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家犯太岁,唯有嫡女福星高照 第60章

作者:檀晓 标签: 玄幻仙侠

  是啊,沈家唯一的孙子还是假的,替别人白养了十几年。

  如今,沈家这一代连一个男丁也没有。

  这样的人家,有啥好羡慕的。

  不过,很快,街头巷尾又有了新的传言,这次的传言是沈家那个二姑娘沈凝。

  沈二姑娘莫非不是丧门星?

  怎么不是,当年京城的柳二先生一语道破,说她天生带丧,是丧得不成的丧门星,谁沾上她,那就是倒了血霉。

  哪里倒霉了?

  听说了吗?沈家老太太的病,其实是沈二姑娘给治好的,就是灌了一碗水,老太太就醒过来了。

  于是这一天,老太太又去陪嫁的铺子里吃早点,便有一位和她差不多年纪的大娘过来和她搭讪。

  老太太是个爱热闹的人,有人和她聊天,她并不讨厌。

  何况这位大娘穿得干干净净俐俐索索,长得也是一团和气。

  大娘说了几句,便问起老太太的病:“听说您老的病,是您家孙女给治好的,您家孙女懂医术?”

  对于这件事,老太太回答起来早就驾轻就熟:“医术是不懂,可我这病却真的是我孙女治好的。大妹子,我只和你一个人说,你可不许告诉别人,我孙女做了一个梦......”

  不到三天,整个白凤城的人,全都知道有神仙给沈凝托梦的事了。

  沈凝一点也不心虚,托梦若是不相信,她还能找个家仙出来为自己证明,也不用找别人,白老太太就行了。

  沈凝算是看出来了,白老太太挺喜欢做这种事的。

  不过,有一件事,沈凝百思不得其解。

  这便是在时县时,忽然出现的那几个证人。

  当时她不在时县,没有亲眼见过这几个人,也是听沈大老爷和沈二老爷说起才知道的。

  有的事,太过巧合了,便会让人怀疑。

  这几个证人便是。

  真是想睡觉就有人递枕头,这几个人出现得太过及时了。

  案子审结之后,沈二老爷去了这几人住的客栈,想要再次道谢,送些银子给他们,可是他去的时候,那几人却已经走了。

  沈二老爷长嘘短叹,从时县回来,便一直感叹这世上还是好人多。

  的确,尽管有梁忠那样的卑鄙小人,但是沈二老爷心中还有光,二太太觉得,沈二老爷以后还是会继续做个老好人的。

  此案已结,也到了要送梁忠回地府的时候了。

  沈凝才不想让梁忠占着瓷瓶呢,她也只有这么一个瓷瓶,还是从胡宝斋里搞来的。

  夜晚,沈凝又去了白凤河边,她燃了香烛纸钱召来鬼差,将梁忠从瓷瓶里释了出来。

  “梁忠,你还不知道吧,你是被邹权害死,他在你的丸药里下了慢性毒,邹权不但挪用梁家的银子做生意,他还包养外室,生了几个孩子,梁忠,当年你算计沈家,现在邹权算计你,你还搭上性命,这是你的报应。”

  梁忠大吃一惊,之前沈凝便说他是中毒而死,他其实是不信的,因为他已经病了很久,现在看来,死前那一个多月病情加重,其实是中毒。

  沈凝继续说道:“梁悦把邹权告到衙门,邹权不但承认他杀死你的事实,连带着还把你从沈家骗钱的事,也讲了出来。

  当年的证人也找到了,梁家的家产,连同你埋在床底下的一千两黄金,做为赔偿,已经全部归还沈家。

  梁忠,你辛苦算计来的一切,全都没了,你还搭上了一条性命。”

  沈凝声音冰冷,梁忠心灰意冷,口中喃喃:“那些金子啊,是我给小悦留的,我怕她被邹权那畜生算计了,所以就一直瞒着她,想着她总有一日会发现的,没想到......小悦什么都没有了,她以后可怎么办啊。”

  沈凝没有把沈二老爷把一宅一铺留给梁悦的事情告诉他,梁忠这个人,是不配无牵无挂含笑九泉的。

  鬼差眼睛一扫,就看出梁忠罪孽深重怨气冲天,沈凝既然不给他消怨,那就是不想让他好过,要让他去地府受罚了。

  哗啦啦锁链声响,梁忠被鬼差拿住,跌跌撞撞向地府走去。

  沈凝长长地呼出一口气,在心中对原主默默说道:“你放心,那些加在你身上的冤屈,我要一件一件给你昭雪。”

  “你刚刚是和谁在说话?”

  声音传来,沈凝一惊,三个月了,她差点忘了这位也是白凤河的常客了。

  “大首领,真巧啊,您又来白凤城了?”沈凝转过头来,已经换了一张阿谀奉承的笑脸。

  “执行公务,路过而已。”

  男人没有穿夜行衣,月光之下,他一袭锦衣箭袖,缓步向她走来。

  “你还没有说,刚刚你是和谁在说话。”大首领继续问道。

  其实沈凝刚刚是用心念与梁忠对话t的,只是四下无人,她没有掩饰,所以嘴唇一张一合,只是没有发出声音而已。

  沈凝自信大首领只是看到她的嘴唇在动,却不会听到她的声音,于是她便说道:“不是吧,莫非我刚才默念古诗,您也听到了?”

