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家犯太岁,唯有嫡女福星高照 第308章

作者:檀晓 标签: 玄幻仙侠

  这一日,沈凝运行了一个小周天,走出自己的屋子,去了老太太那里。

  还没进屋,远远便看到钱妈妈正坐在廊下发呆。

  沈凝走过去,笑着问道:“钱妈妈,祖母在午睡?”

  平时也就是老太太午睡的时候,钱妈妈才会坐在外面。

  钱妈妈点点头,压低声音:“老太太还睡着。”

  沈凝与钱妈妈素来亲厚,虽然往常钱妈妈也会独自坐在廊下,可钱妈妈闲不下来,即使坐在外面,手里也会有点活。

  比如剥花生,或者给花修剪枝条。

  可今天,钱妈妈就只是坐在这里发呆,什么都没有做。

  “钱妈妈,可是有什么事吗?”沈凝问道。

  钱妈妈一怔,唉,还是被二姑娘看出来了。

  她拉着沈凝走到烧热水的小灶间里,低声说道:“不瞒二姑娘,老奴的家里的人可能出事了。”

  沈凝没在钱妈妈的脸上看到有亲人损伤的面相,想来,要么是没有出事,要么就不是至亲。

  果然,钱妈妈继续说道:“老奴有个表姐,是我大姑家的孩子,但不是亲生的,我大姑一直没有生养,表姐是大姑从乞丐手里买来的。

  大姑对表姐很疼爱。

  大姑去世之后,姑父续弦,娶了一个挺厉害的继妻,表姐那时只有六岁,日子不好过,老奴的爹娘听说以后,就把她接到了我们家里,老奴是张家的家生子,爹娘和我兄弟都在张家做事。

  我表姐十岁时,也进了张家,就在老太太身边,做了个没入等的小丫头。

  这种小丫头,就是干点跑腿的活,每个月有半两银子的月钱。

  也不知怎么的,这事儿让表姐的亲爹和后娘知道了,到了发月钱的那天,他们就跑到张家门前,找表姐要月钱,而且是把那半两银子全都拿走。

  我爹和我娘听说以后便出来和他们理论,竟被他们说成是没安好心,说我们家要利用外甥女赚钱,总之,说得很难听。

  后来还是张家的管事出来,把那两人赶走了。

  没想到第二个月开月钱时,那对人面兽心的东西又来了,这次他们还叫嚣,说表姐这辈子都别想脱离他们,哪怕将来嫁了人,也要每个月乖乖地把银子拿回娘家,否则他们就让所有人知道,表姐是个不孝女,让她没有好日子过。

  我爹娘和他们吵了起来,还动了手,那个黑心的后娘,抓伤了我娘的脸。

  府里的人全都给我爹娘出主意,想办法,想要帮我表姐摆脱那对无良夫妻。

  可谁也没有想到,我表姐却留下书信一个人走了。

  那时她跟着老太太,学了几个字,她在信里说,不想给舅舅一家惹麻烦,更不想给张家惹麻烦,她走了,那对夫妻找不到她,也就不会再来捣乱了。

  唉,那时她只有十岁,十岁的小丫头,哪里知道外面的凶险。

  她走后,我爹娘连同张家,全都去找,也报了官府,可直到现在,四十几年过去了,仍然没有她的消息。”

  沈凝问道:“既然没有她的消息,那钱妈妈如何得知她出事了?”

  钱妈妈叹了口气:“昨天夜里,我梦到她了,虽然看不清楚她的容貌,可我知道一定是她。

  她说她对不起舅舅舅母,没能报答他们,请我替她给他们磕几个头。”

  钱妈妈说到这里,再也忍不住,用帕子抹起了眼泪。

  沈凝问道:“钱妈妈,您的父母如今住在哪里?”

  “他们都在张家庄子里养老呢,我大哥一家在照顾他们,张家仁慈,把府里荣休的老人安排得很好,衣食无忧,我前阵子还托了镖局子给他们送过药材和补品。”

  沈凝之所以会问得这么详细,是因为她觉得奇怪,为何钱妈妈的双亲明明也还健在,可为何表姐放着正主不托梦,反而要给表妹托梦,让表妹转告呢。”

  钱妈妈一家虽然把表姐当成家里人,可他们毕竟不是至今骨肉,且,表姐是收养的,与钱妈妈没有血缘关系,因此,沈凝无法从钱妈妈的面相中看出这位表姐的生死。

  沈凝又问:“你可知你表姐的生辰八字?”

