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家犯太岁,唯有嫡女福星高照 第156章

作者:檀晓 标签: 玄幻仙侠

  他感动得热泪盈眶,人家梁悦还帮着阿辉问名了呢,他可什么都没做过,阿辉先是让孩子给他夺回被偷的钱袋子,后来还让他顺风顺水做完这笔生意。

  沈二老爷是实在人,别人敬他一尺,他便还人一丈。

  “走,咱们再去买点东西,给那些可怜的小老鼠送过去。”

  平安想说,二姑娘都说了,阿辉一家已经走了,不在时县了,现在您喂的那些老鼠就是真正的老鼠了,喂了也是白喂了。

  可平安转念一想,怎么会白喂呢,小老鼠还能长上二两肉呢。

  至于老鼠长了二两肉,最后会便宜谁,平安没有去想。

  沈凝能掐会算,也算不出沈二老爷竟然又去喂老鼠了,而且他不仅喂了老鼠,还给时县的善堂里送了不少米面。

  而此时的沈凝,已经到了保州府。

  保州府虽然不如白凤城繁华,可毕竟是州府,自不是时县那种小地方可以相比。

  这时就要体现出秦家兄妹的本事了,他们不但以前来过保州府,而且还和这里的镖局有些交情。

  那家镖局的总镖头,有个儿子,还有一个女儿。

  总镖头姓白,儿子白松,女儿白枫。

  这两位看到秦时雨,就像是在海上迷路的人忽然看到了指路的明灯。

  “秦大哥,你总算是来了,你不来,我们就要去白凤城找你了。”

  “秦大哥,你来得太好了,我终于可以睡个安稳觉了,哪怕下一刻就死了,我也能含笑九泉了。”

  秦时雨忙问:“你们两个又闯祸了?还是白总镖头要给你们娶后娘?”

  两人一起摇头,都不是,我们遇到的事,可比你说的这个厉害多了。

  “究竟是怎么回事,你们这副欲言又止的样子,我看得心烦,有话快说,不说我就走了。”秦时雨没好气,他最烦这种叽叽歪歪的了。

  两兄妹交换了眼色,又看向一旁的陌生人沈凝。

  秦时雨说道:“这位是沈二姑娘,都是自己人。”

  兄妹俩从小就认识秦家兄妹,听说秦家兄妹去了白凤城,有好几次,他们都想离家出走,到白凤城跟着秦时雨混了。

  既然秦时雨说这位沈二姑娘是自己人,他们当然没有异议。

  做为哥哥的白松先来:“秦大哥,是这么回事,我家的确有人闯祸,但却不是我们兄妹,而是我爹,我爹闯祸了。”

  秦时雨从记事起就认识白总镖头,那位要武功有武功,要人脉有人脉,这些年风里来雨里去,在江湖上闯出了一番名号,一直都是他敬佩的长辈。

  “白总镖头闯了什么祸?”

  能让白家兄妹急成热锅上蚂蚁的事,一定不是小事。

  白松叹了口气:“我们有个小姨,她是我娘的亲妹妹,我娘去世之后,我们和外家依然经常走动,而我们这个小姨最疼我们,小姨只比我们年长五岁,逢年过节就会给我们缝制新衣新鞋,我和小妹的漂亮衣裳,都是小姨给我们缝的。

  小姨为了照顾我们,直到前年才出嫁,姨父叫雷福春,是个童生,原本是在书斋里做抄书的营生,我小姨识文断字,经常带着我和小妹去书斋里买书,一来二去,两人就看对眼了,我外公看他是读书人,人也老实,又生得白净清秀,不像我爹是个大老粗,就同意了这桩亲事。”

  白松说到这里,顿了顿,继续说道:“雷福生的家远在几百里外的山沟沟,他给家里写了信,不久,家里回信,也同意了这门亲事,他家里人为了节省盘缠,就让他们在保州先成亲,让亲戚出席便可,以后有了孩子再回去祭祖。

