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顾无痕
最后老爷子都看不下去了,一个劲地拦他:“够了够了,吃不完到时候清风观的道长们会罚我们钱的。”
刘总听得一愣:“我们可是顾客,你没听过一句话吗?顾客都是上帝……”
老爷子:“这儿是清风观,没有上帝,只有道长。道长什么都能管,连神仙都归他们管。”
刘总:“……”
刘总想反驳两句,竟然都不知道该怎么开口。最后只好默默地抓起面前的一个看上去白白嫩嫩的糕点,泄愤似的咬了一口。
结果没想到竟然意外得,很不错。
香香软软的,又不会特别的甜,口感绵密之中透露着一丝微凉,让人一口接着一口,不自觉地吃完了手中的一整块。
老爷子见他不说话了,也拿起勺子开始品尝起了他面前的这碗豆腐羹。他喜欢吃清风观的豆腐羹,传统的豆腐羹会用到豆腐与肉末,但清风观的素食馆把肉沫去掉了,搭配上了木耳、冬笋等辅料,烹饪火候又控制得好,所以这碗豆腐羹既软嫩又鲜滑,他每次过来都能吃掉好几大碗。
刘总吃完好吃的糕点,又开始品尝起了面前的一盘炒蘑菇。蘑菇是他经常吃的一道菜,自认什么好吃的蘑菇他都吃过了,但不得不说,清风观的蘑菇也是又鲜美又爽脆,配上米饭浇上蘑菇里面的汤汁,那滋味真是绝了。
刘总感觉自己也没吃几口,一碗饭就干光了。
之前两个人还担心点多了,但因为每一道菜都好吃,最后两个人把桌上的菜吃得干干净净的,都有点儿意犹未尽的。
老爷子是本地人,看刘总吃得那样心满意足,莫名地也有了一种与有荣焉的感觉,还悄悄地跟刘总聊起了八卦:“怎么样,好吃吧?我跟你说,好多外地人都喜欢我们清风观的美食,之前我还听说有个有钱人家的公子哥,特意为了一口吃的,要来我们清风观附近开工厂呢!”
刘总惊了一下,有钱人家的公子哥?你说的不会是老温总家的那位温煦少爷吧?
两个人吃完回到队伍里,又排了将近半个小时,终于轮到了刘总。
刘总走进道医馆里,终于一睹这道医馆的真面目了。除了他之前在门口排队的时候看到的那些中医药匣子和几个忙碌的小道士之外,就一个上了点年纪的女道长坐在一张长条桌后面,条件堪称简陋至极。而在这个女道长的身后,还有一个挂着帘子的门,至于门后面具体是什么情况,刘总就不得而知了,因为门帘遮得严严实实的,刘总想看也看不到。
长条桌后面的秋庭道长忙忙碌碌地写完上一个病人的诊断记录,才抬头看了一眼站在门口的刘总。刘总被她那清冷的眼神一看,原本没怎么疼的老腰,突然又疼了起来,以至于他走过去落座的那几步,莫名就同手同脚,一瘸一拐起来。
秋庭道长这下也不用再号脉了,直截了当地问道:“腰疼?”
