扒一扒那些迷人的老祖宗 第58章

作者:行而不辍 标签: 历史衍生 爽文 直播 古代幻想 轻松 玄幻仙侠

  只是,送走了平阳公主的柴绍,未必没有因为沈悠提起的那一句,若他们夫妻可以一直并肩作战,或许结果会完全不同,未必心中无悔,未必不曾想,如果当年他坚定的站在平阳公主那一边,是不是很多结局就会不一样。他的妻,就不会英年早逝。

  吕雉是听着沈悠对平阳昭公主的惋惜,倒是恨不得沈悠赶紧细说。提起柴绍说了几句平阳昭公主却不细论,真是要急死个人。

  再想到沈悠随口提起的英年早逝的,不禁在想,这平阳昭公主莫不是憋屈死的?

  吕雉拧紧眉头,越发想知道平阳公主到底是怎么样的一个人,怎么就值得沈悠表示惋惜了。她也是女子,倒不是不能借鉴。

  作为女子,她很清楚女子想要在这个世道活下去,活得好,确实太难了。再难,她也绝对不会再让自己像以前一样,只能寄希望于一个男人身上。

  于武瞾而言,平阳昭公主的事迹她自然是熟悉的,但同样她也清楚无比的知道,就算在大唐的男人们里,也在潜意识里有意无意的忽略这位公主的存在。

  不提不说不否认。

  【驸马英雄柴绍讲完了,接下来我们讲另一个算是相对受到争议的人,国家长城,义名天下,也是武庙十哲之一的英国公李動。】沈悠继续讲起另外一个人,这回是武庙十哲之一的李動。

  【李動,本名徐世動,字懋功,后唐高祖李渊赐姓李,更名为李世動。避太/宗李世民讳再改名为李動。所以,不管是徐世動或者李世動,李動,都是这么一位,英国公。一说李動,不可避免的想起二凤的又一波骚操作了。】

  ???李世民,他什么骚操作,他干什么了?必须得说是骚操作?

  【却是贞观二十三年,李世民卧病,于是对太

  子说:“你对李動没有什么恩惠,朕现在准备贬他为外官,待朕死后,你应当授给他仆射之职,他就蒙受你的恩惠了,必定为你尽死力。”】

  ???无数帝王都打了一个问号,不确定李世民晚年是不是都开始犯糊涂了?

  用人是这么用的吗?不是,你这是信不过这个李動呢?还是觉得你那么多年对李動的宠幸没能让李動对你这个皇帝忠诚,将来能为你保住你的太子?

  不不不,等等等,乍一听,秦始皇都以为李世民犯糊涂了,但他记得李世民留下给自家儿子的辅政大臣是两个人,一个叫长孙无忌,一个叫褚遂良?

  这两个应该相对从意义上来说都是文臣,手中无兵。新君继位这个时候其实是最容易出事的。鸡蛋是不能都放到一个篮子里,李世民未必不可能是要给儿子留点后路,但在别人看来这就像是一个皇帝末了犯糊涂,以为他这一贬,新帝继位再一提,那就是于臣有大恩。

  可实际上呢?

  李世民作为本人本来还怕自己又被沈悠曝出什么黑历史,结果发现竟然是这回事。

  嗯,由着他们说呗,说他是犯糊涂也好,算计人也罢,都无所谓,重点在于这件事最后得利的人是谁。是大唐和他的儿子吗?

  【这事要怎么说,无错而贬一个宰相,这可是战功赫赫,一心归于大唐,为大唐效力的功臣。在

  别人看来,这是李世民对李動的不信任。给儿子出这么一个主意,这莫不是觉得那么多年自己对李動的看重,甚至对李動的赏赐,都比不过自家儿子上位就把人弄成尚书仆射?想想,这可能吗?这是轻看了李動,还是觉得李動是个傻的?】

  李動!!他不傻,绝对不傻。

  【其实李世民和李動这对君臣各自十分相知,也各自信任的。却说有一回李動患上急病,验方说胡须烧成的灰可以治疗此病,太/宗即自己剪下胡须,为他和药。李動自是连连叩头哭谢,直到出血。李世民说:这是为了社稷江山考虑,并非为了你个人,有什么可谢的。】

  秦始皇已经不想说话了,每每听着李世民和他的臣子这些个事,从心底里就让秦始皇对李世民万分的喜欢,这要是他的儿子,这辈子,下辈子,他都不用愁了!

  刘邦听着心里想的是,笼络人心用的法子可以学一学。

  r/刘彻一眼扫过卫青和霍去病,他们可是他手把手教出来的人,对他最是忠心不过。

  杨坚已经不想再评价李世民了,李渊是到底怎么教出这样一个儿子的?看他李渊都没有这个能力不是?

