扒一扒那些迷人的老祖宗 第30章

作者:行而不辍 标签: 历史衍生 爽文 直播 古代幻想 轻松 玄幻仙侠

  原本没当一回事的诸君们在这一刻都沉下了脸。擒贼先擒王,燕太子丹真行。

  【有此盘算的太子丹首先须得寻一个能人异士。很快通过介绍,他寻上了一位侠士荆轲。荆轲者,本为卫国人,游历赵国的榆次、邯郸等。至燕,整日在市井放歌纵酒。然荆轲好读书击剑,非山野莽夫。太子丹寻上荆轲后道明用意,荆轲一开始拒绝,但太子丹将之奉为上卿,各种优待,最终荆轲不得不答应刺秦。】

  【可是,想要行刺的前提须得靠近始皇,而燕国之内,随着秦军大军压境,留给太子丹的时间已然不多。此时与秦军对抗的燕军将领就是昔日的秦国将军樊於期。本是秦国将军的樊於期,却背叛了秦国,皆因他当年的长安君成蠕一道起兵谋反,成蟠败而自尽,樊於期却逃出了秦国,往燕国去,得燕国收留。眼下,两国对阵,始皇以万两金,食邑万户悬赏樊於期的头颅。】

  【荆轲向太子丹进言,以樊於期的头颅和燕国的督亢地图,以献秦王之名,必能靠近秦王,这就是他行刺秦王的机会。】

  【只是太子丹却是不忍,樊於期对燕尽忠,又是两军交战之时,他怎么能取樊於期的项上人头。荆轲眼看前线情况越来越危急,太子丹不忍也不舍,他便自寻上樊於期,将计划一五一十相告。一心要杀始皇的樊

  於期毫不犹豫的拔剑自刎,将自己的项上人头交给荆轲,成为他靠近始皇的工具。】

  【哎,燕赵之地重节义之风,多慷慨悲歌之士。对于始皇来说,樊於期和荆轲都该千刀万剐,但对他们来说,他们愿意为了守护自己想要守护的东西,不畏生死,不计万难,何尝不是可歌可泣。】

  确实如此不假,但对于历代秦君和秦王们来说,还是要必须得灭了这些不安定的因素。

  【一切准备就绪的荆轲,带上太子丹给他准备的利器,连同一位勇士秦武阳一道前往秦国。以燕国的使者之名,带上燕国督亢地图,连同樊将军的首级,打着请求举国为内臣的名义,荆轲领着秦武阳来到了始皇的面前。】

  【荆轲手捧装着樊於期头颅的盒子,秦舞阳捧着督亢的地图,两人一步一步走上秦国朝堂。然而秦舞阳看到大秦朝堂的阵势,不禁有些害怕,腿肚子瑟瑟发抖,果然,刺客这事,不是谁想做就能做,也能做得成的!】

  好了,天幕,这些都不重要,请快说重点,重点他们家政儿到底有没有出事。

  沈悠似乎终于感受到他们的想法,继续道:【秦舞阳的反应自是让人诧异,荆轲的心理素质,不得不说是真不错,先一步解释秦舞阳都是因为从来没有见过秦国朝堂这么大的场面,这才失态,顺势拍了一波秦国的马屁,让人都不好意思追根究底了。】

  【秦国的臣子显然也并不怎么把区区的两个人放在眼里,吩咐秦舞阳把地图交给荆轲,且让荆轲一人入殿进献就是。荆轲没有任何异议,行于始皇面前,先让始皇看到樊於期的头颅,证明燕国的态度,在始皇高兴之时,再打开地图。】

  【有此图,纵然燕国无意降之,也可以凭秦军的强悍强势攻入其中。始皇当然得认认真真的看。匕首藏在图中的荆轲,趁始皇看图时,一手捉住始皇的袖子,一手这就准备给始皇一刀。始皇也不是全然没有危险意识的人,在被荆轲捉住袖子的第一时间,始皇本能就要收回,荆轲哪能答应,一拉一扯,始皇的袖子断了,也让在以为捉住始皇袖子的荆轲认为这是最好取始皇性命的机会,因而错失。】

