扒一扒那些迷人的老祖宗 第60章

作者:行而不辍 标签: 历史衍生 爽文 直播 古代幻想 轻松 玄幻仙侠

  长孙无忌能说什么?他什么都说不出来。

  【此后,直至永徽四年,李動被册拜为司空。三年的空闲里,我们可以看作李動在避长孙无忌的锋芒,新帝毕竟初初登位,作为辅政大臣的长孙无忌和褚遂良借李世民的遗诏,完全可以要求约束高宗,高宗也由着他们把持朝治,毕竟他也需要一些时间了解整个大唐,从上到下。甚至该用什么办法才能收回属于他皇帝的权利,他都应该想一想,好好的想一想。】

  【正好,这也给了李動机会,让他可以看得更清楚一些,他们的这一位新君比之太/宗如何。借着废王立武一事,借着武氏的手,李治一步一步解决枕边人,以及朝堂之上把持朝政的舅舅和重臣,终于,李治得以大权在握,成为名副其实的大唐皇帝。也让李動甚喜之。】

  【之前我开篇就说过,李動此人颇有争议,最大的原因就是来自于《资治通鉴》,对,这是宋朝以司马光等人修的一部史书。在《旧唐书》没有任何关于李動支持废王立武的相关记载,但在《资治通鉴》里,李動在李治问及废后再立一事时就说了一句,此乃陛下家事,何必问外人。】

  【这句话要真是英国公说了那也没有什么,无奈宋朝编这一段是想把英国公弄成一个媚上且讨好高宗和武皇的人。毕竟,要说武皇能有后面的成就,成为皇后是极其关键的一步。宋朝对武则天是什么态度,不,应该说宋朝对女人们都是什么态度,完全可以从他们编的史书里的女性角色中窥探一二。】

  【武皇为诬陷皇后而杀女这个事就

  是始于《新唐书》,然后《资治通鉴》里就继续发扬光大了。不知道的还以为他们亲眼看见了,写得那叫一个绘声绘色。可《旧唐书》里完全没有相关的记载,所以对于这一点,大多数人是不认同的。》

  嘶,这信息有点多了,多得让人所有人听得都倒抽了一口冷气。

  而什么但凡只要跟武则天有关的任何信息,无论是杀女或者上位,隋唐都被屏了,听得人那叫一个难受!可惜没法儿抗议。

  【要说李勃须讨好高宗和武皇,无非是要表明他是高宗的人对吧。傻子都知道李治为什么要废后再立,不过是寻个借口罢了,支持高宗这么做的人,那肯定就是自己人了。】

  【咱就说,李動能不是高宗的人吗?从高宗是晋王时,遥领并州大都督之职,李動就代理大都督府的长史,之后更为东宫左卫率。在这些年里,他们能连对彼此的了解都没有?还得李動表个态支持李治废后再立,那才能算是他们自己人?】

  李動!!!他那么多年都白混了,得用这一句话才能让新帝信任他,愿意重用他?

  【对了,在《资治通鉴》的这些记载里,连二凤都是一个抢了弟媳的人。当然,这个说法并不是始于《资治通鉴》,而是《新唐书》,只不过《资治通鉴》对此作了更详细的描写。但是,《旧唐书》可没有相关的任何记载,四百年后,宋朝人编史的时候却开始发现了这么大的黑点,不得不说,这是完全当魏徵是死人?或者觉得天底下的女人都死光了,二凤得抢自家弟弟的老婆?魏徵作为一个连李世民养只宠物都管的人,李世民要是敢纳弟媳,魏徵能不往死里谏?】

第130章 多才

  李世民立刻就炸了,什么东西,他听到了什么内容,那都是些什么人,信口雌黄也不是这样的吧!他,他是那样的人吗?靠!

  魏徵也觉得这后世黑得有点过分了,这当他是死人吗?觉得他会放任李世民做出这么没有水准的事,他还完全不吱声?

  有点太小看人了呢!魏徵也有些气愤了!

  【有人或许会说,这可能真是李世民会干的事,毕竟李世民的妃嫔里姓杨的可不少,只不过抹去了相关的记载而已。对,李世民姓杨的妃嫔确实是不少,抹去相关记载什么的,抢弟媳的事比得过弑兄杀弟逼父退位的恶劣?玄武门之变李世民都没让人抹去,倒是需要专门为了一个女人的事特意让史官不记载?这女人有那么重要?】

  李世民:我没干过!哪个王八蛋信口雌黄?

