扒一扒那些迷人的老祖宗 第109章

作者:行而不辍 标签: 历史衍生 爽文 直播 古代幻想 轻松 玄幻仙侠

  【没办法,救火队员项羽听闻曹咎兵败,麻利的引兵而回。虽然当时的汉军正于荥阳东围攻钟离眜,听到项羽回来了,全都麻利的退了,完全没有要跟项羽打的意思。真想问问当时项羽的心理阴影!】

  刘邦高兴的乐呵道:“哎哟哎哟,别说,当年我怎么就没觉得项羽这样其实挺惨的呢?明明像他这样英勇无双的人该是威风凛凛的,但像天幕说的那样,项羽东奔西跑的救援,马不停蹄,风/尘仆仆,这日子过得像样吗?”

  吕雉淡淡的道:“当年陛下被项羽追在身后日子何尝好过?不过是各有所图,为了自己那点盘算,也只能撑下去罢了!”

  哎哟,要不说吕雉会说话呢?刘邦连连点头道:“不错,不过都是为自己那点盘算,我们都坚持下来而已。结果是我赢了,项羽输了。”

  这是一件让刘邦极其骄傲的事,没有人想得到,那勇冠三军,威镇天下的项羽最后会败在他刘邦这样一个人人都看不起,人人都鄙视的小人手里。生前死后,刘邦都该为这样一件事高兴对吧!

  吕雉的视线落在刘邦身上,那些年他们作为阶下囚不容易,刘邦也不容易。要说怨,吕雉真没怎

  么怨刘邦,

  她比谁都更清楚的知道,

  刘邦一路走来有多不容易,如果当初刘邦因为他们而向项羽妥协,他们一家子坟上都长草了!

  就项羽做的那些事,谁会觉得他但凡捉住刘邦会手下留情的?

  手下留情是不可能留情的,杀他们全家一个不留才是最有可能。

  所以,刘邦和项羽之间的斗争,早就已经知道结果了。那是注定的你死我活。

  【就算项羽杀回来了,刘邦退了,可现在的局势是怎么样的呢?是项羽腹背受敌,加上打了那么久,他身边又没有像萧何这样的后勤部长,时刻操心兵员粮草的问题,以至于粮草不继。哪怕项羽不想承认,也不得不承认,此时的他真没办法再弄死刘邦。不仅没有办法,他还得低下他高贵的头颅同意刘邦的求和,商量商量划界而治。对喽,鼎鼎大名的鸿沟之约就在这样的情况下制定的。】

  【有喜欢下象棋的小伙伴们肯定知道,这楚河汉界,就是鸿沟之约定下的内容。割鸿沟以西者为汉,鸿沟而东者为楚。中分天下。也是在这汉四年九月,项羽归还刘邦父太公、妻子吕氏,军皆呼万岁。对于项羽来说,虽然是刘邦求和,但事实上何尝不是项羽败了,想他分封各诸侯时是何等的意气风发,无人敢与之争锋,谈和这个字眼从来没有在他的字典里出现过,现在怎么样?】

  【是,确实是刘邦向他求和的不假,他不过是顺势同意了这件事。想想项羽的性格,但凡他要是有办法,他会同意刘邦和他平起平坐,平分天下吗?绝对不会的。也正是因为如此,鸿沟之约完全是刘邦翻身把歌唱的表现,所以汉军那边又怎么能不欢呼雀跃?】

  【在所有人眼里不可战胜的项羽,瞧瞧,他们不就打败了吗?哪怕这种败没有体现在明面上,但刘邦现在得了多少土地,和之前的情况一比又好了多少?这样的胜利何尝不是在激励着刘邦集团的人们。】

  谁说不是呢?跟着刘邦的人们,他们也绝没有想到打败项羽这一天会来得那么快!