  【还有一回,李世民设宴,望着宴席上的李動说:“朕准备把年幼的太子托付给大臣,想来想去没有比卿更适合的人。你过去不负李密,现在难道会有负于朕吗?李動拭泪辞谢,咬破手指,沾血为誓。一会儿便喝得酩酊大醉,李世民解下自己的衣袍为他披上。显然,早在临终之前,李世民早就已经和李動达成了共识。至于让将来的新帝施恩于李動,以达到让李動忠于新帝的目的,大抵不过是做与外人听,也让外人看,顺便也是要给儿子一点表现的机会。】

  【却说李勃被没头没尾的被贬,那是不带犹豫的,听到诏令当即出任叠州都督,据说连家都没回,啥也没带,立刻就离开。这一对君臣相知,比起有人觉得晚年的李世民或许糊涂了,用这样的方式为儿子收拢人心,我更愿意相信,他们君臣之间达成了一定的共识。】

  【李動一退,避开了大唐最乱的时期,让人没有机会攻击他。待到新君继位,有李世民亲自对继位之君唐高宗的遗诏,谁能以任何理由阻止李動再回到中央吗?而李動对于唐高宗的意义,一如唐太/宗在最后的安排,可以说,只要李動在那儿,无须他做什么,只要他忠于唐高宗,就是一种震慑。】

第126章 波折人生

  李世民听到这话,视线再一次落在长孙无忌的身上,长孙无忌不会现在才想到,其实李世民对他是信任不假,但也不能说半点防备都没有。

  天下江山,那是无上的权利,谁敢说那么一个人握多了权利依然会一如既往。

  如果这个人能够保持初心不变,那是最好不过,也是大唐的幸运,然而反过来这个人一但大权在握,捉着权利怎么都不愿意放手,是不是也该防一防?

  大唐不是李世民一人的大唐,那是天下人的大唐。李世民可以因为那一点私心,也是因为害怕儿子没有能力担起这个江山,这个天下,选择为儿子定下辅政大臣,但是,李世民同样也得防着一但这些辅政大臣相互勾结,那个时候,他已经上位,也长成的儿子想要夺回属于他皇帝的权利,他更应该为儿子留一手后招。李動,会是那一招最好用的人。

  长孙无忌没有抬起头,他却能洞察这里头的道理,也明白有些结局是他自己一手造就的。与人无尤。

  或许那个时候的他觉得自己是在为了新帝好,实际上他做的各种各样的事,都在挑战新帝的底线。

  倒是李動别管此刻的沈悠如何的夸他,他这会儿就是李靖将军手下的将军,他得跟李靖将军混,再夸出花来,那都是以后的事,暂时好些的事轮不到他吱声。

  长孙无忌,陛下的皇后还在,虽然那位看起来相当明事理。天幕道出长孙无忌干的事后,长孙皇

  后已经在第一时间出面。请李世民下诏,终长孙无忌一生绝不让他身居高位。

  这样的惩罚若是由李世民来提出处置,其实并不太妥当。

  以后的事未发生,人要是为了以后的事处置人。侯君集可是已经由沈悠接二连三提及证据确凿谋反的人,李世民都没有处置,倒是对是不是谋反,并没有确凿的证据证明,最后更由唐高宗亲自平反的长孙无忌过于苛责,瞧着要置他于死地,甚至不给人机会,那这大唐上下,谁还能说自己身上没有半点事?以后罪论处,于大唐不宁。

  长孙皇后出面就不一样了,她是既先请了罪,为长孙无忌争得了处罚,何尝不是也防止了旁人的秋后算账。

  人握了权利会变成什么样子,说实话,谁都不知道。长孙皇后能出面请朝廷处置了长孙无忌,何尝不是也在为长孙家谋划。

  【能够成为武庙十哲的人,行军打仗必须得是

  一把好手,李動在大唐时和李靖将军那可是并称的存在。相比于李靖将军的顺利,他的人生也就显得有些波折了。《说唐演义全传》、《兴唐传》、《隋唐英雄传》等小说中,因他的字是懋功,都识称他为徐茂公。一提徐茂公大家就觉得熟悉了吧,在那些个小说里,这可是料事如神的人物。】

  李動……不至于字都给他喊错吧,这让他不禁想问上一句,他和李靖将军都一样,都只因小说人物才得以流传?