  表姐摇摇头:“当时大姑看到一个乞丐抱着个小婴儿,一问才知,这小婴儿是乞丐在路边捡来的,大姑看孩子可怜,自己又没有孩子,便想抱养,可那乞丐不答应,从我大姑手里要了五两银子,才让表姐把大姑抱走。

  所以,表姐的生辰八字,我们全都不知道。”

  好吧,生辰八字没有,想要推演就更难了。

第519章 沈凝:我的祖母是社牛

  再一细问,钱妈妈不但没有表姐的生辰八字,就连表姐用过的东西,她也没有,至于父母那里还有没有保存,钱妈妈就不知道了,毕竟已经过去四十多年了,表姐失踪时只有十岁,那个时候钱妈妈只能更小。

  这一下,就连沈小天师也犯难了,这还真的不好找。

  现在唯一知道的,就是表姐姓史,原名叫大丫,到了张家之后,改名叫彩云。

  另外,她的左手手背上有一块红色胎记,这算是比较明显的记号了,钱妈妈对那块胎记印象很深,她拿了纸笔,把胎记的形状画了出来。

  “小时候,我觉得表姐的胎记像红瓣,很是羡慕,所以就记住了。”

  沈凝在院子里转悠,逗了会儿猫,又玩了一会儿小刺猬,直到猫和小刺猬全都各玩各的,不理她时,她这才施施然回到自己屋里。

  她得出一个结论,钱妈妈的表姐史彩云无论是生是死,应该都在京城。

  而且她还知道钱妈妈在哪里,否则她们之间没有血缘关系,史彩云不可能这么精准地找到钱妈妈。

  鬼托梦可不是什么人都能托到的,要么是有血t缘关系的亲人,要么就是知道这人住在哪里。

  沈凝问春俏:“钱妈妈平时除了在家,还会去哪里?”

  春俏想都没想:“跟着老太太出去遛弯呗,要不就是去早点铺子。”

  老太太以前在白凤城时,每天吃早点能吃到晌午,风雨无阻。

  来到京城之后,除了去早点铺子,老太太还多了一个新的爱好,那就是遛弯。

  所谓遛弯,并不只是用脚走路,还要聊天,走到哪里聊到哪里。

  老太太读过书,享不完的福,见过世面,手头又宽裕,性格也爽朗,因此,别看老太太来京城还不到一年,却交到了很多好朋友,老太太走到哪里都是最受欢迎的那一位。

  沈凝心中一动,次日一大早,她便做起了好孙女,陪着老太太一起去了早点铺子。

  果然,这家早点铺子里坐得满满的,其中一大半都是老头老太太,大家不是来吃饭的,而是来聚会的。

  沈凝一到,老头老太太的目光就聚在她身上。

  这个问她多大了,那个问她订亲了没有,还有的说要订亲了那就快点成亲,趁着年轻多生几个。

  眼瞅着他们已经快帮沈凝把孩子的名字都起好了,老太太笑着对大家说:“我这个孙女啊,可是我家的宝贝,我想把她在身边多留几年,等她想要议亲时,一定提前和你们说,让你们帮忙掌掌眼。”

  听听,老太太多么会说话,能成为社牛的人,绝对不是一般人。

  大家都很高兴,这个说要说亲的时候,可不能只相看男的,要连他们一家子全都相看,那个说哪用那么麻烦,只要把当婆婆的好好看一看就行了。

  于是,这两位又争了起来,其中一个便举了例子。

  “你说只相看当婆婆的,这怎么行,你们还记得陈二嫂子吧?”

  对吵的那位说道:“怎么不记得?咦,说起来有些日子没见到她了,不过,平时她也不往咱们这里凑,她哪有这个空啊,有点时间还要回去侍候那一大家子呢。”

  提到那一大家子,大伙们便明白为何会提起她了。

  “小芳她奶,你想说啥,陈二嫂子怎么了?”

  小芳她奶叹了口气:“死了,前儿个刚死的,老陈家和我家就隔着一道墙,唉,那是个苦命的。”

  沈凝心中一动,凑到老太太耳边,悄悄说道:“祖母,您让她详细说说。”

  老太太根本想不起来,哪个是陈二嫂子。

  听这称呼,不像是老太太,她一向只留意和自己年纪差不多的老太太,没有留意过这位陈二嫂子。

  “小芳她奶,你倒是仔细说说,这个陈二嫂子是哪个,她怎么就去世了呢。”老太太问道。

  小芳她奶又吸了口气:“您老记得不,有一回忽然下起雨来,咱们都在寻味楼前头那个亭子里避雨,有个妇人从那里走过,身上淋得透湿,却抱着个油纸包,当宝贝似的抱在怀里,生怕淋湿了?”

