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家犯太岁,唯有嫡女福星高照 第112章

作者:檀晓 标签: 玄幻仙侠

  如今温祖父已经过世,客栈传给了温玉良和他的父亲。

  沈大老爷无限感慨,谁能想到,这小小的县城里竟然藏龙卧虎,居然有这么一家御厨后人。

  客栈里另有厨子,温玉良鲜少会下厨,因此,忠县尝过他手艺的并不多,否则他家客栈早就声名远扬了。

  温玉良与秦时雨的朋友认识,他年少时也有一个江湖梦,因此,他和秦时雨亦是一见如故,这次见秦时雨过来,这才亲自下厨。

  温玉良和沈大老爷说话的时候,沈凝和秦时月便退了出去,她对温玉良的身世并不关心,她对另一件事,更有兴趣。

  刚刚,就在温玉良进门的时候,沈凝眼尖,看到温玉良的肩膀上趴着一团红色的影子,只是温玉良的腿刚跨进门槛,那团红影便消失了。

  好像是只厉鬼。

  而且,虽然因为男女大妨,沈凝只看了温玉良一眼,但是却已经发现,温玉良印堂发黑,双目无神,大厨就是大厨,精神这么差了,依然能够做出色香味俱佳的美食。

  下午,秦时雨和秦时月便出去了,傍晚时分回来,把他们今天打听到的消息告诉了沈凝。

  杨家在忠县很有名气,杨家虽然只有一个儿子,但是十一个女儿却全都嫁得好。

  嫡女嫁的都是和杨家门当户对的商贾之家,个个都是在家说了算的正头娘子,杨家与五个女儿家既是骨肉至亲,又是生意伙伴,六家结盟,势不可当。

  而另外六个庶女,除了未嫁的杨婷以外,全都嫁的是有功名或者官身的人家,虽然只有一个是明媒正娶的续弦太太,其他几个都是被抬进门的小妾,但是杨家女年轻漂亮善解人意,每一个都很受宠,夫君心甘情愿帮她们的娘家撑腰。

  所以现在的杨家,就连县太爷也要给几分面子,杨家的十二少爷含金匙出生,他是杨家唯一的独子,又有姐姐们护着,过着人人羡慕的生活。

  沈凝之前也只是听沈凌说过,杨家不但姐妹众多,而且庶女也多,沈凌只是养在闺中的姑娘,而杨家也只是外家的表亲,到了她们这一代虽然还是表亲,可是却又远了一层,因此,杨家的那些事,她所知不多,反而还不如从街上打听到的。

  沈凝好奇地问道:“杨十二的生母是哪一个?还活着吗?”

  唐姨母不用猜也能知道是个狠人,否则也不会见缝插针把杨婷送来沈家了。

  这样的厉害人,杨十二的生母还能在她眼皮底下好好活着吗?

  秦时月笑道:“说来有趣,杨老爷纳了七八个姨娘,生来生去,生的都是女儿,后来他有一次出门谈生意,多喝了几杯,和那客栈里的女伙计有了首尾,就这么有了杨十二。

  杨十二的生母名叫刘阿喜,据说长得其貌不扬,以前就是客栈里干粗活的,若是客栈里住了女客,便会叫她过去端茶送水,打扫卫生,没有女客时,她就在客栈里做些烧火洗衣之类的粗活,也不知怎么的,就和那杨老爷睡到了一起。

  起初,杨老爷就给了她几两银子,便想把她打发了。

  可是杨老爷当时谈的是个大生意,在那客栈里一住便是三个月,后来他偶尔听人说起,那个烧火的刘阿喜可能是怀上了,重活干不了,而且还呕吐。

  还是身边长随提醒,杨老爷才想起刘阿喜是谁。

  他不缺钱,也不缺女人,缺的就是儿子。

  刘阿喜虽然刚刚害喜,可若是万一是个儿子呢。

  杨老爷请了郎中给刘阿喜诊脉,怀孕的时间完全能对上,这就是他的种!

  于是杨老爷临走时,便把刘阿喜也带上了,还给了刘阿喜的老娘一百两银子。

  刘阿喜不负众望,几个月之后,便生了杨十二。

  杨十二出生后就被记在嫡母名下,刘阿喜长得太磕碜,杨老爷原本是想去母留子的,可是他请高人给杨十二批命时意外得知,刘阿喜竟是旺夫旺子旺家宅之命。

  就冲着这一句旺夫旺子旺家宅,杨老爷正式纳了刘阿喜做妾,不是买来的那种,而是正式上了族谱的,刘阿喜死后是要埋进杨家祖坟,和正室太太一起,陪在杨老爷身边的。”

  是啊,只有上了族谱,才算认可了她的身份,杨老爷才能成为刘阿喜真真正正的“夫”,杨家才能算是刘阿喜的家。

  沈凝的嘴角抽了抽,问道:“旺到了吗?”

