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家犯太岁,唯有嫡女福星高照 第101章

作者:檀晓 标签: 玄幻仙侠

  铁链声渐行渐远,三点寒星划过夜空,落入沈凝手中,沈凝一怔,接着便勾起嘴角,给了这么多,是大功德了。

  沈凝冲着夜空行了一个道礼:“你总算开眼了,下次谁说你是贼老天,我帮你骂他!”

  霍明睿无声地笑了,这世间怎么会有这么可爱的小姑娘,如同一个宝藏,只有了解她的人,才知道她是珍宝。

  回村口的路上,霍明睿指指自己,沈凝很快明白了,笑着说道:“你可以问了。”

  霍明睿问道:“小妞妞姓陈,她也是陈毛村的吗?”

  沈凝便将小妞妞如何惨死,死后又如何被埋在十字路口的事讲了一遍,霍明睿双唇紧抿,虽然他什么也没说,但是沈凝依然能够感受到他周身散发出来的寒气。

  “恶有恶报,现在害死她的人全都得到了报应,给陈志才量刑时,你们不要手软。”

  陈志才私自种植福寿花,死罪难免,就看如何死了,是直接砍头,还是千刀万剐。

  小海赶着马车候在十字路口,霍明睿看看小海单薄的小身板,眉头微蹙,陈毛村虽然离白凤城不远,可也有二三十里,他们现在赶回去,刚好能赶上开城门,只是这一路上,也太不安全了。

  他打个呼哨,一阵清脆的马蹄声响起,待到沈凝上了马车,霍明睿翻身上马,让马儿缓行,默默跟在马车后面。

  小海走出不远,回头看了看,对马车里的沈凝说道:“二姑娘,大首领在后面跟着呢。”

  小海能看到的事,沈凝当然早就察觉了,她只是有些奇怪,霍明睿为何对她这么好?

  起初,她以为是假周睿,锦衣卫一直都在跟踪假周睿,所以霍明睿时常会出现在她的周围,应是与那案子有关。

  可现在假周睿早就落网了,霍明睿却仍然出现在她的面前,不但出现,而且似乎可能大概对她还很好。

  按理说,假周睿的案子破了之后,堂堂锦衣卫指挥使,就和她没有交集了,可现在看来,不但有交集,而且很可能以后还会有。

  看上自己了?

  不可能,沈凝虽然知道自己貌美如花,可她也不是金子银子,没到人见人爱的地步,更何况,之前每次和这位大首领打交道,好像都不愉快。

  就连她揭发假周睿的事,也被大首领说成是打草惊蛇,破坏了他的计划。

  且,她不是第一次破坏他的计划了,至少有三次。

  所以若说大首领看上自己了,沈凝一百个不相信。

  人家又不瞎,怎么就看上专给自己找麻烦的惹祸精了。

  那么是有求于她?

  求她啥呢?

  看她会招鬼,会送鬼投胎,所以担心自己身为锦衣卫杀戮太重,死后不好投胎,所以提前和她搞好关系,以备死后之需?

  沈凝想了想,好像也只有这个最合理,也最有可能。

  想通这些,沈凝便心安了,大首领想要保护她,那就保护吧,免得她死于非命,提前见阎王,大首领就只能在投胎之前先到地狱里体验一下什么叫油深火热了。

  沈凝顿觉自己责任重大,忍不住笑出声来。

  笑声被夜风送出很远,霍明睿听到女孩子银铃般的笑声,忍不住勾起嘴角。

  无论本事有多大,私底下还是个尚未及笄的小姑娘,爱说爱笑,还有几分淘气。

  待到马车进了城门,小海回头再看时,已经不见了骑在大黑马上的矫健身t影。

  “二姑娘,大首领走了。”

  “走就走了吧,咱们先去找个地方吃早点,饿死了。”

  十天后,一位大叔来到沈家后门,他是陈毛村的,来找小海。

  见到小海后,大叔便从牛车上搬下一筐鸡蛋,一筐鸭蛋,一筐刚摘下的新鲜桃子,还有一筐干蘑菇。

  “这是陈秋宝和翠翠让俺帮忙送来的,说是给你们府里二姑娘的,他们要守孝,不方便出门,便让掩给送来了。”

