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家犯太岁,唯有嫡女福星高照 第117章

作者:檀晓 标签: 玄幻仙侠

  如今婴儿虽然已经去投胎了,可是杨婷受到的反噬却没有因此而停止。

  这还只是刚刚开始,除非有更厉害的高人出手,否则杨婷就会一直疯下去。

  只是沈凝有些奇怪,灵牌都是为供养人量身制作,以杨婷庶女的身份,她是从哪里求来的这尊灵牌呢。

  沈凝百思不得其解,所以不去想了,有些事,求是求不来的,还不如顺其自然。

  她走进刘记土产铺子,见一个脸色黑黄的妇人正在口沫横飞和几个大婶讲着她上午听到的事情。

  “哎哟喂,可了不得了,那杨家姑娘让请稳婆呢,哈哈,请稳婆,你们说好笑不好笑啊,谁家没出阁的姑娘会这样,你们说是吧?”

第235章 沈凝:原来你是这样行善的

  这妇人就是刘阿喜的弟媳,这里的人都叫她刘大嫂。

  刘大嫂讲得口沫横飞,从上午到现在,她至少已经讲了六遍了,这条街上,但凡不是聋子,能知道的全都知道了,隔壁街的,但凡不是瘸子,能知道的也都知道了。

  沈凝之所以会来这里,其实是想从刘家夫妻这里,找到关于独眼老道的线索。

  刘阿喜居于深宅之中,她虽然是贵妾,可妾就是妾,杨家可以养着她,可是却不会让她随意出来走动,所以刘传宗夫妻,就是她的手和脚。

  至于杨婷,沈凝对她不感兴趣,反噬那是肯定的,至于怎么反噬,则要看杨婷利用灵牌做过什么孽了。

  现在听说杨婷认为自己身怀六甲,想来她作的孽是和孕事有关。

  刘大嫂忙着讲八卦,刘传宗却还在招呼客人,今天因为有这杨姑娘的事,铺子里来来往往都是人,如果不趁机多卖点东西,那他婆娘的唾沫就浪费了。

  刘传宗刚刚送出去两个客人,一抬眼,便看到一位面生的小公子带着小厮走了进来。

  刘传宗的铺子开了不是一两天了,忠县就那么大,但凡是有点家底的人家,家里有几口人,都长什么样,刘传宗心里都有数,这位小公子气质和穿戴全都不俗,还有一副好相貌,一看就是大户人家出来的,只是这张脸,却从没见过。

  刘传宗眼珠子一转,计上心头。

  他笑着走过来,热情地说道:“小公子,这是刚到忠县吧,咱们这里山好水好风景好,您这趟可没白来。”

  沈凝听到“好山好水”四个字,便想起了马蹄山,风景不错,重要的是有藤条。

  “你们这里有藤条做的东西吗?”沈凝随口问道。

  “有有有,您看这些,还有这些,对了,这些花瓶花篮最适合送给表姐表妹们了,这椅子也不错,夏天里往花园里这么一躺,小风t一吹,那叫一个惬意。”

  刘大嫂口才好,刘传宗的口才也不错。

  沈凝没有表姐表妹,但是堂姐堂妹却是有的,她挑了几个花瓶花篮,又挑了几把款式各异的躺椅,付了钱,让刘传宗送到客栈。

  刘传宗大喜,他没有看错人,这小公子果然是个大客户。

  这时,刘大嫂的听众已经换了一批人,沈凝忍不住侧耳去听,刘传宗多机灵的人,立刻说道:“小公子是外地来的,怕是不知道咱们忠县的事吧?”

  沈凝点点头:“我家在白凤城,今次是跟着爹爹来忠县访友,还是头回来这里。”

  她没有瞎说,沈大老爷在忠县确实有朋友,就是县衙里的县丞,虽然不是深交,可坐在一起谈谈学问还是可以的。

  听说沈凝是陪着父亲一起来的,刘传宗眼睛一亮,看小公子买藤椅的数量,就知道定是大户人家,因此,这对父子来拜访的朋友,也不会是普通人。

  “小公子可能不知,这说的是城中的首富杨家的庶出小姐。”

  沈凝顿时来了兴趣,眨着如饥似渴的大眼睛,询问杨家小姐究竟是怎么了。

  果然啊,是男人就会对大家闺秀的事情感兴趣,哪怕是这个看上去有几分贵气的小公子。

  “话说这位杨家姑娘乃是庶出,也是杨家如今唯一个还未出阁的姑娘,全忠县的人都知道她贤良淑德,心地善良。”

  沈凝好奇:“她不是大家闺秀吗?平时应是不常出门吧,那为何全县的人都知道她贤良淑德心地善良呢?”