  【待看见荆轲亮出的匕首,始皇立刻就要拔剑,然而他却忘了,他现在坐着,而他的剑那么老

  长,他想拔,他拔不出来!】

  ???脑补这一幕幕,原谅秦始皇的祖宗们都不厚道的笑了。

  配剑配剑,他们哪个不配,谁让你配那么长的剑,再好看,实际用的时候不好用,那就什么都不是。

  秦始皇脸又黑了,这种事,到底是谁到处宣扬的,不是说秦国的书籍被烧了吗?怎么别的事都含糊不清,就他遇刺这个事,感觉后世了解得挺清楚,像是亲眼看见的一样。

  【《史记》中关于这段记载是说咱们始皇拔不出剑,而满朝的臣子都是手无缚鸡之力的文臣武将们,他们就是想阻拦,没有那个本事,至于秦国的卫士们,无诏不得上殿,以至于我们始皇只能抱柱而逃。我对此有疑问。难道朝堂之上就没有武将?诚然就算他们不能带剑上殿,能眼睁睁看着荆轲一再行刺始皇?】

  对此,秦始皇终于脸色稍缓,就是,他秦国是没有人了吗?

  还他抱柱而逃?哪怕他确实想亲眼看看樊於期的项上人头,以及燕国的地图,难道就非要荆轲奉上不成?他就不担心这一切过于顺利,会有什么阴谋诡计?

  秦始皇也想问问,在世人看来,他就那么好功自大?连最基本的警惕心都没有?来了一个人,他就会随便让他靠近,不怕那么一个人打着求和之名,行的却是杀人之事?

  荆轲刺秦王一事不假,但就沈悠说的他抱柱而逃一事,哼,秦始皇问一旁的武将们道:“当年荆轲行刺朕的时候,谁在?是谁护驾有功?

第67章 矫诏者

  提起陈年往事,倒不是说他们都不记得,针对于天幕所言,好些亲身经历的人都表示鄙夷,这是当他们大秦没有人了吗?

  就算是文人,谁说他们大秦的文人像后世的那些人一样,手无缚鸡之力的?

  哼,他们才不会眼睁睁的看着有人行刺他们大王而不敢上前阻止!

  臣当时在。一个又一个的人站出来,对于过去也不算太久的事,记着的呢。

  【荆轲刺秦王,我们要看的并不是始皇的笑话,而是荆轲的英勇壮烈,于生死存亡之际,都能为了家国而舍身忘死的勇气。我们所敬的是荆轲的气度,以及樊於期的大义舍己。当然,也感谢这么一个故事为我们贡献了图穷匕见的成语。】

  确实,荆轲也好,樊於期也罢,都是可敬可佩之人。

  【有关于秦始皇的故事还有传国玉玺。据传传国玉玺是由当年的和氏璧所制。和氏璧,秦昭襄王想骗而骗得不到的和氏璧,最后竟然还归了秦。嗯,都是秦王,也无所谓了。】

  秦昭襄王!!他骗了吗?他骗了吗?

  哦,说要用十五座城换,人赵国送来和氏璧他绝口不提城池的事,他不是骗,他是要抢。

  【传国玉玺,其方圆四寸,上纽交五龙,正面刻有“受命于天,既寿永昌”八篆字,以作为“皇权天授,正统合法之信物。因此,自秦以后,历代帝王皆以得此玺为符应,奉若奇珍,国之重器也。得之则象征其受命于天,失之则表现其气数已数。必须得说,咱秦始皇的影响力,哪怕天下文人骂着他是暴君,皇帝们也好,等闲人也罢,都认同他所制定的规矩。】

  秦始皇突然又心情好了,哪怕有很多人不遗余力的抹黑他,要把他烙在暴君的位置上,可是,世上多了去的聪明人清楚的知道,他制定下的这些规矩,对于后世哪一个君王没有学习的意义?

  这天幕也太偏着秦始皇了。”刘邦冒出这句话,吕雉相当不客气的道:“陛下只不过小了秦始皇三岁而已,秦始皇到底算不算暴君,想必陛下心里最是清楚。我们这些人真正要反的分明是秦二世,是他无能,以至于连同秦始皇,也都成为我们攻击的对象。毕竟,若非秦朝残暴,我等为何要揭竿而起?难道告诉天下人,为争名为争利?

  内容是不客气,语气却是平静无比,就好像说的不过是今晚吃不吃

  饭,吃什么之类的问题罢了。一旁的萧何连吭都不吭一声,大家都是心知肚明的事,在自己人面前就无须装着了。

  对他们来说,不把秦朝说得残暴一点,不就显得他们个个都过于追逐权利,虽然开始不是他们挑起来的,但现在最大的赢家可是他们!

  刘邦瞟了吕雉一眼道:话别说得过于直白。

  吕雉笑笑道:“陛下觉得,有了天幕之后,天下的百姓还会像以前一样由着我们说什么信什么?