  哪怕不是没有人告诉过他们,项羽并非不可战胜的,但就项羽从来都是故无不克,战无不胜,只要他们团结一心,将所有不喜于项羽的势力团结起来,就一定能够攻克项羽,真正让项羽低下头,同意议和,何尝不让他们意外和惊喜。

  【项羽的心境是如何变化的不得而知,中分天下,划地而治,于项羽看来他和刘邦之间就该停战了。可以说,项羽对一统的意识并不深,或许更应该说,作为一个痛恨大秦的人,他不喜于秦,包括秦人,以及大秦的制度,尤其是秦始皇定下的制度。可是,他所不在意的,于旁人而言却是不然。至少刘邦的求和并非是为了真正的划地而治,相反,那是刘邦一方顺势提出的想法,要的是试探项羽的态度。也得把自家的父亲妻子救回来对吧。】

  【当和项羽达成鸿沟之约后,可以说刘邦的软肋终于被项羽放回来了,之前他和项羽死磕争天下,接下来必须也得继续。项羽这样的人不是能容人的,刘邦不可能体会不到,自然,在他明摆着有优势的情况下,

  他怎么可能就此偃旗息鼓,

  给项羽喘息的机会,

  然后回头又揍他一顿?】

  !!!额,话糙理不糙,刘邦觉得沈悠是个懂他的人,看看把他心头的想法说得多到位。

  【鸿沟和议后,以为就此能够太平的项羽引兵东归,相对来说,项羽是个说一套做一套的人,而刘邦嘛?我们都知道的,他并没有项羽的操守。所以刘邦撕毁盟约,追击项羽,想要把项羽一举消灭。但是我们也知道,凭刘邦一个人是不可能打得过项羽的,在出兵之前,刘邦和韩信、彭越约定一起出击项羽,可是这两位却没有来。以至于项羽引兵反击刘邦,大破汉军,刘邦只能深沟高壑,坚守不出。】

  !!!秦始皇万万没有想到竟然会有反转,还会有反转。

  怎么着,韩信和彭越这是想要在这危难关头要挟刘邦,还是想取刘邦而代之?

  【就韩信和彭越明明跟刘邦约好却不出兵这个事,站在他们的立场,项羽是怎么对跟他一起打天下的人,他们瞧着了,尤其是彭越,他可不是没有立功的人,可他立再多的功又怎么样,项羽记得他的功吗?十八路诸侯可没有他的份。所以,彭越觉得,仗打完功不好赏,不如在这快要打完之前,先把他要的拿到。韩信也是那么一个意思。】

  【刘邦听闻这两个人按兵不出,留他一个人对抗项羽,他能不气吗?气的,相当的气!可再气如果不能得这两人相助,他绝对干不过项羽。要说刘邦最大的一个优点莫过于有自知之明。他知道自己最擅长什么事,从来不去碰他不擅长的事,而是用擅长的人去办。打仗的事明显他不如彭越和韩信,再加上他现在又被项羽围着了,这两位的做法他再生气也必须要想办法让他们出兵。】

  【好,他们两个不就是想封王地吗?好的呢,刘邦给他们封王划地。如愿以偿的韩信和彭越立刻出兵,不用说,各路兵齐出,本就已经占了下风的项羽,只能一步一步的退,直到垓下!这时候项羽的手中还有十万大军,而刘邦以五路兵马聚集共有五十万,追击项羽而来。】

  【想不到啊想不到,鸿门之时,项羽陈兵四十万,刘邦只有十万,不过四年的时间,双方的形势已然逆转,这回项羽居于下风了。可是,别忘了项羽当年可是以两万兵马大破秦军四十万的人,他现在有十万,人数比起当年来多得多了。项羽怕吗?他当然不怕。但是,项羽现在的敌人不是秦军,而是兵仙韩信,韩信!】!

第241章 最后的英勇

  秦始皇不知该喜或是该怒,听沈悠的意思,他秦军四十万败于项羽都是因为主将无能?

  难道不是吗?

  【对的,刘邦自知他打不过项羽,所以派韩信引兵三十万为前军,将军孔藂为左翼、陈贺为右翼,刘邦率部跟进,将军周勃、柴武布阵在后,准备和项羽干一场。项羽引兵十万,先与韩信大战,韩信军失利往后退却,令左右两翼包夹项羽军,项羽军抵敌不住,于是,往后撤,韩信趁机反击,项羽军大败,退到壁垒坚守,刘邦乘胜领大军将项羽重重包围。】

  【项羽军被困于垓下,不但兵少,而且粮草不够,在这种时候按理来说项羽得要想办法脱身的。但我们都知道,这种情况下项羽也难免儿女情长。霸王别姬,道的是项羽,另一个主角就是虞姬了。虽然我们现在有不少的文学作品演绎的都是他们的故事,但《史记》关于虞姬的记载是很少的。也不过就几句话而已。】