  此时此刻的李世民是愤怒的,恨不得把弄出这样事的人吊起来打。必须得打!

  有这么黑人的吗?这是把他弄成什么样的人了?他做过的事他认,他没有做过的事竟然还给编排成那么一个样子,过分了啊!

  与李世民相比,李動不过是被扣了一个媚主的罪名,就显得无关紧要了。无限好文,尽在晋江文学域

  秦始皇在第一时间想说的是,连李世民都能让后面的人黑,他呢?

  刘邦挑了挑眉,一时之间倒是生出别的小心思,吕雉已然第一时间道:“陛下,史官并不会有失公正,陛下要是真怕,便小心着点。

  “我,我才不怕。”刘邦觉得,他有必要怕个什么?不就是后人说三道四而已,有什么大不了,嘴长在别人的身上还不让人说话,那才是他们这些人过分了。

  不过,陛下若想让后世对陛下有所了解,倒是可以学学李世民修史,毕竟以史而传,公正公平,也可以让陛下为后世传颂。”吕雉不吝啬于给刘邦出主意,同时补上一句道:“陛下既不在意天下人如何看待陛下,倒不如干脆让别人写。

  作为一个聪明人,刘邦必须是那一点就通的人。

  他是不打算因为别人的几句话处处约束自己的,既然如此,那就干脆点,从现在开始让人修史,史书流传,这对后世那是大功德的事。况且,有了大宋的反面操作,他们可以如实而记,岂不让刘邦更能为后世传颂。

  “皇后这个主意甚好。”刘邦必须得说,但凡在利于他们的事情上,吕雉从来都是站在他们那一边的,甚好甚好。

  刘彻阴着个脸,看这情况,不小心一点,将来有可能被人黑的,笔在有些人的手里,可是这有些笔不能只握在一个人的手里。

  立时间,刘彻计上心来。

  杨坚这时候就比较好奇唐朝是怎么修的隋朝史了,可一想,唐朝如此强大,并不逊色于隋,《隋书》是在李世民手里修成的,他倒是不太担心有人专门把他黑得什么都不是。

  没想到这宋朝对外没有骨头也就算了,无中生有的事他们也能做得出来。怎么,觉得往陛下头上泼脏水,他们大宋就能得别人夸?贞观时期,李世民没好意思骂出来的话,底下的臣子必须得骂!

  恰在这个时候沈悠也开骂了:【宋朝的这些编史的人,实在是让人费解得很,他们难道觉得扣上李世民一个抢占弟媳的名头,就能抹去李世民的功绩?编史最能看清品性,一朝一代,连最基本的公平公正都做不到,由此也可见宋朝从上到下的文人们,到底都是怎样的德性,也就怪不得大宋的国土越来越少,送给他国的钱也越来越多。】

  【连二凤这样的帝王都容不下,挖空心思地无中生有去抹黑,由此也可见《新唐书》《资治通鉴》里宋人到底夹带了多少私货。他也不想想,人家五代十国修的《旧唐书》在前,《旧唐书》都没有寻到相关的记载,他们却在间隔了四百年后发现这一点,他们可真牛,都能跑到现场去看片了。莫不是他们觉得,五代十国编写《旧唐书》的人还能一味袒护大唐,就他大宋最是不畏大唐之威,非要写出一个在他们看来“真实”的大唐来?】

  宋朝一干人

  【真就以为把李世民扣出一个贪色无/耻之徒,把大唐变成一个不讲礼仪廉耻的国度,那大宋再怎么软都行了?黑了皇帝黑臣子,把人踩在脚下再把自己捧高,这就是大宋编史的操作?真是贻笑大方。别忘了编史最重要的是就是相对的公平公正,不能想怎么编就怎么编,后世人又不都是傻子,史书编得怎么样,自有评价。至少唐朝编的史那是公认的好,宋朝编的嘛,都懂的。】

  哎哟,本来不高兴的李世民这回高兴了!

  行,别管宋朝的人怎么黑的他,后世人不是听宋朝来人云亦云。

  好吧,只要有人相信他不是那强抢弟媳的人就

  成。

  【李治解决了自家的舅舅后,终于可以收回大权,于麟德元年,东封泰山,以李動为封禅大使。封禅泰山,突然想到李世民想做却被魏徵拦下,到了唐高宗这儿,那是没有人拦了。也不知道李世民知道他想做没做的事儿子做到了,是何反应?】

  被问的李世民:羡慕,妒忌,恨!

