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命为凰 第137章

作者:云芨 标签: 玄幻仙侠

  “有些事情,我本以为自己不在乎,没有必要知道,现在才明白,是太在乎了,所以不敢问。”谢廉贞仰起头,眼中闪动着期盼,“您爱我吗?”

  王妃眼中含着的泪终于落下来了,她颤抖着伸出手,用力抱住他。

  “当然。”她说,“母亲当然爱你。”

  谢廉贞闭上眼,在这个迟到很多年的拥抱里,流下泪来。

  

第205章

  从天运城北门出发,由大道转东,行十余里,便到了一处渡口。

  碎石小径通幽,竹林掩映流水,简陋的石板,被时光冲刷成古朴的色调,静静地伏在这千年的渡头。

  清晨薄雾方消,马蹄声由远及近,小道的尽头,一人一马飞奔而来。

  “小呆,到了!”一声清喝,马儿高高扬起前蹄,及时停住,连一步也没多踏出去。

  陆明舒翻身下马,站在渡口张望。

  眼前河水静流,水波如粼,却无一只渡船,周围看起来也不像有人烟的样子。

  她心中暗暗嘀咕,总不会是夏侯珊糊弄她吧?

  送她出城时,夏侯珊曾问:“陆姑娘打算去何处?”

  陆明舒道:“我从西川而来,祖籍又在东越,回这两处没什么意思,不如就去北溟看看吧。”

  夏侯珊皱了皱眉:“去北溟,可不简单啊!”

  溟为河,北溟,顾名思义,就是位于北方的一条大河。其盘旋环绕,占据整个古夏的北方。

  从地图上看,北溟有一大半被溟河占据,这条支流无数的大河通天彻地,将陆地切割成一块块水中之洲。整个北溟,倒是以河为主,洲渚为辅。

  溟河支流繁多,错综复杂,目前没有一张地图,能够收录它的完整地形。加之环境恶劣,凶兽横行,连出神境都不敢轻易涉足未探索之地。

  陆明舒道:“临行前,家师曾赐下一本手札,记录了昔年北溟游历之行。有此书在手,再多加小心,应当不会有事。”

  夏侯珊点点头:“你心中有成算就好。”又道,“若是有事,你就拿出那串玄水珠。北溟皆知,玄水珠在中州王族之手,该拉大旗的时候,可别不好意思。”

  陆明舒不禁道:“说来说去,又要多谢王妃了。”

  夏侯珊便道:“你安全回来,就是对她最好的感谢。”

  她言下之意,让陆明舒略有些不自在。王妃关注她的安全,当然不是为了她。而想到谢廉贞,难免又想到自己耍的手段。

  当时那么做,她并不是想借此打动谢廉贞,而是存着恶意。你要我全心全意地臣服,那我就让你看看,这臣服的结果,你承不承受得起。

  但她没想到,这结果,非但谢廉贞承受不起,连她也……

  夏侯珊何等敏锐,察言观色之下,心领神会,另起了话题:“对了,你想去北溟的话,北门十里外,有一个古渡。那条河与溟河支流相通,时常有溟河上讨生活的江湖人出入。他们实力虽然不高,却是识途老马,搭他们的船,去北溟容易些。”

  “多谢夏侯令使相告。”

  告别夏侯珊,陆明舒直奔古渡,只是到了之后,并没有看到什么船只。

  是她来得不凑巧吗?

  没有船只和向导,不好轻易入北溟。师父在手札里写得很清楚,外人去北溟最大的问题就是容易迷路,一旦在溟河迷路,问题就严重了。

  北溟之河通天彻地,支流数万,古书游记里,有一个被提起无数次的典故:某某人在溟河迷路,遇到失踪多年的前辈,又或者,自己迷失于溟河,苦寻来路未果,直到等来了后辈。

  这个典故,足以说明溟河有多容易迷路,而迷路的后果又有多严重。

  陆明舒可不希望,自己白白在溟河数不清的支流里,浪费十几年的光阴。所以,她必须先找到渡船。

  “咿呀!”摇橹声响起,一只小舟从岸边的芦苇丛划出来。

  陆明舒眼睛一亮。

  朴拙的小舟,轻巧地从水面划过,静谧如画的古渡头,仿佛瞬间活了过来。

  戴着斗笠的船夫,高声冲岸边喊道:“姑娘,要渡河吗?”

  陆明舒招了招手。

  小舟飞快地靠近,一个扎着头巾的少女从船舱出来,拽着绳索灵活地跳上岸。

  拉稳绳索,少女扬起红扑扑的脸庞,擦了擦额上的汗水:“姑娘,请上船。”

  “多谢。”陆明舒跃上船头。小呆跟着跳上来,它那超标的体重,让本就不大的小舟晃了晃。

  船夫是个上了年纪的老翁,头发胡须都已半白,看着这一人一马,呵呵笑道:“今天运气不错,接到姑娘这么个贵客。”

  陆明舒转过头:“老丈焉知我是贵客?”

  船夫笑眯眯:“看您这打扮就不是寻常人,再看这坐骑,仙气飘飘,十分神骏,定是珍兽无疑。这都不是贵客,还什么是?”

  陆明舒不禁一笑:“不知去北溟的话,船资几何?”

