扒一扒那些迷人的老祖宗 第62章

作者:行而不辍 标签: 历史衍生 爽文 直播 古代幻想 轻松 玄幻仙侠

  月凯旋而归,常规操作,先献俘于昭陵,高宗在太庙又举行献俘礼仪。随后高宗亲临殿前,大会文武百官及外国君主、使节,苏定方身着戎服,将贺鲁“献于乐悬之北”。随后高宗大封功臣,升苏定方为左骁卫大将军,封刑国公,另封其子苏庆节为武邑县公。这一年苏定方六十七岁。】

  【显庆四年,苏定方以少胜多,于乌海大败吐蕃大相达延莽布支。同年,葱岭以西的思结阙俟斤都曼原先统制众胡,率其所部和疏勒、朱俱波、喝般陀三个国家再度反叛大唐,攻破于阗。高宗诏令苏定方为安抚大使,再度西征。】

  【苏定方经过长途跋涉,抵达叶叶水,而敌军则在马头川筑营据守。苏定方一看明白对方是打算和他们打持久战,那怎么行。打仗就该速战速决。于是苏定方挑选一万多精锐步兵,三千骑兵飞驰突袭,一天一/夜强行进军三百里,至天明时到达城西十里远。对方突然听到唐军在下的消息,惊慌不矣,都曼大惊,却只能仓促应战。一个准备齐全,一个仓皇应战,结果可想而知。都曼惨败,逃到马保城。】

  【苏定方都打到这里了,怎么能让他们跑了,继续挥师速功,唐军逼进城门之下,到了夜间,大唐后续大部队相应赶到,将城池四面包围,并伐木以制作攻城器械,遍布城下。这阵势,就说敌军看了能不怕吗?都曼是怕了,只能将自己捆绑起来,出城投降。自此,葱岭以西全部平定。】

  真,谁听着大唐这些将士打仗没有一种像是在玩似的感觉,怎么就那么顺呢?

  大军出,攻无不克,战无不胜,无人可挡!

  【显庆五年正月,苏定方率军押送俘虏到东都洛阳,高宗亲临乾阳殿,举行受降仪式。有官员请依法处置都曼,苏定方叩头请求说:“臣先前已经晓谕陛下旨意,答应免他死罪,望陛下饶其性命。唐高宗但闻,立刻道:朕为卿保全信义。”便赦免都曼。】

  【唐高宗,作为一个夹在他爹二凤和唯一的女帝中间的皇帝,他算是被低估得相当严重的皇帝之一。就他对苏定方的反应,驭下之道,以扬我大唐将士之威,哪一样不干得漂亮。】

  【将在外征战,代表的就是大唐,苏定方既然答应饶都曼性命,那就是代表了大唐。倘若此时的唐高宗无视苏定方的承诺,试问从今往后,各方诸侯还能相信大唐的将士们说的话?失信于天下人,也必丧其威。】

  【作为一个皇帝,掌握天下

  ,不可能总揽天下大权,相对于拿着权利不放,难道不是知人善用,懂得放权,才能治理好国家?在这一点上,唐高宗跟二凤学得是相当的好。对苏定方,高宗看重苏定方的信义,便是真正拿了苏定方视为国之栋梁,因此他才会愿意守护苏定方的信誉。敢问听到一个皇帝愿意保全他的信义,苏定方能不对这样一个皇帝感激涕零,肝脑涂地以报之?】

  【不过是放过一个手下败将罢了,既可扬大唐之信,又能得一个忠义之猛将,何乐而不为?】李世民以肉眼可见的更高兴了。好儿子,真是他的好儿子,事情干得漂亮,太漂亮了!哎哟,他怎么从来没有发现他这儿子竟然有他的风范呢?

  李治!!!

