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星棘
而且还不用来回走动。
虽然这些书看上去并不怎么需要整理……
姜蘅扫了一眼,意外发现架上还有几本封面比较醒目的书籍。
“那是什么书?”她好奇地问。
温岐的视线顺着她手指的方向望去:“唔……据说是话本。”
“据说?”难道他没看过内容?
“嗯,那几本书是一个进山的书商给我的。当时我只看了几页便收起来了,之后再也没有翻开过。”温岐语气平淡,带着一丝小小的遗憾。
然而姜蘅的重点却在他的前半句:“那那个书商呢?后来怎么样了?”
温岐露出回忆的表情:“大约是死了吧。”
姜蘅:“……”
也是,她都已经亲身体验过那道结界的威力了,又何必心存侥幸。
“架上杂书多,你可以慢慢整理。想看的话也可以直接拿去看,不用特地来问我。”温岐的目光重新回到她脸上,语气也恢复柔和。
姜蘅:“好。”
从刚才的只言片语,她突然意识到,温岐并不是对所有人都这么温柔友善。
至少他没有收留那个书商,对书商的死活也完全是一种漠不关心的态度。
可能温岐当时心情不好,可能那个书商人品不佳,也可能书商自己不愿留下……
姜蘅倒不觉得这是什么值得评判的坏事。毕竟他只是在这座山上生活,没有义务去照顾每一个进山的人。
如果自己那晚没有主动求他,恐怕现在也不会吃好睡好,住进这么舒适的地方。
虽然很可能一辈子都得在山上度过,但她不得不承认——能得到现在这样的生活,自己已经非常幸运了。
接下来的时间,姜蘅一直在书架旁度过。
温岐说的不假,架上的书确实很多,种类也很繁杂。姜蘅一本本翻开,发现除了文史典籍和诗词歌赋,还有一些教人如何种植、烹饪的工具书……
原来温岐的手艺都是从这儿学的。
姜蘅尝试着看了一点,更觉自惭形秽。
虽然是工具书,但里面的内容却十分晦涩模糊,她连看懂都很困难,不敢想象要怎样才能达到温岐那种水平。
大概这就是人与人之间的差距。
除了这些看了只会让她怀疑自我的古籍,她还找到了一本非常实用的书。
这本书很可能是由过去的守山人编撰流传下来的,书页泛黄陈旧,看得出来年代非常久远。
上面详细记载了这座山上的水土地貌,包括各种植物、鸟兽,字体飘逸锋锐,行云流水,每一笔都惊艳得令人挪不开眼。
唯一的缺点是没有配图。
考虑到自己以后要在这里长期生活,姜蘅还是将这本书从架上抽了下来,拂去上面的浮尘,小心仔细地放到一旁。
另外,她还将书商留下的话本也拿了下来。
话本一共有四本,她大致翻了翻,其中三本是类似故事会的短篇小说合集,还有一本更像传记,写的是四大修真家族的发家史。
村里消息闭塞,她从没听说过什么四大家族,但这书中写的有鼻子有眼,想来并非凭空编造。
姜蘅津津有味地翻看起来。
这四大家族分别为王氏、钟氏、谢氏与贺兰氏。四家各有一独门秘术,只传于自家血脉,想要习得秘术,必须成为家族中人,与家族建立血契,荣辱以共。
四大家族凭借强大的独门秘术,不断延续壮大、生生不息,最终成为修真界的领头羊。
书中还写这四大家族崛起的时间并不长,也就五六百年。虽然独门秘术也着实厉害,但真正让他们崭露头角、鼎立众多世家之首的,其实是六百多年前的一次围剿事件,史称“积云山之变”。
积云山……不就是她现在被困的这座山吗?
姜蘅顿时坐直了。
这书前面洋洋洒洒写了许多无关紧要的废话,到了积云山之变这里却草草带过。没有事件经过,也没有主要人物,只写了此次事件伤亡惨重,最后有四名修士挺身而出、力挽狂澜,合力在山上设下一道结界,终结了这场事变。
那四名修士,便是四大家族后来的家主。
而那道结界的破解之术,也被他们传了下来。
据说只有被选中的继承人,才有资格习得破解之术,得到自由出入神山的钥匙。
第9章
贺兰府上,议事厅。
四大修真世家的家主齐聚于此,看完线人传来的密信,众人纷纷陷入沉默。
不知过去多久,身着玄衣的俊美男子率先开口:“对于这封信上的内容,诸位有何看法?”
另外三人互相看了看,其中一名鹤发老者咳嗽了一声,缓缓问道:“贺兰家主,这信上写的,是否属实?”
“自然属实。”贺兰越似笑非笑,“你们难道没有收到密报吗?”