  【事起于刘邦四面包围了项羽,依然想方设法该如何让项羽的大军分崩离析,有人给刘邦出了个主意,让汉军们唱起楚歌来,毕竟项羽和军中将士多是楚人,若闻楚歌,既可知他们已然被四面包围,也能让这些连年征战的将士思乡心切,便能不战而溃。汉军依计而行,项羽大军便夜闻四面楚歌,这时候项羽终于意识到大势已去,面对虞姬,在营帐中酌酒悲歌:“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骓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

  【虞姬起舞而和,唱了什么不得而知。关于虞姬的记载也就这样。后来虞姬是生是死,都没有记录。儿女情长后的项羽意识到军心已散,再留下来也没有什么用,率领八百骑兵趁夜突围。不得不承认,纵然至此,项羽之勇武依然无人可比。天亮后,汉军发觉项羽离去,跑是肯定不能让项羽跑了的。如今的汉军对项羽最大的优势莫过于他们人多。】

  【灌婴率五千精锐骑兵追击。项羽渡过淮河,随从的骑兵被汉军追击得只剩一百多人了。来到阴陵时,项羽迷路,遇上一个老农前去问路,老农回答:“往左边”。项羽怎么能想到随口问的一个人,人家竟然给他指了一片沼泽。《史记》写的这一点,其实只是为了突出项羽当时失尽人心,也昭示了项羽最终的结局。】

  【在沼泽中耽误了时间,一直追在项羽身后的汉军追了上来,不可避免又是一番激战,项羽被逼往东去,到达东城的一座山上,在他身边只剩下二十八骑,可追击他而来的汉军却有数千人之多。纵然项羽可以以一敌百,他又怎么能以一敌千。】

  确实,谁也不敢说自己有那以一敌千的本事,项羽走到这一步,结局已然清楚。

  【垓下之战,乌江自刎这都是我们耳熟能详的故事。眼看已然入了绝境,似乎项羽也该至此束手就擒了。可西楚霸王是什么人?让他束手就擒,承认自己不如刘邦,在刘邦手下苟延残喘,绝无可能。】

  【眼看汉军逼近,项羽自知不能脱身,却完全没有要投降的意思,而是和部下道:“我从起兵到现在已经

  八年,经七十余战,抵挡我的人都被我攻破,我打击的人都表示臣服,未尝败北,遂称霸天下。现在困于此,不是我不会打仗,而是天要亡我。今日是要一决死战了,我要为诸君痛快地一战,必定要胜利三次,为诸君击溃包围、斩将、砍旗,让诸君知道,是天要亡我,非我不会打仗。”】

  【时至今日,显然项羽并不认为自己有什么错,他也并不觉得刘邦赢了他凭的是本事。恰恰相反,他觉得他是输给了上天,是天要亡他。不错,项羽是会打仗不错,可打天下和治天下本来就是两码事。我们最常听到的一句话就是,打天下不易,守天下更难。】

  【远的就不说了,秦亡六国,一统于天下,功绩比之于项羽差了吗?不差,可是为什么大秦亡了?当然,大秦都能亡了,还有谁是不能亡的?打天下和治天下本来就是两回事。打天下的时候只要兵马强悍就行,但治天下,你能拿着刀把天底下的所有人都杀光吗?确实,人都死光了,也就什么事儿都没有了。然而没有人的国还是国吗?】

  怎么可能还是呢!人是根本,一个国家没有人,那就什么都不是了,傻子才会嫌人多。

  不不不,就项羽的操作看来,动不动就杀人屠城的,要说他有多把人当回事,也不对。

  所以,到最后那史书所记项羽可不就被人忽悠了,指了一条死路让他进去,让他插翅难逃。

  秦始皇反思着,毕竟被拿了当反面教材,大秦亡了,且在一统天下之后短短的十几年里亡了。究其根本就像沈悠说的那样,打天下和治天下真就是两码事。

  作为一个灭六国的秦始皇,至今每一日不在想,到底要怎么样他才能把天下治好,才能让大秦更上一层楼。这个答案,到今天秦始皇也是通过沈悠才算是找到了一些。

  得民心者得天下,只要他能让百姓安居乐业,过上太平安乐的日子,应该,可能,大秦就不会二世而亡。啊,对了,得加上一条,须得找一个不坑的继承人。胡亥那样的,绝对不可以。

  秦始皇心里自有计较,视线往一边瞟,对,看的人正是吕雉。

  吕雉听得也入神了,突然察觉到一道打量的目光,可惜借吕雉三个胆子她也不敢看回去,只敢老实的坐着,动都不敢动一下。

  她更不敢猜想秦始皇打量她这一眼是什么意思,有什么样的打算,她此时毕竟关注肯定是项羽和刘邦的较量。谁能想到前期优势那么大的项羽最后竟然会败给刘邦呢?