  晚上,喝着干蘑菇炖的鸡汤,老太太又说起陈家的事,自从她听沈凝说过之后,已经在早点铺子里把这件事传了出去,如今整个白凤城,就没有几个不知道的。

  “老路身体不好,他家儿子才十岁,之前他还想着若是他死后,捐一笔钱给族里,请族里照顾他儿子呢,现在他天天用药膳,说要好生调养身体,把儿子交给谁,都不如自己养放心。”

  “还有王婶子,她不是一直没有孙子吗?本家嫂子让她回去用针扎她孙女,还说一准儿就能扎出个孙子来,王婶子就把本家嫂子骂了一顿,说上一个这样做的,已经家破人亡砍脑袋了,这不是为了她家好,这是要坑她们家呢。”

  三个孙女全都给逗乐了,沈大老爷却是眉头深锁。

  不孝有三,无后为大,沈家三房,至今一个男丁也没有。

  百年之后,他有何脸面去见列祖列宗?

  老太太似是看出他在想什么,说道:“我托人去打听了,你年纪也不小了,也该给你再续一房了。”

第193章 提亲的登门了

  沈大老爷一早就给孟家送了和离书,为了两家面子,同时也是为了沈凝以后的亲事,沈家没有休妻,而是和离。

  无论孟氏生下沈凝的目的是什么,沈凝都是从孟氏肚子里生出来的,孟氏都是她的生母。

  本朝男婚女嫁尚算开明,夫妻不睦可和离,寡妇亦可再嫁,订亲之后的男女只要征得长辈许可,便可一起逛街出行。

  然而,即便如此,有一个被休掉的生母,对于儿女,尤其是女儿的亲事仍是有影响的。

  休妻与和离是不同的。

  正是因为怜惜沈凝,沈家把孟氏的嫁妆如数送回,这些年孟氏从嫁妆里拿来贴补娘家的,沈家也一并补齐,至于孟氏暗中从沈家拿出来补贴娘家的那些,沈家过往不究,但是从此以后,沈孟两家便断得干干净净,老死不相往来。

  而这些话,全都写在了和离书上。

  孟舅爷在和离书上盖上印章按下手印的那一刻起,孟氏是生是死,与沈家没有关系,与沈凝也没有关系了。

  老太太之所以要求这样做,就是担心若是哪天孟氏死了,沈凝还要给孟氏守孝,她可不想让孟氏死了还要耽误沈凝,按照孟家一贯的行事风格,孟氏在娘家活不过一年。

  而此时,沈大老爷听到老母亲这样说,老脸发烫,他不是年轻人了,听到要说亲不是害羞,而是想起前些年自己办的那些糊涂事,觉得难为情。

  有的时候,沈大老爷也会纳闷,自己对孟氏也并非情深似海,怎么到了沈凝和孟婉的事情上,他就对孟氏言听计从了呢?

  如果不是有他撑腰,孟氏和孟婉绝不敢那样对待沈凝。

  说来说去,都是他的错。

  可现在他知道错了,也为时已晚。

  沈凝早已过了需要父爱的年纪,她强大到已经成了全家人的主心骨。

  沈大老爷叹了口气,当他终于知道应该如何做一个父亲时,他的女儿却已经不再需要父亲。

  “娘,我的事,您不用着急,我看二弟媳把府里的事情管得很好,现在三弟媳和梨花也能帮忙了,还有三个闺女,个个都很懂事,有您稳坐中军,咱们家只能越来越好。”

  老太太以为沈大老爷是不想在孩子们面前说起自己的亲事,觉得没面子,老太太翻个白眼,就你以前干的那些事,还有啥面子啊?