  【乾封元年,高丽句泉男生为其弟泉男建所逐。泉男生向大唐恳求发兵相助。李治那是记得当初李世民征高句丽,不能灭其国,引以为憾事,如今高句丽再来,他正愁没找着机会收拾高句丽呢,这回终于可以名正言顺了。】

  【总章元年,诏命李動为辽东道行军总管,率兵两万,一路攻城略地直至鸭绿水。泉男建派他的弟弟出战,不用说,李動大败其军,追奔二百里,至于来壤城。男建闭门不敢出,高句丽各城惊骇不安,许多人离城而逃,前来向大唐投降的更是不计其数。】

  【李動领兵围困平壤,辽东副总管刘仁轨、郝处俊、将军薛仁贵都相继抵达平壤,开成合围之势。经过一个多月的战斗,平壤城破,高句丽王高藏及男建、男产被俘。高句丽的城池重新重合,并为州县,唐军大胜得归。李治得到消息,让李動押高藏及男建等前往昭陵,对,就是在李世民的陵墓前举行献俘仪式。毕竟李世民生前打的最后一场仗就是高句丽了,当爹的没能把高句丽灭了,李治这好儿子完成了亲亲爹爹曾经的愿望,岂能不告慰父亲的在天之灵?】

  嗯,李世民其实很想告诉李治,这个事他听得相当高兴,非常高兴。

  看看他那嘴都咧到耳后根的样儿,不难看出他在得知自己后继有人时是有多欢喜。

  “恭喜陛下。”听着李治把高句丽给灭了,可见李治这个皇帝极是不错。后继有人什么的,再没

  有比这个更让李世民高兴的事了。

  同喜同喜。大唐后继有人,证明他们现在所有的付出都不会白费。李世民十分的欢喜。

  可是,李承乾这个太子就不太好了。

  大唐未来的皇帝不是他,是九弟呢!

  不过,他一个胆敢谋反的太子,能保全性命,亲爹这个时候没有要找他算账,他也该高兴了。

  【昭陵举行完献俘仪式后,还得入城,在太庙再举行一次。怎么说这都是高宗自登基以来

  灭了一国的仗,得让祖宗们在上看到他,知道大唐后继有人才行是吧。】

  嗯,确实相当的需要。

  【总章二年,李勃加授太子太师,增食实封连同以前的有一千一百户。也是在这一年,李動卧病在床,李治特意封李動的弟弟晋州刺史李弼为司卫正卿,让他能够在京城照看李動。只是,这一年十二月,李勃病逝,享年七十六岁。】

  【李治闻讯后为之悲哭,下令辍朝七日,册赠李動为太尉、扬州大都督,赐谥号“贞武”。又赐给棺木,允其陪葬于昭陵,命司平太常伯杨日方监护丧事。到下葬当日,李治亲临未央宫故城,登上宫楼为李動送葬,望着灵车痛哭。太子李弘跟随李治送葬,悲痛到极点,使随从都深受感动。李治命令百官送葬到未央旧城西北,所筑的坟依西汉名将卫青、霍去病的先例为准,仿照阴山、铁山及乌德鞬山建筑,以此表彰李勃击败突厥、薛延陀的功劳。唐初得到相同待遇的人还有之前说过的李靖将军,以及那史那社尔。】

  哎哟,李動听到这儿那是真高兴,为臣者这辈子最痛快的莫过于生前得以一展所长,死后能够入土为安。他不仅得到了,更是拥有了莫大的殊荣,无论生前死后都如是。

  这一刻,李動没能忍住冲李世民作一揖,臣未负陛下所托付。看他在李世民之后护卫新君,更为新君再创基业,他对得住李世民。李世民此时笑得更开心了,朕就知道,你是忠义之人。

  【英国公者,不仅为大唐开疆辟土,立下赫赫战功,他还兼通医学,并奉旨与许敬宗、孔志约、于志宁等编《新修本草》,又名《唐本草》、《英公本草》。这是华夏第一部 由政府颁布的药典,也是世界上最早出现的药典。它比公元1542年颁布的《纽伦堡药典》,也就是欧洲最早的药典早833年。】

第131章 大器晚成之将

  【不仅如此,《新修本草》的内容丰富,取材精要,对世界医学领域起了很大的作用。唐朝政府将其规定为医学生必修课之一,对中国药物学的发展起到推动作用,影响达三百年之久。而中国历代主要本草书籍《蜀本草》《开宝本草》《证类本草》《本草纲目》等,都贯穿它的内容。】