  【接下来,必须又是封赏环节,苏定方因功被加赐邢州钜鹿的实封食邑五百户。也是在这一年,二月十日,刚生擒都曼,献俘洛阳的苏定方随高宗巡幸太原。三月十日,苏定方被任命为熊津道行军大总管。对,苏定方又要再次出兵灭国了。】

  【没办法,在苏定方收拾都曼的时候,百济小国恃仗高句丽支持,多次进犯新罗,新罗王金春秋上表求援,本来唐朝已决意东征百济,但苏定方此时尚在西域,故高宗迟迟未命将出师。等苏定方什么的,这时候的大唐看着最能打的人就是苏定方了。再者,像苏定方这样出兵即灭国的主儿,比起派不确定的人出战,损兵折将,劳民伤财,必须是一出兵即能荡平边境,更值得一个帝王下令。】

  这话就更不假了,谁乐意仗打得反反复复的,不过是因为手下没有那么能干的将士,只能退而求其次罢了。于李治来说,他分明有这样的帅才,他为什么要退而求其次?那才是脑子有问题好吧!

  【唐军从城山乘船横渡黄海,直抵熊津江口。百济军沿江屯兵据守,苏定方一看即从东岸出兵,依山摆开阵势,与百济军交战,唐朝海军扬帆前行,覆盖整个海洋,相继到达。这黑压压的海面上都是船,就这阵势,足以令人闻风丧胆。于气势上胜人一等,打起来,有苏定方在,还怕唐军后退吗?不出意外,百济战败,阵亡数千人,余众奔逃溃散。】

  【唐军大部队乘潮而上,兵力更盛,战船首尾相连而前,驶入江中,飞桨击水,擂鼓呐喊,苏定方率兵、骑兵夹江并进,直逼真都城。唐军距城约二十里时,百济倾国之兵来战,苏定方率军迎击,大败百济军,斩杀一万余人,唐军乘胜攻入外城,百济国王扶余义慈及太子扶余降向北境逃去,苏定方进军包围百

  济泗讹城,扶余义兹的次子扶余泰自立为百济王,率众坚守城池。】

  【只是扶余义兹的孙子扶余文思见大势已去,率左右从城上缘索而下,很多人追随之,扶余泰无法阻止。此等良机,苏定方岂能错过,当即命士卒登上城楼,树起大唐的旗帜。城中更加人心惶恐,扶余泰无可奈何,只好开城投降。这时候,百济大将祢植又带着扶余义慈来降,扶余隆与百济众城主

  都前来奉表归诚。自此,百济平定。其国地分为六州。显庆五年十一月一日,扶余义慈及扶余隆、扶余泰等五十八人被苏定方献俘于东都洛阳则天门。】

  d,为什么苏定方灭国灭得比吃饭还要容易?

  无数人都在心中问出同样的疑问,可惜,无人能答之。

  【前后三灭其国-西突厥、葱岭三国、百济。皆生擒其主的苏定方,一生驰骋疆场十数年,北击颉利,西灭突厥,东平百济,南镇吐蕃,纵横万里。西域诸国震慑降服。唐朝立国二百八十九年,其广袤疆域至高宗朝达到巅峰,唐朝的声威随之播及西北边隅和东方遐邦,既为中原的稳定繁荣奠定基础,同时也促进各民族的经济文化交流,对现今中国版图的形成作出了重要的贡献。】

第135章 学霸祖龙

  这样的一番话,每个人大概捉住的重点都是不一样的。

  比如秦始皇捉住的重点在于苏定方出战的那些国,嗯,看得出来,虽然各国的名字可能有所区别,但可以确定一点,在大秦的周围不仅有匈奴等他现在所知的种族而已。

  其实,自家的人用起来不太好用,别国的人就不必太客气了。也不对,但凡入我大秦者,不都是大秦的人?想一想,到底该怎么样操作才好。

  刘邦在意的是震慑各国,他也想能震慑各国,可惜,他没有那么高的武力值。啊,好想要这样的本事。

  对啊,想啊!刘邦手里不是没有人才,只是那些人,他不敢用了,再用下去,他怕自己要没了。

  杨坚听着心就更痛了,但凡看到大唐的疆域地图,他就不可避免的痛,这一个个国,都是他所熟悉的,曾经也都对大隋俯首称臣,谁承想他大隋最后竟然落得国亡的结局。

  【我们的毛大大是这样评价苏定方将军的:“苏定方,名将亦大将,年七十六”。可以说,他是唐高宗时期军事顶峰的象征,也是在李靖之后的大唐军神。当然,我们现在也戏称他为灭国小能手。苏定方将军用自己的本事向后世证明,大器晚成,也能名留青史。二凤那个时期的名将太多,多得二凤有选择的挑人用。凌烟阁的二十四功臣里,都是一开始随他打天下的人。】