  说到这儿里,吕雉瞟过刘邦道:有些事项羽帮陛下做了,也是为陛下省去好些麻烦。

  这一点,刘邦心里认同无比,明面上却不能老实承认。冲吕雉干咳一声道:“好了,这些事无须再提。

  末了余光扫过萧何,可萧何却好像成了聋子,完全听不见吕雉的话一般低着头,无声的告诉刘邦,他们夫妻自说自的话,可以完全当他不存在。

  【秦始皇所有的丰功伟绩,他的理想,他的胸怀,都在秦王政三十七年止于沙丘。病得突然的秦始皇,没有来得及安排,或许他做了安排,却有人无视他的诏书,这个人就是咱们人尽皆知,指鹿为马的赵高。】沈悠感慨之后,突然丢下一记重石!

  突然被点名的赵高!!!震惊的抬起头,随后反应过来不对,很不对,一道凌厉的目光落在他的身上,让赵高无端惊出一身冷汗。

  【不仅是赵高,还有李斯。】哪跟哪呢,沈悠继续抛下重石。

  李斯!!!

  秦始皇!!!

  他身边最得力的两个人,一个是他的近侍,一个是他的宰相,试问,在他死后,这两个人若是联合起来,对于大秦而言将是怎么样的灭顶之灾?

  想到这一点,秦始皇不由捏紧了袖下的拳头,也在等着沈悠解释。

  【第一个知道秦始皇驾崩的人是赵高,与之而来赵高也就开始一番谋划。第一时间赵高就立刻寻上当时随驾于秦始皇身边的胡亥,胡亥是谁?他就是我们的秦二世!】

  靠!一直以来秦朝的一个个秦君和秦王们,包括秦始皇在内都想知道秦二世是谁,现在终于让他们知道了!

  胡亥,胡亥,秦始皇磨着牙念叨着,视线落在赵高和李斯身上,这两人已然生出不好的预感,可这个时候

  让他们自己急于表态,这不是相当于卖自己?

  不,不能出面,也什么话都不能说。

  可是,他们不说,秦始皇已然问:“你们觉得朕会让胡亥继位?”陛下。如果说赵高和李斯还想强装镇定,秦始皇发问,他们再也坚持不住的跪下了。

  “想跪,且跪着吧,朕想听听看,你们到底还干了多少不该敢的事。”秦始皇听到胡亥是秦二世时,心情确实不怎么好,但也仅仅是不怎么好。

  “去把胡亥叫来,让他一道听听,他到底是怎么把大秦毁掉的。”秦始皇不打算把李斯和赵高叫起,同时也不能忘了另一个人,一个极重要的人,胡亥。

  秦二世吗?有了赵高和李斯联手,胡亥自然能够成为秦二世。秦始皇不急于处置胆敢矫诏的赵高和李斯,仅仅是要听听看,他们会再做出些什么事。杀他们,也得杀得他们心里清清楚楚。

  【赵高一面说服胡亥,一面威胁李斯,让他成为自己的同谋者。随后就开始商量了,他们一面让胡亥继位,一面以秦始皇的名义指责公子扶苏不孝,蒙恬不忠,逼迫他们自杀。】

  秦始皇猛然站了起来,在这一刻,怒不可遏的望向跪下的李斯和赵高,李斯和赵高已然吓得低下了头,身体微不可察的抖了抖。

  好,好啊!你们好大的胆子。怒气过后,秦始皇冷笑的开口,赵高急忙求情道:陛下,陛下,臣,臣不敢,臣不敢!

  你是说天幕冤枉你?秦始皇听着赵高否认,冷笑着问,赵高待再要否认,秦始皇已然问:看来是朕对你的信任养大了你的胆子,让你竟然敢在朕之后做出这等胆大包天的事来,朕是小看你了。

  可不是吗?等闲人谁敢矫诏杀公子?

  赵高偏就做了!

  不仅杀了公子扶苏,竟然连他大秦的将军都敢下狠手。

  蒙恬,那可是执掌大秦三十万大军的将军,有他在,纵然大秦乱一乱,那也绝不可能撼动大秦江山。

  由此类推,秦始皇已然知道,为什么大秦会历两世而亡,明摆着是他的儿子,他的臣子,他们自己挥霍掉的。

  想明白这一点秦始皇不再犹豫,下令把赵高拖下去,处死!

  /“陛下,陛下。”赵高想要求情,可他又怎么会不知道,他的求情无用,秦始皇不曾下定决心也就罢了,但凡他下令,断没有谁能让他改主意。

  赵高哭泣着,终是叫人拖了出去,无人敢为赵高求情,毕竟一个敢在秦始皇死无法无天,杀公子,杀大秦的将军的人,他若不死,岂不是让人以为秦始皇是可以随便挑战的?