  “那要看姑娘去北溟何处了。”船夫摸着胡须,“船资付够,随处都可去得。”

  随处都可去得,好大的口气!不过,敢说这话,船夫对溟河路径定是极熟。

  陆明舒想了想:“我也不知去哪里,不如租了老丈的船,随想随行?”

  “好啊!”船夫还未说话,少女已是一拍掌,“姑娘这主意好,随心而行,随心而停,自在!”

  陆明舒心想,这船家少女,倒是很有“禅”的意境。

  不过,没什么好吃惊的。不管这船夫,还是少女,身上都有玄力波动,乃是正正经经的武者,他们应该就是夏侯珊说的江湖人了。

  她伸手一抛,一块金锭落在少女手上:“不知这船资,能租几日?”

  少女睁大眼,惊喜不已:“百炼金精?”

  陆明舒颔首。

  少女与船夫对视一眼,拍掌:“半年之内,姑娘想去哪,就去哪!”

  黄金淬炼得金精,金精熔炼百遍方是百炼金精。一百斤金精,至多炼成一小锭,这块百炼金精,能铸一把玄兵了!他们这样在溟河上讨生活的江湖人,修炼资源皆从河中而来,惟有玄兵,因矿山器师被门派世家垄断,极是难寻。

  少女转头朝河中心喊,“哥,开船啦!”

  河中心划过一条波浪,转眼便至船边,“哗”的一声,一个人从水里钻出来:“来啦!”

  少年比少女大不了多少,身材不高,体态柔韧。他赤着上身,翻上船来,随手把提着的网兜扔在船板上,一兜的鱼虾活蹦乱跳。

  小呆很感兴趣地凑过去闻了闻,嫌弃它们的腥味,又扭开了。

  少年和少女长得很像,笑起来一口白牙。

  “姑娘放心好了,你想去哪,我们都给你送到,保证不迷路!”

  陆明舒点点头:“有劳了。”

  

第206章

  进了船舱,方知里面别有洞天。

  外面看着只是一叶小舟,里面却有五六丈长。中间过道,两边隔成一个个舱室,厨间、卧房、货舱,一应俱全。

  “这船……”

  船家少女面带骄傲:“这船是我祖爷爷传下来的,当时请了十几位造船师,还有符师、器师,在溟河上,我家的船不说数一数二,也是排得上号的。”

  陆明舒看着舱中隐隐发光的暗纹,心想,这船已经算是灵器了吧?应该能抵御一定程度的风浪,租这船倒是挺值。

  “走咧!”船夫一声吆喝,轻轻一点,小舟滑至河心。

  古渡渐渐远去,将曾经发生的故事,都留在了原地。

  ……

  转眼五六日过去,小舟离开了之前那条小河。

  迎面大浪滔滔,辽阔无际,凉风带着水汽,直扑人面。水鸟在空中盘旋,一声声鸣叫。

  船夫卸了摇撸,挂起风帆。风一吹,小船飞速前进。

  陆明舒站在船头,轻声道:“这里就是溟河?真是雄阔如海。”

  后头传来一声笑,船家少女阿铃坐在篷顶,说道:“姑娘,这里还不是溟河,只是一条支流罢了。”

  陆明舒讶然:“仅仅只是支流?”

  “对啊!溟河的水,可没有这么平静。”

  相处这几日,他们已经很熟了。这船家姓丁,人称丁老大,膝下只有一对孙儿,少年名唤阿浪,少女则叫阿铃。

  和大部分混迹溟河的江湖人一样,他们没有好家世,也没有好资质,找不到靠山,进不了门派。但在溟河上,他们活得真实而自在。

  丁家三口,修为都不高。丁老大很勉强才进入融合境,他只通了寥寥几个辅关窍,基本没有再进一步的可能了。阿铃和阿浪还不错,已经内息了,但还是不能跟玄门正式弟子比。在九瑶宫,十五岁才进入内息,算是差的。

  是以,得知陆明舒出身玄门,丁家三口对她很是景仰。

  “北溟主要分为三山九洲,三山是天柱山、玉阳山、极北山。天柱山就是玉鼎峰所在,那里物产最丰富,也安全。玉阳山据说里面有凶兽,不让进的。极北山,就光秃秃的一座山,过了极北山,就不是北溟地界了。至于九洲嘛……”

  阿铃清脆的声音在河面回荡。

  说完了北溟的地理,阿铃问:“陆姑娘,你来北溟游历吗?”

  “嗯。”

  “真羡慕你们玄门弟子,可以四处游历去。”

  陆明舒道:“你们在溟河上来去,岂不是每天都在游历?”

  “这不一样。”阿铃嘟起嘴,“我们天天为生计奔波,又哪来游历的心情呢?”

  “哦?游历要有什么心情?”

  “当然是看遍山川,满怀豪情的心情啦。”

  陆明舒不禁一笑:“我们玄门弟子,竞争激烈,就算出门游历,又有几个有这样的心情?”

  比如她,这几日在船上,打磨玄力,温养灵具和玄水珠,在天轮里读着海量的典籍,哪一日闲过?顶多像现在这般,出来看个风景,与阿铃说说话,就当解闷了。

  在外头稍坐了一会儿,她回到船舱,进入天轮。

  树上一片叶子特别显眼,她伸手一招。

上一篇:戏弄红尘之天下倾

下一篇:青蛮