  【苏定方嘛,那可是在窦建德、刘黑阀被灭之后,依然不愿意归附于他的人,想想另一位尉迟敬德,同样也是窦建德的人,却救了几回李世民的性命。与尉迟敬德相比,因为苏定方二十五年的史书空白,二凤占了二十年,我们对这样一段空白的史书都会有各自不同的猜测。好在,苏定方在高宗时得到重任,而且是绝对信任重用,也才让苏定方将军得以大放异彩,为后世所知,这也算是不幸中的万幸。】

  【乾封二年,苏定方将军去世,时年七十六岁。高宗在得知苏定方逝世时,颇为悲痛,责备侍臣道:“苏定方对国家有功,按例应当褒奖封赐,卿等不说,致使死后荣宠未能及时颂下。言及于此,不禁哀伤悲叹。”随后立刻下诏,追赠苏定方为左骁卫大将军、幽州都督,谥号“庄”。】

  【神龙元年七月,唐廷追封前代功臣二十五家,苏定方便在名单之上,所食实封,并依旧给”。建中元年,唐德宗评定前代功臣,苏定方等二十四人被定为第二等。后来,朝

  廷敕:“国初以来将相功臣,名迹崇高。功效明著者,宜差次为分为二等”。经评定,苏定方等三十四人被定为功臣上等。建中三年,礼仪使颜真卿向唐德宗建议,追封古代名将六十四人,并为他们设庙享奠,当中就包括左武卫大将军邢国公苏定方。贞元五年,朝廷诏令史官考定功绩,“第其前后”,以褚遂良、苏定方等二十七人,“图形于凌烟阁,以继国初功臣之像”,“俾后之来者,知元勋之不朽”。】

  【感谢这些人对各朝各代的名将做出了中肯的评价,也由此可见苏定方将军在历代名将中的地位和份量。更值得一提的是,苏定方将军收了一个好徒弟-裴行俭,这一位那可也是大唐鼎鼎有名的大将。后继有人,想来是苏定方将军最是引以为傲的事。】

  贞观时的苏定方听着天幕论起自己,一开始是错愣的,随后又笑了,大器晚成吗?挺好的!世人总是相对公平的,并不会因为他空白了二十五年而抹去他在短短十二年为大唐立下的赫赫战功,他这一辈子值了!更何况他还收了一个好徒弟,后继有人!此生无憾矣。

  【好了,凌烟阁二十四功臣的盘点就到此为止了,下期节目是大汉呢,还是咱们迷人的女祖宗们呢?还有七天的时间,欢迎大家投票定胜负哦。再见。】沈悠吐一口气,不忘提醒一众人,这又新增了选项,欢迎大家一起来投票,票高者下期就讲他们!

  天幕黑了,秦始皇马上道:“都投扒一扒女祖宗们。”

  ???秦始皇这命令下得一干人听得都一愣,不确定的问:“陛下。”

  他们不会是听错了吧。汉可是继他们秦之后的王朝,难道秦始皇不想知道秦亡之后,汉是如何得天下的?

  秦始皇淡淡扫过他们,本来再想说话的人,此时都不得不乖乖的把嘴闭上了。别说话,听他们陛下的准没错!

  刘邦那是迫不及待的道:“投票咱们大汉,该到我们大汉了,传朕的召令,所有人都投咱们汉。

  可算是等到他们大汉了,绝不能让那什么女祖宗把他们取而代之,他们必须上。汉朝的皇帝没有一个例外,必须得把他们顶上去。

  但是,隋唐时的一干人,几乎都默契的点在了女祖宗的选项上面,本来居于首位的汉朝选项,就那么被不小心的超过了,汉朝皇帝们瞧着这样的一幕,脸都黑透了!有没有搞错,怎么可能这样。

  试问隋唐的人口怎么样?就算有十四亿人口作为标准,这十四亿里有好些都是女的呢!当然,也不会有十四亿人都参与投票对吧。

  女生,也好奇于这华夏历史上到底诞生了多少女性传奇的人物,有什么值得她们借鉴的地方?