  “当然旺到了,自从刘阿喜上了族谱,杨家的生意就越来越旺,还有,杨老爷出门行船,结果船翻了,整船的人都死了,只有杨老爷被人救了起来,毫发无伤,据说像这样的事情,还有好几件,现在杨家认定了,刘阿喜就是旺夫旺子旺家宅。”

第214章 秦时月:抱紧姐妹的大粗腿

  “那么现在,刘阿喜还在杨家养尊处优?”沈凝问道。

  “是啊是啊,她现在是杨老爷唯一的妾室了。”

  秦时月说到这里,忽然一拍脑门:“哎呀,我差一点给忘了,杨老爷有一个小妾是自尽的,上吊,她自己不想活了,这也不能全怪别人,可是奇就是奇在,杨家居然把她的尸体给卖了,卖了啊!你说杨家缺这点钱吧,可他们还是把人给卖了!”

  死了以后还给卖了?

  沈凝怔了怔,立刻想到了一个人:“那小妾是不是姓陈,叫陈翠萍?”

  “好像是叫萍娘,至于姓什么,我忘记问了。”秦时月说道。

  今天他们兄妹找到了杨家以前的车夫,车夫和他婆娘都在杨家当差的,后来却被杨太太,也就是唐姨母卖给了人牙子,那车夫夫妻在杨家二十年,没想到落了这样的下场。

  好在他们上了年纪,人牙子白养了他们一个月,也没能转卖出去,便开了一个便宜的价格,他们拿出多年的积蓄,为自己赎了身。

  虽然是自由身了,可是夫妻俩恨透了杨家,恨透了唐姨母。

  秦时雨和秦时月找到他们,只出了一两银子,这夫妻俩便竹筒倒豆子,把这些年来他们听到看到的那些腌臜事全都讲了。

  杨老爷的风流韵事,以及唐姨母苛待妾室和庶女的事,都是大户人家司空见惯的,倒也并不稀奇,但刘阿喜进门,以及萍姨死后又被卖的事,却是很特别的。

  沈凝说道:“萍娘名叫陈翠萍,她爹当年做生意,为了从杨老爷这里得些好处,便将女儿送给杨老爷做小。陈翠萍到了杨家,受不了正室的打骂,便悬梁自尽了。

  她死后,唐姨母通过阴媒人,把陈翠萍卖给一户人家结了阴亲。我前阵子见过她,已经送她去投胎了。”

  沈凝的语气平平淡淡,秦时月听得瞠目结舌。

  看看,这就是她姐妹儿,随随便便就能见到鬼,随随便便就能送鬼去投胎。

  这是人能干出来的事?

  分明是神仙,活神仙!

  秦时月一把抱住沈凝的胳膊:“不要抛弃我,从今以后,我要抱紧你的大粗腿,打死也不放手。”

  沈凝嫌弃地看她一眼:“首先,这是胳膊,不是腿,其次,我的腿一点也不粗!”

  二更时分,沈凝便和秦时月换上夜行衣,悄悄出了客栈,秦时雨不放心,也跟着一起去。

  三人的目的地便是杨府,杨家虽然富有,但毕竟只是商贾,没有官身,宅子自是也不敢建得太过张扬,从外面看去,就是普通富户,没有雕栏画柱,也没有高高的石阶和门槛。

  不过,进了院子,眼前便豁然开朗,亭台楼阁,小桥流水,甚至还有一个戏台。

  他们按照车夫婆娘说的布局,很快便找到了妾室和庶女居住的地方。

  跨院很大,东跨院里的绣楼和厢房里,原先住着六个庶女,自从前年十姑娘出嫁之后,这里便只住了杨婷一人。

  西跨院里也有一幢二层小楼,人数最多时,这里挤着七个姨娘,陈翠萍便是吊死在小楼上,从那以后,小楼便没人再住,姨娘们搬进了后罩房。

  这些年来,这些姨娘有的病死,有的被女儿接出去奉养,还有的则是被以这样那样的名目或卖或赶出去了。

  后罩房渐渐空了,而刘阿喜在成了杨家唯一一个上族谱的贵妾之后,唐姨母便让她搬去了西跨院,一个人住二层小楼,也就t是吊死过人的那幢小楼。

  反正自从她进府之后,杨老爷便没有碰过她,即使现在没有其他侍妾了,杨老爷也没有进过那个院子。

  沈凝放出青烟和独荒,说道:“你们去西跨院看看,无论有何感应,也不要踏进东跨院。”