  “默念古诗?什么古诗?”大首领问道。

  “啊?哈,我念的是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滟滟随波千万里,何处春江无月明。大首领,您看,今天的月亮多圆啊。”

  说完,沈凝自己也觉得最后一句话有些耳熟,她好像和谁说过。

  还能和谁,如果不是上辈子的事,那就是和大首领说的。

  像这种站在月光之下的情景,也只有和大首领才有过。

  大首领没有说话,其实他知道,沈凝在骗他。

  他懂唇语,虽然因为夜晚看不清楚,可是他能确定,沈凝说的根本不是这几句诗词。

  “恭喜,沈家的财物物归原主。”

  “啊,您也知道了,同喜同喜。”沈凝笑呵呵。

  又是一阵沉默,沈凝率先说道:“时辰不早了,我该回家了。”

  说着,她转身便要走,大首领在身后叫住了她,说道:“我送你回去。”

  沈凝一怔:“您送我?为啥?”

  “不为啥,顺路而已。”

  只是一瞬之间,大首领的声音又恢复了以往的冰冷,沈凝顿时觉得一大坨冰雹子砸了过来。

第111章 此人非彼人

  沈凝还能说啥?

  只能闷头走路了。

  走了一会儿,沈凝忍不住想说话了。

  “周睿的案子......”

  大首领忽然停下脚步,目光沉沉地看向沈凝,沈凝后悔啊,她怎么忘了,锦衣卫的行动都是机密,这是她一个小老百姓能打听的吗?

  “有我在,不会让你出事。”

  黑夜之中,男人的声音如同断玉碎冰,让人生寒,却又令人有一丝舒爽,就如夏末的第一缕秋风,从藤枝蔓叶间穿过,带着淡雅从容。

  沈凝抬起头,与男人的目光不期而遇,她连忙避开,换回那副嬉皮笑脸的面孔:“那就多谢大首领了,唉,时辰不早,小女子要赶路了。”

  说完,她拔腿便向前面走去,男人微笑摇头,在后面不紧不慢地跟上。

  沈凝见他没有像刚才那样与她并肩而行,微微松了口气。

  又走不远便是沈家胡同了,沈凝转身,挥手道别,便向胡同里跑去。

  大首领在胡同口伫立片刻,正准备离去,忽然,耳边传来衣袂之声,他没有回头,下一刻,绣春刀已在手上!

  “大首领,是我。”

  大首领看他一眼,将刀收起。

  来人轻声说道:“一切准备妥当。”

  大首领的目光透过黑夜,望向胡同尽头:“出发!”

  ......

  次日,又到了要去胡宝斋的日子。

  沈凝一早便出门了,到了胡宝斋,沈凝意外地看到了秦时雨和秦时月。

  “咦,你们回来了?”还在沈大老爷和沈二老爷在时县打官司的时候,沈凝便把秦家兄妹派了出去。

  秦时雨抱拳行礼,秦时月则笑嘻嘻地说道:“昨天下午回来的,想着今天便是月中,你该来胡宝斋了,我便没有过府找你。”

  沈凝的笑容直达眼底:“辛苦你们了。”

  秦家兄妹从时县回来之后,沈凝便让他们去了周睿老家豫城,那里距离白凤城路程遥远,秦家兄妹这一去一回用了三个多月的时间。

  秦时雨沉声说道:“周大人当年的确致仕回乡了,只是在他回到家乡五个月后,豫城下属的灵村、山荫村、耿各庄、大王庄,以及紧邻的两个镇子,发生了地动,周夫人不幸罹难,周大人虽然保住性命,但却断了一臂。

  周家的祖宅倒塌。

  按理说,周大人虽然致仕,可以前毕竟是当官的,他想要重修祖宅并不困难。

  然而地动过去之后,周大人给亡妻办完丧事,便不知所踪。

  当地县衙前来慰问,也没有找到他,后来有人在水潭边发现一双鞋子,那鞋子用料考究,不像是当地村民能穿的,那水潭很深,连着河流,因此当地人,连同县衙,都认为周大人因为先失子又丧妻,自己也落下残疾,如今就连祖宅也塌了,周大人心灰意冷,受不了打击,便自尽追随亡妻而去了。

  因为那场地动,周家所在的灵村死伤严重,而接下来的五年里,那里又接二连三发生了几次地动,灵村以及周围的几个村镇的百姓要么死在地动里,要么便拖家带口纷纷逃离。

  最近几年,灵村一带终于太平起来,没有再发生地动,衙门便将一批因为水患而流离失所的灾民迁了过来,如今还住在这几个村子里的,都是后面迁来的灾民。

  我们到了灵村以后,多方打听,终于找到一位在地动中幸存的老人,这才打听到当年周大人自尽的消息。

  那位老人说,前几年曾经有人来找他打听过周大人的事,但是老人没听说周大人的儿子还活着。

  至于周睿这个名字,老人更是从未听过。

  另外,县城里也有一位致仕回乡的周大人,与这位周大人是差不多时候回来的,那位还健在,并且也确实有一位在外游学的公子,但此周大人非彼周大人,并不是同一个人。

  这位周公子生母在他出生时便去世了,他三岁时继母进门,外家担心他被薄待,便将他接了过去,这位周公子一直住在外家,只在去年回来过一次,据说和家里闹得很不愉快,他便外出游学去了,从此再没回来。

  但是我们再三确认过,这位周大人并非另一位周大人,当然,这位周公子也绝不可能是周睿。”

  沈凝耐心听完,有些想笑,周睿还真是个人才啊,若非她让人千里迢迢过去调查,还真是让他给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