  我外公当时还觉诧异,哪有儿女成亲,家里父母不来的。

  不过雷福生解释,说他家贫,他有两个姐姐两个哥哥和一个弟弟,两个姐姐都是从小被卖掉的,他四岁的时候,有个远亲回乡祭祖,看到他后很喜欢,他爹娘见了,就让这位亲戚掏了五两银子,把他买了下来,不过因为是亲戚,所以没签卖身契,就只是口头上卖了。

  他给那亲戚家的孩子做了五年书僮,亲戚发现他是读书种子,就不让他当书僮了,而是送他去读书,他很懂事,自从去读书后,便没要亲戚的钱,自己一边打工一边读书,后来他考上童生,亲戚更是和他言明,以后只是亲戚,再不要提起卖身之事。

  外公很是感慨,对这位亲戚很是敬重,两家人也当亲家走动起来。

  我小姨成亲的第二年,便生下了小表弟程儿,因着程儿还小,不方便长途跋涉,所以他们直到今年,程儿满了周岁,才决定回乡祭祖。

  我们和那位远亲,全都准备了丰厚的礼品,让他们一家带回乡下。

  我爹还特意从镖局里挑了两名镖师,陪同他们一起回去。

  可是我们万万没有想到,这一去之下,竟然有了一番祸事。”

第300章 又是沈凝没出现的一章,想她!

  雷福生少小离家,如今带着妻儿风风光光回来,整个村子全都轰动了。

  雷福生更是摆了酒席,请村里人来喝酒。

  席间,人人都夸雷福生有出息,娶了城里的媳妇,还生了一个白白胖胖的儿子。

  可是雷老娘却不高兴,因为她看儿媳妇不顺眼。

  这个儿媳,涂脂抹粉,生了孩子小腰还是那么细,走路如那风摆杨柳,一看就不是正经的。

  更可恨的,是雷福生对妻子非常疼爱,村里的媳妇,哪个敢上桌吃饭的,不都是等到全家人吃饱喝足,她收拾碗筷时对付着吃一口?

  可这个儿媳,却在回来的第一天,就抱着孩子大喇喇地坐下吃饭了。

  村里的老婆子恰好又凑上。

  这个说:“老姐姐,你这个儿媳妇可不像是能和你儿子好好过日子的,你看腰那么细,嘴唇那么红,啧啧,都是当娘的人了,头上还带着花呢,她头上的簪子是金的吧,一准儿是你家老四给买的,哎哟哟,你家老四都没给你买一个戴呢。”

  那个说:“大妹子,你家老四,多有本事的人啊,怎么就娶了这么一个媳妇?既然娶了也就娶了,你可要看好你家孙子,这孙子这么好,可不能让这妖里妖气的女人给带坏了。”

  还有一个直戳雷老娘心窝子:“你可别嫌我说的难听啊,你家老四毕竟不是你亲手养大的,和你不亲,他都成亲多久了?可回来看过你?给你捎过钱?给你盖了大房子?他和你不是一条心,我要是你啊,这次他回来,我就不让他走了,就让他在村子里盖大t房子,把钱全都拿来孝敬你。”

  雷老娘越想越觉是这么回事。

  她和雷老爹,再加上雷大和雷二,以及最小的雷四,商量一番之后,做出了一个决定。

  他们叫来雷福生,告诉雷福生,这次回来就不要再回去了,这些年,他独自在城里享福,却把父母扔在山沟沟里,他的圣贤书算是白读了,他这是不孝。

  雷福生吓了一跳,连忙跪下,说自己在城里还有工作,再说,妻子的姐夫已经给他找了一份衙门里的差事,等他回去就能去,从此以后就是吃官家饭的了。

  如果留在村子里,这么好的差事就黄了。

  没想到雷老娘一口痰吐到他脸上,骂道:“丢人现眼的东西,戴了绿帽子还不知道?让你婆娘的姐夫给活干,你还是男人吗?我看你那婆娘不像个好东西,她那姐姐不是早就死了吗?凭啥姐夫还给你找活干,依我看,就是你那婆娘陪姐夫睡觉换来的!”

