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家犯太岁,唯有嫡女福星高照 第143章

作者:檀晓 标签: 玄幻仙侠

  当时的广平侯已经垂垂老矣,太祖赐给他一个年轻的美人,一年之后,美人生下一子,广平侯跪求太祖皇帝,准他将幼子送出京城,保住最后的骨血。

  太祖皇帝应允,那位还在襁褓中的小世子就此消失,十五年后,广平侯早已不在人世,太祖皇帝也已老态龙钟,十五岁的小世子终于回到京城,太祖皇帝看着这个酷似老广平侯的少年,想起昔日那个陪他打下江山,为他保驾护航的老臣,老泪纵横,不但让世子顺利袭爵,并将锦衣卫指挥使之位赐给广平侯府,并允诺,广平侯府世子十五岁前可离京养育,任何人不得打听其下落。

  而广平侯府要付出的代价,便是无论嫡庶,广平侯府每代只能有一个男丁,若是不幸断了,那便是广平侯府气数已尽,不可强求。

  据说,广平侯府女眷落胎的事,也是发生过的。

  此时,宣公公望着面前年轻的侯爷,心里默默叹息,多好的后生啊,才貌双全,可惜却不能得配京中贵女,更不能想生几个就生几个,别人眼里的泼天富贵,对于广平侯府而言,更像是一道枷锁。

  宣公公七岁净身,这辈子最羡慕的就是多子多孙的人,富贵滔天,宣公公见得多了,所以在他看来,像广平侯府这样连儿子都不敢多生的,又整日风里来雨里去,脑袋系在腰带上的人家,真还比不上乡野里抱着孙子在大树底下抽旱烟的老汉。

  富贵滔天又如何,活着不敢养儿子,老了还要孤苦伶仃到雀灵山上等死,有啥意思啊。

  霍明睿在宣公公眼中看到了难得的怜悯,这老太监,是在可怜他吗?

  霍明睿知道是为什么,他释然一笑,看似无意地问道:“那位尤美人寻死过吗?”

第274章 宫里有位尤美人

  若是往常,后宫里嫔妃的事,霍明睿是不会过问的。

  但是昨夜宫里闹过鬼,皇帝特意为此宣他进宫,那么宫里有何风吹草动,他不知道也就罢了,既然他知道了,那便都要详细询问。

  身为皇帝的贴身内侍,宣公公自是不会感到诧异。

  他没有隐瞒,详细讲了尤美人的事。

  尤美人人如其名,就是一位人间尤物。

  尤美人的父亲原是商人,十几年前边境t打仗,国库空虚,因此,吏部允许商人捐官,一万两银子便能给个从七品,二万两就是正七品。

  当然,这些都是有官无职,没有实缺,只是为了好听好看,且,也能受到当地父母官的厚待,后代子孙更是受益良多。

  尤美人的父亲便趁着这个机会,给自己和弟弟,各捐了一个正七品的虚职。

  尤家也从商户,一跃成为官宦之家。

  两兄弟妻妾成群,府中不少美人,而这些美人也给尤家生了很多漂亮的孩子。

  无论男女,尤家的孩子全都容貌出色。

  在尤美人之前,尤家便先后送过两个女儿进宫,尤美人是第三个,也是三人中最美最独特的。

  这是因为,尤美人的生母有一半的胡人血统,因此,虽然后宫佳丽三千,可尤美人却是一枝独秀,刚刚进宫便引起了皇帝的注意。

  可惜,尤美人生得虽美,身体却不好,又因初到京城,水土不服,自从进宫之后,便是大病连着小病,一直没能侍寝。

  皇帝初时对她颇为关注,时常让人往她宫里送这送那,可是她一直未能侍寝,而宫里最不缺的就是各色美人,时间久了,皇帝便将她抛到脑后,忘了还有这么一位病娇美人了。

  皇宫是最现实的地方,尤其是尤美人这种曾经万千瞩目过的,一旦被冷落了,过得还不如其他人,就连她那两位姐妹,也对她置之不理。

  尤美人早在七日前便断了饮食,一心求死,皇后娘娘得知后,派了身边的嬷嬷过去训斥,并且扇了她两记耳光,让她不要脏了宫里的地方。

  那尤美人也是个烈性的,被一名嬷嬷打了,又羞又气,当天夜里便一根白绫子悬了梁。

  好在被人发现,抢救下来,可是却一直昏迷不醒,太医去看过,说她怕是挺不过来了。

  白天的时候,皇后娘娘来过,就是想皇帝,趁着尤美人还没死先抬出宫去,免得她死在宫里凭添秽气,可惜皇帝被昨晚闹鬼的事给惊到了,除了大相国寺的高僧,以及霍明睿以外,谁也不见,就连皇后也不行。