  一说这个,老太太有印象了:“对对,你好心让她来避雨,她说她家当家的等着要这下酒菜,她着急回去,是那个吧,她是在寻味楼买的下酒菜。”

  “对,就是她,那个就是陈二嫂子,她家那个没良心的狗男人,最喜欢吃寻味楼的牙签羊肉,那天她着急回去,淋着大雨往家赶,就是要赶在晚饭前,把牙签羊肉送回去,结果她回到家里,还是被那狗男人给打了,嫌那牙签羊肉被雨淋了,不好吃了。那么大的雨,又是急雨,谁也没有防备,淋湿一点不是正常吗?哎哟哟,真不是人啊。”小芳她奶说道。

  老太太连忙问道:“那陈二嫂子是怎么死的?”

  “她家那个死老太婆逢人就说她是得急病死的,还说她又懒又馋,连孩子都不会生,这种人早就该死了,还能给他们老陈家省点米面。

  哼,我才不信是得急病死的,八成是被他们一家子给打死的。

  我和你们说啊,那陈二嫂子除了生不出孩子来,真的没有哪里不好的,也不是那死老太婆说的又懒又馋,人家勤快着呢,这些年给他们老陈家当牛做马,别人不知道,我们这些街坊可全都看着呢。”

  说起这些事,小芳她奶便忿忿不平。

  老太太又问:“我记得她年纪也不小了吧,和你差不多大,你都快要抱重孙了吧,她怎么就没有孩子呢?”

  小芳她奶今年五十,前阵子刚娶了孙媳妇,不出两年,就是做曾祖母的人了。

  小芳她奶又叹了口气:“我们家和老陈家做了几十年的街坊,别人不知道的事,我家都知道。

  有一年闹饥荒,京城里没受影响,可是乡下不行,日子苦得很。

  陈家那个老太婆,偷偷拿了自家的粮食往娘家送,她娘家在乡下,结果,一出城,那老太婆就被一伙逃荒的流民给截住了,老太婆舍命不舍财,说什么也不肯把钱和粮食交出来,给打得哟,钱和粮食都被抢了,她也被打折了一条腿,被扔在路边,差点就死了。

  陈二嫂子那时还是个十四五岁的小姑娘,看她可怜,一路跌跌撞撞把她背回城里,送到她家。”

第591章 一家子坏种

  小芳她奶继续说道:“要说这老陈家,也不知道上辈子造了什么孽,那老太婆生了四儿一女,老大七岁时爬树摔断腿,在家里也没有养好,成了瘫子。

  老三从小就偷鸡摸狗,是衙门里的常客,屡教不改,有一年,遇到硬渣子了,让人打得差点死了,后来落下病根,动不动就咯血,成了病秧子药罐子,就这,还是不老实,隔三岔五就要整出点事情来。

  老四是那老太婆的宝贝疙瘩,说是文曲星转世,是能当状元郎光宗耀祖的,说什么也要供他念书,如今三十好几的人了,肩不能挑手不能提,考来考去,还是个童生,就这,还天天把自己当成读书人,看到个出挑的女的,他就迈不动腿,跟着人家念酸诗,不是个正经东西。

  他们家也就老二是个顺溜的,人老实,也勤快,他家这一大家子,连同老三的药钱,老四读书的银子,都是老二赚来的。

  因此,那老太婆就故意不给老二娶媳妇,娶了媳妇就要养媳妇,老二赚的钱,哪还能全都用在家里人身上?

  结果啊,也是陈二嫂子倒霉啊,她好心好意把那老太婆送到家里,哪里想到被那老太婆打起了主意。

  回家的路上,老太婆就打听清楚了,陈二嫂子是个孤女,十岁时自卖自身,被人牙子卖给了一户人家,那户人家无儿无女,是买她回来当女儿的,可是没想到,好日子过了没几年,就遇到灾荒了,那家人带上她去逃难,结果在半路上失散了。

  听说这姑娘没有家里人,那死老太婆就打上了坏主意,霸王硬上弓,把他家二小子和这姑娘锁在一间屋子里,生米煮成熟饭,那姑娘只能答应了这门亲事。

  那死老太婆还在胡同里显摆,说她家娶媳妇没花一文钱,彩礼省了,就连办喜事的钱都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