有去左家庙宇求子的,有去求姻缘的,但其实那里历经数年还立着一座碑,坐落于寒山悬崖峭壁之下,碑上刻有四字:酒洒河山。

  这四字就是由左家探花郎出身的小女婿,后高居宰相之位的罗峻熙亲笔镌刻。

  “说起这位青史留名的罗相,我知道在座的各位满是骄傲和自豪之情。

  因为想必你们听过传言,说咱们这游寒县书院的许多珍贵书籍,都来自于那位罗大人捐赠。

  但我今日不得不站出来澄清一句,并不是的。

  据我所知,目下我们书院的书籍,只剩下一本是出自罗相赠与,还被咱们山长束之高阁,谁都不让看,说那是镇馆之宝。甚至整个州府,整个咱们北方地域的书院全加在一起,罗相留给后人的真迹,也不会超过三本。

  且三本听说还都是农书。

  那么问题来了,为何还要那么传啊,这就要提:传承二字。”

  老先生说到这里,面露动容:

  “最开始,罗相在考取探花功名后,只是位在翰林院任职的罗大人。

  罗大人深知咱们这偏远地方想要读到好书,想要让更多的人能读得起书,极为不易。

  所以他真的有向老家以及各个偏远书院捐赠许多书籍。

  至于之后的事,其实不难猜到。

  在历经多年后,罗大人当年捐赠的书籍早被后人翻烂。但是别忘了,当年受益于罗大人捐赠书籍的那些举子们进士们,他们也会一批又一批的考上去。

  然后就有了偏远书院会再次接收到,来自四面八方一拨又一拨的新科举书籍。

  而且捐赠者只使用一个共同的名字,他们都叫罗大人。

  一代又一代鲤鱼跳农门的功成名就者,想用此种行为感念罗峻熙,这就叫作传承精神。”

  老先生望着讲台下一张张热忱的年轻脸庞:“所以我愿诸位早日金榜题名,将来也能延续这种传承。”

  说完就希冀地看着大家。

  而下面的学子们则是一脸问号:没啦?这就传道育人完了?您这也太潦草啦,都没有听够。

  “先生,您再接着给咱们讲讲。”

  “再接着讲啊……”老先生看眼日头,行叭。

  就当作是给学生们上场前的心理辅导了。

  “要说关于左家的故事还真是多。”

  老先生开始滔滔不绝道:

  “正史野史都有。

  像野史,左家二女婿位列一品侍卫大臣的杨满山,据传他一生育有七子。一个女儿都没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