刘总一愣:“对。老毛病了,疼了好多年了。”
秋庭道长留下一句“你跟我来”,就起身朝帘子后面走去。这下刘总终于不用再好奇帘子后面的房间究竟放着什么了,因为他终于亲眼见识到了——帘子一拉开,帘子后面是一个比前面更大的房间,里面并排摆了好几张小床,每一张小床上都躺着一个被扎着刺猬的人。
所有人看到门帘掀开,都幸灾乐祸又有点儿八卦地看过来,不知道为啥,刘总莫名地就有点儿腿肚子打颤。
但来都来了,刘总到底还是克服恐惧,一路跟着秋庭道长走到了最里面的一张空床铺前。
秋庭道长示意刘总趴在床上,然后轻轻掀开了刘总的上衣。她对人体穴位和脊柱的形态了若指掌,只大致扫一眼,就能感觉到大概是哪个部位形态有异,等再上手一揉一摸,准确率更上几乎十成十。
趴在床上的刘总这会儿是真的开始抖了,因为他之前尝试过正骨。那种痛楚真不是一般人可以容忍的,堪称人间酷刑。而且正骨这方面当下好用,回去之后要不了多久,感觉又恢复原样了。所以算是白吃了一回痛。
他这会儿甚至有些羡慕那些被秋庭道长扎成刺猬的病患了。起码针灸只是看上去吓人。
结果让刘总意外的是,秋庭道长的手法并不粗暴,甚至算得上轻柔。当然了,痛还是痛的,不过这种痛跟他之前正骨的疼痛比起来,完全可以忍受。
因为秋庭道长是背对着她的,所以刘总也看不到她的手法,只能感觉到一双微凉的掌在自己的腰部旋转、推拉……
整个过程持续了挺长时间,结束之后,秋庭道长又给刘总开了几盒膏药、几包秘制中药方剂,说让他每晚煎服,睡前再贴上膏药。
刘总原以为这一套流程走下来,没个大几百恐怕也得大几千,结果没想到最后的费用比他想象得要便宜得多。唯一的遗憾就是就是,他这病吧,一次两次恐怕治不好,还得多来两次。
不过只要真能治断根,多来两次也没什么。
所以刘总出门的时候,还是挺高兴的。
而且他走路的时候特意感受了一下,发现经过秋庭道长的推拿手法之后,他现在确实感觉腰部没那么疼了,连脚步都变得松快了挺多。
那位热情的老爷子一直排在刘总身后,见他出来,忍不住关切地问道:“怎么样,秋庭道长怎么说?”
刘总想了想,发现秋庭道长好像全程就没怎么开口,除了推拿和开药方之外,加起来可能都没说过三句话。所以他实事求是道:“没说什么,就说还得再来两次。”
老爷子乐呵呵道:“秋庭道长能让你再来两次,那就证明没事。要是让你别来了,那就说明他们清风观不收了,那才算是摊上大事儿了。”
刘总让他这么一说,本来打算回去的心思都歇下了。反正来都来了,也不在乎多留两天,要不干脆把这病治好了再走?正好也考察考察这附近的环境。老温总不说了嘛,可以在这附近投资投资什么的。
这么想着,刘总忍不住问了老爷子一句:“请问这清风观附近有住宿的地方吗?”
老爷子:“有啊,清风观自己就有民宿,叫清风观民宿,您搜搜,我记得好像离得不远。”
刘总:“……”好家伙,这道观不仅有自己的道医馆,自己的食堂甚至还有自己的民宿呢!这业务范围比他公司都要广。
第156章
刘总把公司的事情安排好之后,就直接在清风观民宿订了一个月的房间。这期间他隔三差五的去清风观道医馆排队接受秋庭道长的治疗,短短一个月,就明显感觉到腰痛缓解了非常多。
刘总自己也觉得难以置信,所以特意去医院拍了腰部CT,结果连片子都明确告诉刘总,他的腰椎居然真的恢复了个七八成。
而且也不知道是腰痛缓解的缘故,还是清风观这边的风水真的养人,反正以前他去外地出差也好,旅游也好,基本上都是吃也吃不香,睡也睡不着的。但来清风观住的这段时间,他是吃得也好,睡得也香。
以至于离开清风观回老家的时候,他私下照镜子,明显发现自己的脸变圆了一点,就连气色都比刚来A市的时候要好得多。
事实上不止他自己这么觉得。回到家里,连向来不怎么夸奖他的老婆都忍不住揶揄了他一句:“你确定你是去整腰了不是去整容了?”
刘总:“别开玩笑。我跟你说,这清风观是真有点东西,你看我这就去待了不到一个月,腰不痛了,睡得也好了,甚至还长肉了……”
刘太太半信半疑:“有没有你说的那么夸张啊!”