  “小公子这是问到点子上了,这位杨姑娘每天都会带着丫鬟,提着食盒,给街上的乞丐送馒头,那些乞丐吃着杨姑娘送来的吃食,全都流下了幸福的眼泪。”

  沈凝......

  “她每天都送?在哪里送?是全县城的乞丐都会送,还是只在一条街上送?”

  “当然是每天都送了,忠县不大,可也不小,如果把大街小巷全都走遍,那杨小姐早就累坏了,所以只送一条街,就是县学街。”刘传宗说道。

  忠县的县学,没和县衙在一起,而是在县学街上,那条街上不仅有县学,还有大大小小几家学堂,因为忠县县学里前前后后出过两位进士五位举人,因此,忠县县学虽然比不上大名鼎鼎的白凤书院,可也小有名气,甚至有外地的学生,走了各种门路来这里借读,另外几家学堂便应运而生,进不了忠县县学,便去县学旁边的学堂里念书。

  杨婷每天都去献爱心的地方,就是学子扎堆的县学街。

  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

  看刘传宗的小眼神,沈凝便知道,这老小子也是心知肚明。

  不过,有些奇怪,刘阿喜是杨家现存唯一的妾室,杨婷是杨家现存唯一的庶女,两人分住东西跨院,按理说,彼此之间应该有几分交情,为何刘阿喜的弟弟弟媳说起杨婷八卦来毫不留情呢?

  沈凝又问:“杨家有这么多女儿,有儿子吗?”

  “有啊,那就是咱们十二公子啊。”听听,这语气马上就不一样了。

  旁边一位大婶听到,便笑着插嘴:“这位刘老板就是十二公子的亲娘舅。”

  沈凝忙道:“原来是舅爷,失敬失敬。”

  刘传宗满脸堆笑,又和沈凝寒暄几句,还说十二公子和沈凝年纪相仿,都是一身贵气。

  沈凝却是早就听说,这个杨十二不学无术,已经让嫡母快给养废了。

  提到杨十二,刘传宗便口若悬河,恨不能把这个大外甥夸上天去。

  于是沈凝便知道了一些杨十二的喜好,更从刘传宗口中得知,曾经有一位高人,给杨十二看过,说杨十二乃是大器晚成,生在富贵乡,吃喝不愁,三十六岁一飞冲天,从此青云直上,乃是男人当中最好的命格。

  听得沈凝嘴角直抽抽,三十六岁,杨十二现在也不过十二三岁,二十多年后,他没有一飞冲天,杨家想找这位高人退钱都找不到。

  偏偏刘家人相信,杨家人也相信。

  “请问刘舅爷,可知那位高人仙踪何处,不瞒你说,小生也想请他算上一算,看看小生何年才能高中进士。”

第224章 沈凝:我去看看有没有鬼

  “小公子来晚了,那位高人半年前才离开,之前就是隐居在城外的小石山。”刘传宗说道。

  沈凝一怔,她想起刘澍的口供,他查到独眼老道曾经在忠县一带现身,他便是用这个线索,将霍明睿骗到此处的。

  “这么不巧啊?太遗憾了,不知高人如何称呼,离开此处又去了何方?”沈凝问道。

  她一直不知独眼老道的道号姓名,当年独眼老道在白凤城犯了命案,衙门也没能查出来,因此,找了他这么久,沈凝也只能以独眼老道来称呼他。

  “哎呀,小公子算是问对人了,这位高人宛若高山明月,几乎不与世俗往来,若非有神迹现身,我们这些小人物哪里知道那小石山上还隐居着一位活神仙呢,哦,那位高人道号青云,都称他为青云真人。”