  关了直播后的沈悠开始整理留言,毕竟总要翻一翻看看的呢,一条小鲤鱼最新留言:呜呜呜,没入凌烟阁二十四功臣的苏定方,要不是up主,我们真只是知道某王里的苏烈,不知道这一位竟然是那样一个立下赫赫战功的大将军。唉,就这样的一个功臣,竟然还有人黑吗?我去瞄瞄小说去。

  渣神不配留言:我的盛世大唐!我想听女皇的盘点,还有女诗人们。

  好吧,看得出来,女祖宗们的票数在涨,这都超过大汉了,可见这一个票选让人很期待。好的呢,她要开始准备了。

  【大家好,,欢迎继续收看扒一扒我们那些迷人的老祖宗,这一期通过投票,我们来扒一扒那些迷人的女祖宗们。】

  七天的周期一到,天幕再次亮起,沈悠的脸出现在人前,但内容却让大汉一个个皇帝们恨得咬牙切齿。

  咋的啊,突然一下子又抛出了那么一个选择项目,最最重要的是,竟然真让他们越过大汉了?

  大汉,大汉,他们的大汉,好不容易熬过了秦,本来就该到他们大汉的,结果怎么着,这又开始扒拉女人?女人,好恨,好气啊!

  刘邦眼都开始抽抽了,一眼瞥过旁边的吕雉时,不善的问:“皇后觉得那会不会有你?”吕雉相当肯定的回答道:“会的。妾怎么说也算是第一个皇后。”作为封建王朝历史上第一个皇后,她若不能有名才是天大的笑话。

  刘邦也想起这回事了,没办法,谁让秦始皇不立后,他当了皇帝,吕雉可不就成了第一个皇后!

  别管以后结局怎么样,但凡提起女人就不能不提吕雉,是这个道理。

  刘彻的心情同样不好,怎么就能败给女人们呢?

  沈悠就不管他们怎么怨念了,已经继续开讲道:【其实从各神话中可以看出,咱们并不是从一开始男尊女卑的,如盘古开天,女娲补天,那些我们所熟悉的神话中,并不会一味抹去我们女人们的功劳,用各种各样的名头约束着我们。毕竟按我们的考古发现,曾经我们也存在过母氏社会,以女人为中心,人人只知其母而不问其父。只是后来随着社会发展,男性慢慢的成为了社会的主宰。】

  ???人人只知其母而不问其父,嘶,竟然还会有这样的一个时代存在?秦始皇第一时间扫向众人问:“你们了解吗?”

  李斯第一个答道:“未有耳闻。”

  底下马上有人道:“莫不是天幕信口雌黄?”

  秦始皇立刻反驳道:“听了那么久天幕的内容,你们觉得天幕是信口雌黄的?后世数千年后的人都比我们了解以前,怎么,你们不曾反思,倒要怪别人知道太多?

  那反驳的臣子被秦始皇怼得头都不好意思抬起了,再不敢吱声。

  “我们是不是也该修修史了?”这一刻,秦始皇下定决心,他也得修修史,好让秦之前的这些记载以传后世,而且,各家经典我们应该大肆印刷,墨家的那些人已经把纸和印刷都做出来了,正好可以将从前的竹简所记书本全都印记下来,以传后世。

  秦始皇可记得天幕不仅一次说过,后世好些书本都失传了,行,那他就多准备着点。多给后世留一些,让他们不管在什么时候,都可以了解到华夏的历史。

  李斯马上道:刻书立经之所为,以传扬后世,陛下圣明。

  秦始皇挥挥手道:“这些好听的话大可不必了,你们都准备着点。告诉天下人儒士,他们若是不想让他们原本国中的文化断送,或者由朕一人随便记他们的历史,可以不必参与。

第136章 女统帅

  李斯已经不想说话了,请将什么的,自然不如激将。

  秦始皇也不是没有召集过天下儒士入秦,但那些人是怎么样的态度,秦始皇感受过,能忍着不发作,完全是想给天下儒士留个名声。

  不过,修史,这可是大秦要干的事,召天下儒士入秦一道修史,不想参与的人可以不来,秦始皇也没有要强求的意思,但他们念念不忘的故国最后让秦始皇修成什么样,怎么评价他们的国,怎么评价他们的君王,甚至是他们现在这些不念故国的人,不参与就只能由秦始皇说了算。

  那些个人,他们会接受这样的结局吗?