  【说了一段趣事,还是言归正传说说李勃将军的生平。名字刚刚都解释过了,所以等会儿讲下去的时候那些名字混用,大家都别当是有误哈,总之徐世動、李世勃、李動,都是这一位。出身高平北祖上房徐氏的徐世動,本为曹州离狐人。隋朝末年,迁居到滑州卫南县,徐家本为富豪,史称其家多僮仆,积栗数千钟”。不过,徐世動和父亲徐盖都是乐善好施之人,时常救济贫苦人,不问亲疏远近。】

  【徐世動生于开皇十四年,隋大业末年,徐世動奔于瓦岗起义大军,刚刚起势的起义之军,别管是吃的用的武器,他们是样样都没有。农民起义,若不是被逼得没有了活路,百姓们又怎么会揭竿而起。可是义军集结,领头人就不得不考虑一应吃用。】

  【起义之军,要想有吃有穿,还得有兵力,能打的主意就是附近的乡亲。瓦岗义军也有这样的打算,徐世動便对翟让出主意道:周围都是自己人,乡里乡亲的,不好侵扰。宋、郑两州地近御河,商旅众多,去那里劫掠官私钱物非常方便。翟让一听甚以为善,于是在运河上支取公私财物无算。有了钱还怕没有人吗?瓦岗义军迅速发展到了一万多人。】

  隋时商旅的人们……不动乡里乡亲,劫我们的?我们就宜下手了?

  刘邦表示,这事他挺熟的,事情本来就得这么办,不劫富怎么济贫,他们都是苦得日子都过不下去的人,抱成团来就是想着能够从那些非富即贵的人家里抢些钱和粮,以求活命。

  这徐世勃是同道中人。

  杨坚的关注点在于,沈悠话里话外的意思都是,那个时候的大隋已然民不聊生,所谓的起义都是因为百姓活不下去了才掀起的,所以杨广到底是怎么让如今繁华昌盛的大隋变得民不聊生的?

  “去把杨广那个逆子给朕带上来。”杨坚让人安排了儿子的丧事,独独留下的这一个杨广,杨坚连看都不想看他一眼,但现在,他

  想问问看,问问他,一但他当了皇帝,他要怎么当大隋的皇帝?

  对于杨坚最近大开杀戒的操作,谁心里不犯嘀咕,伺候的人没有一个敢乱吱声的,杨坚怎么吩咐,他们便怎么去办,至于杨坚把杨广带上来之后要做些什么,不是他们该管的对不对?

  【瓦岗义军声势一大,彼时的大隋还是有余力奔于各方平乱的。隋将张须陀率两万多人前来讨伐,一看这人比自己多得多,翟让可不就慌了,第一时间就要跑,亏得徐世勃拦下。徐世動与张须陀几次三番交手,最后张须陀战死,瓦岗之危暂解。】

  以一群乌合之众打败远胜于他们之上的兵力,这徐世動有点意思。

  【这时候大隋的杨玄感将军起兵,蒲山公李密参与其中,杨玄感兵败被杀,李密却逃了出来,徐世動和另一位王伯当都觉得李密为天下英雄,一同劝说翟让奉李密为主。毕竟那可是参与了谋反的人,把人拉到他们的阵营,振臂一挥,天下欲反隋者,必会蜂拥而至。】

  杨坚眼孔已经放大,杨玄感,李密,这些人,这些人,他们怎么会,怎么会!

  【翟让是听劝的,可惜,李密却是个恩将仇报,不能容人的人。在一次宴会上,李密竟然光明正大的杀了翟让,哪怕是徐世動也被士卒砍击一刀,身受重伤,要不是当时王伯当急忙喝止,只怕徐世動也要交代在这一场宴会上。】

  此时准备听徐世動和王伯当劝,决定要奉李密来到瓦岗,让他为主的翟让听到这话,当时傻了眼。

  别说是他了,就是徐世動和王伯当何尝不是同样的错愕。

  不是,过河拆桥也不必赶尽杀绝吧?说句不好听的话,他李密逃了出来,后面可是有隋朝的追兵,瓦岗义军虽然有利用他的打算不假,但也保全了他的性命。大家算是互惠互利,结果李密竟然恩将仇报,要翟让死。

  这就过分了!

  “我们再想想,寻个合适的人?”徐世動能想要翟让死吗?