  不,秦始皇的威严绝不可侵犯。

  可是,赵高是处置了不假,还有另外两个人呢。

  胡亥已然被请到殿前,说是请,更是押。胡亥也是了解父亲的人,因而在看到天幕的内容时,他已经料到自己的结局,本能想逃,可这是咸阳宫,哪里是他能逃得了的地方。

  李斯眼睁睁看着赵高被处死,天幕说过他算是赵高的同谋,秦始皇杀赵高却留他性命,李斯却没有因此松了心。没有人比他更清楚在他眼前的秦始皇有多可怕。

  “都不用着急,等听完天幕的后续。”胡亥第一时间想要提醒秦始皇他们是父子,真正的父子,好让秦始皇可以手下留情,饶他不死。结果秦始皇已然警告他,乖乖把嘴闭上,别在他不想听到他的话时,再让他听到他的声!

  胡亥吓得身体都快抖成筛子了,绝不敢在这个时候忤逆秦始皇。

  【公子扶苏,将军蒙恬,死得太冤。后世猜测公子扶苏是秦始皇最属意的继承人,临终前秦始皇留下遗诏是让扶苏继位的,毕竟秦始皇可能对扶苏公子有所不满,但秦始皇把人放到蒙恬身边,这难道不是大秦最安全的地方?可惜,赵高送来造假的遗诏,要赐死扶苏,蒙恬一听便觉得不对,苦口婆心相劝于扶苏,这样一个使臣前来赐死扶苏,实在蹊跷,未必不可能是别人的阴谋,不如上折请示一下。】

  【谁承想扶苏听到这话竟然拒绝了,只道父亲命令儿子自杀,哪里还需要他再请示。竟然就真如赵高所愿的自杀了!】

  这一刻,秦始皇的脸都青了,他的儿子,一个狠,一个蠢。蠢的那个简直无药可救了,怪不得大秦要亡。秦国后继无人,岂能不亡。而他,本来寄希望于自己能够再多活些年,至少也该为大秦选出一个合适的继承人,为此不惜听信方士之言,却终究臼费了!

第68章 始皇陵

  秦始皇是不甘的,极其的不甘!

  蒙恬连忙朝秦始皇作揖道:请陛下息怒。

  秦始皇自来最相信的就是蒙恬,事实证明蒙恬也不负他所望。可是,蒙恬最后因何而死?

  【扶苏一死,赵高忌惮蒙恬,立刻将人囚禁关押,后来更是劝说胡亥将他赐死。蒙恬别无选择,最终只能服毒自尽。彼时的大秦只剩下一个胡亥了。】

  【上位后的胡亥连自己一母同胞的兄弟都不放过,先在咸阳市将十二个兄弟处死,又在杜邮将六个兄弟和十个姐妹碾压至死。一母同胞的兄弟他寻不出罪名,竟然命内侍逼他们自尽,最终,一个不剩,真真可谓是心狠手辣之极。】

  “彭”的一声响,秦始皇再也坐不住,死死的盯着胡亥。本以为胡亥为了坐上皇位,除扶苏已然算是狠,但也算情有可原。此时听到胡亥竟然还要将他的姐妹们一道碾压至死,秦始皇确定了,胡亥狠得毫无人性!再也坐不住的站起来。

  父亲,我,我不是,我没有,我没有。胡亥如何能不知道秦始皇的眼神代表什么意思,正因为知道,更让他害怕,他恐惧的否认,想说那一切并不是他做的,跟他没有任何关系。

  秦始皇并不怀疑,天幕并不偏颇,一是一,二是二,断不会无缘无故抹黑胡亥,唯胡亥确实做了类似的事,纵然有所夸大,也不能否认,胡亥定然是对他的兄弟姐妹们动了手,才会留下这样残暴的记载。

  拖下去,处死。秦始皇会听他解释吗?断不可能。

  大秦的天下亡于胡亥之手,这本就不是秦始皇所能容忍的,更别说再让他听到,胡亥竟然杀了蒙恬,断了大秦的臂膀,更连自己的兄弟姐妹们都不放过。如此心狠之人,可想而知他会怎么对大秦的子民,他的心里绝不可能有半点仁爱之心?

  这样的人怎么再能留着,再让他成为大秦的祸害。

  秦始皇的儿女们在听到胡亥以后有可能对他们做下的事,都不禁恐慌,下一刻,秦始皇当机立断的处置胡亥,总算让他们松了一口气。

  好在,他们的父亲还在!一切尚未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