刘总:“之前温总不是说要去清风观附近拿地搞投资嘛,我那会觉得这事一千一万个不靠谱,但这次亲自去实地考察了一番,我倒觉得这事说不定真能干。不行,我得去找老温好好聊聊这个投资的事情,不能让别人给抢了……”
刘总说完连茶都没舍得喝一口,直接就去了温煦家。
老温总这会儿正跟温太太饭后闲聊呢,看到刘总风风火火地跑进来,还以为发生了什么了不得的大事,后来一听刘总说是打算要在清风观附近投资,反倒还愣了愣:“……这么突然的吗?之前也没听你提过对这事感兴趣啊!”
刘总也没瞒他,直接就把自己这段时间去清风观看病的事情简单提了提,然后又提到清风观这地方风水好,吸引人……
要说去清风观附近投资究竟能不能赚钱,温总确实不敢打包票,但要说清风观这个地方吸引人,温总那是绝对有话语权的,毕竟他唯一的亲生儿子,天南海北国内国外走了那么多地方,从来都没说要为谁留下,结果去了趟清风观,眼下几乎已经跟入赘没什么区别了。
论别的不好说,但论吸引人,清风观堪比盘丝洞啊!唐僧去了估计都得留下来。
当然了,拿地投资盖别墅这种事情,也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这是大事,需要慢慢从长计议,所以两个老伙计聊了半天,也只是有了一点初步的规划。
-
云朝朝后来也听说了温煦找人给他们清风观拉投资的事情,毕竟她跟温煦之间有个共同的好友,叫静听。
静听把温煦做的这些事情告诉云朝朝,想法也很简单,就是想要撮合两个人,毕竟他一直都是云朝朝和温煦的头号CP粉。
云朝朝听完,有点儿感动,但更多的是心动。
“要是你父亲的朋友真来清风观附近投资房地产的话,我能不能入个股啊?说实话,我也很看好清风观附近的房地产市场。”
毕竟这些年城市急剧发展,房地产尚处于兴盛期,而且城市扩建的步伐也越迈越大,清风观这附近要山有山,要清新空气有清新空气,就连水源,这几年也被云朝朝带着清风观上上下下给治理好了,以后只会变得越来越宜居。
反正是投资,投资别的地方,不如投资在清风观附近。这样清风观发展得越好,这附近的地皮和房子就会越值钱;房子和地皮越值钱,云朝朝就会赚得越多……
某种程度上也算是实现内部的良性循环了。
温煦有点儿无奈:“你不是都躺平了吗?怎么又想起来要入股房地产了?”
云朝朝:“就是因为躺平了所以才入股的啊,要是没躺平,我就自己拿地自己去找人盖别墅了。”
多么嚣张的话,但从云朝朝嘴里说出来,居然莫名地有那么几分合理。而且温煦相信她也确实有这个财力。
不过话又说回来,自己去打通关系拿地,再自己找人盖别墅,对云朝朝来说确实是有点太辛苦了。而且作为清风观的观主,真要摇身一变变成开发商,对清风观的形象也不太有利。所以云朝朝才会放弃这个念头,只单纯想着入股投资。
温煦给她出主意:“真要投资的话也没必要在这个阶段投资,到时候等别墅建成,多买两套房子也就是了。”
云朝朝想想也有道理,遂作罢。
-
这段时间清风观的这群小道长都在放暑假,对清风观来说,带10来个放暑假的娃并不算是什么困难的事情,毕竟清风观可以消磨时间的方式实在是太多了。比如这群孩子可以去跟长空道长学做糕点,也可以跟林半夏去后院学着锄草浇水摘水果,甚至还可以跟着秋庭道长学着认识草药……除此之外,他们还可以跟其他的道长学着做早课,打太极拳,诵经念文,甚至只要他们愿意,还可以跟着道长们下山去做法事。
反正只有你想不到的带娃方式,没有清风观做不到的带娃方式。
不过对清风观某些道长的孩子们来说,寒暑假带娃就没有那么容易了。
清风观的道长们,并不完全都是不让结婚不让生孩子的,有一些是可以像正常人那样结婚生育的。而除了道长之外,清风观现在也有一些普通员工,是跟云朝朝一样并没有加入道教的普通人。这一部分群体,也有暑假育儿的烦恼。
于是唐理在征询了道长们和员工们的集体意见之后,决定在清风观里弄一个免费的员工内部暑托班。
暑托班分两期,每期半个月。
时间是上午9点—下午5点。
课程内容主要分为三部分:
第一部分是讲故事。清风观的道长们,几乎每一个都有一肚子神神鬼鬼的故事,有一些是他们师父的师父传给他们的,还有一些是他们亲眼所见亲耳所闻的。
这年头,或许有小朋友不喜欢看书,但几乎没有小朋友不喜欢听故事的。别说小朋友了,就连几百个月的大朋友都喜欢听故事呢!不然为什么清心道长直播讲鬼故事,能收获那么多的粉丝呢?