  东跨院里住的是杨婷,根据那两只小偷鬼所说,那灵牌能召唤阴灵,青烟和独荒初来乍到,在灵牌前遇到其他的鬼,说不定会打起来,多一事不如少一事,还是不让他们去了。

  秦时雨把风,沈凝和秦时雨悄悄进了东跨院。

  一进去,沈凝便感觉到一股阴气,天气并不冷,可这院子里就是比别处冷了几分。

  越是往正屋走便越冷,阴气也越发重了。

  杨家有钱,舍得用火烛灯油,府里上上下下灯火通明,可是东跨院里却是一灯如豆,不知道的,还以为是杨家苛待庶女,连灯油也舍不得给她用。

  沈凝却是知道,那阴物不喜明亮,供奉阴物的房间,哪怕是白天,也要垂着厚重的窗帘,不能让阳光照进屋里。

  忽然,沈凝停下了脚步,她看到有两只鬼飘飘悠悠上了二楼。

  那是两只新死不久的白衫鬼,并非青烟和独荒,显然是被阴物召唤来的。

  杨婷只是庶女,又刚刚被从沈家退货回来,唐姨母看她不顺眼,把东跨院里负责打扫的粗使婆子全都撤掉了,如今整个东跨院,就只有一个丫鬟。

  杨婷因要供奉灵牌,不想被人发现,平日里对这名丫鬟很是疏离,事事都要自己亲力亲为,一来二去,这丫鬟也就不把她当回事了,这个时辰,更是早早就去睡觉了。

  沈凝和秦时月从进院,直到来到二楼的一个窗子外面,这一路上,没有遇到一个活人,顺利抵达。

  那间屋子果然如沈凝猜测的那样,挂着厚厚的窗帘,将屋内与外界隔开。

  而在窗外站着的,不仅只有沈凝和秦时月,还有刚刚飘上来的那两只白衫鬼。

  这两人都是女鬼,死时年纪不大,都是十六七岁,脸上还带着稚气。

  她们一边侧耳倾听里面的动静,一边好奇地打量着沈凝和秦时月。

  沈凝微微一笑,用意念和她们说道:“在这里听有啥意思,为何不进去看看?”

  二鬼吓了一跳,吃惊地看着她,年纪小的那个惊讶地问道:“你能看到我们?”

  沈凝点点头:“我能看到你们,不仅能看到,还知道你们今晚本来要去地府取排队号牌的,可是半路上却被吸引,不知不觉便飘来了此处。”

第215章 沈凝:遵纪守时,阴阳通用

  人死之后,魂魄要进地府,第一道手续便是由当地的土地公注销死者的阳户,从此阳间再无此人;第二道手续,是去城隍领路引,凭此路引可进地府,除了城隍,也可由善信请天师或有修为的道士开法坛,为亡魂烧奉路引,这便是所谓的渡鬼,沈凝每次送鬼入地府,都给他们烧了路引。

  天师的法力越高,烧奉的路引也越有面子,拿到天师路引的鬼魂以及生前有大功德的亡魂,会有鬼差带着进入地府,相当于是走了捷径,即使不能投最好的胎,也能畅通无阻,优先办理。

  而那些没有捷径可走的亡魂,在从城隍那里有了路引之后,最多还可在阳间逗留七日,这便是民间常说的头七,头七过后,亡魂便要拿上路引,便可以进入地府。

  然而前些年战乱,死伤无数,战乱之后又有多地灾荒,同样饿殍遍野,死的多,出生的却少,最近十几年虽然安定下来,但是地府却依然拥堵,要么生前有大功德,要么手持天师府的冥途路引,否则普通人生老病死,想要顺利投胎,都要排队等机缘。

  地府里人满为患,到处都是等着投胎的鬼魂,因此,普通亡魂手拿路引,也不能直接进入地府,要在鬼门关前领号牌排队,排到号的才能进入地府。

  民间常说的头七后时辰到,指的不是投胎的时辰到了,还是该去鬼门关领号牌了。

  这个时辰卡得很紧,鸡叫之前必须要把号牌领到,否则手里的路引也就作废了,从此沦为孤魂野鬼,想要再进地府,就要等机缘了,要么托梦给家里人,请他们做法事超度,要么就是找替身,常见的就是水鬼了,但是这样一来,虽然给自己找了替身,但功德簿上也会被记上一笔,即使能进地府,也要先服苦役,有的甚至入了畜生道。

  所以,遵纪守时,不但在阳间重要,在阴间同样重要。

  而这两个小女鬼,就是在去领号牌的路上,被灵牌吸引而来。

  沈凝不爱管闲事,用她的话说,这么多鬼,怎么就只有你们两个被忽悠过来了?只能说你们生前便是心志不坚的人,活该!

  可现在她却开口提醒,只是因为这两只小女鬼身上没有怨念,一派天真,是那种活着时傻白甜,死了也不知人鬼间险恶的。

  本着关爱弱智儿童的心理,沈凝出言提醒,她是好心,别人听不听,就和她没有关系了。

  果然,年纪小的女鬼一拍脑袋:“呀,是啊,我们要去领号牌!”

  她推推旁边的女鬼:“姐姐,咱们走吧,晚了就要错过时辰了。”

  稍大一点的女鬼却站着不动,上下打量沈凝:“你有啥企图,你是不是想把我们赶走,一个人享用这里的灵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