  【这书到后来也成为日本医学生的必修课本。提起日本,想起咱们的中医在他们那儿一直牢牢占据重要地位,倒是我们华夏自己有一段时间视为糟糠,以至于大量中医,嗯,那什么。不得不说很是引以为憾。而不仅对我们和日本,《新修本草》影响着朝鲜等邻邦的医药发展。可惜原书已佚,主要的内容保存于后世诸家本草著作中,也算是不幸中的万幸。】

  李動这回就更激动了,医术,他的医术最后还能帮到后世吗?嗯,他应该多用心多学一些,以求能帮到更多后世的人才好。

  【李動是个传奇的人,他这一辈子从草莽起身,最后能够生荣死哀,和他的为人有极大的关系。毕竟作为一个将军,他懂得将士不易,在战场之上,他能够筹划有度,临敌应变时举止合乎机宜,与人一起谋划计策,能辨别好坏,但凡听到别人的好计谋,必高兴听从。他所得到的赏物,大都分给手下将士,作战取得胜利时,也将功劳推给部下,咱就说,跟着这样的人混,谁能不下死力?】

  【于临终之前,李動也再三叮嘱弟弟,毕竟他可是亲眼看到房玄龄、杜如晦等人辛苦建成家业,可惜却叫蠢儿子给败送了。因此他叮嘱弟弟,他的那些儿子们交给他来看管,若是这些人有操行不轨交结恶人的,立刻打死。英国公是聪明的,可惜他也没有想到,他的儿子不闹事,他的孙子闹得可就大了,以至于他一世的英名都葬送到孙子手里。】

  好了,刚听李動拿了他们当反面教材的房玄龄杜如晦等,心情断不可能好,末了得知好的,李動的儿子是没给他捅篓子不假,但孙子捅得比之他们两个的儿子有过之而无不及,都不必五十步笑百步了。

  心情是谁都不可能好的。想他们位高权重至最后,谁不小心谨慎的,结果怎么着,他们一辈子善始善终了,既得以生荣死哀了,结果全让儿孙葬送,他们生那叉包儿子是干什么用的?给他们拖后腿?

  【不仅如此,李動他们这一代的人,都见识过历代皇陵或者陪葬诸多的人是如何被人挖墓偷盗里面珍贵的东西的,但凡要是不想死后不得安宁,什么金银财宝,绫罗绸缎,

  都别陪葬。李動只要求弟弟装殓几件常穿的衣裳和一件朝服,想的是如果死后果真有知觉的话,李動希望能够穿着朝服拜见先帝。】

  李世民听到这儿,已经泪满盈眶,李動到死都念着他这个先帝!

  李動倒是被李世民看得十分不好意思,“陛下勿怪。”李世民怎么可能会怪呢?君臣相知,君臣共念,这是他们各自的福分。

  【一代名将寿终安寝,入土为安,生荣死哀,虽有不舍,但生命终有尽时,谁都改变不了这一个自然规律。凌烟阁二十四功臣到此完结,在最后许我夹带私货,讲一个并不属于凌烟阁二十四功臣的老祖宗,就是之前提到过的“前后灭三国,皆生擒其主”的苏烈苏定方。毕竟李靖和李動都讲了,这一位的名头虽不及他们,但也是大唐极具传奇的一位大将。只是相比于他们两个为世人所传颂,因为小说的演义,他一个忠君报国的将领成了一个大反派,再加上某王的游戏,以至于大家对这样一位英雄所知过于片面,因此我在最后才想通过我的视频,让更多的人真正了解这位病逝于前线的将军。一个在生命的最后一刻,依然为大唐边境而守卫的将士,他值得我们大家都了解敬仰他。】

  啊!突然就要完结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了,好些没有被说到的人都傻眼了,不是啊,还没到他们呢,这才讲了多少个,说好的凌烟阁二十四功臣篇呢?

  沈悠:是啊,凌烟阁二十四功臣篇不假,那也不是都要说的。

  相比于唐朝好些臣子纠结于竟然没有他们的篇幅,各朝代的人必须关注的是那一句病逝于前线。无论是谁,听到这样的一位英雄能不肃然起敬?