  但细细一想又觉得,项羽不败才是不正常的。

  哪怕你一开始再得人心,拥有再多人的支持,也不代表你可以肆意妄为,草菅人命。动不动就屠城什么的,实在让人不敢苟同。

  纵然这世道确实是人命如蝼蚁,那也不代表谁都能肆意屠杀百姓。

  陈胜吴广的起义难道不是给项羽敲响的一记警钟吗?

  可惜,很明显的,项羽压根不当一回事,也不觉得那算是一件值得他在意的事。

  【没有意识到错误的项羽直到最后一刻,还

  要向身边的将士们证明他的本事。他将骑兵分为四队,面对汉军围困数重,项羽对他的骑兵们说:“我为你们杀掉对方一将。”若论单打独斗,天下难有项羽的对手。这也是为什么刘邦从来不接他这话茬的原因。】

  【但现在可是正面相斗,汉军的领军大将也没有办法避开,项羽命令骑兵们分四面向山下冲,约在山东面会合。随后项羽大呼驰下,斩杀一汉将。如此英勇无敌的项羽再露一手,那汉赤泉侯杨喜本来追着项羽的,本意也是要杀项羽以立首功,项羽突然冲他大喝一声,杨喜的人马俱惊,退后数里。】

  【纵然如此,项羽还觉得不够,本来他和骑兵分为三队,来来去去的,速度太快,汉军根本不知道项羽在哪队,无奈就也分三队包围。项羽如同鬼魅一般飞驰而出,又斩杀一汉将,同时杀近百人,再会合骑兵,仅损失两骑。项羽在这时候骄傲的问身边的将士:“怎么样?”骑兵们钦佩地回答:“和大王说的一样”。】

  就这么一番操作,任是哪个领军打仗的将军不得不承认,项羽是打仗的一把好手。然而他再会打仗又怎么样,最终依然丢了天下。一切都算得上是他咎由自取。

  【至此,项羽一路逃至乌江,遇见乌江亭长,亭长劝项羽可以回到江东以图东山再起,但项羽以无颜见江东父老为由拒绝。像项羽这样的人,败就败了,他绝不会摇尾乞怜以达到活下来的目的,他所接受的教育,他的傲气,都不允许他向刘邦求饶。】

  【所以,我们说项羽的结局是悲剧的,但一切何尝不是他的选择。汉军已然将项羽团团包围,此时的项羽既然不愿意退回乌江,不想再东山再起,即下马步战,汉军一拥而上想杀项羽,项羽一口气杀了汉兵几百人,自己也受了十几处的伤。唉,项羽啊项羽】

  沈悠长长的一叹,未必没有惋惜,但这样的结局也是项羽一手造成的啊!

  【追击项羽而来的人中有项羽的旧识,也正是因为旧识,项羽依然不失风度,刘邦曾下令千金买项羽的脑袋,更以食邑万户。项羽笑着跟人说着成全,拔剑自刎。西楚霸王乌江自刎,可叹可悲。就我们对项羽的研究不难看出,但凡他少几分傲气和刚愎自用,或许结局都会不一样。他怕是怎么也想不到,自己英勇一世,最后竟然败在刘邦这个他从来都看不起的人手里。】

  【项羽败了,一败涂地。可他在最后如果愿意退回乌江,未必不能东山再起,毕竟刘邦也是一败再败,可刘邦从来没有放弃过,只要他还有命在,他就会卷土重来。】!