  尤美人虽不得宠,可她也是皇帝的女人,且,最近几年,皇帝最忌讳有人擅自行事,因此,在没有禀告皇帝之前,皇后不敢轻举妄动,便让尤美人在宫里又躺了一天。

  谁也没有想到,已经一脚踏进鬼门关的尤美人,竟然醒过来了,深更半夜,小内侍不敢惊动皇后娘娘,便来禀告了宣公公。

  霍明睿面色平静,可心中却是微微一动。

  昨晚宫里有人见鬼,今晚原本快要死了的尤美人就醒过来了,这件事有些巧合。

  是刚刚醒的,还是昨天便醒过来了?

  霍明睿心存疑窦,嘴上却是什么也没有问,只是微微颔首,表示自己知道了。

  他这样的态度,宣公公见怪不怪,本来嘛,皇帝后宫的事,相当于是自己的家事,霍明睿身为锦衣卫大首领,知道了就行了,没必要问那么仔细。

  宣公公不知道的是,若是以前,霍明睿真的不会太在意,知道有这么一回事也就行了。

  可是他认识了沈凝,又亲眼见过沈凝渡鬼、招魂、用符,所以现在有些事情,他不由就会多想。

  比如这位死而复生的尤美人,以及昨天夜里那个声称自己见到鬼的内侍。

  可惜,那名内侍因为发疯发狂,当晚便被杖毙了,否则倒是可以从他口中多问些事情出来。

  接下来,霍明睿一如往常,不再多言,一盏茶之后,便又站回到廊下,宛若一尊门神,忠诚护卫睡梦中的皇帝。

  而此时的沈凝正在看晴晴暖暖踢毽子。

  两个四岁左右的小团子,小短腿儿怎么踢,也踢不到毽子上,快要急哭了,看得沈凝哈哈大笑,好吧,小团子这下子真哭了。

  晴晴暖暖和圆圆满满四只团子,进府也不过两三个月,就被养得白白胖胖,水灵可爱。

  沈梨花去哪里,都要带上圆圆满满。

  她收养这四个孩子之前,原本是想全都认做养女的,后来沈凝悄悄告诉她,晴晴暖暖很可能是富贵人家的孩子,且,她们曾被阴邪之物侵体,拐子也说过她们先后被转卖过四次,因此,这两个孩子会流落在此,很可能是被人算计,既然领回来了,那就先养着,但是认义女这种事,还是暂时不要了。

  沈梨花一想也是,便没把晴晴暖暖接回自己院子,也没有再提认她们做义女之事,倒是圆圆满满,沈梨花闲来无事,便会教她们读书认字,在让她们懂得道理的同时,她也在默默观察,毕竟,认养女可不是给口饭吃就可以的小事,这一认,便是结了一辈子的母女情缘,真若是遇到像沈文清那样的白眼狼,那还不如不认。

  两个小团子哭了,春俏看着心疼,拿了点心叫她们过来吃。

  春俏哄她们:“我像你们这么大时,也不会踢毽子,怎么学都不会,别人能踢四五个,我只能踢一两个,第三个就接不住了。”

  晴晴暖暖咧开小嘴笑了,脸上还挂着泪珠呢,她们也是这样,顶多能踢两个,第三个就不行了,可是二姑娘却能踢出花样来,还能躺着踢,跳进来踢,倒立着踢,总之,二姑娘踢得可好可好了。

  沈凝凑近一点,仔细去看晴晴暖暖的脸蛋,嗯,阴气几乎没有了,不错不错,挺好挺好。

  她把两个小团子的小手拿过来,胖胖的,还有小肉窝,她捏了捏,手感真好,也不知道是谁家生出来的这么可爱的小宝宝。

  春俏都没眼看了,二姑娘这是没得玩了?