老者不说话了,另外二人也是静默无言。
在场所有人都很清楚,积云山上的那位可不是什么普通妖邪,而是差点灭世的上古妖兽。无论有没有那道结界,他们都会寸步不离地监视山上的动向,不让妖兽对人间产生一丝威胁。
“他上一次收留凡人,是什么时候?”另一个面容端肃的中年男人出声问道。
“没有上一次。”剩下那名满头朱钗的锦衣女子冷冷道,“他从不收留凡人,也不收留凡人以外的人。”
凡人以外的人,自然便是修士了。
中年男人眉头紧锁:“这个凡人有什么特别之处吗?”
“没有。”贺兰越仍是那副似笑非笑的神情,“只是个平平无奇的小姑娘罢了。”
鹤发老者在一旁冷哼:“乡野村姑。”
锦衣女子没吭声,但却瞥了老者一眼,似乎对他这种略带轻视的说法颇为不悦。
“那真是怪了……”中年男人闻言,眉头皱得更紧,“既然这个凡人没有任何特别之处,他又为何要破天荒地收留她?”
“这也是我所不解的地方,故此请各位过来一同商议。”贺兰越左手轻轻敲击桌案,右手依旧举着那封信,嘴上说着请字,目光却没有落在他们身上。
老者又是一声冷哼:“邪魔歪道的想法,老朽怎会知晓!”
锦衣女子直接无视他,说:“我派人去查了那凡人的来历。她本是姜家村人,自幼无父无母,吃百家饭长大。此次进山并非自愿,是被其他村民选中去做妖兽的祭品,因此才被送上了积云山。”
“姜家村?”中年男人思忖道,“是那个每十年就要往山上送人的村子吗?”
锦衣女子颔首。
姜家村原本只是一个坐落在神山脚下的小村庄,村里只有几十来号人,大多姓姜,因此便称作姜家村。
后来朝政动荡,不少人逃亡途经姜家村,有些人留下安家落户,随着时间推移,人口渐渐扩大,村里的外姓人越来越多,姓姜的人也就慢慢少了。
再后来,村里突发瘟疫,死了很多人。村子里人心惶惶,正巧有个算卦的路过村子,说此地是受上古妖兽的影响,风水不好,煞气太重,需每过十年向神山上的妖兽献上一件祭品,才可平复煞气,保周边太平。
而这祭品,便是村里的活人。
四大世家常年监视着神山上的一举一动,自然也知晓此事。只是献祭一事终归与他们无关,且每次送上山的活祭撑不了三日便都死了,对山上那位产生不了半点影响,因此他们也就没将此事放在心上。
谁料这次,竟然出现了意外。
“那除了收留那个凡人,他还有别的反常举动吗?”中年男人又问。
贺兰越:“暂时没有。”
中年男人听了,神色略微放松:“兴许他只是觉得日子无趣,想养个小猫小狗打发时间呢。”
锦衣女子冷笑:“你认为女子是小猫小狗?”
“我就是打个比方……”
“如若只是打发时间,那自然再好不过。”贺兰越指尖轻捻,手中的密信转瞬化为齑粉。
“目前没什么大动作,先盯着吧。”锦衣女子听出了他的言下之意,“有那道结界在,就算妖兽真的想出来,恐怕也没那么容易t。”
距离“积云山之变”已经过去六百年,这六百年间,虽说修真界没什么大事发生,但四大世家的家主已经换了三、四任。
在场的这几人,没有一个经历过妖兽屠城的惨象,也没有一个见识过妖兽真正的样子。
如果可以,他们希望那个神秘的上古妖兽能一直待在神山上,永远不要出来。
“希望如此。”贺兰越道。
一直没吭声的鹤发老者见众人还是神色凝重,沉声开口:“这样吧,依老朽之见,既然你们都不放心,不如再派人上山去打探一下情况如何?”
中年男人:“这倒可以。不过若是被妖兽发现了怎么办?”
“那就让过去的人只试探那个村姑不就行了?!”老者吹胡子瞪眼,似乎很不耐烦。
“也只能这般了。”贺兰越叹气,“以后也请诸位多多留意,若有异常,务必互相通报,以便四大家及时共讨对策。”
“这是自然。”
大致商定了上山打探的人选后,三位家主依次离开。
贺兰越坐回椅子上,双手交叉,眉目低垂,似乎在静静沉思着什么。
这时,一名身着湖水蓝罗裙的清丽女子无声无息地来到门外。
她没出声,贺兰越却像感知到了什么,抬头望向她。
“冬宜,你怎么来了。”他笑道,“攸儿走了么?”
女子正是贺兰氏的当家主母,贺兰越的妻子,谢冬宜。
同时也是谢氏的女儿之一,只是出身旁支,婚后又甚少回去,因此与主家那边并不怎么来往。
“走了。”谢冬宜声音很轻,表情也很平静,“他让我跟你说一声,不要派人跟着他。”
“游历而已,他不喜欢被人跟着,我不派就是了。”贺兰越不急不缓地起身,走到谢冬宜面前,“你呢?不担心吗?”
谢冬宜见他走近,眉头微不可察地皱了一下,随即又恢复如常。
“攸儿大了,是该出去见见世面。”她说,“我再担心也不能拦着,否则便是害他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