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家犯太岁,唯有嫡女福星高照 第65章

作者:檀晓 标签: 玄幻仙侠

  老太太病了十几年,自是不知朝堂之事,她看向沈大老爷:“大郎,你可知道朱家的事?”

  沈大老爷说道:“朱家是武将之家,当年先帝御驾亲征,带的便是朱家军,朱老将军和三个儿子随行。

  那一战,先帝被俘,朱老将军和朱二将军阵亡,朱大将军双腿齐断,成了废人,朱三将军当年只有十五岁,刚入行伍,没有随侍在先帝身边,侥幸未死。

  只是他心灰意冷,从此t游戏人间,贪杯好色,成了有名的纨绔子。

  如今的朱家,早已没有了昔日的风光,更无人在朝为官,朱大将军也已经十几年未在人前露面了。”

  沈凝没想到朱家这么惨,她岔开这个话题,看向老太太:“祖母,当年先帝御驾亲征时,祖父刚好也在银风口,胡国奸细盯上咱们家,是不是怀疑先帝有什么遗诏之类的,落在祖父手里?”

  除了这个原因,沈凝想不出沈家这样一个连世家都算不上的小家族,为何会被敌国奸细盯上,而且那个奸细摆明是在寻找老太爷的遗物。

  且,这遗物还是书信手稿之类的东西。

  其实沈凝的这个问题,沈大老爷已经想了一路,他迟疑一刻,看向老太太:“娘,当年爹从银风口回来时,可带回什么东西?”

  老太太摇头:“当年银风口打仗,你爹九死一生才能回来,到家的时候,瘦成一把骨头,银子失了大半,随行的护院死了七个。

  你爹回来后,便病了一场,那时我心有余悸,他能活着回来便是万幸,他不主动说,我也顾不上问他啊。

  那时你在任上,没有亲眼看到,可是老二,那时你在家里,你爹从银风口回来时是什么样子,你还记得吧?”

  二老爷点点头:“当然记得,爹回来就病了,我和三弟侍疾来着,我那时还年轻,对什么都好奇,便问起银风口的事,可是我一开口,爹就训斥我,他老人家躺在病床上还要骂我,让我少打听这些有的没的,有时间就去看看书,也像大哥一样考个功名。

  唉,我哪是读书的材料啊,便和他老人家说,我想跟着他做生意。

  爹便说,他金盆洗手,以后都不做生意了,他还是希望我能读书,可若真是读不成,想做生意就做吧,但却不能再组商队,更不能去银风口,哪怕以后不打仗了,也不许再去。”

  沈大老爷错愕:“二弟,咱爹还和你说过这些,怎么以前没听你提起过?”

  沈二老爷有些难为情:“爹当时说我是烂泥扶不上墙,还说娘怀着我时摔过一跤,一定是那次把我摔傻了,他老人家把我说得这般不堪,我哪好意思把这些话告诉你们。”

  老太太和沈大老爷面面相觑,这番话,这说话的语气,还真是老太爷的风格。

  沈凝插口问道:“祖母,祖父留下的东西呢?还都保存着吗?”

第120章 论起不给面子,老太太就没服过谁

  老太太说道:“你祖父是个商人,他对古籍字画这些没有兴趣,捡漏买的几幅字画,也都给了你爹,让他去送礼走人情了。”

  沈大老爷面红耳赤,他能在不到十年便调去京城,和沈老太爷的财力支持脱不开关系。

  可惜,自己不争气,早早便断了仕途,老太爷泉下有知,怕是要骂死他吧。

  老太太又说:“你祖父从银风口回来之后,便把商队解散了,不解散也不行,银风口打仗,也没有生意可做了。后来你二叔父做起了丝绸生意,你祖父挺高兴,便把自己的人脉全都交给了你二叔父,让你二叔父多赚些钱为你爹打点。”

  沈大老爷已经窘得要挠墙了,连忙对老太太说道:“娘,那些事就不要对小孩子讲了。”

  老太太白他一眼,当年花在你身上的那些银子全都打了水漂,你看看你这才十几年干的那些事,我就是要提,故意的,恶心你的。

  沈二老爷见大哥尴尬,连忙说道:“对了,父亲给了我几大本旧账册,至今还在我屋里,还给了三弟几本旧书,说是他在旧书摊上淘来的古书,不知道三弟出门游学时有没有带上。”