  他是想要壮大瓦岗不假,毕竟都已经起兵谋反了,不成功就只成仁,他们这些人都没有后退的路。

  【要说李密下此黑手,无非是因为随着瓦岗阵势不断壮大,李密不愿意翟让这么一位原先的起义首领和自己争权,或者有可能夺自己的权,因此动的手。却说大隋那头一看张须陀竟然还打不过区区的小小叛军,那也不能就这么放任他们壮大。即令江都通

  守王世充率军讨伐李密。】

  【对,大家没有听错,王世充原本也是大隋的官员,这官还不小,可惜,天下大乱,唐高祖是谁,那可是杨广的表哥,两人可是同一个外公的关系,李渊还不是揭竿而起了?隋朝那会儿已然是天下大乱,民不聊生,不起兵,这是等着别人打到他们头上,任意处置他们?】

  !!!杨坚本来是气的,气于李渊起兵这个事,哪怕是现在都一样。但对于沈悠提及的问题,他也不能否认。有时候起兵更多是为了活命,不仅是为自己,也是为自己的家人。

  有时候反与不反,根本顾不上所谓的情谊。

  隋开皇时的李渊那是惊出一层一层的冷汗,刚刚死里逃生,天知道他心里有多后怕,现在心也定不下来。

  毕竟杨坚都在大开杀戒了,他能不害怕万一沈悠又说了什么话一不小心刺激到杨坚,他这一大家子小命都没有了?

  李渊心里苦,回头看着啥事都不觉的李世民,以及刚懂点事的李建成,更觉得心口痛得慌。

  “陛下若要杀我们不会等到现在,隋因何而亡,他心里有着数。再者,死了四个儿子的事,这是有人抢在我们前头挡事,他得想方设法报杀子之仇,大隋,儿子靠不住,未必不能靠孙子,就是不知道那些人动手的时候,有没有把杨家全都一网打尽。”突然,窦氏的声音传来,平静透着疯狂。

  李渊!!!突然觉得自家夫人好可怕。

第127章 迫降

  窦氏其实真的挺想知道的,可是,她很确定一点,他们家现在一举一动都在杨坚的监视之中,扎人心口上的事能不做就不做。

  不问,早晚也会有人告诉他们的。

  太子杨勇和其余三王都已死,就剩下一个杨广了,哪怕杨广是杨坚唯一的儿子,敢谋反,谋弑兄杀弟,杨坚知晓杨广以后更会葬送大隋江山,还会把江山交到杨广手里都有鬼了。

  “夫人,这些话不能说,万万说不得。”李渊惊出一身冷汗,赶紧劝着自家夫人,这样的话传到杨坚耳朵里,他们一家子可都要没了。

  窦氏瞥过四面环水的凉亭,周围连个伺候的人都没有,若在这儿都不能说些话,你我这些年也是白活了。

  李渊那不是因为沈悠说得太多,多得让他在杨坚面前,生怕下一刻杨坚就能要他的性命!死里逃生一回,对杨家,李渊必须得避一避。

  一眼扫过窦氏,李渊才反应过来,怎么好像自家夫人比他镇定得多?

  慌,有用吗?

  “我原以为为了大隋江山,无论那位是何心思,都不会对我们李家动手,毕竟牵一发而动全身。不承想有人竟然真要断大隋的根。只是,他们难道觉得自己敢动手,陛下就不敢?”不怪窦氏有此疑惑,世族们都不像是那么蠢的人,就没有想过和杨广一道出手的后果。把人的后都给断了,这不是逼得杨坚跟人拼个你死我活?

  “我只怕有了天幕的提醒后,不少人在暗里动手。唯恐天下不乱。”李渊更担心牵扯的人太多,有人算准杨坚的想法,干脆一股作死把天下弄乱了。

  杨坚的敌人有多少,想来他自己心里更有数。

  夫人,不可再提,绝不可再提。李渊恨不得沈悠从今往后再也别提他,尤其别说他起兵谋反的事,那不是一字一句都落在杨坚的心上,提醒杨坚该找机会把他解决?

  李渊绝不想死,而眼下,对于都已经开始发疯,明摆着一言不合要杀人全家的杨坚,李渊更害怕。

  窦氏也不算不听劝,适时止住了嘴。还是继续看天幕吧。想必,随着天幕暴露更多大隋的官兵起兵反了大隋,杨坚会越发深刻的意识到,大隋之亡并是亡于唐。

  【论打仗,徐世動必须得是碾压王世充的存在,于洛水两岸几次大败王世充

  ,李密因此封他亚东海郡公。当时的河南、山东大水,饥民遍野,隋朝赈给不周,以至于每日饿死数万人。见此惨状,徐世動向李密进言:天下大乱,本为饥。如果我们攻陷黎阳国仓,大事可成。国仓,那是大隋的存粮之地,隋朝有名的粮仓有兴洛仓、回洛仓、常平仓、黎阳仓、广通仓。粮仓存储粮食每个都达百万石之上。】

  嘶!秦始皇本来对那么一个隋朝是没有多少想法的,就算大家都是历二世而亡又怎么样,那是能跟他大秦比的。结果听到这五个粮仓都各达百万石粮食之上,秦始皇不得不正视那么一个自己算是看不起的王朝,就这粮食储备,他大秦如今远远不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