  算了,不说就不说吧,老太太还懒得管呢。

  没想到沈大老爷的亲事不提了,却有人登门给沈凝提亲。

  这次来的,还是聂家的媒人。

  这一次,聂家请的媒人,是老太太娘家的表弟媳妇,也是住在白凤城,这位表弟姓余,考科举考到四十八,方才考上秀才,如今已是年过半百,本着文人的那一点傲骨,平日里很少和亲戚来往,尤其是家里有读书人,且功名高过他的人家。

  比如沈家,就是第一个不来往的。

  白凤城里总共也没出过几个进士,而沈家就占了一位,余表弟只要想到老太太这个表姐,就酸得连豆腐也咬不动了。

  所以今天听说来的是余弟媳,老太太还以为自己听错了。

  表弟考上举人了?这会儿也不是乡试放榜的时候啊。

  难道是踩了贵人家的狗屎,贵人过意不去,保荐他去国子监读书了?没听说国子监有年过半百的学生啊。

  总之,老太太带着疑惑与余弟媳见了面,待到听完余弟媳那一番极不流练的说亲套词之后,老太太开始怀疑人生。

  表弟五十多岁,终于接受了现实的毒打,认清自我,所以改行当媒人了?

  老太太是死过一回的人了,脑子比年轻人还要清醒。

  再说,聂家也不是第一次上门提亲了,虽说当初是因为假周睿刚好来了,便顺水推舟把聂家婉拒了,可是事后,老太太也试探过沈凝的心思,沈凝别说对聂元北没有意思,且,因为被算计的那件事,沈凝对聂元北,对整个聂家都没有好感,没成仇人,那是沈凝大度,想结亲,没门!

  老太太拿起帕子擦了擦眼角并不存在的泪水,唉声叹气:“我家凝儿命苦啊,表弟媳妇,你也知道凝儿还没出生,你表姐夫就给她指腹为亲了,指了也就指了吧,偏偏那周公子又命运多舛,我们沈家还能如何,只能让凝儿等着了,好在凝儿尚未及笄,倒是也不急。”

  若是别人,这会儿已经明白,沈家这是婉拒。

  可余弟媳这些年,因为丈夫的缘故也几乎断了六亲,很少和人打交道,老太太的这番话,她硬是只听到字面上的意思,没往背后去想。

  “可我听说,那周公子被锦衣卫抓走了,还是两位表弟亲自送去的。”

  老太太继续用帕子擦眼角:“表弟媳妇平时不常出来走动,不知者不怪,那被你表弟送到锦衣卫的,是个假的,根本就不是周公子,真的周公子,跟着周大人隐居深山,研究那什么学问去了,唉,也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研究出名堂,好在他也年轻,现在也还不到二十呢。”

  余弟媳张了张嘴,聂太太可不是这样说的,聂太太说沈凝现在因为周公子的事,声名狼藉,只要有人肯娶,那沈家定然一口答应。

  就是因为这件事很容易,所以余弟媳才勉为其难答应下来。

  可万万没想到,人家沈凝和那周公子还没有退亲呢。

  老太太人老成精,面对不通人情世故的余弟媳,三言两语便打发了。

  但是余弟媳总后,老太太便愁上了。

  聂家有个聂大娘子,聂元北人品学识无论多好,这都不是好亲事,拒了也就拒了。

  可是沈凝的亲事怎么办?

  再过两个月,沈凝就要及笄了,放眼整个白凤城的大户人家,这个年纪还没订亲的真的不多了。

  穷苦人家想把姑娘多留几年给家里干活帮扶兄弟的也就罢了,大户人家娇养的女儿,大多都是在及笄之前订下亲事,待到各种礼数全都走完,也是两年后的事了,那时十六七岁,最多不超过十八岁,正是出嫁的好年纪。

  沈凝说是年纪小,还能拖上一拖,可顶多也就再能拖上一年了。

第194章 又有提亲的

  沈凝并不知道老太太在为她的亲事发愁,但是聂家请人来提亲的事,沈凝却是听说了。

  她皱起眉头,聂家这是几个意思?

  当初来提亲,那是为了聂元北的前途,不想落下始乱终弃的名声。

  可后续事情的发展,始乱终弃没有,聂元北倒是被戴上了绿帽子,成了白凤城里既可怜又可笑的那一个。

  没她沈凝什么事。

  按理说,那件事随着孟婉被砍头,就已经翻篇了,过了这么久,聂家再一次登门提亲又是为了哪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