  老太太冷哼一声:“什么古书啊,你爹让人给骗了,那书是做旧的,你爹花了一百两银子,怕我数落他,他就把书送给了老三。”

  众人无语。

  若论不给面子,老太太就没服过谁。

  老太爷死了这么多年,老太太还是一点面子也不给他。

  沈大老爷也想起来了:“对对,我也有几本父亲留下的旧书,是我之前从老宅里找到的,想着应是父亲年轻时看过的书,便带了回来,现在还在我的书房里。”

  老太太用拐杖敲地:“还磨蹭什么,都去找出来拿过来,二丫头,你去问问你三婶,那几本破书还在不在。”

  老太太又把在院子里的钱妈妈叫了进来,说道:“你回春晖堂看看,把各个屋子还有库房全都翻翻找找,有什么破书旧簿子的全都找出来,拿到这里来。”

  钱妈妈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但是老太太既然说了,那便是大事。

  沈大老爷去了自己的书房,沈二老爷小跑着回了二房的院子,沈凝则去三房找三太太,钱妈妈回了春晖堂。

  半个时辰之后,老太太面前推了一大堆东西。

  旧书,写着字的纸,泛黄的账册,还有不知道哪年哪月的邸抄。

  钱妈妈退了出去,祖孙三代便开始在这些东西上翻找起来。

  又过了半个时辰,四人齐齐失望。

  他们什么也没有发现。

  “娘,您再想想,我爹最后一次去银风口时,有没有给家里写过信?”

  “没有,肯定没有!”老太太斩钉截铁,“他以前每次出门,都会往家里写上几封信,可唯有那一次,一走便是半年,音讯全无,我天天在家里骂他,我记得清清楚楚,我还去找算卦的问过吉凶,如果他写信回来,我也就不用担心了。”

  老太太还想说的是,她原本是打定主意,等老太爷回来以后就狠狠收拾,让他下次再也不敢了。

  可是等到老太爷回来,看到老太爷那一身的狼狈,老太太便不忍心了。

  沈凝无奈,只好说道:“那就先这样吧,万幸的是那奸细是被咱们沈家抓到,又送去锦衣卫的,无论他有何居心,都不会连累咱们了。”

  老太太伸手握住了沈凝:“只是这样一来,就苦了你了。”

  既然那人是个奸细,那么周睿就没有死而复生,沈凝还是要担上克死未婚夫的罪名。

  若是半年之前,沈大老爷不会觉得这有什么。

  沈凝是丧门星,他早就知道,而且深信不疑。

  可是现在,沈大老爷早就动摇了。

  什么丧门星,不过就是孟氏和孟舅母故意搞出来的,那个什么高人,本就是她们找来的,谁知道那高人说的是不是真的。

  不过,沈大老爷虽然对那位高人的话不敢全信,可也不敢不信。

  尤其是高人说了,只要沈凝活过十八岁,沈家便能重新兴旺起来。

  正是因为这个,沈大老爷才没有贸然同意假周睿要提前迎娶沈凝的请求,直到假周睿说可以让沈凝成亲后住在沈家,沈大老爷这才答应。

  在沈凝十八岁之前,沈大老爷不想让她离开沈家,必须要在自己眼皮底下,万一沈凝死在外边,那沈家不就再也没有翻身的机会了吗?

  以前沈大老爷认为,沈家的希望在沈文清身上。

  可是现在沈大老爷不这么想了,沈文清压根不是沈家人,还有啥希望可谈?

  沈大老爷现在最盼望的,就是沈家能有一位真正的孙子。

  他已经想好了,要么他纳妾,要么就给二弟纳妾,总之,无论是嫡出还是庶出,沈家必须要有一个孙子。

  老太太冷眼旁观,看到沈大老爷脸上时喜时忧,便冷哼一声,说道:“你这个当爹的,是时候要给女儿撑腰了。”

  沈大老爷一怔,撑腰?撑什么腰?