除了讲故事之外,清风观第二部分的课程内容是实践。
实践就更简单了。清风观有自己的民宿,有自己的博物馆、道医馆,甚至还有自己的果园和菜园,随便把这些小朋友扔在哪,都是锻炼娃的绝妙机会。
而除了这些之外,清风观还有一个最重要的课程,就是带着这群娃强身健体。
现在很多小娃娃被父母娇惯或者是被手机毒害,基本上都不爱运动也不爱出门,清风观暑托班既带着孩子们早睡早起,又带着孩子们打拳锻炼身体,最重要的是清风观饮食规律,而且健康美味,如果小朋友有减肥困扰,送到清风观来锻炼半个月,回去指不定就能恢复正常体重。
总之基于以上三大内容,清风观暑托班正式启动报名。
第一期总共是15个名额,结果第一批报名的名单收上来,超额了100多个。
云朝朝和唐理当时坐在一起,两个人看到名单都惊呆了。
云朝朝:“你这也算是超超超超……额完成任务了。”
唐理:“……咱们员工内部有这么多孩子吗?”
负责报名工作的小道长:“咱们内部是肯定没有这么多孩子的,顶多也就20来个,里面好些都是跟咱们清风观的道长和职工沾亲带故的。大家一听说咱们清风观要开暑托班,尤其这暑托班还免费,就都抢着报名了。”
唐理为难地看着云朝朝,等着云朝朝拿主意。
云朝朝沉思着,没有第一时间开口。
说起来这暑托班既然是为了解决清风观内部员工的困扰,那肯定还是要以清风观内部员工为主。但如今报名的家长这么多,就说明附近村民同样都有暑期带娃的困扰。
清风观这附近,如今山绿了,水青了,人也变得越来越多了,就连经济都被搞上去了。如果说还附近还有什么问题一直没有改善,那绝对是小朋友们的教育问题。
毕竟这附近除了一个乡村小学之外,几乎就没有什么拿得出手的教育资源了。
至于其他的娱乐设施,那更是想也不用想。
不过教育这种事情,不是云朝朝凭一己之力就可以改善的。但当年她能给乡村小学捐钱建图书馆,如今一样可以凭借自己的力量给这些需要暑托班的家庭解决一下燃眉之急。这么想着,云朝朝便对唐理说道:“你这样,你去联系一下这附近的社区或者是村委,然后看看他们有没有想要办暑托班的想法,如果有的话,可以让他们来负责牵头,我们到时候配合他们。”
-
唐理听了云朝朝的话,真的去联系了几个社区。
没想到还真有社区最近也在考虑开公益暑托班。社区负责人姓唐,是个看着跟云朝朝一样年轻的女性。但实际上对方是个单亲妈妈,就是因为自己曾经吃过苦,所以唐女士便也想着给别人撑伞。
上一篇:我与神明画押,你们都变王八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