  而那边,两个嫂子一个弟媳,连同几个侄女,已经硬生生把小姨按在炕上,抢了她的簪子镯子,还把程儿抱走了。

  小姨追出去,没有找到丈夫,但叫来了那两名镖师,闯进了公婆的屋里,这才发现,丈夫雷福生跪在地上,正被一家子指着责骂,鼻青脸肿,显然是被人打了。

  有了两名镖师撑腰,小姨有了底气,质问公婆是要做什么。

  雷老娘冷笑:“瞧瞧,把野汉子都带来了,还说她没给老四戴绿帽子?你是城里人,俺们管不了你,你想走就走,俺们不拦着,可是老四和程儿却要留下,那是我们老雷家的人,以后都要留在村子里,哪里也不去了。”

  小姨瞪着雷福生:“你也是这样想的?”

  雷福生当然不想这样,他从小就被卖了,说真的,他很渴望亲情,否则也不会带着妻儿返乡祭祖。

  可他没想到家里会是这样。

  他对妻子说道:“我不想,我不想啊!”

  小姨觉得,只要雷福生自己不想,又有保镖护着,难道还怕这一家子泥腿子吗?

  于是小姨据理力争,让他们交出程儿。

  双方吵着吵着就打起来了,雷家的侄子跑出去叫人,听说是城里媳妇和她的野汉子在欺负人,村子里沾亲带故的来了几十人,两位镖师双拳难敌四手,最终只能护着小姨逃出了村子。

  而雷福生和程儿却留在了那里。

  小姨回到保州府,便把这件事告诉了娘家人。

  白家兄妹的外家姓姜,姜老爷子以前是个教书先生,姜大舅不是读书的材料,便去铺子里做了账房,这爷俩儿都是文弱书生,要撑腰还是要白总镖头出面。

  白总镖头得知此事,给气得不轻,他还真是长见识了,只听说有给儿女拖后腿的爹娘,却没有想到,还有这样拖后腿的。

  这已经不是拖后腿,这是心思歹毒。

  雷家是这样想的,雷福生和他们不亲,这次放了雷福生走了,雷福生恐怕就再也不会回来了,雷福生在外面赚得再多,那些银子也到不了他们手里。

  可若是把雷福生拘在村子里,雷福生赚的每一两银子,全都是他们的。

  雷福生放在村子里,也是一个壮劳力啊。

  让别人养大了,回来再给自己赚钱,将来还给自己养老送终,这种好事哪里找?

  所以雷家人宁可断了雷福生的前程,也要把他留在村子里。

  这不是歹毒是什么?

  白总镖头可不怕这个,他父母双亡,他的妻子虽然死了,可是他没有续弦,这些年来,一直把岳父岳母当成亲生父母,小姨子更是当成自己的亲妹子。

  亲妹子被人欺负了,当哥的能不出头吗?

  雷福生留下也就算了,程儿必须要抢回来。

  那么好的外甥,不带到城里学文练武,留在村子里砍柴捡粪吗?

  白总镖头带了二十多人,浩浩荡荡去了村子。

  可万万没有想到,他带的人多,村里人更多,且,不仅是这一个村子的,那雷家还把其他村子的亲戚全都叫了过来。

  白总镖头不但没能带回程儿,还沾上了人命。

  什么人命呢?

  就是雷老娘。

  那雷老娘先是躺在地上打滚,后来索性朝着白总镖头撞过来,白总镖头是练家子,哪能让个老太婆撞上,他下意识地闪身,雷老娘就撞到了后面的树上,当场便一命呜乎!

  在场的人全都看到了,雷老娘是撞在树上死的,那雷家倒也痛快,就赔钱吧,一百两!

第301章 沈凝不在的第二章,想她!

  一百两银子。

  听上去不多,可是即使是在保州城里,寻常百姓,也没有多少人家能眼皮都不眨拿出一百两银子的。

  雷家所在的小山村就更不用说了,村子里大多数人,连银子也没有见过,他们平时看到的用到的,都是铜钱。

  当年雷家把雷福生卖了五两,远亲拿出五两银子时,雷家人眼睛都直了。

  因此,当雷大报出一百两时,村里人全都吃了一惊。

  那雷老娘一个老太太,能值一百两?

  这城里人一准儿不会给,再说,也拿不出来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