  一如沈悠所说的那样,一个在生命的最后一刻,依然为国而守疆土的将军,他值得任何人的敬重。

  “这大唐,实在是人才济济。”秦始皇不禁再一次感慨,没有办法,李世民手底下,文有房谋杜断,武有李靖李動等人,再有谏臣魏徵,可谓是样样都不缺,样样都有。

  如今再有一个病逝于前线的苏定方将军,该是什么样的情怀,在让一个人至死不离边境,为国而守。大唐,别说沈悠夸赞了,就是秦始皇都想亲自去感受一下,那一个秦王所开创的盛世。

  【苏烈,字定方,以字行于世,故多称苏定方。生于隋开皇十二年,冀州武邑人。隋炀帝大业末年,苏定方的父亲苏邕率领乡兵数千人,为州郡讨伐贼寇。少年时的苏定方便随父征讨叛贼,

  安定乡里,以骁勇善战及手魄惊人闻名。苏邕死后,信都郡郡守令苏定方接替父亲统领部众,他在郡南大破清河叛军首领张金称,将其斩杀。接着又在郡西打败了邯郸叛军首领杨公卿,追击逃兵二十多里,斩俘颇多。从此,叛军们不敢靠近州县边境,乡里都倚靠苏定方保护。】

  【只是天下已然大乱,一方安不能算是安。苏定方投奔河北义军领袖窦建德麾下。窦建德的大将高雅贤颇为喜爱苏定方,收其为养子。武德四年,窦建德大败,苏定方随高雅贤投奔窦建德旧将刘黑闼,参与攻城略地,多次立下战功,可惜,武德五年,高雅贤在沼水之战中阵亡。武德六年,刘黑闼兵败被杀。所忠之君败死,义父被杀,苏定方的心情可以想像,自此归隐故乡,不为唐朝效力。】

  【会有人说了,听到这里这苏定方也不过如此,看这仗打得,跟一个主儿死一个,苏定方一点战绩都没有,有什么可说的。不错,就现在苏定方确实没有任何的战绩可以值得一说的,那是不是应该也看看他的地位和他所面临的敌人。】

  【地位上来说,他在窦建德那里是作为大将高雅贤的义子,真正做主的人是谁,是窦建德,之前在讲李世民一战擒双王的时候就提到过了,有人提议窦建德别跟李世民来硬的,绕道走直取关中,来个围魏救赵,一定能够解洛阳之困,窦建德他听了吗?这就跟大宋有一群能打的将军却碰上一个个不能知人善用,更不听人劝的皇帝一个道理。再能打,再有谋略有个屁用,他做不了主儿不就只能眼睁睁看着自家输?】

  嗯,一提宋朝,所有人都悟了,况且窦建德什么人,大唐的一干人就最是清楚不过。

  【然后再看看苏定方这时候面对的敌人是谁?二凤,二凤,再有李靖、李動、秦叔宝、尉迟敬德等人。苏定方能以一己之力对战这么多的神对手吗?一个二凤就能把窦建德压到底了,更何况是那么多的神助手在旁边,但凡苏定方能斗得过那么多神将猛员,他就是大唐的战神了,哪还能是李靖。】

  那确实是。就大唐的阵营里,哪一个弄出来不够苏定方喝一壶的。偏偏他们哪一个要是有什么好法子,李世民都能听了照做,敢问苏定方出主意,窦建德他会听吗?

  没有对比就会觉得,能让沈悠夸赞的将军不过如此,但是一比敌我的优势,好吧,谁能说苏定方没有战绩有问题了?大唐那么多的猛将在前,他能有战绩才是最大的问题吧。显得那么些凌烟阁的二十四功臣太过没用了点。

  【苏定方这个人,算得上是大器晚成的代表。武德六年后至贞观元年,苏定方没有出现在唐朝的朝堂上,加之他早年是跟在窦建德和刘黑闼身边的将领,小说《大唐秦王词话》《说唐演义全传》等等都好,主角必须得是咱们的二凤或者唐朝的一干将士,那苏定方可不就成了最好的反派人选,他在窦建德和刘黑闼他们死后竟然还不归附大唐,为大唐所用,那就更让人觉得他是最好的反派人选

  了。】

  【再加上他跟高宗时期的许敬宗是兄弟。这么说吧,自唐之后的人,对于武则天这位女皇帝都是相当有意见的,不用说,但凡和武则天沾上关系的人,那都是让后世的文人所唾弃。】

  【文人什么最厉害,笔啊!小说演义什么的,就是体现他们喜好的时候,管你有什么功劳,谁让你的做法不符合大流,你竟然和武则天扯上一点点的关系,就得黑得你体无完肤。在此,呼吁大家,别拿小说当历史看,小说可以虚构,可以由作者的喜好来决定,想要真正了解历史人物,还是要多看看史书。千万别拿小说当成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