第242章 鲁地

  谁人听着项羽的结局不嘘唏,项羽到死都不想自己被人控制,也是没有谁。

  也对,他高傲了一辈子,从来不把谁人放在眼里,现在他败了,败到如此地步,他又怎么能忍受别人的奚落,那比杀了他更让他难受。

  相比之下,嗯,秦始皇更欣赏刘邦这样的人。

  败一回怎么了,那就不算事,完全没有必要在意。只要能活着,留着一条命,再大的事就没有解决不了的。

  没错,项羽宁可死也不愿意逃回乌江的,好吧,秦始皇是能理解项羽的想法,却绝不希望自己的子孙是这样的一个人。

  人,还是不要脸的好,不要脸才能活得好。

  【项羽这个人,就像有人评价的那样,他是最后一个贵族,有着贵族们的傲气,宁折不屈,光明磊落。这样的人作为一个寻常人是让人很喜欢的,可作为一个领导者,那就让人不怎么喜欢了。傲气往大里说可以是目中无人,那就意味着这样的人很少把人放在眼里,他看不到别人的长处,也不能接受别人比他更强。韩信这样的人入了他的军中不就是被他无视得跑掉的?】

  【宁折不屈作为一个品质是可贵的,可在争天下时,败了一场,明明有退路,回去整顿三军再卷土重来就是,怎么就无颜再见江东父老?因此拒绝离开,而跟明明人数优势远胜于他的汉军死磕,最后更是干脆自尽呢?唉,或许我并不能体会项羽的心情,也不好就这评判他的对错。也可能项羽自己也意识到自己的问题所在,他大好的局势都能输给刘邦,退回乌江他也未必能够斗赢刘邦,干脆自暴自弃。】

  真要是这样,项羽最后还算聪明一回。终于是知道自己的问题所在了。可秦始皇并不觉得同情。就好像大秦亡了,他只气于胡亥把偌大的江山毁了,并没有因此而觉得大秦值得同情。弱者才需要同情,大秦不是弱者,项羽也不是。这回秦始皇倒是想跟项羽好好的交交手。

  “倘若项羽不死,陛下会亲手杀了他吗?”汉高祖时,吕雉突然问了刘邦。

  刘邦笑笑问:“你因何要向你求情的彭越死?”

  哪怕这事沈悠就那么一言带过,刘邦可记着,也正是因为记着,此时翻出来说,只为了说明,道理是一样的。

  果然,吕雉听到这儿低头道:“妾明白了。”

  项羽自刎也就罢了,哪怕是项羽活着,刘邦都不可能让这样的人活下去。项羽的强大没有人比刘邦更清楚,也正是因为清楚,他是断然不可能给项羽喘息的机会,让他有卷土重来的可能。

  他和项羽之间,本就是你死我活的局面。

  【随着项羽的自刎,属于他的时代也划上了句号,不过还是有人记着项羽的。项羽待人一如既往的待自己人亲厚,对旁人苛刻,也正是因为如此,随着项羽一死,各地皆归附,唯独项羽原来的封邑鲁地拒绝降汉。本来刘邦是要强攻的,饶是如此,鲁地却没有因此畏惧,在他们心里,他们的主人就是项羽。天下人都可以骂项羽,独他们鲁地的人

  无一骂项羽的。】

  【好在,

  刚得天下的刘邦也没有犯糊涂,

  要自己把大好的局势毁于一旦。强攻鲁地只会引起反弹。要说刘邦最大的一个优点莫过于听劝,这会儿也听。有人给刘邦出主意,刘邦即率领诸侯兵,拿着项羽的头颅去招降鲁地父老,让鲁地的父老乡亲们接受项羽确实已经不在了,这才使鲁地降汉。对于死人,刘邦必须得大方,下令以鲁公的规格安葬项羽于谷城。】

  【在作为领导者这一点上,很明显的比较,项羽真就不如刘邦。刘邦不管心里再怎么不服生气,为了大局他能忍。忍,心上一刀,能忍常人所不能忍,也就更能成就一番大事。项羽是英雄,却不是一个合格的君王,太过意气用事,也太过感情用事。咳咳,别想着二凤哈,二凤也感情用事不假,在国家大事,关系兴亡的大事上,他可没有感情用事,不能比较。】

  李世民

  好吧,他就在那儿,确实值得很多人仰望。

  项羽,当学他一夫当关,万夫莫敌的勇气,别的缺点,还是别学了。

  【我是为项羽惋惜的,大好的局面,本来他可以开创一个王朝,却因为性格的原因,价值观的不同,最终败于明显处于劣势的刘邦手上。刘邦,汉朝,咱们这汉人之称就是对汉朝最大的肯定,别的就不比较了。西楚霸王项羽就到此划上一个句号了,接下来我们讲讲淮阴侯,韩白卫霍四大名将之一,也是汉初三杰之一的韩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