  据刘传宗所说,十几年前,他们一家便有幸见过青云真人,只是青云真人行踪不定,当初也只是指点了几句,便不知去向。

  直到六年前,青云真人才回来,居于小石山,而小石山以前有一座泉眼,人称小石泉,泉水甘冽,常喝能够延年益寿,可惜后来泉眼干涸,不再有泉水。

  然而六年前,小石泉忽然又有泉水涌出,且水量比之以前还要大,此事传出后,很多人前去观赏和打水,于是便有山上的樵夫告诉大家,原本小石泉确实干了,可是不久之前,有一位道士打扮的仙人来了这里,他说小石泉福泽乡里,不应干涸,这位仙人当即便在此处设下灵阵,他坐在灵阵中诵经,到了第三天,干涸多年的小石泉忽然涌出泉水。

  小石泉有神仙的事,一经传出,便有很多人前来寻访,可惜没人能够寻到,神仙没有找到,神迹却随处可见。

  比如小泉山枯死的老树重新发芽,山民脚下踩空摔下来却毫发未伤,等等。

  虽然神仙是在隐居,但还是隔三岔五便有人见到了他,这当中便有刘家人,刘传宗陪着姐姐刘阿喜就见到了这位神仙。

  为什么别人见不到,他们却能见到呢,那是因为他们是去谢恩的。

  除了他们,也有其他人见过这位神仙,也有人提议要出钱为青云真人建道观,可是青云真人行事低调,全都婉拒了,还说他来此地,只是因为小石山有灵气,他也只是为了修行。

  沈凝问道:“青云真人又是为何会离开的呢?”

  刘传宗摇摇头,神仙的事,他是真的不知道,只是记得有一天,他带上礼品过去,却发现人去洞空,青云真人已经不见了。

  刘传宗不知道的事,沈凝却能猜到。

  青云真人为何会走?

  说起来是和杨婷同一个原因,都是被反噬了。

  沈凝算了算,刘传宗说的时间正是她在小院子的墙头上发现血符咒的时间。

  血符咒被她用烈火符给烧了,毁了,而血符咒的始作俑者,便会遭到反噬。

  独眼老道,也就是青云道人,在忠县拥有自己的信众,他想维护仙风道骨与世无争的光辉形象,就不能让信众们看到他潦倒的样子,所以他躲起来疗伤去了。

  沈凝带着小海出了刘记土产铺,回到客栈,刚好吴春芳和蔡英也从外面回来了。

  据她们所说,县城里都在谈论杨家的事,那位从杨家跑出来的神婆,说杨婷是被鬼上身了,而且不是一只鬼,是很多鬼,甚至还有鬼畜。

  另外,杨家今天除了神婆,还请了两位大夫,这两位大夫是一男一女,其中的女医是大夫的娘子,因她也会看病,所以大户人家的女眷喜欢请她医治。

  根据女医身边的婆子所说,今天请他们去看病的,不是杨婷,而是杨老爷和杨太太。

  杨老爷和杨太太,也就是唐姨母,二人身上脸上起了很多紫红色的斑痕,两位大夫给开了药,让他们好生养着,便离开了杨家。

  女医没有看出什么,可是她的丈夫经验丰富,一眼便看出,那不是普通的瘢痕,而是尸斑!

  也就是说,杨老爷和杨太太明明还活着,可是却长出了尸斑!

  这事不能传出去,所以两位大夫谁也没有说,他们不说,可是那婆子却已经把能告诉的人,全都告诉了。

  总之,这件事现在也传出来了。

  傍晚时分,沈凝又去了马蹄山,霍明睿休息了一天,不但没有再发烧,而且也有了精神。

  沈凝还是只给他带去了白粥,不过多加了两个鸡蛋,看着霍明睿吃完,沈凝没有多留,脚步匆匆便向外走。

  霍明睿鼓足勇气叫住她:“这么晚了,你是回客栈吗?”

  直觉好像不是啊。

  沈凝:“我去看看有没有鬼。”

  霍明睿......

  好吧,又是他帮不上忙,也不t知该如何帮忙的事。

  “你小心一点。”霍明睿也只能这样说了。

  “好的,谢啦!”

  说到最后一个字时,沈凝已经在洞外了,她重又设好禁制,便带上二鬼直奔杨家。

  霍明睿苦笑,今天下午,他曾经想要到洞口看看,可是洞口却像是有一道铜墙铁壁,无论他怎么冲,全都冲不出去,甚至还被大力反弹,伤口险些崩开。

  想来这是沈凝的手笔吧,她会这样做,一定是为了他的安全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