第275章 老色鬼回来了

  沈凝的确是无事可做,闲得无聊。

  好在到了晚上,她便有事情做了。

  青烟和独荒来报信,老色鬼从时县回来了。

  沈凝之前便说过,不让老色鬼来沈家,正经人家,谁会欢迎色鬼啊。

  于是沈凝便又去了白凤河边,如今在沈凝心中,白凤河就是个见鬼放鬼打鬼的地方。

  老色鬼早就等在那里了,胆战心惊,生怕被其他鬼看到,沈凝迟迟未到,他急得原地搓手转圈。

  看到沈凝,老色鬼喜出望外:“天师大人,您可算来了,小人望眼欲穿啊。”

  沈凝懒得听他油嘴滑舌,没好气地说道:“你在时县打听到什么了?”

  “打听到了!”

  老色鬼的眼睛亮了起来。

  时县城外十里的地方,有一座不大的小道观,名叫静虚观。

  话说这座静虚观,也曾是响当当的大道观,香火极盛,信徒众多。

  一百年前,静虚观里出了一位年轻有为的道士,姓苏,名叫苏允之。

  据说苏允之是世间少有的美男子,且,悟性极高,是那一代道门中的佼佼者,师门对他寄望甚高。

  苏允之十八岁,便得了师门真传,与师兄一起出门游历。

  再之后,师兄独自回来,说是与苏允之走散了,师门便派人出去寻找,没想到苏允之却自己回来了,只说是误入了苗疆,耽搁了时间,师门也没有多想,总之,人能平安回来就行了。

  可是谁也没有想到,苏允之在苗疆时,与一苗女相爱了。

  那苗女不是普通人,而是巫女,自幼修习巫蛊之术。

  静虚观这一门可以婚配,然而那只限于同道中人或者普通人。

  苏允之与巫女在一起,无论是道还是巫,皆是容不下他们。

  二人全都遭到了反噬,尤其是那巫女,先是全身疼痛,继而双腿残疾,眼看寿元将至。

  苏允之则是未老先衰,原本风华正茂的少年郎,转眼便已人到中年。

  苏允之心里清楚,这一切只是开始,他和她都将死去。

  他不想死,也不想让她死,于是当他得知昔年邪修童阳真人的葬身之地之后,便悄悄潜入,从墓中找到了童阳真人的一本心法。

  传说,当年童阳真人也曾遭到反噬,为了活命,他入了魔道,虽为名门正派所不耻,但是童阳真人却活到了五十五岁,而且也不是死于反噬,而是被道门十几名弟子围攻而死。

  苏允之修习了童阳真人的功法,并且按照功法上的记载,成功借命,他和巫女全都活了下来。

  然而,他的好相貌却没有了,他变得面目狰狞,宛若鬼魅。

  且,他修习邪道,滥杀无辜,不但犯了众怒,而且令静虚观招来天谴。

  据说那夜电闪雷鸣,一道闪电劈在静虚观的金顶之上,天火将静虚观烧成灰烬!

  静虚观中的道士死了大半,而苏允之不知去向。

  静虚观里还有些人虽然活了下来,却要承受来自道门以及百姓的谩骂,而这些人对苏允之的事并不知情,但却因为与苏允之是同门,而背负了骂名。

  这当中有一个叫玄青子的道士,立下誓言,定要找到苏允之,匡复正道,斩妖伏魔。

  玄青子这一去便是五十年,在这五十年中,不但玄青子杳无音信,就连曾经铸成大错的苏允之连同那名巫女,全都下落t不明。

  当年经历过这些事的人,要么死了,要么也已垂垂老矣,曾经显赫的静虚观,也已经无人记得,就连那片废墟,也成了乱葬岗。

  忽然有一天,有人发现,有道士在乱葬岗做法事超度亡魂,全套的法事,一做便是多日。

  法事做过之后,乱葬岗的尸骨被挖出来收殓,重新择地安葬。

  人们这才知道,原来这里要建道观,当然,这种乱葬岗,要么建道观,要么建寺庙,除此以外,也不能建其他的了,即使建好了,也无人敢来居住。

  后来,在这里修建的道观,便是重建的静虚观。

  而出钱出力重修道观的,便是玄青子的徒弟。

  彼时玄青子早已驾鹤仙去,就连他的这位徒弟,也已经五旬开外了。

  至于玄青子有没有找到苏允之,这还用问吗?如果他找到了,也不用到死也没有回到静虚观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