  必须不会!

  先前秦始皇请不来的人,接下来都会削尖脑袋的往咸阳里钻。

  李斯一想通里面的关节,不禁默默为秦始皇竖起大拇指。看看这就是他所选择的明主,通过对天幕传播内容的吸收,他终于想出了如何能让天下儒士快速接受大秦的办法。

  修史是一块敲门砖,接下来会怎么样,等人都到咸阳会有人知道的。刘邦对此就毫无兴致了,不聊大汉,没有意思,要不,他玩去?

  一眼扫过吕雉,却发现吕雉目不转睛的盯着天幕,算了,或许有可能听到他想听的内容。最终,刘邦按捺下心中的不耐烦,继续听下去。

  刘彻不悦的拧紧眉头,天幕知道自己在说什么吗?她确定自己应该再继续说下去?只知其母而不知父,怎么可能会有这样的事?

  【这些都是多年以来,我们的考古学家通过现在的痕迹,种种研究发现的。扒一扒我们那些迷人的女祖宗们,先从谁开始呢,从史书上没有任何记载,但在甲骨文中和考古发现她的陵墓,从而证明她的存在的华夏历史上有据可查的第一位女性军事统帅,同时也是一位杰出的女政治家-妇好。】

  这段介绍一丢出来,最让人注意到的是什么,必须是军事统帅。

  此时就连明朝的朱元璋听到这个名字都愣了一下,一眼扫过朱标问:“听说过此人?”

  朱标摇头,女性军事统帅,这样的人不可能他没有印象。可他确定从未听过这个名字,第一位历史上有据可查的女性军事统帅,那可就远在秦汉之前了,一时间朱标想得就远了。后世到底有多少他们所不知道的事,以至于竟然比他们还要了解先前的种种。

  秦始皇一眼扫过蒙恬且问:你家的女郎可有擅长行军打仗的?

  “啊?”蒙恬绝想不到秦始皇竟然问出那么一个问题,人都傻了,好想问问秦始皇是不是问错了?

  妇好此人闻所未闻,许是在我大秦之后,既如此,我们大秦倒不妨开这个先河。女子,有能之人,管他们是男是女,朕皆以用之。”秦始皇注意到蒙恬的异样,丝毫不在意的回了一句,好让蒙恬知道,他并无玩笑之意。末了不忘冲一干众臣道:“儿子不争气的,你们果真不考虑把你们家有本事的女儿放出来,若是晚了,别人占了先机,吃亏的可是你们自己。

  ……一干臣子已经不想回应了,他们家陛下一向用人不拘一格不错,就说在他们大秦有名的巴清,陛下用起人来不是也从来不避讳?

  但以前秦始皇目标没有现在明确,更多是随大流,且由着有本事的女子出头,当然,他并不提倡。

  可现在明摆着是要提倡了!

  说实话,秦始皇创皇帝制,建三公九卿制,大力推行郡县制,书同文,车同轨,统一衡量度,这些种种不是没有人反对他,可秦始皇却力排众议把这些事落实了,推广了。他现在准备用才不拘一格,无分男/女,谁又还能管得住他?阻止得了他?

  不可能。灭六国,一统天下的秦始皇,通过称皇帝,推行种种政策,都向天下人昭示他的手段,无人可与之抗衡,他给人机会,让人可以公平的竞争,谁又敢跟他叫嚣不行?

  与其想着如何反对秦始皇,不如想想他们家哪个孩子能上得了台面,麻利的把人推出来,最好能在朝堂上占得一席之地,那就是可喜可贺了。

  刘邦听着女性军事统帅,立刻问吕雉道:“上回你不是选了几个不错的女郎?”

  “说不错还言之过早,毕竟没到她们显露真本事的时候。”吕雉不焦不躁,平和的回应,刘邦道:“那就让人好好教教她们,教得能用。咱们姻儿要是想一道,你也不妨一起交了。”

  吕雉答道:“妾正有此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