  见他压根就没有想到,老太太更生气了:“那人是个奸细,这事想来锦衣卫不会外传,但是今天你们兄弟押他出城的事,这会儿怕是已经传遍大街小巷了。你们必须要想个对策,哪怕不说那人是奸细呢,也要有个借口,让他和咱们凝儿,和咱们沈家划清界限,总不能因为这么一个东西,就耽误二丫头的婚姻大事吧。”

  沈凝想说,她不怕,她原本就不想嫁人,一辈子嫁不出去才好呢。

  沈大老爷这才明白老太太是什么意思。

  是啊,既不能说那个骗子是奸细,又要让他和沈家划清界限,就必须要有一个合理的借口。

  沈大老爷皱起眉头,沈二老爷拍着胸脯:“娘,您放心吧,有我在,决不会让外头那些人往凝儿身上泼脏水。”

  这个侄女,可是他们二房的小福星,谁敢往沈凝身上泼脏水,要先看他答不答应。

  沈凝心里还是很感激的,尽管她一点也不担心外面那些人说些什么。

第121章 沈老太爷已经投胎了

  大家猜得没错,沈家兄弟押送假周睿主仆出城时,被不少人看到了。

  若是以往倒也没事,最近半年城门加强监管,出入城的人,无论男女老少,都要撩开车帘或轿帘,认真查看,甚至还加派了两名上了年纪的女狱吏,专门察看女子。

  沈家女婿死而复生的事,在白凤城如同一声惊雷,很少有不知道的。且假周t睿又是一表人才,白凤城里有很多人见过他。

  因此,尽管假周睿和玉墨被五花大绑塞进马车里,可还是被守城门的衙役认了出来,不到半日,这件事便被传得沸沸扬扬。

  次日,白凤城里便又传出新的消息,那个女婿是假的!

  据说沈家一直对这个人的身份存疑,虽然是拿着订亲时的信物来的,可信物也有丢失的情况啊,因此,假周睿一而再、再而三和沈家商议婚期,沈家全都没有答应。

  为什么不答应呢?

  是因为沈家派人去见了周大人,这才知道这个假周睿根本没有回去过,更没有见过周大人。

  长大后不去认亲爹,反倒先来岳家,这怎么也说不过去吧。

  沈家再一盘问,发现这人的话里漏洞百出,而无论是周大人,还是沈大老爷,都是致仕的朝廷命官,虽不领俸禄了,可也是在吏部挂着名的,这个骗子假冒官员之子,官员之婿,已非地方衙门可管,因此,沈家将他送去了锦衣卫,由监察百官的锦衣卫调查审理。

  一时之间,白凤城街头巷尾都在议论此事。

  有的说:“这也多亏沈大老爷以前是当官的,换成小老百姓,千里迢迢,想去周大人老家调查也不行啊。”

  有的说:“话虽如此,可那骗子图啥呢,沈家如今要官没官,要男丁没男丁,啥都没有。”

  有人耻笑:“说的好像你比沈家钱多一样,真好笑,住大杂院的可怜住大宅子啥都没有。”

  又有人说:“虽说这个骗子没有得逞,可沈家那个姑娘也同样名声受损啊,如果这位周公子是假的,那么就说明真正的周公子是真的死了,沈家姑娘还没成亲就克死了未婚夫。”

  ......

  一时之间,外面说什么的都有,有同情沈家的,有可怜沈凝的,也有幸灾乐祸的。

  最高兴的就是沈文清,他现在恨透了沈家,听说周睿是假的,他甚至还有些惋惜。

  早知道那是个骗子,当初他就劝沈大老爷早早把沈凝嫁出去了。

  可惜那时他还端着大舅哥的架子,并没有去沈大老爷面前给假周睿说好话。

  不过,当得知假周睿是送去锦衣卫时,沈文清还是有些担心。

  毕竟,他曾经和假周睿来往过,就在他被沈家扫地出门之后,他还让香茗去找过假周睿的书僮玉墨。

  沈文清听到外面的那些传言,觉得还不够解气,索性又找了之前的那几个混子,四处散播沈凝是丧门星的流言。

  最近几天,沈凝没有出门,老太太和二太太都不让她出去,她们是心疼她,不想让她在外面被人指指点点。

  老太太已经搬进了长房的东跨院,晚辈们每天都会过去陪老太太聊天解闷,连带着以前死气沉沉的长房也跟着热闹起来。

  老太太既然住了东跨院,沈大老爷当然不能再住在主院了,于是他便搬去了以前孟婉住过的西跨院,只是书房还在主院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